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株洲市渌口区龙凤中学多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株洲市渌口区龙凤中学多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0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8-18 13:51: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湖南省株洲市渌口区龙凤中学多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
1.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块融化 B.食盐溶解 C.酒精燃烧 D.汽油挥发
2.探究常见酸、碱化学性质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滴加稀硫酸 B.测溶液的pH
C.倒入稀硫酸 D.处理废液
3.下列关于氧气、二氧化碳和氢气的鉴别方法正确的是
A.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氧气,向另外两瓶气体中加入澄清石灰水,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氢气
B.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氧气,将另外两瓶气体通入盛有灼热的氧化铜粉末的玻璃管,能出现红色固体的是氢气
C.分别向三瓶气体中加入澄清石灰水,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另外两种气体中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氢气
D.分别将三瓶气体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浑浊的是二氧化碳,燃烧比较剧烈的是氧气
4.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按质量分数计,空气中约含有氮气78%、氧气21%、其他气体和杂质1%
B.氧气能助燃,可以作燃料
C.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但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和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D.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5.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生活项目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无关联的是
选项 生活项目 化学知识
A 鱼虾能在水中生存 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B 水银用于温度计 汞原子间隔发生改变
C 薯条包装用氮气防腐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
D 酒精灯用于加热 酒精具有可燃性
A.A B.B C.C D.D
6.如图,中科院邓德会团队将铂纳米颗粒负载在石墨烯封装的镍化钴铠甲催化剂(Pt-CoNi)上,实现了室温下一氧化碳的高效氧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变化中最小粒子是氧分子 B.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
C.该反应后石墨烯的质量增加 D.该技术可用于汽车尾气转化
7.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时,不会用到的仪器是
A.试管 B.酒精灯
C.长颈漏斗 D.集气瓶
8.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铜 B.水 C.金刚石 D.氯化钠
9.下列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它们的叙述,你认为正确的是
A.②表示的是阴离子 B.①②③④表示的是四种不同元素
C.③属于金属元素 D.①③所表示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
10.硫、氯和硒都是人体必需的元素,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氯在化学变化中易得电子
B.硫和硒两种元素位于同一周期
C.硒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4
D.硫和氯为常量元素是由于摄入的营养物质中硫、氯元素的含量相对较大
11.下列图标不属于危险化学品标志的是( )
A. B.
C. D.
12.我国传统典籍中记载了很多实用的化学知识。如《本草纲目》提到,“水银……若撒失在地,以硫黄末扫之,即上。”这句话揭示了水银能与硫发生反应,生成硫化汞,这也是一种沿用至今处理水银泄漏的方法。其中硫(S)属于
A.化合物 B.氧化物 C.单质 D.混合物
13.随着科学的发展,新能源的开发不断取得突破,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图中的微粒恰好完全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C.丁的化学式为 D.该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均未改变
14.如图所示进行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实验(图中固定玻璃管的仪器已略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丙装置的作用是收集二氧化碳
B.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未进行尾气处理
C.甲和乙两处现象分别是黑色粉末减少,黑色粉末逐渐变红
D.丁装置的作用只是检验乙处发生的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
15.下列各组物质,利用括号内方法不能鉴别出来的是
A.CO2、SO2、HCl(紫色石蕊试液) B.P2O5、木炭、Cu(观察颜色)
C.浓氨水、蒸馏水、食醋(闻气味) D.H2、空气、CO2(燃着木条)
二、实验题
16.为证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2的含量明显高于空气中CO2,采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其中1和2中均为澄清石灰水
(1)人呼气时,应将A (填“打开”或“关闭”,下同),B ,此时可观察到瓶2内的现象是 ;
(2)瓶2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 反复多次上述操作,可得出结论
17.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写出一个用装置A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 。
(2)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可制取氨气(NH3),氨气极易溶于水,则制取并收集氨气应选用的一套装置为 (填字母)。
(3)装置 B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请简述使装置B中反应停止的原理 。
三、填空与简答
18.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是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
(1)发生变化Ⅰ前的物质是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变化Ⅰ的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 、 (填微粒名称);
(2)下列关于变化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写序号);
a.分子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b.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c.分子变小了 d.分子间的间隔变小了
(3)从变化Ⅱ的微观过程可分析出,该变化属于 变化。
四、科学探究题
19.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碳与氧气反应的实验进行深度学习,他们往一个充满O2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碳粉,在高温条件下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结束后,容器中的碳粉已全部消失。该小组成员对反应后容器中的气体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①浓硫酸能吸水,可做气体干燥剂

【提出猜想】小红对反应后容器中的气体组成提出以下五种猜想:
A.只有O2
B.只有CO
C.CO和O2的混合气体
D.只有CO2
E.CO2和O2的混合气体
(1)小强认为上述猜想中,A明显不合理,理由是 。
(2)小明也认为C不合理,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同时小明认为容器中的气体还可能是 的混合气体。
【实验探究1】小明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
(各装置药品均足量)
请回答下列问题:
(3)若小明的猜想成立,则装置A中的实验现象是 ,装置C玻璃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为了验证小红的E猜想,小强把小明实验中的氧化铜换成了铜丝网。则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A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中澄清石灰水没有明显现象。
【反思交流】
(5)有同学认为,小强应先通入容器中气体一段时间后方可加热,你认为这样修改的原因是 。
(6)本实验中气球的作用是 。
五、计算题
20.兴趣小组同学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进行了下图的实验(所选石灰石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其他物质反应;生成气体全部逸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请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2)此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1.C
2.A
3.B
4.C
5.A
6.D
7.C
8.B
9.D
10.B
11.A
12.C
13.B
14.C
15.A
16.(1) 关闭 打开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检验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
17.(1)
(2)AD
(3)关闭弹簧夹,反应产生气体使装置内压强增大,液体药品被压入长颈漏斗内,固液分离,反应停止
18.(1) 混合物 氧原子/氢原子 氢原子/氧原子
(2)ad
(3)物理
19. 容器中的碳粉已全部消失,说明碳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气体,则气体中一定有含碳元素气体存在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 石灰水变浑浊 C中红色固体变黑色 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和空气混合加热容易发生爆炸 收集尾气
20.(1)4.4
(2)解:设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x=10g
答:此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10g。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