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练习(含解析)2024---2025学年物理粤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练习(含解析)2024---2025学年物理粤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8-18 15:32: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练习2024---2025学年物理粤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一、选择题。
1、物理学中引入“质点”概念,从科学方法上分析属于(  )
A.观察、实验的方法   B.建立理想模型的方法
C.类比的方法 D.逻辑推理的方法
2、(双选)为了提高枪械射击时的准确率,制造时会在枪膛内壁刻有螺旋形的槽.这样,当子弹在枪管中运动时,会按照旋转的方式前进.离开枪管后,子弹的高速旋转会降低空气密度、侧风等外部环境对子弹的影响,从而提高子弹飞行的稳定性.下列关于子弹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研究子弹的旋转对子弹飞行的影响时可以把子弹看作质点
B.当研究子弹射击百米外的靶子所用的时间时可以把子弹看作质点
C.无论研究什么问题都可以把子弹看作质点
D.能否将子弹看作质点,取决于我们所研究的问题
3、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我国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火箭飞行约22 000秒后,顺利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11月24日4时30分”指的是时间
B.火箭上升时,以地面为参考系,嫦娥五号是静止的
C.研究火箭的飞行轨迹时,可以将其看作质点
D.火箭飞行的路程就是发射场到其位置的距离
4、(双选)如图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C段和CD段的运动方向相反
B.CD段和DE段的运动方向相反
C.物体在D点速度为0,此后运动方向改变
D.AB段物体静止
5、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沿南北方向运动,且规定向南为正方向,它们的加速度分别为a甲=+2 m/s2、a乙=-2 m/s2.对甲、乙运动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
B.甲一定向南运动,乙一定向北运动
C.甲的速度和乙的速度变化得一样快
D.甲、乙在相等时间内的速度变化相同
6、如图所示,在气垫导轨上安装有两个光电门A、B,A、B间距离为L=30cm,为了测量滑块的加速度,在滑块上安装了一个宽度为d=1cm的遮光条,现让滑块以某一初速度通过光电门A、B,现记录了遮光条通过两光电门A、B的时间分别为0.010s、0.005s,滑块从光电门A到B的时间为0.200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滑块经过A的速度为1cm/s
B.滑块经过B的速度为2cm/s
C.滑块加速度为5m/s2
D.滑块在A、B间的平均速度为3m/s
7、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就是很小的物体,如液滴,花粉颗粒,尘埃等
B、观看艺术节中武术社的武术表演时,可以把表演武术的同学看成质点
C、一山路转弯处较狭窄,司机下车实施勘察,判断汽车是否能安全通过,此时司机可以将汽车看成质点
D、描绘航空母舰在海洋中的运动轨迹时,可将航空母舰看做质点
8、(双选)a、b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两车的位移x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车运动方向始终不变
B.a、b两车相遇两次
C.t1到t2时间内,a车和b车的位移相等
D.t1到t2时间内,a车和b车的位移都在均匀增大
9、有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物体在第1s末的速度是5m/s,则物体在第1s内的位移一定是5m
B.若物体某1秒内的平均速度是5m/s,则物体在这1s内的位移一定是5m
C.若物体在10s内的平均速度是5m/s,则物体在其中1s内的位移一定是5m
D.物体通过某位移的平均速度是5m/s,则物体在通过这段位移一半时的速度一定是5m/s
10、若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车为了防止追尾事故,甲的加速度为1 m/s2,乙的加速度为-2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 B.甲做加速运动
C.乙做减速运动 D.甲、乙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11、如图所示的瓢虫,其身上的星数(斑点数)显示了它的种类,在下列研究瓢虫的具体情形中,可将瓢虫视为质点的是(  )
A.研究瓢虫的转身动作  B.研究瓢虫的飞行路线
C.观察瓢虫的翅膀扇动  D.记录瓢虫身上的星数
1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力学中引入‘质点’的概念,从科学方法上来说这属于( )
A、极限分析物理问题的方法 B、观察实验的方法
C、建立理想物理模型的方法 D、等效替代的方法
13、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时间间隔与时刻的区别在于长短不同,长的是时间间隔,短的是时刻
B.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是一段时间
C.第3秒末和第4秒初的时间间隔是一秒
D.第3秒内和第4秒内经历的时间长短不一样
14、一运动物体的初速度v0=-8 m/s,加速度a=2 m/s2,表明(  )
A.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物体的速度在减小
B.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物体的速度在增大
C.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物体的速度在减小
D.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物体的速度在增大
15、刻舟求剑的故事家喻户晓,如图所示,“舟已行矣,而剑不行”这句话所选用的参考系是 (  )
A.舟   B.地面 C.舟上的人  D.流动的水
二、填空与实验题。
16、如图所示,从高出地面3 m的位置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它上升5 m后回落,最后到达地面.以抛出点为原点建立坐标系,方向以向上为正,则全过程中的总位移为 ;总路程为 。
17、某同学在做“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实验时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计时点没有画出,图中已标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 Hz(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图中纸带右端和运动物体相连,由此推测物体的运动是________(填“加速”或“减速”)运动.
(2)在打出3、6这两点的时间间隔内,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3)如果要求不是很精确,用平均速度可以粗略地代替某点瞬时速度,那么,在打计数点4时物体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________.
三、计算题。
18、某班级的教室在3楼,每天同学们都要从1楼爬到3楼上课。如图所示,若每层楼的高度都是3 m,楼梯的倾角为45°,某同学从楼梯沿折线从大门走到3楼教室门口,他走过的位移大小是多少?路程是多少?(把某同学爬楼过程等效为物体沿坡滑行)
19、上海到南京的列车已迎来第五次大提速,速度达到v1=180 km/h。为确保安全,在铁路与公路交叉的道口处需装有自动信号灯。当列车还有一段距离才能到达公路道口时,道口应亮起红灯,警告未越过停车线的汽车迅速制动,已越过停车线的汽车赶快通过。如果汽车通过道口的速度v2=36 km/h,停车线至道口栏木的距离x0=5 m,道口宽度x=26 m,汽车长l=15 m(如图所示),并把火车和汽车的运动都看成匀速直线运动。问:列车离道口的距离L为多少时亮红灯,才能确保已越过停车线的汽车安全驶过道口?
20、如图所示,一辆汽车以72 km/h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公路上有一只小鹿,于是立即刹车,汽车在4 s内停了下来,使小鹿免受伤害。试求汽车刹车过程中的平均加速度。
21、如图所示, M99是一款性能先进的大口径半自动狙击步枪。步枪枪管中的子弹从初速度为0开始,经过0.002 s的时间离开枪管被射出。已知子弹在枪管内的平均速度是600 m/s,射出枪口瞬间的速度是1 200 m/s,射出过程中枪没有移动。求:
(1)枪管的长度;
(2)子弹在射出过程中的平均加速度。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练习2024---2025学年物理粤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一、选择题。
1、物理学中引入“质点”概念,从科学方法上分析属于(  )
A.观察、实验的方法   B.建立理想模型的方法
C.类比的方法 D.逻辑推理的方法
【答案】B 
2、(双选)为了提高枪械射击时的准确率,制造时会在枪膛内壁刻有螺旋形的槽.这样,当子弹在枪管中运动时,会按照旋转的方式前进.离开枪管后,子弹的高速旋转会降低空气密度、侧风等外部环境对子弹的影响,从而提高子弹飞行的稳定性.下列关于子弹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研究子弹的旋转对子弹飞行的影响时可以把子弹看作质点
B.当研究子弹射击百米外的靶子所用的时间时可以把子弹看作质点
C.无论研究什么问题都可以把子弹看作质点
D.能否将子弹看作质点,取决于我们所研究的问题
【答案】BD
3、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我国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火箭飞行约22 000秒后,顺利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11月24日4时30分”指的是时间
B.火箭上升时,以地面为参考系,嫦娥五号是静止的
C.研究火箭的飞行轨迹时,可以将其看作质点
D.火箭飞行的路程就是发射场到其位置的距离
【答案】C
4、(双选)如图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C段和CD段的运动方向相反
B.CD段和DE段的运动方向相反
C.物体在D点速度为0,此后运动方向改变
D.AB段物体静止
【答案】BC
5、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沿南北方向运动,且规定向南为正方向,它们的加速度分别为a甲=+2 m/s2、a乙=-2 m/s2.对甲、乙运动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
B.甲一定向南运动,乙一定向北运动
C.甲的速度和乙的速度变化得一样快
D.甲、乙在相等时间内的速度变化相同
【答案】C
6、如图所示,在气垫导轨上安装有两个光电门A、B,A、B间距离为L=30cm,为了测量滑块的加速度,在滑块上安装了一个宽度为d=1cm的遮光条,现让滑块以某一初速度通过光电门A、B,现记录了遮光条通过两光电门A、B的时间分别为0.010s、0.005s,滑块从光电门A到B的时间为0.200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滑块经过A的速度为1cm/s
B.滑块经过B的速度为2cm/s
C.滑块加速度为5m/s2
D.滑块在A、B间的平均速度为3m/s
【答案】C
7、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就是很小的物体,如液滴,花粉颗粒,尘埃等
B、观看艺术节中武术社的武术表演时,可以把表演武术的同学看成质点
C、一山路转弯处较狭窄,司机下车实施勘察,判断汽车是否能安全通过,此时司机可以将汽车看成质点
D、描绘航空母舰在海洋中的运动轨迹时,可将航空母舰看做质点
【答案】D.
8、(双选)a、b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两车的位移x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车运动方向始终不变
B.a、b两车相遇两次
C.t1到t2时间内,a车和b车的位移相等
D.t1到t2时间内,a车和b车的位移都在均匀增大
【答案】BC
9、有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物体在第1s末的速度是5m/s,则物体在第1s内的位移一定是5m
B.若物体某1秒内的平均速度是5m/s,则物体在这1s内的位移一定是5m
C.若物体在10s内的平均速度是5m/s,则物体在其中1s内的位移一定是5m
D.物体通过某位移的平均速度是5m/s,则物体在通过这段位移一半时的速度一定是5m/s
【答案】B
10、若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车为了防止追尾事故,甲的加速度为1 m/s2,乙的加速度为-2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 B.甲做加速运动
C.乙做减速运动 D.甲、乙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答案】D
11、如图所示的瓢虫,其身上的星数(斑点数)显示了它的种类,在下列研究瓢虫的具体情形中,可将瓢虫视为质点的是(  )
A.研究瓢虫的转身动作  B.研究瓢虫的飞行路线
C.观察瓢虫的翅膀扇动  D.记录瓢虫身上的星数
【答案】B
1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力学中引入‘质点’的概念,从科学方法上来说这属于( )
A、极限分析物理问题的方法 B、观察实验的方法
C、建立理想物理模型的方法 D、等效替代的方法
【答案】C
13、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时间间隔与时刻的区别在于长短不同,长的是时间间隔,短的是时刻
B.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是一段时间
C.第3秒末和第4秒初的时间间隔是一秒
D.第3秒内和第4秒内经历的时间长短不一样
【答案】B 
14、一运动物体的初速度v0=-8 m/s,加速度a=2 m/s2,表明(  )
A.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物体的速度在减小
B.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物体的速度在增大
C.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物体的速度在减小
D.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物体的速度在增大
【答案】C
15、刻舟求剑的故事家喻户晓,如图所示,“舟已行矣,而剑不行”这句话所选用的参考系是 (  )
A.舟   B.地面 C.舟上的人  D.流动的水
【答案】B 。
二、填空与实验题。
16、如图所示,从高出地面3 m的位置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它上升5 m后回落,最后到达地面.以抛出点为原点建立坐标系,方向以向上为正,则全过程中的总位移为 ;总路程为 。
【答案】-3 m,13 m
17、某同学在做“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实验时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计时点没有画出,图中已标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 Hz(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图中纸带右端和运动物体相连,由此推测物体的运动是________(填“加速”或“减速”)运动.
(2)在打出3、6这两点的时间间隔内,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3)如果要求不是很精确,用平均速度可以粗略地代替某点瞬时速度,那么,在打计数点4时物体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________.
【答案】(1)减速  (2)1.30 m/s  (3)1.20 m/s
三、计算题。
18、某班级的教室在3楼,每天同学们都要从1楼爬到3楼上课。如图所示,若每层楼的高度都是3 m,楼梯的倾角为45°,某同学从楼梯沿折线从大门走到3楼教室门口,他走过的位移大小是多少?路程是多少?(把某同学爬楼过程等效为物体沿坡滑行)
【答案】6 m 8.485 m
【解析】如题图所示,折线为某同学的运动轨迹,
每个斜梯长为1.5 m,
路程l=4×1.5 m=6 m≈8.485 m。
初位置在大门口,末位置在教室门口,
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为位移,
所以位移大小为x=2h=6 m。
19、上海到南京的列车已迎来第五次大提速,速度达到v1=180 km/h。为确保安全,在铁路与公路交叉的道口处需装有自动信号灯。当列车还有一段距离才能到达公路道口时,道口应亮起红灯,警告未越过停车线的汽车迅速制动,已越过停车线的汽车赶快通过。如果汽车通过道口的速度v2=36 km/h,停车线至道口栏木的距离x0=5 m,道口宽度x=26 m,汽车长l=15 m(如图所示),并把火车和汽车的运动都看成匀速直线运动。问:列车离道口的距离L为多少时亮红灯,才能确保已越过停车线的汽车安全驶过道口?
【答案】230 m
【详解】为确保行车安全,要求列车驶过距离L的时间内,已越过停车线的汽车的车尾必须能通过道口。
汽车从越过停车线至车尾通过道口,汽车的位移为
x′=l+x0+x=(15+5+26) m=46 m
汽车速度v2=36 km/h=10 m/s,通过这段位移需要的时间t== s=4.6 s
高速列车的速度v1=180 km/h=50 m/s,
所以安全行车的距离为L=v1t=50×4.6 m=230 m。
20、如图所示,一辆汽车以72 km/h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公路上有一只小鹿,于是立即刹车,汽车在4 s内停了下来,使小鹿免受伤害。试求汽车刹车过程中的平均加速度。
【答案】-5 m/s2
【解析】刹车过程中,汽车的初速度v0=72 km/h=20 m/s,末速度v=0,
运动时间t=4 s,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得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
a== m/s2=-5 m/s2
式中的负号表示汽车的速度在减小,即刹车后汽车的速度平均每秒减小5 m/s。
21、如图所示, M99是一款性能先进的大口径半自动狙击步枪。步枪枪管中的子弹从初速度为0开始,经过0.002 s的时间离开枪管被射出。已知子弹在枪管内的平均速度是600 m/s,射出枪口瞬间的速度是1 200 m/s,射出过程中枪没有移动。求:
(1)枪管的长度;
(2)子弹在射出过程中的平均加速度。
【答案】(1)1.2 m  (2)6×105 m/s2 方向与子弹的速度方向相同
【解析】(1)枪管的长度
l=t=(600×0.002) m=1.2 m
(2)a== m/s2=6×105 m/s2
方向与子弹的速度方向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