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重庆市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模拟练习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24秋 彭水县期末)桃花水母生活在清洁的江河、湖泊之中,身体呈圆形、通体白色透明,具有极高的研究和观赏价值,有“水中大熊猫”之称。下列关于水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身体呈辐射对称 B.体表有刺细胞
C.身体背腹扁平 D.有口无肛门
2.(2024秋 彭水县期末)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靠吸食小肠中半消化的食糜生活,蛔虫与划线部分生活相适应的特征是( )
A.体表为角质层 B.消化管结构简单
C.无消化器官 D.有口无肛门
3.(2024秋 彭水县期末)有人说“光彩夺目的珍珠是贝类在剧痛中滴落的泪珠”。河蚌与珍珠形成有关的结构是( )
A.外套膜 B.足 C.鳃 D.贝壳
4.(2024秋 彭水县期末)在一堆刚刚死去的鱼中,挑出较新鲜的鱼的方法是( )
A.鳞片完整的鱼 B.体表湿润的鱼
C.鳃丝颜色鲜红的鱼 D.体型较大的鱼
5.(2024秋 永川区期末)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它依靠下列哪种结构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
A.刚毛 B.口 C.体壁 D.环带
6.(2024秋 永川区期末)水中生活的小龙虾和陆地活动的蜘蛛同属于下列哪种类群?( )
A.节肢动物 B.爬行动物 C.软体动物 D.两栖动物
7.(2024秋 永川区期末)在永川博物馆中有几具已经灭绝的恐龙化石标本。恐龙曾经雄霸一时,属于下列哪种动物?( )
A.两栖动物 B.爬行动物 C.节肢动物 D.哺乳动物
8.(2024秋 永川区期末)下列动物具有外骨骼的是( )
A.河蚌 B.蝗虫 C.乌龟 D.穿山甲
9.(2024秋 丰都县期末)下列“鱼”属于鱼类的是( )
A.甲鱼 B.金鱼 C.鲸鱼 D.娃娃鱼
10.(2024秋 丰都县期末)“鱼儿戏水”描写的是鱼在水中自由游泳的景象,下列有关鲫鱼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身体呈流线型
B.用鳃呼吸
C.体表有鳞片覆盖
D.“鱼儿戏水”的动力来自尾鳍的摆动
11.(2024秋 丰都县期末)“义乌小鲵”目前仅见于浙江省少数地区,属于中国稀有两栖动物之一,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13年濒危特种红色名录。下列关于“义乌小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属于脊椎动物
B.受精方式为体外受精
C.受精卵通过分裂可以形成多种组织
D.生殖和幼体发育离不开水
12.(2024秋 丰都县期末)在较为干燥的陆地上,能找到下列哪一种动物( )
A. B.
C. D.
13.(2024秋 綦江区期末)当我们在草丛中奔跑时,身上难免会沾上一些带刺的“小球”——苍耳(图甲)和一些带刺的“针”——鬼针草(图乙),我们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 )
A.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对苍耳和鬼针草造成危害
C.帮助苍耳和鬼针草传粉
D.帮助苍耳和鬼针草扩大分布范围
14.(2024秋 綦江区期末)与水稻的叶肉细胞相比,细菌中没有的结构是( )
A.细胞壁和成形的细胞核
B.成形的细胞核和叶绿体
C.细胞膜和液泡
D.细胞壁和叶绿体
15.(2024秋 綦江区期末)酸奶是利用乳酸菌发酵制成的,乳酸菌需要生活在无氧的环境中。小华同学准备自制酸奶,他将新鲜牛奶加入适量蔗糖煮沸后装入消毒的大口玻璃瓶中,再将适量酸奶倒入其中。你认为最可能成功制成酸奶的操作是( )
A.煮沸后立即倒入酸奶并密封
B.煮沸后立即倒入酸奶不密封
C.煮沸冷却后再倒入酸奶并密封
D.煮沸后冷却再倒入酸奶不密封
16.(2024秋 綦江区期末)深圳市中学生的纯棉校服因物美价廉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但在梅雨天气到来时,常在校服上闻到霉味,与这一现象无关的是( )
A.潮湿的天气给霉菌孢子生长提供了水分
B.棉质的衣物为霉菌生长提供了所需的有机物
C.雨水产生大量的霉菌孢子,使衣物受潮霉变
D.梅雨天气多发生在春夏,温度适宜,有利于霉菌生长
17.(2024秋 江北区校级期末)酸奶、面包、陈醋、泡菜等食品都具有芳香浓郁的特殊风味,这种味道是微生物为人类贡献的成果,制作这类食品的过程称作“发酵”。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酸奶的制作需要乳酸菌的参与
B.面包制作需要酵母菌的参与
C.乳酸菌是酿造陈醋过程中需要的细菌
D.泡菜的制作需要乳酸菌参与
18.(2024秋 江北区校级期末)如图是两种常见的微生物,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是青霉,属于真菌
B.乙是酵母菌,属于真菌
C.甲乙都是多细胞
D.都属于真核生物
19.(2024秋 江北区校级期末)在分类学上,蘑菇属于大型食用真菌,却不属于植物,主要原因是( )
A.没有菌丝 B.不会形成芽孢
C.生长发育不需要光 D.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20.(2024秋 江北区校级期末)老师将两张制好的永久装片和两张写有“球形细菌”和“酵母菌”的标签交给你,请你借助显微镜正确地将标签贴好,你的依据是( )
A.叶绿体的有无 B.是否有成形的细胞核
C.细胞膜的有无 D.细胞壁的有无
二.解答题(共5小题)
21.(2024秋 彭水县期末)“饵悬春蜥蜴,钩坠小蟾蜍。”出自诗人李贺的古诗《钓鱼诗》,如图为诗中提及的小蟾蜍和蜥蜴,请回答:
(1)小蟾蜍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 呼吸,成体用肺呼吸, 辅助呼吸。
(2)蜥蜴适应干燥陆地生活的结构特点:身体表面有角质的 ,完全用 呼吸。
(3)与小蟾蜍相比,蜥蜴的生殖发育完全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体内受精,陆上产卵,卵表面有 ,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4)小蟾蜍和蜥蜴的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属于 动物。
22.(2024秋 永川区期末)哺乳动物的牙齿为适应不同的环境,经过长期的进化出现了分化。如图是兔和狼的牙齿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从图可判断: 是兔的牙齿, 是狼的牙齿。
(2)狼是肉食性动物,它有锋利的[ ] ,可用于撕裂食物。
(3)图中②的结构名称是 ,具有 食物的功能。
23.(2024秋 丰都县期末)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 。(填代号)
(2)从细胞结构来看,图甲代表的细菌和图乙、图丙代表的真菌之间的主要区别是 。
(3)图中甲、乙,丙三类生物由于没有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4)图中丁在结构上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 组成。
24.(2024秋 綦江区期末)10月1日,在2022年女篮世界杯决赛中,中国女篮以61:83负于美国队,获得亚军。这是中国女篮28年来在世界大赛上的最好成绩。体育运动离不开人体的运动结构。如图1是投篮动作中肱三头肌所发生的变化,图2是关节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如图所示的投篮动作中,肱三头肌所发生的变化是由 (填“收缩”或“舒张”或“不变”) (填“收缩”或“舒张”或“不变”)。
(2)在赛场上,如果运动员运动前热身时间过短,运动时又用力过猛,容易造成脱臼和骨折等损伤。脱臼是指[ ] 从[ ] 中滑落出来的现象。适宜的运动一般不会造成脱臼,主要是因为关节外面还包裹着[ ] 和韧带。
(3)如图所示投篮动作至少需要 组肌肉相互配合。该动作的完成不仅要靠运动系统,还需要 。
25.(2024秋 江北区校级期末)窗花是我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之一,它具有鲜明的中国民俗情趣和艺术特色。如图为几种常见动物 的窗花图案,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蝴蝶属于 动物,其主要特征是:体表有坚硬的 ,它不仅起保护作用,还能防止体内 。
(2)蛇属于爬行动物,蛇用肺呼吸,在 (选填“陆地”或“水中”)产卵。
(3)喜鹊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 无齿,胸骨上高耸的突起叫作 。
(4)根据体内是否有脊柱判断,上述四种动物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 。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24秋 彭水县期末)桃花水母生活在清洁的江河、湖泊之中,身体呈圆形、通体白色透明,具有极高的研究和观赏价值,有“水中大熊猫”之称。下列关于水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身体呈辐射对称 B.体表有刺细胞
C.身体背腹扁平 D.有口无肛门
【考点】刺胞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生物的分类.
【答案】C
【分析】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结构简单,生活在水中,身体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壁由外胚层和内胚层两层细胞及中间无细胞结构的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如海蜇、海葵、水螅。
【解答】解:水母属于腔肠动物,生活在水中,身体呈伞状,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而身体背腹扁平属于扁形动物的特征,故C错误。
故选:C。
【点评】掌握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是解题关键。
2.(2024秋 彭水县期末)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靠吸食小肠中半消化的食糜生活,蛔虫与划线部分生活相适应的特征是( )
A.体表为角质层 B.消化管结构简单
C.无消化器官 D.有口无肛门
【考点】线虫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专题】归纳推理;生物的分类.
【答案】B
【分析】蛔虫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蛔虫消化器官结构简单,有口有肛门,体表有角质层,运动器官和感觉器官也都退化,生殖器官特别发达,蛔虫的生殖器官也非常发达,每条雌虫每日排卵约24万个;这些寄生虫之所以具有如此发达的生殖器官,产下如此数量的受精卵,目的就是为了增加感染寄主的机会。
【解答】解:蛔虫寄生在人体小肠内,靠吸食人体半消化的食糜生活,是因为其消化管结构简单,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掌握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3.(2024秋 彭水县期末)有人说“光彩夺目的珍珠是贝类在剧痛中滴落的泪珠”。河蚌与珍珠形成有关的结构是( )
A.外套膜 B.足 C.鳃 D.贝壳
【考点】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生物的分类.
【答案】A
【分析】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一般具有坚硬的贝壳,体外都有外套膜,能分泌珍珠质形成贝壳和珍珠。
河蚌与珍珠:
【解答】解:河蚌属于软体动物,体外有外套膜,外套膜能够分泌珍珠质。天然珍珠一般是由于一些小沙粒之类的东西进入河蚌的外套膜,外套膜受到刺激后会不断的分泌珍珠质来包裹这些小沙粒,时间久了就形成珍珠,因此,河蚌体内与珍珠形成有关的结构是外套膜。
故选:A。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识记并理解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4.(2024秋 彭水县期末)在一堆刚刚死去的鱼中,挑出较新鲜的鱼的方法是( )
A.鳞片完整的鱼 B.体表湿润的鱼
C.鳃丝颜色鲜红的鱼 D.体型较大的鱼
【考点】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类比推理;生物的分类.
【答案】C
【分析】鱼类对水中生活相适应特点:①身体呈梭形,体表有鳞片,能分泌黏液,减小运动时的阻力;②靠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游泳;③用鳃呼吸;④靠鳔停留在不同的水层;⑤靠侧线感知水流、测定方向。
【解答】解:鱼用鳃呼吸,鳃丝既多又细,含有大量的毛细血管,便于进行气体交换。若刚刚死去的鱼,鱼的鳃丝颜色应为鲜红色。
故选:C。
【点评】掌握鱼鳃的结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5.(2024秋 永川区期末)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它依靠下列哪种结构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
A.刚毛 B.口 C.体壁 D.环带
【考点】蚯蚓的特征.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归纳推理;生物的分类.
【答案】C
【分析】蚯蚓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阴暗潮湿的土壤中,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
【解答】解:A、刚毛和肌肉配合可以产生运动,不是用于呼吸,不符合题意。
B、蚯蚓属于环节动物,有口有肛门,口用于取食,不是用于呼吸,不符合题意。
C、蚯蚓靠湿润的体壁呼吸空气中的氧气,蚯蚓体壁中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体壁可以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氧气就溶解在体表的黏液中,然后再渗入体壁的毛细血管里,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体外,即蚯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是靠体壁进行的,符合题意。
D、环带是蚯蚓的生殖部位,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在蚯蚓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
6.(2024秋 永川区期末)水中生活的小龙虾和陆地活动的蜘蛛同属于下列哪种类群?( )
A.节肢动物 B.爬行动物 C.软体动物 D.两栖动物
【考点】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类比推理;生物的分类.
【答案】A
【分析】1、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2、软体动物: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代表动物有:章鱼、枪乌贼、扇贝、蛾螺、河蚌、蜗牛、田螺、文蛤、缢蛏、石鳖、牡蛎、鲍等。
3、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常见的两栖动物有青蛙、蟾蜍、大鲵和蝾螈等。
【解答】解:节肢动物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分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节肢动物又可以分为昆虫纲,如蝗虫、蝉等;多足纲,如蜈蚣等;甲壳纲,如小龙虾等;蛛形纲,如蜘蛛等。
故选:A。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识记并理解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7.(2024秋 永川区期末)在永川博物馆中有几具已经灭绝的恐龙化石标本。恐龙曾经雄霸一时,属于下列哪种动物?( )
A.两栖动物 B.爬行动物 C.节肢动物 D.哺乳动物
【考点】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专题】归纳推理;生物的分类.
【答案】B
【分析】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爬行动物的生殖发育都完全脱离了水的限制,是最早的、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解答】解:恐龙有四肢,体内有脊柱,体表覆盖角质鳞片,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符合爬行动物的特征,属于爬行动物。
故选:B。
【点评】明确爬行动物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8.(2024秋 永川区期末)下列动物具有外骨骼的是( )
A.河蚌 B.蝗虫 C.乌龟 D.穿山甲
【考点】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类比推理;生物的分类.
【答案】B
【分析】节肢动物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分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节肢动物又可以分为昆虫纲,如蝗虫、蝉等;多足纲,如蜈蚣等;甲壳纲,如虾等;蛛形纲,如蜘蛛等。
【解答】解:A、河蚌是软体动物,具有贝壳,A错误;
B、蝗虫等昆虫有外骨骼,能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适于陆地干燥环境生活,B正确;
C、乌龟是爬行生物,具有角质的甲,C错误;
D、穿山甲具有一双小眼睛,全身有鳞甲如瓦状,四肢粗短,尾扁平而长,D错误。
故选:B。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识记并理解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9.(2024秋 丰都县期末)下列“鱼”属于鱼类的是( )
A.甲鱼 B.金鱼 C.鲸鱼 D.娃娃鱼
【考点】鱼类的主要特征.
【答案】B
【分析】鱼类的特征有: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
【解答】解:A、甲鱼用肺呼吸,属于爬行动物,A不正确;
B、金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属于鱼类,B正确;
C、鲸鱼用肺呼吸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C不正确;
D、娃娃鱼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属于两栖动物,D不正确。
故选:B。
【点评】关键是知道鱼类的主要特征,即: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10.(2024秋 丰都县期末)“鱼儿戏水”描写的是鱼在水中自由游泳的景象,下列有关鲫鱼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身体呈流线型
B.用鳃呼吸
C.体表有鳞片覆盖
D.“鱼儿戏水”的动力来自尾鳍的摆动
【考点】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热点问题;归纳推理;生物的分类.
【答案】D
【分析】鱼类终身生活在水中,与其水中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有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体表有鳞片等.
【解答】解:A、鱼的体形呈流线型,可以减少水的阻力,A正确。
B、鱼类用鳃呼吸,用鳍游泳,B正确。
C、鱼类体表覆盖着鳞片,能分泌黏液,减小游泳时的阻力,C正确。
D、“鱼儿戏水”,鱼在水中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而产生前进的动力,各种鳍相互协调来获得食物和防御敌害,D错误。
故选:D。
【点评】知道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11.(2024秋 丰都县期末)“义乌小鲵”目前仅见于浙江省少数地区,属于中国稀有两栖动物之一,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13年濒危特种红色名录。下列关于“义乌小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属于脊椎动物
B.受精方式为体外受精
C.受精卵通过分裂可以形成多种组织
D.生殖和幼体发育离不开水
【考点】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对动物进行分类.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生物的分类.
【答案】C
【分析】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以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解答】解:A、“义乌小鲵”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正确;
B、雌雄“义乌小鲵”将卵细胞与精子产在水中,在水中完成受精,这样的受精方式是体外受精,正确;
C、受精卵分裂使细胞的数量增多,受精卵在分裂、生长的基础上不断分化,形成组织,错误;
D、“义乌小鲵”体外受精,水中发育,因此它的生殖和幼体发育离不开水,正确。
故选:C。
【点评】掌握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12.(2024秋 丰都县期末)在较为干燥的陆地上,能找到下列哪一种动物( )
A. B.
C. D.
【考点】对动物进行分类.
【答案】D
【分析】图示中A为青蛙皮肤裸露且湿润,皮肤内密布毛细血管,可进行气体交换,辅助肺呼吸,在干燥的地方,皮肤则不能进行气体交换,并且青蛙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故青蛙只能生活在湿润的陆地上;
B为扬子鳄虽然属于爬行动物,用肺呼吸,但它终生生活在水中;
C为蚯蚓要利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也不能生活在干燥的地方.
D为蛇属于爬行动物,用肺呼吸,生活在陆地上.
【解答】解:由分析知道:蛇利用肺进行呼吸,生殖和发育脱离了水的限制,可生活在干燥的陆地上。
故选:D.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各种动物的生活特点.
13.(2024秋 綦江区期末)当我们在草丛中奔跑时,身上难免会沾上一些带刺的“小球”——苍耳(图甲)和一些带刺的“针”——鬼针草(图乙),我们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 )
A.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对苍耳和鬼针草造成危害
C.帮助苍耳和鬼针草传粉
D.帮助苍耳和鬼针草扩大分布范围
【考点】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归纳推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专题.
【答案】D
【分析】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解答】解: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所以,当我们在草丛中奔跑时,身上难免会沾上一些带刺的“小球”——苍耳和一些带刺的“针”——鬼针草,我们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人所起的作用是帮助苍耳和鬼针草传播种子、果实,从而帮助苍耳和鬼针草扩大了分布范围。
故选:D。
【点评】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应从维护生物圈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按照生态系统发展的规律办事。各种动物在自然界中各自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正确地对待动物、合理地保护、开发和利用动物资源。
14.(2024秋 綦江区期末)与水稻的叶肉细胞相比,细菌中没有的结构是( )
A.细胞壁和成形的细胞核
B.成形的细胞核和叶绿体
C.细胞膜和液泡
D.细胞壁和叶绿体
【考点】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结构特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专题】归纳推理;生物的分类.
【答案】B
【分析】细菌的结构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而植物细胞有成形的细胞核,分析作答。
【解答】解: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大多数细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必须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因此营养方式是异养。而水稻叶肉细胞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液泡、细胞核和叶绿体。水稻的叶肉细胞有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是自养。因此细菌和水稻的叶肉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和叶绿体。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细菌、水稻的叶肉细胞结构。
15.(2024秋 綦江区期末)酸奶是利用乳酸菌发酵制成的,乳酸菌需要生活在无氧的环境中。小华同学准备自制酸奶,他将新鲜牛奶加入适量蔗糖煮沸后装入消毒的大口玻璃瓶中,再将适量酸奶倒入其中。你认为最可能成功制成酸奶的操作是( )
A.煮沸后立即倒入酸奶并密封
B.煮沸后立即倒入酸奶不密封
C.煮沸冷却后再倒入酸奶并密封
D.煮沸后冷却再倒入酸奶不密封
【考点】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答案】C
【分析】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但不同的细菌和真菌还要求某种特定的生活条件,例如有的需要氧气,有的在有氧的条件下生命活动会受到抑制。乳酸菌是厌氧型细菌,有氧环境下呼吸受抑制,不进行有氧呼吸;在无氧的环境下进行无氧呼吸,把有机物发酵,产生乳酸。因此自制酸奶要密封。
【解答】解:A、乳酸菌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煮沸后立即倒入酸奶,会将乳酸菌杀死,A不符合题意;
B、乳酸菌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煮沸后立即倒入酸奶,会将乳酸菌杀死,不密封会有其它杂菌的污染。B不符合题意;
C、乳酸菌的生活需要在无氧的环境下进行无氧呼吸,把有机物发酵,产生乳酸。因此自制酸奶要密封。乳酸菌的生活还需要适宜的温度,煮沸后立即倒入酸奶,会将乳酸菌杀死,因此要在煮沸后冷却再倒入酸奶并密封,C符合题意;
D、乳酸菌是厌氧型细菌,先冷却再加入酸奶不密封,进入了空气,影响了乳酸菌的发酵。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乳酸菌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不需要氧气。
16.(2024秋 綦江区期末)深圳市中学生的纯棉校服因物美价廉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但在梅雨天气到来时,常在校服上闻到霉味,与这一现象无关的是( )
A.潮湿的天气给霉菌孢子生长提供了水分
B.棉质的衣物为霉菌生长提供了所需的有机物
C.雨水产生大量的霉菌孢子,使衣物受潮霉变
D.梅雨天气多发生在春夏,温度适宜,有利于霉菌生长
【考点】真菌的基本形态和结构特点;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归纳推理;生物的分类.
【答案】C
【分析】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真菌靠孢子生殖,孢子落到适宜的环境就会萌发生出菌丝,形成新个体。
【解答】解: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梅雨天气给霉菌的孢子生长提供了水分、适宜的温度,纯棉衣物为霉菌的孢子生长提供了有机物,因此在梅雨天气到来时,常在校服上闻到霉味。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霉菌的生活习性。
17.(2024秋 江北区校级期末)酸奶、面包、陈醋、泡菜等食品都具有芳香浓郁的特殊风味,这种味道是微生物为人类贡献的成果,制作这类食品的过程称作“发酵”。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酸奶的制作需要乳酸菌的参与
B.面包制作需要酵母菌的参与
C.乳酸菌是酿造陈醋过程中需要的细菌
D.泡菜的制作需要乳酸菌参与
【考点】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专题】归纳推理;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
【答案】C
【分析】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的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
【解答】解:ABD、酸奶、泡菜的制作需要乳酸菌的参与,面包制作需要酵母菌的参与,ABD正确。
C、醋酸杆菌是酿造陈醋过程中需要的细菌,C错误。
故选:C。
【点评】关键是掌握常见的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的例子,并理解其原理。
18.(2024秋 江北区校级期末)如图是两种常见的微生物,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是青霉,属于真菌
B.乙是酵母菌,属于真菌
C.甲乙都是多细胞
D.都属于真核生物
【考点】真菌的基本形态和结构特点;细菌、真菌等其他生物的分类.
【专题】归纳推理;生物的分类.
【答案】C
【分析】图甲为青霉菌。图乙为酵母菌。
【解答】解:ABD、青霉、酵母菌细胞中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都属于真菌,是真核生物,AD正确。
C、甲为青霉菌,属于多细胞生物,乙为酵母菌为单细胞真菌,C错误。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真菌的结构、营养、生殖。
19.(2024秋 江北区校级期末)在分类学上,蘑菇属于大型食用真菌,却不属于植物,主要原因是( )
A.没有菌丝 B.不会形成芽孢
C.生长发育不需要光 D.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考点】真菌的基本形态和结构特点.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类比推理;生物的分类.
【答案】D
【分析】蘑菇属于大型真菌,由大量的菌丝构成,每个细胞结构为: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和液泡等,体内不含叶绿体,营养方式为异养,必须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
【解答】解:植物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除此以外还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而蘑菇属于真菌,其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体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而蘑菇不是植物而是真菌。
故选:D。
【点评】真菌的结构特点可与病毒、细菌的结构特点对比掌握。
20.(2024秋 江北区校级期末)老师将两张制好的永久装片和两张写有“球形细菌”和“酵母菌”的标签交给你,请你借助显微镜正确地将标签贴好,你的依据是( )
A.叶绿体的有无 B.是否有成形的细胞核
C.细胞膜的有无 D.细胞壁的有无
【考点】细菌和真菌的区别.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类比推理;生物的分类.
【答案】B
【分析】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因此细菌与真菌的根本区别在于真菌具有成形细胞核,分析作答。
【解答】解: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因此细菌与真菌的根本区别在于真菌具有成形细胞核,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区域。酵母菌是真菌。故球形细菌和酵母菌的区分依据细胞核是否成形。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细菌真菌的结构。
二.解答题(共5小题)
21.(2024秋 彭水县期末)“饵悬春蜥蜴,钩坠小蟾蜍。”出自诗人李贺的古诗《钓鱼诗》,如图为诗中提及的小蟾蜍和蜥蜴,请回答:
(1)小蟾蜍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 鳃 呼吸,成体用肺呼吸, 皮肤 辅助呼吸。
(2)蜥蜴适应干燥陆地生活的结构特点:身体表面有角质的 鳞片 ,完全用 肺 呼吸。
(3)与小蟾蜍相比,蜥蜴的生殖发育完全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体内受精,陆上产卵,卵表面有 坚韧的卵壳 ,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4)小蟾蜍和蜥蜴的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属于 变温 动物。
【考点】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变温动物和恒温动物的概念及其区别;陆生动物及其与环境相适应的特征;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归纳推理;生物的分类.
【答案】(1)鳃;皮肤
(2)鳞片;肺
(3)坚韧的卵壳
(4)变温
【分析】两栖动物的幼体(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但肺不发达,兼用皮肤呼吸。
【解答】解:(1)小蟾蜍属于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2)蜥蜴属于爬行动物,身体表面有角质的鳞片,完全用肺呼吸。
(3)体内受精,陆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生殖发育完全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4)小蟾蜍和蜥蜴的体温都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都属于变温动物。
故答案为:(1)鳃;皮肤
(2)鳞片;肺
(3)坚韧的卵壳
(4)变温
【点评】明白动物所属的类群及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22.(2024秋 永川区期末)哺乳动物的牙齿为适应不同的环境,经过长期的进化出现了分化。如图是兔和狼的牙齿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从图可判断: A 是兔的牙齿, B 是狼的牙齿。
(2)狼是肉食性动物,它有锋利的[ ③ ] 犬齿 ,可用于撕裂食物。
(3)图中②的结构名称是 臼齿 ,具有 磨碎 食物的功能。
【考点】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家兔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专题】结构示意图;归纳推理;生物的分类.
【答案】(1)A;B。
(2)③犬齿。
(3)臼齿;磨碎。
【分析】哺乳动物中草食性动物的牙齿分为门齿和臼齿,肉食性动物的牙齿还有犬齿,门齿适于切断食物,臼齿适于磨碎食物,犬齿适于撕裂食物。
图中:①门齿;②臼齿;③犬齿。
【解答】解:(1)图A表示的是哺乳类草食性动物的牙齿,其牙齿的特点是具有①门齿和②臼齿,没有犬齿。适于食草生活。图B表示的是哺乳类肉食性动物的牙齿,具有发达的③犬齿,能撕裂食物,所以A是兔的牙齿,B是狼的牙齿。
(2)狼是肉食性动物,它有锋利的③犬齿,可用于撕裂食物。
(3)哺乳动物的门齿用于切断食物,犬齿用于撕裂食物,臼齿用于磨碎食物。所以,图中②的结构名称是臼齿,具有磨食物的功能。
故答案为:
(1)A;B。
(2)③犬齿。
(3)臼齿;磨碎。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草食性动物和肉食性动物的牙齿不同。
23.(2024秋 丰都县期末)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 甲乙 。(填代号)
(2)从细胞结构来看,图甲代表的细菌和图乙、图丙代表的真菌之间的主要区别是 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 。
(3)图中甲、乙,丙三类生物由于没有 叶绿体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4)图中丁在结构上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 遗传物质 组成。
【考点】细菌、真菌等其他生物的分类;病毒的形态结构及生命活动特点;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结构特点;细菌和真菌的区别;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
【专题】归纳推理;生物的分类.
【答案】(1)甲乙。
(2)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
(3)叶绿体。
(4)遗传物质。
【分析】甲是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集中区域,为单细胞生物。1是未成形的细胞核,2是细胞膜,3是细胞壁,4荚膜,5是细胞质,6是鞭毛。
乙是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丙是青霉,属于多细胞真菌,由菌丝构成,孢子成扫帚状。①孢子囊,②营养菌丝。
丁是病毒,无细胞结构。
【解答】解:(1)甲细菌和乙酵母菌整个细胞只有一个细胞构成,属于单细胞生物。
(2)从细胞结构来看,图甲代表的细菌,图乙代表酵母菌,属于真菌,甲细菌与图丙代表的真菌相比,主要区别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
(3)甲、乙、丙三类生物由于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4)丁病毒,无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
故答案为:
(1)甲乙。
(2)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
(3)叶绿体。
(4)遗传物质。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细菌、真菌和病毒的结构特点,可结合示意图解答。
24.(2024秋 綦江区期末)10月1日,在2022年女篮世界杯决赛中,中国女篮以61:83负于美国队,获得亚军。这是中国女篮28年来在世界大赛上的最好成绩。体育运动离不开人体的运动结构。如图1是投篮动作中肱三头肌所发生的变化,图2是关节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如图所示的投篮动作中,肱三头肌所发生的变化是由 舒张 (填“收缩”或“舒张”或“不变”) 收缩 (填“收缩”或“舒张”或“不变”)。
(2)在赛场上,如果运动员运动前热身时间过短,运动时又用力过猛,容易造成脱臼和骨折等损伤。脱臼是指[ 1 ] 关节头 从[ 3 ] 关节窝 中滑落出来的现象。适宜的运动一般不会造成脱臼,主要是因为关节外面还包裹着[ 4 ] 关节囊 和韧带。
(3)如图所示投篮动作至少需要 两 组肌肉相互配合。该动作的完成不仅要靠运动系统,还需要 神经系统的调节和其他系统的配合 。
【考点】脱臼、骨折及其急救处理;关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
【专题】结构示意图;归纳推理;动物的运动系统专题.
【答案】(1)舒张;收缩。
(2)1关节头;3关节窝;4关节囊。
(3)两;神经系统的调节和其他系统的配合。
【分析】(1)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上肢自然下垂时,二者同时舒张;垂提重物时,二者同时收缩。
(2)图中:1关节头、2关节软骨、3关节窝、4关节囊、5关节腔。
【解答】解:(1)投篮是由屈肘到伸肘,屈肘时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
(2)关节头从关节窝中滑脱的现象,称为脱臼。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关节囊及囊内外的韧带,使两骨的连接更加牢固。充分的热身活动能使关节囊分泌的滑液增加。
(3)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至少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运动所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故答案为:(1)舒张;收缩。
(2)1关节头;3关节窝;4关节囊。
(3)两;神经系统的调节和其他系统的配合。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骨、关节、骨骼肌的协调配合与运动的产生及其之间关系。
25.(2024秋 江北区校级期末)窗花是我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之一,它具有鲜明的中国民俗情趣和艺术特色。如图为几种常见动物 的窗花图案,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蝴蝶属于 节肢 动物,其主要特征是:体表有坚硬的 外骨骼 ,它不仅起保护作用,还能防止体内 水分蒸发 。
(2)蛇属于爬行动物,蛇用肺呼吸,在 陆地 (选填“陆地”或“水中”)产卵。
(3)喜鹊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 喙 无齿,胸骨上高耸的突起叫作 龙骨突 。
(4)根据体内是否有脊柱判断,上述四种动物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 蝴蝶 。
【考点】对动物进行分类;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鸟类的主要特征及其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专题】归纳推理;生物的分类.
【答案】(1)节肢;外骨骼;水分蒸发。
(2)陆地。
(3)喙;龙骨突。
(4)蝴蝶。
【分析】蝴蝶属于节肢动物,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表面有坚硬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蛇属于爬行动物,爬行动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硬的卵壳。
燕子属于鸟类,鸟类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有气囊辅助肺呼吸。
马属于哺乳动物,哺乳类: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
【解答】解:(1)蝴蝶身体表面有坚硬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属于节肢动物,外骨骼不仅起保护作用,还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使其适应陆地生活。
(2)蛇属于爬行动物,爬行动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硬的卵壳;
(3)喜鹊属于鸟类,鸟类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有气囊辅助肺呼吸;骨骼轻、薄、坚固,胸骨上高耸的突起像船的龙骨,因此叫作龙骨突;
(4)蝴蝶的体内没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这样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
故答案为:
(1)节肢;外骨骼;水分蒸发。
(2)陆地。
(3)喙;龙骨突。
(4)蝴蝶。
【点评】掌握各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