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牛和鹅 课件(共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8 牛和鹅 课件(共3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18 16:16: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牛和鹅
主讲人 康康
CONTENTS
01
02
03
04
猜谜
字词
精读课文
主旨
PART01
猜谜
头戴一顶红帽子
身穿一件白袍子
脚蹬一双红鞋子
唱着歌儿伸脖子
—— 打一动物
看到大白鹅,大家想到了哪首诗呢?

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猜猜它们在干嘛呢?
PART02
字词
所 谓
拳 头
quán
捶 背
chuí
顽 皮
wán
吁 哩 哩
yù li li
对 襟
duì jīn
胳 膊
ɡē bó
pínɡ zǐ
wèi
瓶 子
恐 怖

任 凭
pínɡ
掐 断
qiā
金 奎 叔
kuí
霖 哥 儿
lín
欺 负

理解词语
无所谓:不在乎;没有什么关系。
神气:自以为优越而得意或做慢。
恐怖:由于生命受到威胁或残害而恐惧。
无缘无故:没有什么原因,平白无故。
理解词语
欺负:用蛮横无理的手段侵犯、压迫或侮辱。
顽皮:(儿童、少年等)爱玩爱闹,不听劝导。
惊呼:吃惊地叫喊。
惹怒:指处于被激怒的愤恨状态。
扇动:(像像扇子的东西)。本文指的是扇动翅膀。
理解词语
理解词语
昏乱:头脑迷糊,神志不清。
纷纷:(许多人或事物)接二连三地。
摇摇摆摆:向相反的方向来回地移动或变动。文中指鹅行走不稳的样子。
PART03
精读课文
通读全文,看看文章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1-4):讲述了“我们”欺负牛、惧怕鹅的原因以及具体的行为。
第二部分(5-12):详细讲述了“我”被鹅追赶、袭击,金奎权帮“我”赶走鹅的全过程。
第三部分(13-15):写“我”记着金奎权的话,从此对牛和鹅的态度和做法都改变了。




分析句子
1.大家都说: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
分析:“大家都说”毫无疑问说得是对的,所以“我们都相信”也在情理之中,毋庸置疑。两个表示因果关系的分句,分别说出了牛和稍对人的态度及其原因。简洁明了,对比鲜明,为下文做了铺垫。
分析句子
2.我们看到鹅,那就完全两样了:总是远远地站在安全的地方,才敢看它要是在路上碰到鹅,就得绕个大圈子才敢走过去。
分析:“完全两样”一词的转折体现了“我们”对鹅的态度与对牛的态度的不同,过渡、衔接非常自然;两个“才敢”表现了“我们”特别害怕
鹅。
分析句子
3.我们马上都不说话了贴着墙壁,悄悄地走过去我吓得腿也软了更跑不快在忙乱中,我的书包掉了鞋子也弄脱了。
分析:从“马上都不说话了”“贴着墙壁”“悄悄地走过去”中可以看出“我们”走路轻、很慢,可见“我们”很害怕。有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
分析句子
4.鹅听见了,就竖起头来,侧着眼睛看了看,竟爬到岸上,一摇一摆地、神气地朝我们走过来;还伸长脖子,吭吭地叫着,扑打着大翅
膀,好像在它眼里根本没有我们这些人似的。
分析:从“竖起头”“看了看”“爬到”“走过来”“伸长”“叫着”“扑打着”这一连串的动作中可以看出稍见到“我们”时一副做慢神气、目中无人的样子,生动、形象,用词准确。
分析句子
5.这时,带头的那只老公鹅就啪嗒啪嗒地跑了过来,吭吭,它赶上了我,吭吭,它张开嘴,一口就咬住了我当胸的衣襟,拉住我不放。
分析:“跑了过来”“赶上”“张开” “咬住”“拉住”这一连串的动作再加上“啪嗒啪嗒”的跑步声和“吭吃”的叫声更突出了鹅的气焰器张,根本不把“我”放在眼里。
分析句子
6.用全身的力量拖我,啄我,扇动翅膀来扑打我,我几乎被它拖倒了——因为当时我还很小,只不过跟它一样高呢!
分析:“拖”“啄”“扑打”写出了鹅对弱小的“我”越来越残暴了,它无视“我”的哭叫,反而更凶,也可以看出“我”当时的胆怯和无助。
分析句子
7.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
分析:这句话是在告诉我们不管别人怎么看待我们,只要我们自己能够正确地、全面地看待问题。
仔细看看课文,你发现了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1.定义:在阅读时,把自己读书的感想、疑难的问题,随手批写在书中的空白地方,以帮助自己理解文章,深入思考的方式。
批注可以是批语、注释,也可以是你的心得体会。
2.形式:根据批注的位置可以分为眉批、旁批和尾批。




3.批注的三种类型
1)阐释型批注。
阐释型批注用来阐释文章的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着重解决读懂“写什么”的问题。
2)赏析型批注。
赏析型批注用来欣赏分析文章的表达技巧,着重解决读懂“怎么写”的问题。
3)质疑式批注。
质疑式批注就是在阅读时记下自己的疑问。只有带着问题读书,阅读者才能真正地走入文本,与文本、与作者进行对话。
4)评价式批注。
评价式批注是我们针对文章的内容、情感、语言特点、人物塑造、表现手法等各个角度写出自己或褒或贬的评价。评价式批注是个性化阅读的独特之处。
5)补充式批注。
补充式批注就是读者顺着作者的写作思路,依照作者的写作方法,根据原文的主题和思路,遵循作者的写作风格,对文章进行扩展补充。
6)感受式批注。
感受式批注即记下读文章时的理解感受、困惑迷茫或者收集相关资料得来的收获。
7)联想式批注。
联想式批注就是写下由文章而联想到的文外知识。 阅读最大的乐趣引起联想,能够由此及彼,能够自觉的由文本迁移到文外。


想一想:课文中的批注分别都属于什么类型的批注?
1.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质疑式)
2.逃跑——被狗咬——呼救,那种惊慌失措写的很真实。(评价式)
3.鹅之前多神气,现在多狼狈啊。(感受式)
4.“挂着眼泪笑”,事情的变化对“我”来说太突然了。(感受式)
5.看来鹅并不可怕!只要不怕它,鹅就不敢再欺负人了。(感受式)
练一练:针对“我”被鹅袭击的部分(第六七自然段),你们从哪些角度作批注?作的什么批注?体会到了“我”当时什么样的心情?快来交流一下吧!
PART04
主旨
课文讲述了一个童趣十足的故事:“我”在放学回家途中,被鹅追赶、袭击,吓得惊慌失措,金奎叔帮“我”赶走了鹅,在他的帮助下,“我”改变了对牛和鹅的看法及态度。作者借金奎叔的话告诉我们: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课文主旨
课后习题:为什么直到现在“我”还记得金奎叔的话?(课后第三题)
虽然是一件童年小事,但“我”从金奎叔的话中明白了不要因为别人怎么说,就轻易相信,要看到自己的力量,不要盲目地怕人、怕事、怕物。别人无理欺负你,要敢于制止他,也不要因为自己强,就欺负别人。所有这些,对“我”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因此直到现在,“我”还记着金奎叔的话。
希望大家可以在以后的生活中也可以做到像课文主旨中说的那样,要看到自己的力量不盲目的害怕别人,也不因为自己强而盲目的欺负别人。
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