第12课 荷花淀 课时2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荷花淀 课时2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29 08:26: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时 测试与反馈
(时间:45分钟 分值:50分)
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横样子(hènɡ)  
凫水(fú)     吮吸(yǔn)
B.惦记(diàn)
荷花淀(diàn)
泅水(qiú)
C.围剿(cháo)
摇橹(lǔ)
菱角(línɡ)
D.晌午(xiǎnɡ)
嘱咐(zhǔ)
草垛(duò)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于是这几个女人______坐在一只小船上,划到对面马庄去了。
②几个女人______着脸告辞出来,摇开靠在岸边上的小船。
③诸如“艾滋病”这些重大疾病的蔓延,将会引起社会______,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严密监控。
④在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的斗争中,无数英雄儿女献出了生命,但中国人民______、不屈不挠,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A.悄悄 羞赧 震荡 前赴后继
B.暗暗
羞赧
振动
前赴后继
C.偷偷
羞红
震荡
前仆后继
D.默默
羞红
振动
前仆后继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上海警备区在世博期间万全准备、全力以赴,筑起了世博安保的铜墙铁壁。
B.劳动力市场的大厅内,10多名农民工正聚精会神地盯着墙上的信息滚动屏,寻找劳动信息。
C.父子关系建立在血缘的基础之上,不是一纸声明就能解除的,藕断丝连,谁也无法彻底割断与生身父亲的血缘关系。
D.一幢看上去很炫,但能耗很高或室内空气很糟的建筑,就好比一幅油画赝品,一钱不值。
4.下面是几个青年妇女在战斗结束后的对话描写,顺序已被打乱,调整后的顺序应是(  )
①我们没枪;有枪就不往荷花淀里跑,在大淀里就和鬼子干起来!
②打沉了,我也会凫水捞东西,我管保比他们水式好,再深点我也不怕!
③你看他们那个横样子,见了我们爱搭理不搭理的!
④水生嫂,回去我们也成立队伍,不然,以后还能出门吗?
⑤我今天也算看见打仗了。打仗有什么出奇?只要你不着慌,谁还不会趴在那里放枪呀!
⑥啊,好像我们给他们丢了什么人似的。
A.③①④⑥⑤②     B.⑥③④①⑤②
C.③⑥①⑤②④
D.⑥①③④⑤②
二、文本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选段,回答5~7题。
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湿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也不知道。只晓得每年芦花飘飞苇叶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女人们在场里院里编着席。编成了多少席?六月里,淀水涨满,有无数的船只运输银白雪亮的席子出口。不久,各地的城市村庄就全有了花纹又密又精致的席子用了。大家争着买:“好席子,白洋淀席!”
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5.“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这句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缠绞着”、“跳跃着”对表现人物有何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一段和第三段描写月色下的水乡景色,这对于表达主题有什么关系?(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类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芦 苇
孙 犁
日本兵从只有十五里远的仓库往返运输着炸弹,低飞轰炸,不久,就炸到这树林里来,把梨树炸翻。我跑出来,可是不见了我的伙伴。我匍匐在小麦地里往西爬,又立起来飞跑过一块没有遮掩的闲地,往西跑了一二里路,才看见一块坟地,里面的芦苇很高,我就跑了进去。
“呀!”
有人惊叫一声。我才看见里面原来还藏着两个妇女,一个三十多岁的妇人,一个十八九岁的姑娘,她们不是因为我跳进来吃惊,倒是为我还没来得及换下的白布西式衬衣而吓了一跳。我离开她们一些坐下去,半天,那妇人才镇静下来说:
“同志,你说这里藏的住吗?”
我说等等看。我蹲在草里,把枪压在膝盖上,那妇人又说:“你和他们打吗?你一个人,他们不知道有多少。”
我说,不能叫他们平白捉去。我两手交叉起来垫着头,靠在一个坟头上休息。妇人歪过头去望着那个姑娘。姑娘的脸还是那样惨白,可是很平静,就像我身边这片芦草一样,四面八方是枪声,苇叶子还是能安定自己。我问:“你们是一家吗?”
“是,她是我的小姑子。”妇人说着,然后又望一望她的小姑:“景,我们再去找一个别的地方吧,我看这里靠不住。”
“上哪里去呢?”姑娘有些气恼,“你去找地方吧!”
可是那妇人也没动,我想她是有些怕我连累了她们,就说:
“你们嫌我在这里吗?我歇一歇就走。”
“不是!”那姑娘赶紧抬起头来望着我说,“你在这里,给我们仗仗胆有什么不好的?”
“咳!”妇人叹一口气,“你还要人家仗胆,你不是不怕死吗?”她就唠叨起来,我听出来她这个小姑很任性,逃难来还带着一把小刀子。“真是孩子气,”她说,“一把小刀子顶什么事哩?”
姑娘没有说话,只是惨惨地笑了笑。我的心骤然跳了几下,很想看看她那把小刀子的模样。她坐在那里,用手拔着身边的草,什么表示也没有。
忽然,近处的麦子地里有人走动。那个妇人就向草深的地方爬,我把那姑娘推到坟的后面,自己卧倒在坟的前面。有几个敌人走到坟地边来了,哇啦了几句,就冲着草里放枪,我立刻向他们还击,直等到外面什么动静也没有了,才停下来。
不久天也快黑了,她们商量着回到村里去。姑娘问我怎么办,我说还要走远些,去打听打听白天在梨树园里遇到的那些伙伴的下落。她看看我的衣服:“你这件衣服不好。”再低头看看她那件深蓝色的褂子,“我可以换给你。先给我你那件。”
我脱下我的来递给她,她走到草深的地方去。一会,她穿着我那件显得非常大的白衬衫出来,把褂子扔给我:“有大襟,可是比你这件强多了,有机会,你还可以换。”说完,就追赶她的嫂子去了。
8.结合小说中的描写,分条概括小说中主人公的形象特征。(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概述“我”在小说中的作用。(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孙犁的这篇小说,篇幅短小,但是意味隽永,颇耐咀嚼。结合作品,从下面两个问题中任选一个进行探究。回答时,请标好小题的序号。(6分)
(1)这篇小说是写人的,但为什么以“芦苇”为题?(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孙犁善写女性,自谓“常常以崇拜的心情写到她们”,在这篇小说里,作者对女性也有这样的心情吗?谈谈自己的看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运用(12分)
11.对“幸福”的理解因人而异。请仿照示例,将下面作品中两个人物的话补写完整,表达人物对“幸福”的理解。要求:①符合人物的思想性格;②句式相近,每句话补写的字数不超过30字。(6分)
示例:《守财奴》中的葛朗台说:我的幸福就是金子,守住金库的钥匙,就守住了我的幸福。
(1)《项链》中的玛蒂尔德说:我的幸福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荷花淀》中的水生说:我的幸福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下面是日常生活中的三个口语交际情景,语言表达不够得体,请指出并加以改正。(6分)
①情景一 某领导给下级的批示:
这个问题事关重大,望你组织群众讨论后再行钧裁。
②情景二 某编辑给投稿者的回信:
你的文稿,我已看了,对其中不妥当的几处,我已进行斧正……
③情景三 某哀悼会现场:
一位来宾对死者的哥哥说:“对舍弟的过世我深表哀悼,请节哀顺变。”
①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第2课时 测试与反馈
1.B [A.“吮”读shǔn。C.“剿”读jiǎo。D.“晌”读shǎnɡ。]
2.C [①悄悄:强调没有声音或声音低,行动不让人知道。偷偷:强调行动不使人觉察。暗暗:在暗中或私下里,不显露出来。默默:不说话,不出声。②羞赧:因害臊而红了脸的样子,多用于书面语。羞红:因害臊而脸红,侧重红的状态。③震荡:强调动荡不安。振动:一般指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④“仆”是倒下、牺牲的意思,与句意吻合。前赴后继:前面的人上去了,后面的人就跟上去,形容奋勇前进,连续不断。]
3.C [“藕断丝连”多指爱情,表面上好像已断了,实际上仍在挂牵,这里用错对象。]
4.C [按语言逻辑顺序排列。③⑥指责“他们”,①⑤②④强调“我们”。]
5.点明劳动的时间、空间,不仅写了环境,还反衬出环境中人物的勤快、利落。
6.这两个动词把劳动的场面写活了,而且把女人的好手艺、女人的勤快都描绘了出来。
7.①描绘芦苇、荷花与后文的荷花伏击战的环境有密切关系。②正因为白洋淀如此美丽可爱,所以人民热爱她,决不容许日寇来侵犯,突出了小说的主题。
8.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那个十八九岁的姑娘,也就是姑娘景。①她善良,关心他人(或热爱抗日战士、子弟兵)——比如先是为我穿着白衬衣而吃惊、担心;走的时候,把自己的深蓝色褂子换给我。②她镇静,有主见——比如躲避敌人轰炸时,脸色虽然惨白但很平静;怕我多心,也不愿和嫂子再躲往别的地方。③她勇敢,有与敌人拼死的决心——带把刀子防身。④她寡言少语,沉静,羞涩柔顺而又坚强——她话不多,但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很有性格。或拒绝,或澄清误会,或安排换衣服,都透出自己的鲜明个性。(主人公是姑娘景,在这个大前提下,分析形象)
9.①“我”是小说中的线索人物,串起故事的情节。②“我”是故事发生发展的见证者,增强故事的真实性。③通过“我”的心理活动,从侧面烘托(或衬托)姑娘景的形象。
10.(1)①为小说人物、为故事发展提供了活动的场景(或环境)。②是姑娘景,甚至是所有抗日人民的象征。③表达了作者对芦苇那一战斗环境的热爱,对那位姑娘景的赞赏。
(2)是这样。孙犁塑造姑娘景,就是带着欣赏、赞赏的态度去写的。姑娘景是一个十八九岁的姑娘,“我”本以为她是娇弱、任性的,后来却发现她在紧张的氛围中,自有一种镇定、安定;而且姑娘又是善良的,善解人意的。她的坚强、勇敢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是小说最后,姑娘景不由分说安排“我”和她换衣服,更是表现了她对“我”生命安全的关心、对抗战的支持。姑娘景身上人性的光辉,就是作者以欣赏、崇拜的心情写作所致。
写姑娘景的嫂子,也对她照顾、保护小姑子充满了肯定。
11.(1)(玛蒂尔德说:我的幸福就是)钻石项链,拥有了钻石项链,就拥有了我的幸福。
(2)(水生说:我的幸福就是)家乡白洋淀,保卫了白洋淀,就保卫了我的幸福。
12.①钧裁 裁夺(“钧裁”是对上级或尊长的敬辞)
②斧正
修改(请人改文章的敬辞叫“斧正”)
③舍弟 令弟(舍弟:谦词,对别人称呼自己的弟弟,称对方的弟弟为“令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