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高考化学一轮基础复习训练
原电池
一、单选题
(一)原电池工作原理
1.原电池装置图如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电子流向为→导线→→盐桥
B. 盐桥中的阳离子移向溶液
C. 左烧杯中加入硫氰化钾()溶液,溶液不会变红
D. 电池的总反应为
2.将两份过量的锌粉、分别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同时向中加入少量的溶液,产生的体积与时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3.为探究与溶液能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设计了如下装置:闭合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电极表面有银白色物质析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极为阴极
B. 右侧烧杯中经盐桥移向左侧烧杯
C. 闭合后右侧烧杯中溶液不断升高
D. 若将电极换成,实验现象不变
4.纽扣式锌银电池是一种携带方便的微型一次电池,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池工作时,电子从锌极经过溶液流向
B. 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碱性不变
C. 电池工作时,负极反应式为
D. 电池工作时,向锌电极方向移动
5.我国学者研发出一种新型水系锌电池,其示意图如图。该电池分别以(局部结构如标注框内所示)形成的稳定超分子材料和为电极,以和混合液为电解质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标注框内所示结构中存在共价键和配位键
B. 电池总反应为:
C. 充电时,阴极被还原的主要来自
D. 放电时,消耗,理论上转移电子
6.铅酸蓄电池是汽车常用的蓄电池,其构造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电池放电时,负极质量减轻
B. 电池放电时,减小
C. 电池充电时总反应为充电
D. 铅酸蓄电池的缺点是笨重、比能量低
7.科学家使用研制了一种可充电电池(如图所示)。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电极上检测到和少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充电时,向阳极方向迁移
B. 充电时,会发生反应
C. 放电时,正极反应有
D. 放电时,电极质量减少,电极生成了
8.我国太空空间站安装了的型燃料电池,该电池可同时供应电和水蒸气,其工作温度为~,所用燃料为,电解质为熔融的。该电池的总反应为,负极反应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正极反应为
B. 当电池供应水蒸气时,转移电子
C. 放电时向负极移动
D. 放电时电子向负极移动
9.酒驾行为危害社会安全,交警部门常用酸性燃料电池酒精检测仪对此进行检测。该检测仪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电子从呼气的电极透过质子交换膜,流向通入的电极
B. 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C. 该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正极区溶液的增大
D. 每消耗标准状况下时,外电路就通过电子
10.一种空气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质子交换膜只允许通过),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装置中左侧多孔石墨棒为该电池的正极
B. 通过质子交换膜向左侧多孔石墨棒移动
C. 放电过程中,若产生,消耗的氧气的物质的量为
D. 放电过程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11.利用金属、海水及其中的溶解氧可组成电池,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极为电池正极
B. 电池工作时,海水中的向电极移动
C. 电池工作时,紧邻电极区域的海水呈强碱性
D. 每消耗,电池最多向外提供电子的电量
12.负载有和的活性炭,可选择性去除实现废酸的纯化,其工作原理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作原电池正极
B. 电子由经活性炭流向
C. 表面发生的电极反应:
D. 每消耗标准状况下的,最多去除
13.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水系可充电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充电时,电极为阳极
B. 充电时,阳极附近溶液的增大
C. 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
D. 放电时,溶液中向电极方向迁移
14.一种兼具合成功能的新型锂电池工作原理如图。电解质为含有机溶液。放电过程中产生,充电过程中电解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充电时电极是阴极
B. 放电时溶液的减小
C. 放电时溶液的浓度增大
D. 每生成,电极质量理论上增加
15.我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高储能、循环性能优良的水性电池,其工作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放电时,从负极向正极迁移
B. 放电时,的生成说明具有两性
C. 充电时,电池总反应为
D. 充电时,若生成,则有穿过离子交换膜
16.下列装置中既能产生电流又能验证与氧化性强弱的是( )
17.有、、、四个金属电极,有关的实验装置及部分实验现象如下:
实验 装置
部分实验 现象 a极质量减小;b极质量增加 b极有气体产生;c极无变化 d极溶解;c极有气体产生 电流从a极流向d极
由此可判断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A. B. C. D.
18.储氢合金储氢时的化学式为(设各元素的价态均为0)。以和为电极,溶液为电解质溶液的二次电池结构如图所示(已知电池工作之前隔膜两侧电解质溶液的质量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充电时,极发生还原反应
B. 充电时,电子流向:交换膜
C. 放电时,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D. 放电时,若转移,隔膜左侧电解质溶液的质量减少
二、非选择题
19.(1)利用反应构成电池的方法,既能实现有效消除氮氧化物的排放,又能提供电能,装置如图所示。
①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②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电子从右侧电极经过负载后流向左侧电极
B. 为使电池持续放电,离子交换膜需选用阴离子交换膜
C. 电池工作一段时间,溶液的不变
D. 当有被处理时,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
(2)以含废气为原料,用电化学方法制取硫酸。装置如图。写出负极电极反应式:________。
20.(1)利用多晶铜高效催化电解制乙烯的原理如图所示。因电解前后电解液浓度几乎不变,故可实现的连续转化。
①电解过程中向________(填“铂”或“多晶铜”)电极方向移动。
②多晶铜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③理论上当生成乙烯时,铂电极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________(不考虑气体的溶解)。
(2)某钠离子电池结构如图所示,电极为含钠过渡金属氧化物,电极为硬碳,充电时得电子成为嵌入硬碳中,失去电子生成,充电时极的电极反应式: ,放电时极的电极反应式: 。
21.我国科技工作者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可充电电池,以为电解质,电解液中加入1,3-丙二胺()以捕获,使放电时还原产物为。该设计克服了导电性差和释放能力差的障碍,同时改善了的溶剂化环境,提高了电池充放电循环性能。
(1)放电时,电池总反应为________。
(2)充电时,多孔碳纳米管电极与电源________极连接。
(3)充电时,电子由________电极流向阳极,向________极迁移。
(4)放电时,每转移电子,理论上可转化________。
22.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原电池工作原理测定汽车尾气中的浓度,其装置如图所示。该电池中可以在固体介质(固溶体)内自由移动,工作时的移动方向________(填“从到”或“从到”),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
(2)与反应还可制备,可作为燃料使用,用和组合形成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如下:
电池总反应为,则电极是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若线路中转移电子,则上述燃料电池消耗的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
(3)潜艇中使用的液氨—液氧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电极是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该电池工作时消耗(标准状况下),则电极通过________氧气。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二、非选择题
19.(1)①
②
(2)
20.(1)①铂
②(或)
③
(2);
21.(1)
(2)正
(3)(或阴极);阴
(4)
22.(1)从到;
(2)负极;
(3)正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