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颂》同步练习题1
第一部分:
1.本文作者 是 女作家。
2.
将下列词语工整地抄写在方格内。
点缀 清澈 凝结 眷顾 钓叟 一尘不染 闲云野鹤 飘逸
3.课文主要写了秋的哪些景物?
4.文章“颂”了秋的什么品格?
5.仿照下列句子,再写一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
秋是成熟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是充实的季节,却也是淡泊的季节。
第二部分:
(一)
有人的眸子像秋,有人的风神像秋。
代表秋天的枫树之美,并不仅在那经霜的素红;而更在那临风的飒爽。
当叶子逐渐萧疏,秋林显出了它们的秀逸,那是一份不需任何点缀的洒脱与不在意俗世繁华的孤傲。
最动人是秋林映着落日。那酡红如醉,衬托着天边加深的暮色。晚风带着清澈的凉意,随着暮色浸染,那是一种十分艳丽的凄楚之美,让你想流几行感怀身世之泪,却又被那逐渐淡去的醉红所摄住,而情愿把奔放的情感凝结。
曾有一位画家画过一幅霜染枫林的《秋院》。高高的枫树,静静掩住一园幽寂,树后重门深掩,看不尽的寂寥,好像我曾生活其中,品尝过秋之清寂。而我仍想悄悄步入画里,问讯那深掩的重门,看其中有多少灰尘,封存着多少生活的足迹。
最耐寻味的秋日天宇的闲云。那么淡淡然、悠悠然,悄悄远离尘间,对俗世悲欢扰攘,不再有动于衷。
秋天的风不带一点修饰,是最纯净的风。那么爽利地轻轻掠过园林,对萧萧落叶不必有所眷顾——季节就是季节,代谢就是代谢,生死就是生死,悲欢就是悲欢。无需参与,不必留连。
秋水和风一样的明澈。“点秋江,白鹭沙鸥”,就画出了这份明澈。没有什么可忧心、可紧张、可执著。“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秋就是如此的一尘不染。
6.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有人的眸子像秋,有人的风神像秋。
风神:
⑵当叶子逐渐萧疏,秋林显出了它们的秀逸。
萧疏:
⑶高高的枫树,静静掩住一园幽寂,树后重门深掩,看不尽的寂寥。
寂寥:
7.选文部分写了秋天的哪些景物?
8.请分别用一个词语概括下列秋景的特点:
秋林:
秋院:
秋风:
秋水:
9.提到秋天,我们马上可以联想到萧瑟、凄凉,以及枯黄的树叶、收获的果实,如果提到春天,你会想到什么呢?
(二)秋叶(1)
飘悠悠,飘悠悠,盘旋的秋叶在落下之前,似乎忧心忡忡。
秋叶呀,你是怕人们忘记了你的贡献吗 不会的,人们不会忘记你一生的苦累劳作。不会忘记你夏日献出的绿荫,秋天献出的收获。秋叶呀,你是在哀伤自己生命的短促吗 不要这样英雄气短!你的灿灿一生并不会随着秋的到来而结束,殷实的种子已带着你的希望,向春天奔去了。秋叶呀,你是惦记那失去叶的枝头会被冰霜所冻煞吗 不会的,它在你的养育下,早巳不是昨日那弱不禁风的娇儿女,而长成了铁干虬枝的大丈夫。
飘悠悠,飘悠悠,秋叶依然在那里盘旋着,它似乎既不留恋枝头,也不忧虑命运,而是在寻觅自己的归宿。它是在想:既然生命已有了一个不寻常的开头,就应当有一个不寻常的结尾。
秋叶(2)
果树的枝头上,已经挂满了累累的硕果,伴它成长的秋叶枯黄了,它请求离去。
果实不忍,树枝挽留。
“我该让出自己的位置给来年的新芽啦,”秋叶一往情深地说,“果实挂满枝头,事业正在繁衍,我怎能恋占高枝 ——但我不会离开果树的事业的,只不过换换岗位而已……
秋叶终于飘落了下来,它把自己糅进了护根的泥土,默默地给果树输送着营养……
10.阅读《秋叶(1)》中的第二自然段,如果想要快速把握本段的写作内容,你将会抓住文中的哪几句话
11、《秋叶(1)》说,枝在叶的养育下成长起来,怎样理解这个“养育”
12.《秋叶(2)》写秋叶“一往情深”,它到底是对谁“一往情深” 从哪里看得出来
13.《秋叶(2)》中写秋叶“把自己糅进了护根的泥土,默默地给果树输送着营养”,对此,我们可以从《秋叶(1)》中找出一个短语作出评价。这个短语是:
。
14.两篇短文都旨在赞美秋叶的高贵品质,如果请你来写秋叶,你能表达出相反的感彩吗 试举例说明。
(三)写给秋天
罗兰
尽管这里是亚热带,但我仍从蓝天白云间读到了你的消息。那蓝天的明净高爽,白云的浅淡悠闲,依然有北方那劲风乍起、白露初临的神韵。
一向,我欣仰你的安闲明澈,远胜过春天的浮躁喧腾。自从读小学的童年,我就深爱暑假过后,校园中野草深深的那份宁静。夏的尾声已近,你就在极度成熟蓊郁的林木间,怡然地拥有了万物。由那澄明万里的长空,到穗实累累的秋天,就都在你那飘逸的衣襟下安祥地找到了归宿。接着,你用那黄菊、红叶、征雁、秋虫,一样一样地把宇宙点染上含蓄淡雅的( );于是木叶由绿而黄,而萧萧的飘落;芦花飞白,枫木染赤,小室中枕簟生凉,再加上三日五日潇潇秋雨,那就连疏林野草间,都是( )了。
想你一定还记得你伴我度过的那些复杂多变的岁月。那两年,我在那寂寞的村学里,打发凄苦无望的时刻,是你带着哲学家的明悟来了解慰问我深藏在内心的悲凉。你让我领略到寂寥中的宁静,无望时的安闲;于是那许多唐人诗句都在你澄明的智慧引导之下,一一打入我稚弱善感的心扉。是你教会了我怎样去利用寂寞无声的时刻,发掘出生命的潜能,寻找到迷失的自我。
你一定也还记得……
你接收了春的绚灿和夏的繁荣;你也接收了春的张狂和夏的任性,你接收了生命们从开始萌生到稳健成熟这期间的种种苦恼、挣扎、失望、怨忿和哀伤;你也容纳了它们的欢乐、得意、胜利、收获和颂赞。你说:
“生命的过程注定是由激越到安详,由绚烂到平淡。一切情绪上的激荡终会过去,一切彩色喧哗终会消隐。如果你爱生命,你该不怕去体尝。因为到了这一天,树高于丈,叶落归根,一切终要回返大地,消溶于那一片渺远深沉的棕土。到了这一天,你将携带着丰收的生命的果粒,牢记着它们的苦涩和甘甜,随着那飘坠的黄叶消隐,沉埋在秋的泥土中,去安享生命最后的胜利,去吟唱生命真实的凯歌。”
“生命不是虚空,它是如厚重的大地一般的真实而具体。因此,你应在执着的时候执着,沉迷的时候沉迷,清醒的时候清醒!”
如今,在这亚热带的蓝天白云间,我仍读到你智慧的低语。我不但以爱和礼赞的心情来记住生命的欢乐,也同样以爱和礼赞的心情去纪念那几年——生命中难得出现的那几年中的刻骨的悲酸与伤痛。
而今后,我更要以较为冲淡的心情去了解,了解那属于你的,冷然的清醒,超逸的豁达,不变的空闲,和永恒的宁静!
15.在文中找出能概括秋天特点的句子。
16.读第二自然段,回答问题。
①将“秋声”“秋色”分别填在文中的括号处。
②这段文字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是
。
17.第三自然段说的意思是什么 用一句话概括一下。
18.“你应在执着的时候执着,沉迷的时候沉迷,清醒的时候清醒。”课文中还有一句话:“季节就是季节,代谢就是代谢,生死就是生死,悲欢就是悲欢。”将这两句话结合一起,谈谈你的理解。
19.作者罗兰通过“生命中难得出现的那几年中的刻骨的悲酸与伤痛”,领悟到了秋的智慧。作者悟到的秋的智慧是什么
附参考答案
1.罗兰;台湾 2.略 3.略 4.略 5.略 6.⑴风采和神韵。⑵稀疏,稀稀落落。⑶寂静,空旷。 7.秋叶、秋日、秋院、秋云、秋风、秋水等。 8.依次是:秀逸、幽寂、纯净、明澈 9.略 10.将抓下面3句:①秋叶呀,你是怕人们忘记了你的贡献吗 ②秋叶呀,你是在哀伤自己生命的短促吗 ③秋叶呀,你是惦记那失去叶的枝头会被冰霜所冻煞吗 11.叶是“营养加工厂”,它通过光合作用,为植物生长发育、开花结果提供食粮,同时“呼出”氧气。 12.它对“果树”一往情深,从“但我不会离开果树的事业的”(语言)和“默默地给果树输送着营养”(行动)可以看出。 13.不寻常的结尾。 14.比如鄙视秋叶经不住风吹雨打而自甘堕落;批判它不与果实为伴、甘与污泥为伍的错误选择;等等。 15.“冷然的清醒……永恒的宁静。” 16.①依次是:秋色、秋声②例:我喜欢安闲明澈的秋天。 17.意思是:秋天教人宁静,教人思考。 18.提示:这不是叫人消沉,而是教人如何面对现实求得自我精神上的升华。 19.例:安闲明澈,冲淡豁达,宁静高远(提示:秋天的智慧是作者悟到的,因而应从作者的体味角度去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