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在具体情境中能用字母表示数,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明性、概括性,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经历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过程,知道可以用字母表示数,含有字母的式子既可以表示数,又可以表示关系。
在探索知识、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享受数学学习的乐趣,感受数学发展的过程。
教学重点: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表达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规律,从中看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24点游戏。
引入课题:初步体会用字母表示数及其运算功能。
师:在过去的生活中,你们在哪里见过用字母表示数?
见过这个吗?大家一起来算:8,A,2,3(师写上算式)
师:请问这里哪里有“1”?(生:A就代表“1”)
在扑克牌里有没有这样用“字母表示数”的例子?(生:……)
师:扑克牌里“J”、“Q”、“K”和“A”四张牌,都表示某一个特定的数。(板书:固定数)
师:刚才说的这些字母表示一个固定的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用字母表示数”和表示“字母表示固定数”有些不一样。
师问:对于 “用字母表示数”你有什么问题吗?(板书课题:用字母表示数)
(学生提问:为什么?怎么样?什么意思?)
师小结:你们的想法真好!字母能把无穷无尽的数都表示了吗?怎样用字母表示数?为什么要学习用字母表示数?……(板书:???……)
【设计意图:从游戏入手,让学生对新知识产生亲切感,激活已有经验的同时,引发新问题、新思考。并通过看课题、提问题,引发学生质疑,自然进入了问题情景。】
自主探究构建新知: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辨析字母表达式与常数的区别和联系。
情景引入:
师:是啊,在没有“字母表示数”时,我们也能解决问题,今天学习“用字母表示数”能给我们带来怎么样的帮助?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师:请问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几岁?你们都是12岁吗?举手示意。
师问:你们12岁,老师比你们大26岁。怎么样求老师的年龄?(生板书:12+26=37)
(二)引导感受:
师:你们喜欢用“11+26=37(岁)”表示老师的年龄。老师这样改一下,你们觉得可以吗?***11岁时,老师(11+26)岁。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小结:11+26算出得数37岁。37岁这是最终结果;(11+26)岁这种表达方式也能表示最终结果,而且(11+26)岁即可以表示最终结果,也可以表现求老师年龄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1、抓住了两者两年差26岁,这个不变量;
2、体现了“老师的年龄=***年龄+年龄差”这个数量关系。
师:你们能接收这样的表达法吗?慢慢会习惯的。
明年你们13岁了,老师多大?我们再来,当你们1岁时?2岁?6岁,你们上小学啦……?24岁你们上大学啦……?(生继续板书)
师问:你们70岁,老师呢?这样的式子能一直写下去吗?
小结:关于年龄问题,这样的算式还有很多,但人的寿命是有限的,在这里不能无限地写下去。
问:观察这些式子,你们发现了什么?(年龄差是26岁)
(三)自主尝试
师问:你能在这一类式子中,试着用自己的方式把老师的年龄写出来吗?
(学生写,老师收集作品)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
预设 1、(单纯算式):11+26=37岁
预设2、(文字描述):***的年龄加上老师比他大的26岁,就是老师的年龄。
预设3、(□+26)岁
预设4、(a+26)岁
预设5、(不相关)学生A岁,老师B岁
【设计意图:从“表示老师的年龄”入手来研究,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示这一类事情,经历抽象概括的过程。展示各种不同的想法,为学生讨论提供支撑材料,让学生有话可说。】
(四)交流优化:
师:以上几种表示,哪个没有看懂?可以提出问题,和同学对话。(同学对话开始,让学生有话可说)
师:好了,既然都看懂了,咱们就讨论一下:你同意哪种表示方法?不支持哪种表示方法?为什么?说明理由。
【师注意关键字、词追问,鼓励和引导学生倾听、理解、追问,帮助学生在解释自己的观点中学会数学的表达,在同伴对话中学会反思与分享。】
(五)小结:
师:对啊,数学就是表达数量关系的。(a+26)岁即清楚、简便又全面的把这一类式子的特点包含进去了,这就是概括,很不错。数学就是追求简洁,用简洁的(a+26)岁式子表示出这一类式子共同拥有的规律,其中字母起了重要的作用。我们只要知道“a”表示你们的岁数,就马上可以求出老师的年龄。
【设计意图:2、3、4三种表示表面上是不一样的呈现方式,但本质是一样的,都是在同一类的算式中发现并抽取共同特征,进行总结、概括。只不过2号师文字表达,文字表达不能参与运算;3、4号是用图形和字母表示数,这样的表示概括了同类的所有情况,比起文字简洁又概括,且为今后的用方程解决问题埋下了种子,打好基础。】
小结:“a”在这里可以是“变化的数”,比如表示1岁、10岁、25岁……都可以,不像刚才扑克牌中的“A”、“J”、“Q”、“K”只能表示固定的一个数。又因为人的生命师有限的,所以“a”在这里表示的数是有范围的。
(六)理解含义:
总结:同学们的讨论真好,大家不断地提出问题,又通过讨论,慢慢清晰。我们知道了以下几点:1、“a”表示***年龄,“a”是可以变化的数。(板书:变化的数);2、“a+26”岁不仅表示老师的年龄,还表示了老师比***大26岁这样一种数量关系。(板书:数量关系)
这样的讨论太重要了。
现在对“用字母表示数”的好处有感觉了吗?能说说吗?
【设计意图:重视学生数学认识,引导学生在互动中讨论比较和反思,逐步澄清,纠正认知偏差。重视学生的数学交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与深度理解能力。在比较重沟通,体会“用字母表示数”不仅能表示一个简洁的结果,而且还能表示一种数量关系,进而认识到“用字母表示数”是对一类事情共同的特点、规律的归纳、总结和概括。在对不同表示方法的比较中,逐步形成符号化。】
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在情境中建模
链接语:谁还没机会发言的?请你来,请你来上面写,其他同学在下面写。写什么?请做好准备。请你们来仔细看看……
1、出示:在月球上,人能举起物体的质量是地球的6倍。
在地球上能举起物体的质量/kg 在月球上能举起物体的质量/kg
1 1×6=6
2
3
…… ……
我们就按照这样在练习本中写出“在月球上能举起物体的质量”。(受不了了,就得想想办法)
师:x可以表示多少?X×6表示什么?
师:是啊,这就是用字母表示数的好处呀。注意:X×6可以写成6X。(板书:省略乘号时,一般把数写在字母前面)
2、代入求值:感受只要知道字母表示几,就能求式子的数值。
师:想一想:式子中的字母能表示任意数吗?
(人的力气是有限的,不能表示任何数)
我们来了解一个小知识:2015年世界举重锦标赛,俄罗斯选手在挺举中以264公斤的成绩,打破保持了11年之久的世界纪录。
我们用简单的数据,来算算:当x=25时,在月球上能举起的物体质量是多少?
反馈注意格式:当x=25时,则6 x=6×25=150
小结: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这些含有字母的式子不仅可以表示数量关系,也可以表示数量。只要给出式子中每个字母表示几,就可以算出这个式子表示的数值是多少。
你感受到了“用字母表示数”的优点了吗?(板书优点:简洁、概括)
数学史人物介绍
师:用字母表示数在我们今天看来是特别寻常的例子,但它的诞生之初却是一个伟大的创造。那你知道最早有意识地使用字母来表示数的人是谁吗
师:韦达在欧洲还被尊称为“代数学之父”,足见他在数学领域中的地位。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了解数学的发展史,感受数学的博大精深,领略人类的智慧与文明。
(三)在练习中理解
1、我们数学是要研究关系的。现在我们来写一组算式,要求如下:
有两个会场,甲会场有a人:
乙会场的人数比甲会场多200人;(a+200)人
甲会场的人数比乙会场多200人;(a-200)人
乙会场的人数是甲会场的3倍;(3 a)人
甲会场的人数是乙会场的3倍;(a÷3)人
(学生列式后,只呈现算式)
2、能根据式子,说说里面藏着的意思吗?
有甲乙两个仓库,甲仓库有大米X袋:
1、(X+750)袋 :乙仓库的大米比甲仓库多750袋
2、(X-750)袋 :乙仓库的大米比甲仓库少750袋
3、(2 X)袋 :乙仓库的大米是甲仓库的2倍
4、(X÷3)袋 :甲仓库的大米是乙仓库2倍
问:以上补充的条件,你能分类吗?(倍比关系,差比关系)
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字母表示数既可以表示一个数,又可以表示两个量之间的一种关系。
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