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 角的度量(二)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 角的度量(二)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8-18 14:20: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角的度量(二)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26—27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会画指定度数的角。
2.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经历测量角的过程,体会引入量角器的必要性。
3.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其始终相信自己在数学学习中可以不断取得进步。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量角器,会画角。
难点:会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
教具学具
量角器、三角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 (出示一个活动角)
生:角。
师:对,仔细看,角怎么样了 (演示角变大)
生:变大了。
师:现在呢 (演示角变小)
生:变小了。
二、探索新知
探索量角工具
1.猜一猜。
师:(出示两个角,∠1和∠2),猜猜看哪个角大呢
生:我猜∠1大。
师:你怎么知道∠1大,谁到前面来演示给大家看看 在比较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什么
生:角的顶点和边都要对齐。
2.用拼小角的方法来验证。
师:用活动角重合的方法,我们可以看到∠1比∠2大。(投影出示作业纸)如果老师把角画下来你还能用这个方法来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吗 请试试看。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3个信封袋,1号信封袋里有一些大小相同的小角,还有一张作业纸,下面我们就小组合作拼一拼、摆一摆,看看到底哪个角大 大多少 小组长打开1号信封袋,小组开始活动。
(小组活动)
师:谁来交流一下你们小组的结论。
生:∠l里面有4个小角,∠2里面有3个小角。∠1比∠2大了一个小角。
师:在拼摆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生:小角的共同顶点要和∠1、∠2的顶点重合;摆第一个小角时,小角的起始边要和∠1、∠2的一条边重合。(小角和小角要靠紧)
3.构造最简单的量角工具。
师:感觉用拼小角的方法来测量角的大小好不好 你们在拼摆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生1:小角总是在动,不能固定。
生2:顶点不容易对齐,两个小角容易重叠。
师:遇到这些问题我们怎么解决会好一些呢
生1:把小角拼起来。
生2:把小角画在纸上。
师:把小角拼起来,这个办法好不好 (好)真妙!就听大家的。
师:我们选择一些小角拼一拼。同学们,(课件演示)拼成了一个什么图形呀 (半圆形)老师再让它变一变,变成透明的。
师:仔细数一数,这个半圆里有多少个大小一样的小角呢
(课件快数)(18个)
师:我们用18个大小一样的小角正好拼成了一个牛圆。仔细看,这一点(师指)就是这个半圆形工具的中心点,中心点也就是这18个小角共同的顶点。
师:看,(师出示这个透明半圆形工具)现在我们再来量一量∠1和∠2,听好老师的要求,边量边思考:(1)在量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2)与拼小角相比,你有什么感受 哪种工具更好用一些 打开2号信封袋,拿出半圆形工具,翻开作业纸完成练习的内容。(生活动)
师:哪个小组来交流一下我们要注意什么
生:中心点要和角的顶点重合,这个半圆形工具的一条边要和角的一条边重合。(板书:点重合、边重合)
师:你有什么感觉 哪种工具更好用一些
生:半圆形工具用起来方便一些。看来这个半圆形工具是比较角的大小的工具了。
三、优化量角工具,认识量角器
1.优化量角工具。
(1)细分半圆形工具。
师:大的这一点点到底是多少呢 同学们知道吗 (不知道)看来用这个牛圆形工具比较大小还有一定的局限性,能不能变一变,让我们用起来更方便些呢
生:把小角分得更细一点。
(2)利用1°的角。
师:昨天我们认识了1°角,那两个1°角是多少呢 (2°)180个1°角呢 (180°)180°看上去密密麻麻的,为了让它更加简约美观,我们把它简化一下,变一变,再变一变(课件演示),现在清楚多了吧!
(3)认识几度的角。
师:你知道这个角是几度吗 (5°)你怎么知道的
2.认识内、外刻度线。
(1)读角的度数练习。
师:(屏幕显示)屏幕上的这个角,你能读出来吗
生:能。
师:我们从哪边数起啊
生:右边。
师:真好!数数看,是几度 (80°)
师:再来看一个角,从哪边数起
生:右边。(生指)
师:多少度 (135°)
(2)启发学生标上内圈刻度线。
师:同学们,每一个角我们都是数了以后才知道它的度数的,你们觉得这样麻烦吗 (麻烦)
师: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让大家一眼就能读出一个角的度数呢
生:给180等份的工具标上刻度。
师:同学们觉得这个办法怎么样 (好)太有智慧了。我们一起来给它标上刻度。
师:刚才我们是从哪里开始数的 (生指)开始数起的地方就标上0°,这里标几度 (10°)接下来标几 一直标到180°为止。
师:有了刻度我们读出度数就方便多了。下面我们抢答,看看谁的小眼睛最亮 (70°,100°)
(3)再次读角,引出外圈刻度线。
师:读得真快!(反向显示40°)这个角呢
生1:140°。
生2:40°。
师:到底是140°,还是40°呢 说说你的想法。
生3:指着刻度数。(涂色阴影显示)
师:刚才错读成140‘的同学明白了吗
师:奇怪我们怎么又在数呀 如果也能一下子读出来多好。
怎么办 (再标上一圈刻度)
师:你们认为呢 好的,这回我们从哪里开始标起呢 (生答,再标刻度)
3.认识量角器。
师:我们一起来看,屏幕上展现的就是我们现在专门用来量角的工具——量角器。这是一种非常精密的测量角的度数的专业工具。技术人员可是花了好长时间才创造出来的,咱们班同学太了不起了,一堂课就完成了这个创造发明!掌声鼓励鼓励自己!
(1)师在课件上完整介绍量角器,介绍中心点、零刻度线,内、外圈刻度线。
师:现在我们就一起看看我们自己研究出来的量角器吧。
(课件显示)仔细观察,你都看到了什么 (师边演示边介绍量角器的各部分名称)量角器上所有小角的顶点汇聚到这一点,我们称为中心点。(内外有两圈刻度线)内圈的。度在哪里 (生指)
它所对的这一条线叫作内圈零刻度线。内圈数字叫作内圈刻度。外圈的。度在哪里呢 (生指)它所对的这一条线叫作外圈零刻度线。外圈数字叫作外圈刻度。内圈零刻度线和外圈零刻度线统称为零刻度线。
(2)学生认一认自己手中的量角器。
师:以前看见过量角器吗 想亲眼看看吗 打开3号信封袋,每人一个量角器,同桌两个人互相指一指,熟悉一下这个量角的好帮手吧!
4.在量角器上找角。
师:量角器既然是量角工具,你能在量角器上找到角吗 同桌两人互相找一找。
师:刚才找到的角的顶点都与谁重合了 (中心点)
5.练习量角,并尝试总结概括量角方法。
(1)学生独立量角。
师:认识了量角好帮手,那量出角的度数还有困难吗 (没有)
师:翻开课本,独立完成教材第27页“练一练”第1题,边量边思考:用量角器量角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读刻度时又要注意什么
生独立量角。
(2)汇报交流。
你是怎样量出角的度数的,谁能到前面来演示一下,说说你的具体方法。
生:先把量角器的中心点和角的顶点重合。(板书:点重合)
师:很好!你的意思就是要先点重合,然后呢
生:角的一条边和量角器的零刻度线重合。(板书:边重合)
师:也就是要边重合。不错!
师:现在能读出来吗
生:能。
师:怎么读出来
生:我们只要看角的另一条边指着刻度几,就把指着的刻度读出来就行了。
师:另一边在量角器上所对的刻度就是角的度数。(板书:读刻度)
师:用同样的方法就可以量出其他角的度数了。
(3)总结量角的方法和步骤。
师:其实这三步就是度量的方法,也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角的度量。(板书)
四、画角
1.让学生利用量角器尝试画一个60°的角。
2.学生提出自己在画角时所遇到的问题。
3.让学生自己看课本第26页画角的步骤。
4.让学生讨论画角的步骤。(一画射线,二重合,三找点,四连线)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通过尝试自己画.角,发现画角中的问题,然后解决问题。
五、归纳小结,质疑问难
小组讨论:量角器上有两圈刻度,画角时是看内圈还是看外圈 (让学生回忆量角时是怎样看度数的)
总结:如果先画的那条射线是与内圈的零刻度线重合,那么找点时就应该在内圈找所要画的角的刻度线;如果先画的那条射线是与外圈的零刻度线重合,那么找点时就应该在外圈找所要画的角的刻度线。
六、全课总结
看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只要你用数学的眼光去探索,去发现,相信你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板书设计
角的度量(二)
量角器 中心点与顶点重合
角的一条边与量角器的零刻度线重合
用量角器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