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元曲三首
第1课时 导学与探究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蒯通( ) ②睢景臣( ) ③蟾宫( )
④银铮( )
⑤小觑( )
⑥南柯( )
⑦銮舆( )
⑧揪捽( )
⑨斛斗( )
⑩糨( )
田契( )
一煞( )
2.辨形组词
① ②
③
④
3.词语释义
①但有的差使无推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差使不寻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今日还乡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耽几盏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零支了米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初步感知
1.通假字
①拽坝扶锄: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
②见放着文书: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
2.古今异义
①社长排门告示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更几个多娇女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穿着些大作怪衣服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深层探究
3.《[双调]蟾宫曲·叹世》中运用了哪些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南吕]四块玉·别情》可以分为两个层次,请归纳各层次的内容。
5.阅读《[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回答问题。
(1)套曲写的是高祖还乡,为什么主角不很快出场,而要用一大半的篇幅去写支差迎驾、銮舆仪仗之类的场面?是否有点走题?
(2)结合课文相关内容,简要概括刘邦和“我”的性格特点。
(3)简要概述本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三、技法迁移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文本回顾] 《[南吕]四块玉·别情》的第二层是借景写情,而且景中含情,言尽而意不尽,境界浑厚,耐人寻味,这是诗词中常用的艺术手法,艺术效果也最好。
[技法点拨]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借景抒情又称寓情于景,是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通过景物来抒情,是一种写作手法。它的特点是“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在文章中只写景,不直接抒情,以景物描写代替感情抒发。借景抒情要注意以下三点:
(1)所写的景物要与自身的情感一致。一般是乐景抒乐情,哀景抒悲情,但有时也会以乐景写哀情,反衬哀情更哀,增强感染力。
(2)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点。
(3)抒情要真挚自然。情由景生,景为情设。
[迁移运用] 阅读下面的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 望
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的《春望》中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
第19课 元曲三首
第1课时 导学与探究
基础梳理
1.①Kuǎi ②suī ③chán ④zhēnɡ ⑤qù ⑥kē ⑦luán
⑧zuó ⑨hú ⑩jiànɡ
qì shā
2.①南柯一梦 坎坷 ②金銮殿 鸾鸟 ③捽住 猝然 ④田契 提纲挈领
3.①借故推辞。②寻常。③故乡。④嗜好。⑤零借。⑥比喻事情的成败或好坏都是由同一个人造成的。
文本互动
1.①坝 耙 一种平地碎土的农具 ②见 现 现成的
2.①古义:动词,通知。今义:名词,政府或单位的布告。②古义:漂亮的宫女。今义:心爱的女儿。③古义:奇怪。今义:迷信的人指鬼怪害人,比喻坏人或坏思想捣乱,起破坏作用。
3.(1)项羽兵败乌江;刘邦借蜀兴汉;韩信奇功被杀;蒯通直言装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2)本曲借项羽、韩信虽有奇功但不得好结果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叹世”的主题,表明自己超然物外、不问世事的态度。
4.这首小令可分为两个层次,两层的写法完全不同,前三句为第一层,写离别相思之苦,用直抒胸臆的方法;第二层是以景托情,言尽而意不尽。本曲语言通俗浅白,自然朴实,但又婉曲柔媚,读来韵味悠长。
5.(1)这是一种反复铺陈欲抑先扬的手法,目的是为了造成戏剧性的效果。车驾来到以前,全村男女老少都忙得不可开交。因此“我”猜想一定是个了不得的人物要来了。接下来连着用三支曲子写仪仗车队,威武盛大的场面,豪华威严的气派,预示来的肯定是非凡的人物。
(2)刘邦:出身低贱、好酒闲散、借债不还的无赖形象。“我”:直率认真,不怕天、不怕地,敢说敢为,是一个普通农民的典型。
(3)本曲以一个乡民的口吻,生动地勾勒了那个流氓皇帝衣锦还乡的排场情况,装腔作势的丑恶嘴脸以及卑贱时候的丑恶行径,从而撕下了封建最高统治者的神圣面目,否定了他的无上权威。
[迁移运用] 诗人通过对花鸟草木在“国破山河在”这一特定时代表现出来的特征来抒发亡国的忧愤、离散的感伤。在写作中,诗人不直接言情,而是描绘景物,借景抒情,情寓景中,使诗歌感情含而不露,意境悠远,真切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