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春之声 课时1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春之声 课时1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29 08:27: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3课 春之声
第1课时 导学与探究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单音字
①涟漪(  )   ②铁砧(  )   ③高亢(  )
④针灸(  )
⑤狰狞(  )
⑥贫瘠(  )
⑦立锥之地(  )
⑧瓦瓴(  )
⑨采撷(  )
⑩揿键钮(  )
(2)多音字
①     ②


2.辨形组词
①     ②


3.词语释义
①风尘仆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熙熙攘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天伦之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各得其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梦寐以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乌合之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坚忍不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近义词辨析
(1)“陈规”与“成规”
“陈规”指已经不适用的规章制度;陈旧的规矩。
“成规”指现成的或久已通行的规则、方法。
例句:
创新就是要打破______戒律,不因循守旧,墨守______和维持现状。
(2)“违反”与“违犯”
“违反”指不遵守、不符合(法则、规程等)。
“违犯”指违背和触犯(法律等)。
例句:
①家电生产者应对其生产的产品履行召回义务,销售者、修理者等相关经营者应当协助并配合生产者履行召回义务,______规定最高可能被罚款3万元。
②对于个别学校______禁令举行小升初考试,出席当天论坛的教育专家认为,这种方式加重了教育的不公平,意味着优质教育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排斥。
一、初步感知
1.小说采取了“意识流”的联想手法,表达了主人公岳之峰复杂的情感。请阅读全文,说说具体表现了主人公的哪三种情感。
二、深层探究
2.火车上的歌曲《春之声》是一个巧合还是必然,那么在这里又有什么含义呢?
3.小说的结尾处,作者用象征的手法描写了破烂的闷罐子车和崭新的火车头,在这里有什么意义呢?
4.分析回答:题目“春之声”有什么含义?
5.这篇小说存在着两种“时空”交错安排的形式:一是闷罐子火车里狭窄而拥挤的现实时空,一是主人公岳之峰海阔天空自由联想的心理时空。你认为将这两种时空形式交错安排有什么好处?
6.说说下列句子在语言方面运用了哪些手法,把平淡的事物表述得饶有趣味。
(1)尘土和纸烟的雾气中出现了旱烟叶……还有南瓜的香味哩!
(2)黑压压的人头,压迫得白雪不白,冬青也不绿了。
(3)他小跑着离开了故宫……把他拉下去哩!
(4)她说得挺带劲,每吐出一个字就像拧紧了一个螺母。
(5)岳之峰不由得也摸了摸自己携带的两个旅行包……一切都健在无恙。
(6)闷罐子车正随着这春天的旋律而轻轻地摇摆着,熏熏地陶醉着,袅袅地前行着。
三、技法迁移
心理描写 细腻传神
[文本回顾] 本文主要采用了“意识流”手法写出了岳之峰在特定环境(闷罐子火车)、特定时期(回国之际)里联想,通过复杂的心理活动刻画,表露出岳之峰怀念父老乡亲、忧国忧民、呼唤春天的真挚情感。
[技法点拨] 心理描写是指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中思想活动的描写,反映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内心活动与心理状态,能直接剖析人物的内心世界,向读者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
心理描写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内心独白。作者自己对自己讲的无声的话。人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会对自己讲不同的话,这不同的话就能反映人物不同的心理状态。
心理描写应注意以下两点:
(1)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应写特定的人物在特定的环境中必然产生的心理活动,而不能只为心理描写而进行心理描写。
(2)写心理活动,要真实地写人物细微的感情波澜和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如夏四奶奶上坟时的独白:
“瑜儿,他们都冤枉了你,你还是忘不了,伤心不过,今天特意显点灵,要我知道么?——瑜儿,可怜他们坑了你,他们将来总有报应,天都知道;你闭了眼睛就是了。——你如果真在这里,听到我的话,——便教这乌鸦飞上你的坟顶,给我看罢。”
(鲁迅《药》)
这段独白不仅道出了白发老人为年轻死者上坟的悲哀,更写出了夏四奶奶不理解儿子的悲哀之情。
[迁移运用] 运用心理描写的手法,写出自己因上课和同学吵架站在办公室内等待老师处理时的紧张心理(不超过200字)。
答案第13课 春之声
第1课时 导学与探究
基础梳理
1.(1)①lián
yī ②zhēn ③kànɡ ④jiǔ ⑤zhēnɡ
nínɡ ⑥jí ⑦zhuī ⑧línɡ ⑨xié ⑩qìn
(2)①chàn/zhàn ②fènɡ/fénɡ ③chù/xù ④ɡē/ɡé
2.①瞌睡 唠嗑 磕碰 ②彻底 玉砌 沏茶 ③毕竟 竞争 ④元宵 云霄
3.①比喻旅途劳累的样子。②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③父子、兄弟等之间亲情带来的乐趣。④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⑤睡梦中都想着寻找,形容迫切地希望着。⑥像乌鸦一样聚合的没有组织的人群。(含贬义)⑦坚持不懈,忍耐力强。
4.(1)陈规 成规
(2)①违反 ②违犯
文本互动
1.(1)怀念父老之乡情。
(2)忧国忧民之衷情。
(3)呼唤春天之深情。(结合相关的语段和语言理解即可)
2.火车上的歌曲《春之声》用在这里是作者有意安排的,它比喻祖国的春天,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未来的无限希望和憧憬!
3.破烂的闷罐子车是落后生活的象征,而崭新的火车头则代表着未来生活的希望。
4.题目取自小说火车上录音机里传出的德语歌曲和约翰·施特劳斯的《春之声圆舞曲》,同时也蕴涵了80年代初期人们对“时代”的特定认知方式。小说标题运用象征手法扣合了“我们生活中出现的希望和转机”这个主题。
5.岳之峰在闷罐子车的小空间里联想世界大空间,在半明半暗、嘈杂拥挤的环境里联想着一个现代文明世界,在时来运转的时候联想着昔日命运多艰的岁月。这小与大、嘈杂拥挤与现代文明、几十年的坎坷多艰与瞬间的时来运转,这两两的不对称在他心理上形成一种躁动不安的张力,这种张力直接诉诸读者的感觉,产生比较复杂的艺术触动,在心理上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6.(1)这一段文字运用比喻、通感等修辞手法十分形象地写出了闷罐子车里的各种气味给人的刺激和感受。语言生动形象又富有亲切感。
(2)这里,作者实际上是运用了对比和烘托的手法,极写其人多。
(3)既写出了岳之峰的紧张心情,也写出了故宫的历史及其特色。
(4)充分地表现出了她的语言的力量,以及年纪轻轻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自信。
(5)岳之峰这种下意识的表现是他当时内心的真实体现,同时反映了新时期的新事物中,既有积极的东西,也有消极的东西。
(6)首先,作者在这里运用了叠音词“轻轻”、“熏熏”、“袅袅”,使文章读起来非常富有节奏感、音乐感。其次,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闷罐子车轻轻摇动、缓缓前进写成了人的动作、神态,富有生活气息。这一句对闷罐子车的描写,象征着祖国的前行,它正在慢慢地发展着、变化着。
[迁移运用] 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阿弥陀佛,上帝啊,保佑我吧!我再也不和同学吵架了。真倒霉,昨天刚开了班会,今天怎么就掩不住火气呢?唉!都怪我自己头脑发热,老想着争口气、不吃亏,才和同学吵了起来。那位同学弄掉课本也不是有意的,况且人家已经多次说“对不起”了,我还得理不饶人,真混。老师啊,发发慈悲,手下留情,我以后一定不再因小事和同学吵架了,千万别告诉我的家长,要是他们知道了我更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