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素养测评(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素养测评(有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60.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21 08:00: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素养测评
1.看拼音,写字词。(1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34分)
弟弟受到爸爸的 gǔ wǔ( ),心里不再害怕,像小hóu zi ( )一样fèn lì( )pān dēng( )。到了山顶,爸爸高兴地对弟弟说:“我相信你一定会把这种拼bó( )的精神用在niàn( )书上的。”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不完全正确的是哪一项?( )(2分)
A.铁链(liàn) 发颤(chàn)
B.鸟巢(cháo) 无奈(nài)
C.嘶哑(sī) 拯救(zhěn)
D.发愣(lèng) 照相(xiàng)
封 3.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是哪一项?( )(2分)
A. B. C. D.
4.“酤(gū)”的意思,最可能与( )有关。(2分)
A.西方 B.酒 C.鸡 D.古代
5.将词语填入下面句子中的横线处,最恰当的是哪一项?( )(2分)
中国厦门国际手工艺品展览会上的工艺品件件都很______。
A.精密 B.精致 C.精深 D.精细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是哪一项?( )(2分)
A.鲁滨逊给他救下的野人取名叫“星期五”。
B.这就是我最喜欢的公园——福州花海公园。
C.“你喊得再大声也没用,”妈妈对我说,“他听不见。”
D.课后练习,我经常试着做练习卷,检查自己的学习成果。
7.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2分)
A.你知道我最喜欢的福建美食是什么吗?没错,就是佛跳墙!(设问)
B.宁静的夜晚,只有天上的星星在窃窃私语。(拟人)
C.天渐渐破晓,大地朦朦胧胧的,如同笼罩着银灰色的轻纱。(比喻)
D.美是天上的几朵白云,美是山岗上的几点残雪,海上的斜阳也很美。(排比)
8.下列句子中,与其他选项表达的意思不同的是哪一项?( )(2分)
A.你有更好的想法吗?没有。
B.难道你有更好的想法吗?
C.你不是没有更好的想法。
D.你一定没有更好的想法。
9.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哪一项?(
)(2分)
A.我们要尽快改正、及时发现作业中的错误。
B.厦门的秋天是个美丽的地方。
C.全班同学和少先队员都参加了这次活动。
D.他对学会游泳充满了信心。
10.给下面的句子排序,正确的是哪一项?( )(2分)
①肥肉进锅后,立刻就“哧哧”往外冒油,接着瘦肉也被倒进了锅里,肥肉和瘦肉一起在铲子上翻滚。②妈妈把肉洗干净后,在砧板上切好,等锅烧热,倒入一点儿油,妈妈用铲子铲了几下,油便均匀地散布在锅底。③三四分钟后,妈妈掀开锅盖,倒上老抽、白糖,肉在锅里“咕嘟咕嘟”冒着泡,看起来真让人食欲大开。④然后妈妈往锅里放了一些生姜、黄酒,盖上锅盖,煮了一会儿。
A.④②①③ B. ③②①④
C.②③①④ D.②①④③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2分)
A.《麻雀》的作者是美国作家屠格涅夫。
B.《爬天都峰》是按爬山前、爬山中、爬上峰顶后的顺序来写的。
C.要想把一件事写清楚,就要交代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D.《麻雀》一文中写猎狗在老麻雀面前的表现是为了衬托老麻雀的勇气。
12.班级是我家,清洁靠大家!请你把大家一起进行班级大扫除的过程用一段话写下来,注意用上表示动作的词语。(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与欣赏。(共36分)
(一)南京牛首山文化旅游区游客须知(11分)
开放时间:8:30~17:30
票 价:(1)普通票:160元/人。适用于所有游客。(2)爱心票(免费):军人(相关)、残疾人、消防救援人员凭证件免费;6周岁(含)以下或者身高1.4米(含)以下的儿童免费;70周岁(含)以上老人持有效证件免费。(3)优惠票:学生持学生证半价(研究生除外);60周岁(含)到70周岁(不含)半价。
温馨提示:门票当天有效,出园后入园,请再次购票;普通票可网络订票,预订时请务必填写真实姓名、手机号码等信息。
13.根据材料,妹妹刚刚5岁,可以享受( );爸爸(44岁)需要购买( );浩浩是一名大二的学生,带了学生证,可以购买( )。(填序号)(3分)
A.普通票 B.优惠票 C.爱心票 D.七折票
1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分)
(1)浩浩一家8点10分到南京牛首山文化旅游区,可以立刻购票进园。( )
(2)浩浩一家中午出园用餐,用完餐可以继续入园游玩。( )
15.暑假里,明明和爷爷(71岁)打算到南京牛首山文化旅游区游玩,根据上面的“游客须知”,你觉得要提醒明明注意什么?(至少两点)(4分)
(二)太平燕(10分)
①福州的风味小吃中,能和锅边糊并列的,只有被称为“小长春”的“太平燕”了。
②在福州“无燕不成宴,无燕不成年”。要说“太平燕”,就要先说“燕皮”的来历。
③据传,明嘉靖年间,闽北山区与江西接壤的浦城县有位告老还乡的御史大人。他家居山区,虽有山珍可享,但吃多了,便觉腻烦。于是,他家中的厨师便想出了一个新花样:取猪腿的瘦肉用木槌打成肉泥,掺上适量的番薯粉,擀成纸片般薄,切成三寸见方的小块儿,包上肉馅,做成扁肉,配以高汤煮熟,弄成了一碗点心。御史大人把这点心吃在嘴里,只觉得滑嫩清脆,醇香沁人,连呼“太妙”,忙问:“这点心叫什么?”那厨师见碗中的扁肉形同飞燕,便信口说点心叫“扁肉燕”。由此推演,才有了“燕皮”一说。“燕皮”本为大户人家独享,后来,打“燕皮”的手艺逐渐传开,流入福州,食者日众,“燕皮”逐渐成了福州家喻户晓、最负盛名的小吃。
④太平燕也叫“小长春”,那是因为扁肉形似长春花。“燕”与“宴”谐音,太平燕又叫“太平宴”。那么,“太平”二字因何而起?原来“太平燕”里有完整的鸭蛋,在福州话里“鸭蛋”与“压乱”“压浪”谐音,福州去海外谋生的人众多,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乱”被压下去了,行舟之时“浪”也被压下去了,当然也就“太平”了。逢年过节,婚丧喜庆,亲友聚别,民间家宴,要取“太平”“平安”之意,这“太平宴”是必吃的。
16.福州的风味小吃“太平燕”也称( )。(2分)
A.太妙 B.小长春 C.馄饨 D.锅边糊
17.第③段中的“接壤”,联系上下文来理解,意思最接近( )。(2分)
A.腹地 B.邻近 C.相隔很远 D.交界
18.下列关于“太平燕”的说法,有误的是哪一项?( )(2分)
A.在福州“无燕不成宴,无燕不成年”。
B.福州的风味小吃中,“太平燕”能和锅边糊并列。
C.“燕皮”现在仍然是富裕人家才可以享用的食品。
D.“燕皮”是取猪腿的瘦肉用木槌打成肉泥,掺上适量的番薯粉制成的。
19.第③段“据传”的来历,有读者认为这是没有考证的,有点画蛇添足,应该将其删去。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门边有个位置(15分)
①每次送纯净水过来,这位师傅都匆匆忙忙,在门外脱下鞋子,绕过过道,进客厅,再来到饮水机旁边。我让他穿上拖鞋,他说,没时间,再说地板很干净。
②星期天,儿子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这位师傅扛着水进来。儿子用手扇着鼻子:“嗯!有一股气味。”我连忙对儿子眨眨眼。可这小子不肯罢休:“你没闻到啊?一股浓烈的气味,臭袜子的气味。”我又气又急,伸手就要打。这时,走到门边的师傅扭过头来,满脸通红地说:“别怪孩子,都是我没注意。”我尴尬地止住了手。
③夜里,我跟孩子说:“那位送纯净水的师傅,也有一个和你一般大的孩子。他将一桶水送到这里,爬上五楼,一桶水只赚一块钱,流了多少汗?”儿子还是感到很委屈:“我说的是实话,你却要打我?”许多事,许多心情,他这个年龄,显然不懂。
④再来的时候,这位师傅不再是脱了鞋径直走进来,他在门外弄了好长时间,进了厅——脚上套了两只绿色的鞋套。我劝他无须这样细心,他笑一笑:“服务总是讲究质量的。”然后匆匆地干活,匆匆地走。那双绿色的鞋套,直让我不安。
⑤门边有个位置!我忽然产生灵感。于是,我和儿子把饮水机安置到门边。这样不用套鞋套,站在门槛一伸胳膊就可以换水。一次次地来,他好像没有在意饮水机位置的变化。我不希望他体察到我的用心,这点儿小小的方便,还需要别人在意吗?
⑥几天前,我在小区散步。楼上的一位老人喊住了我,打量了我好半天,突然道:“好人!”一声惊叹吓了我一跳。“为什么啊?”我问道。老人说:“送水的那位师傅见人就讲,你为了让他方便,把饮水机移到门边,让家里人进门出门都不方便。”我脸一红,那点儿微不足道的方便,竟然被郑重地提起。
⑦老人说:“谁家的门边没有位置?再小的事,也能看出一个人,有没有在心里给别人留个位置。”
20.文章第①段为什么要写送水师傅进门前脱掉鞋子?( )(2分)
A.说明这是他的习惯。 B.为下文作铺垫。
C.说明他没带鞋套。 D.说明他怕“我”责怪。
21.第②段中“我”对儿子“眨眨眼”的原因是什么?( )(2分)
A.“我”的眼睛突然很干涩。
B.“我”认同儿子的话。
C.“我”想提醒儿子不要往下说。
D.“我”想与儿子互动。
22.从全文看,第⑦段画“____”的句子中的“位置”指的是什么?( )(2分)
A.饮水机在门边摆放的位置。
B.“我”的家庭地址。
C.体谅他人,为别人着想的品质。
D.电视机的摆放位置。
2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是哪一项?( )(2分)
A.本文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将时间、地点和人物的转换交代得很明白。
B.本文的重点内容是“我”教育儿子,通过“我”和儿子的对话,写出儿子不懂事。
C.本文第⑥段通过老人的话,从侧面体现了“我”和送水师傅的形象。
D.本文第⑦段交代了老人夸赞的原因,点明了文章的中心。
24.读完文章后,林林觉得文中的送水师傅也是个“在心里给别人留个位置”的人。你认同林林的观点吗?结合短文内容说说理由。(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第③段中,儿子认为自己说的都是实话,不理解爸爸为什么不让他继续说。联系全文,为了帮助他理解爸爸的苦心,你想对他说些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表达与交流。(共30分)
26.题目:我和__________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可以填亲人、朋友、同学,也可以填动物、植物等;
(2)写一件你和他(她、它)之间发生的事;(3)把事情写清楚。
100
200
300
400
500
参考答案
一、1.鼓舞 猴子 奋力 攀登 搏 念
2.C
3.C
4.B
5.B
6.D
7.D
8.C
9.D
10.D
11.A
12.示例:随着班主任的一声令下,班级大扫除开始了。同学们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有的扫地,有的提水,还有的擦玻璃只见小明拿着扫帚,弯着腰,仔细地把桌子底下的纸屑扫了出来,轻轻地把它们装进了簸箕中,再小心地倒进了垃圾桶。
二、(一)13.C A B
14.(1)x
(2)x
15.示例:南京牛首山文化旅游区的开放时间是8:30~17:30,注意不要错过时间;70周岁(含)以上老人持有效证件免费,可以让爷爷带上证件免费人园。
(二)16.B
17. D
18.C
19.不同意。“据传”的内容是对“燕皮”的来历的一种说明,也详细介绍了制作“燕皮”的材料、过程和“燕皮”的流传,丰富了文章内容,传说的色彩还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三)20.B
21.C
22.C
23.B
24.认同。 为了避免鞋子踩脏地板送水师傅进门前脱掉鞋子;当“我”的儿子说他脚臭时,送水师傅没有生气并劝阻了“我”打儿子;再次来送水时,送水师傅为了不让脚臭味影响到顾客,主动套上鞋套,不惜影响自己送水的时间。这些事情都体现了送水师傅具有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
25.示例:
我想对他说:“我们应该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恩考问题,送水师傅非常辛苦,爬五楼送一桶水只赚一块钱,虽然他穿着袜子进门会有味道,但这样既不会弄脏地板也可以提高送水的效率。我们得学会体谅他工作的不易,为他人着想,不要随意用苛刻的语言伤害他人。”
三、26.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