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 积累运用、课文理解专项复习(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 积累运用、课文理解专项复习(有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89.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21 08:02: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四年级语文上册积累运用、课文理解专项复习
一、积累与背诵。
1.知识积累。
(1)下列作品与作者对应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A.《爬山虎的脚》——叶圣陶
B.《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叶至善
C.《陀螺》——高洪波
D.《蟋蟀的住宅》——凡尔纳
(2)下列诗句与诗人对应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A.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李商隐
B.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
C.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钺封
D.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李白
(3)《精卫填海》选自我国的一部志怪古籍——( )。
A.《聊斋志异》 B.《史记》 C.《山海经》 D.《诗经》
(4)《世说新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下列课文选自《世说新语》的是哪一项?( )
A.《西门豹治邺》 B.《王戎不取道旁李》
C.《盘古开天地》 D.《女娲补天》
(5)“天下谁人不识君”中的“君”指的是谁?( )
A.高适 B.王翰 C.王昌龄 D.董大
(6)边塞诗是唐诗的主要题材之一,有的描写边塞风光,有的记载边疆战士的艰苦生活。以下不属于边塞诗的是哪一项?( )
A.《暮江吟》 B.《凉州词》 C.《出塞》 D.《从军行》
(7)神话总是充满神奇的想象。以下哪一项不属于神话故事?( )
A.《神农尝百草》 B.《嫦娥奔月》
C.《夸父追日》 D.《坐井观天》
(8)下列哪一项不是书信格式的主要内容?( )
A.称呼 B.正文和祝福语
C.署名和日期 D.附言
2.句子背诵。
(1)空山不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孰能无惑?
(3)葡萄美酒夜光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河渐落晓星沉。
(5) _________,慎思之,_______________ ,笃行之。
(6)二八月,_______________
(7)八月里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八月_______________,九月_______________,十月_______________。
3.课文背诵。
(1)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了一会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见东边的地方出现了_______________,人群又沸腾起来。
(2)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近些,只见_______________,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浪潮越来越近,犹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_______________,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3)_______________的溪水,_______________的香味,流着月光。_______________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哟,卵石间有多少_______________,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哦,阿妈,白天你在_______________,而我,_______________,运载许多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5)王戎七岁,_______________。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_______________取之,人问之,答曰:“_______________,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二、理解与运用。
4.理解。
(1)《题西林壁》既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诗人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述了从不同的方位观看庐山时,会看到不同的形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诗人自己独特的感受,表达哲理,耐人寻味。
(2)历代文人志士以各种方式抒发着自己的爱国情怀。周恩来从小立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在《夏日绝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中表达了她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唐代的将士们出征前开怀畅饮,一醉方休,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哪一项对“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理解不恰当?( )
A.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B.梅花自带香气,雪与之相比,输了一大截。
C.借雪、梅争春,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
D.“逊”和“输”写出了梅、雪各自的不足,也从侧面表现出对方的优点。
(4)下列哪一项写出了江水之美?( )
A.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B.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C.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D.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5)下列哪一项与“勤学好问”无关?( )
A.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B.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D.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
(6)《牛和鹅》一文中,作者说:“虽然它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啊!”对这句话理解有误的是哪一项?( )
A.从鹅的角度看人和从人的角度看鹅,由于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就不同。
B.在生活中遇到类似这样的问题时需要换个角度去思考。
C.因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处理问题的结果也就不同。
D.我们要经常站在动物的角度来看待动物,要保护动物。
(7)“他回过头来对巫婆说:“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神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跟河神说一声....”对他(西门豹)这样说的目的,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A.这个姑娘真的不漂亮,要再选一个漂亮一点儿的。
B.西门豹用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计谋。
C.西门豹要破除迷信,让老百姓都明白河神是不存在的。
D.西门豹以此为借口,来惩治巫婆,揭开巫婆、官绅骗钱害人的阴谋。
(8)下列对语段的理解错误的是哪一项?( )
①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②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似的大颚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们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A.这两段话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B.这两段话都说明作者观察十分细致。
C.第①段中作者通过一系列动词,清楚地写出了爬山虎爬墙的过程。
D.第②段中作者通过一系列动词,写出了蟋蟀是如何建造自己的住宅的。
(9)《王戎不取道旁李》中王戎断定“此必苦李”的理由是( )。
A.王戎七岁 B.尝与诸小儿游
C.诸儿竞走取之 D.树在道边而多子
(10)“精卫”在传说中还有很多别名,如“冤禽”“誓鸟”“志鸟”等。结合《精卫填海》的内容,我们可以猜出“志鸟”这个别名的含义是( )。
A.表现精卫不达目的永不罢休的精神
B.表示精卫很高傲,志气高
C.表现精卫死得十分冤屈,令人同情
D.表现精卫志向宏伟,意志坚强
(11)请将本学期课本中的人物的特点填在相应的括号里。
A.善于观察,善于推理
B.为民除害,造福百姓
C.心系祖国,志向远大
D.为民造福,不屈不挠
E.讳疾忌医,固执愚顽
F.蓄须明志,坚贞不屈
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的周恩来:( )
②《普罗米修斯》中的普罗米修斯:( )
③《梅兰芳蓄须》中的梅兰芳:( )
④《王戎不取道旁李》中的王戎:( )
⑤《扁鹊治病》中的蔡桓侯:( )
⑥《西门豹治邺》中的西门豹:( )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A.《扁鹊治病》一文告诉人们应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
B.《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赞美了平实、仁爱、敬重生命的生活态度。
C.《爬天都峰》一文是按照爬山前、爬上峰顶后、下山后的顺序来写的。
D.西门豹参加河神娶媳妇的仪式,目的是将计就计,使老百姓看清巫婆和官绅的真面目,通过假戏真做,严惩恶人,达到破除迷信的目的。
(13)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说法错误的是哪一项?( )
A.《呼风唤雨的世纪》一文中,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变化之快、变化之大。
B.《题西林壁》中的名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告诉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也各不相同的道理。
C.《王戎不取道旁李》一文中的王戎是“竹林七贤”之一,文章告诉我们遇事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
D.《观潮》一文以“潮来前一潮去后一潮来时”的顺序,描写了大潮由近而远、奔腾东去的全过程,让我们感受到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
5.运用。
(1)你想告诉好朋友“只有带着问题学习才能进步”的道理,引用下列哪个名句最为合适?( )
A.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B.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C.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
D.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2)你想表达朋友间深厚的感情,下列诗句中不恰当的是哪一项?
A.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B.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3)美美在演讲中,想借用诗句表达志愿军战士视死如归的豪迈气概,下列哪一项最适合?( )
A.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B.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C.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D.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4)在横线上填入谚语,最恰当的是哪一项?( )
秋雨绵绵,妈妈赶紧提醒妹妹:“‘____________________’,要注意保暖,添加衣服。”
A.立了秋,把扇丢
B.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
C.夏雨少,秋霜早
D.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5)下面句子的横线处,填入哪一句歇后语最为恰当?( )
徐璇心里没了底,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徐璇的心里就像“99她有些害怕彭老师的犀利目光,那目光很有穿透性,似乎能看透她的心思。
A.老虎拉车——没人赶
B.新媳妇上花轿 —忸忸怩怩
C.鱼口里的水 吞吞吐吐
D.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6)“纪昌最后能成为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是长期刻苦练习的结果,真可谓是“______________”填人句中不恰当的是哪一项 ( )
A.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B.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C.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D.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7)琵琶亭上有一副对联,上联是:一弹流水一弹月。下面哪一项最适合作为下联?( )
A.半江瑟瑟半江红 B.一味清凉上月时
C.半入江风半入云 D.二分明月万梅花
(8)[对联运用]根据对下面文段的理解,最恰当的下联是哪一项?( )
在福州三坊七巷中的衣锦坊有一座郑氏宅院,里面保留着福州城内唯一流传至今的水上戏台,其设计精美,意境雅致,夜晚听戏,更以隔水听音的效果为人们所称道。
上联:春暖华堂人衣锦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
A.管竹琴弦乐齐鸣 B.月明水榭客听歌
C.婉转莺歌凌紫烟 D.千秋雅调遥相闻
参考答案
1.(1)D(2)D(3)C(4)B(5)D(6)A (7)D(8)D
2.(1)但闻人语响
(2)人非生而知之者
(3)欲饮琵琶马上催
(4)云母屏风烛影深
(5)博学之 审问之 明辨之
(6)乱穿衣
(7)雁门开 雁儿脚上带霜来
(8)暖 温 还有小阳春
3.(1)还是风平浪静 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响声越来越大 水天相接 一条白线
(2)拉长 变粗 横贯江面 白浪翻滚 一堵高高的水墙 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山崩地裂
(3)细细 流着山草和野花 灰白色 可爱的小水塘啊 溪里洗衣裳用树叶做小船 新鲜的花瓣
(4)炎帝之少女 溺而不返 故为精卫
(5)尝与诸小儿游 诸儿竞走 唯戎不动 树在道边而多子
二、4.(1)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示例: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3)B (4)B (5)C (6)D (7)A (8)A (9)D (10)D (11)①C②D③F
④A ⑤E⑥B
(12)C(13)D
5.(1)C(2)A (3)B (4)D(5)D(6)D (7)C(8)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