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2025年中考物理真题
1.(2025·大庆)《诗经》中有“琴瑟击鼓,以御田祖,以祈甘雨”的记载。琴、瑟是中国古代乐器,奏乐时听众能分辨出琴和瑟发出的声音,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频率
2.(2025·大庆)光给我们带来了美的感受,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铁人广场“腾飞雕塑”的倒影
B.雨后的彩虹
C.正立、放大的蚂蚁像
D.阳光下日晷的影
3.(2025·大庆)我国秦代度量衡制中规定:1石=4钧,1钧=30斤,1斤=16两,与现代国际单位制比较,1斤约0.256kg。九年级女同学的质量在秦代约为
A.2斤 B.20斤 C.200斤 D.2000斤
4.(2025·大庆)2025年2月7日至14日,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行,其中冰壶项目深受观众喜爱,关于冰壶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冰壶运动员松手后冰壶继续前行是由于冰壶受到惯性
B.冰壶运动员在推动冰壶向前滑动过程中没有对冰壶做功
C.冰壶运动员快速刷冰可以通过减小摩擦来增大冰壶滑行距离
D.冰壶运动员单脚向前滑行时比双脚站立时对冰面的压强小
5.(2025·大庆)物理学中经常看到形如的公式,一种情况是x的大小与y、z都有关,另一种情况是x虽然可由y、z计算,但与y、z无关。下列四个公式中,属于前一种情况的是
A.物质的密度 B.导体中的电流
C.物质的比热容 D.燃料的热值
6.(2025·大庆)某位同学对电与磁知识进行梳理,图中对应位置的内容填写正确的是
A.电流的热效应 B.动圈式话筒
C.电磁起重机 D.法拉第
7.(2025·大庆)“游梁式”抽油机的结构如图所示,电动机通过曲柄带动游梁摆动,驴头连接抽油杆上下运动。关于石油的开采和运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游梁属于简单机械中的杠杆
B.皮带摩擦生热是通过做功改变内能
C.油罐车尾部拖一长铁链是为了防止静电带来的危害
D.抽油机常年工作,抽油机是一种“永动机”
8.(2025·大庆)小萌家和学校位于同一平直马路的两个位置。小萌的爸爸在小萌放学时从家出发去接小萌,相遇后一起返回家中,小萌全程做匀速直线运动。两人运动图像如图所示,纵坐标s代表小萌和爸爸离家的距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萌家距学校 600m
B.小萌从学校到家所用时间为 15min
C.0~8min 内爸爸的速度是 1.25m/s
D.整个过程中,爸爸做匀速直线运动
9.(2025·大庆)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将汽车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 20s 汽车移动了 5m。已知绳端拉力F为900N,汽车受到的阻力为1500N,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绳端移动的距离为15m
B.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83.3%
C.汽车受到的拉力为1800N
D.绳端拉力 F的功率为750W
10.(2025·大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所有元件均完好。闭合开关S, 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移到适当位置,电流表A的读数为I,电压表V1的读数为U1,电压表V2的读数为U2, 向左移动滑片P至另一位置,电压表V1读数的变化量为△U1,电压表V2读数的变化量为△U2, 电流表A读数的变化量为△I,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滑片P向左移动的过程中,电路的总功率增大
C.
D.R1的功率与电路总功率的比值减小
11.(2025·大庆)【海洋与生活】我国在潮汐发电领域已取得重大成就,自主研发制造的首台 LHD兆瓦级潮流能“奋进号”发电机组,率先实现兆瓦级大功率稳定并网发电,入选2024年全球海洋能二十大亮点工程。小铁同学想了解海洋能源在生活中的应用。
(1)首先他了解了潮汐发电的相关知识,潮汐能是_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潮汐发电过程中,涨潮阶段海水涌入水库,退潮阶段海水流出,退潮过程中发电机将 转化为电能。某次退潮过程中海水重力做功2.0×1010J, 其中 50%转化为电能,则本次退潮发电 J。
(2)潮汐发电产生的电能通过电网输送到小铁家,他家电能表上月末 记录的示数是931.6kW·h, 本月末示数如图所示,这个月他家用电 kW·h, kW·h是 的单位。他将电饭煲单独接人电路中正常工作1min, 发现电能表转盘转过 10r,此过程中电饭煲的电功率为 W.
(3)接下来他探究了不同密度的海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规律。
⑴某次测量海水的质量和体积,托盘天平示数如图甲所示,已知烧杯质量为20g,海水的质量为 g,量筒示数如图乙所示,海水的体积为 cm3
⑵用图丙实验器材进行探究,图中A、B、C三种读温度计示数的方式正确的是 。海水沸腾时大量的“白气”不断地从烧杯中冒出,这些“白气”是由水蒸气 (选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
⑶小铁用相同热源对质量和初温均相同的海水1、海水2和水(p1>p2>p水)进行加热,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丁所示。分析图像得出如下结论:
①实验时水的沸点是 ℃
②海水密度越大沸点越
③两种海水从相同初温加热至刚好沸腾, (选填“海水1”或“海水2”)吸收的热量更多。结合实验分析,如果内陆地区一个水量不变的咸水湖随着含盐量逐渐升高,其对周围地区气温的调节作用会变 (选填“强”或“弱”)。
12.(2025·大庆)鱼缸内流动的水景和缤纷的鱼群充满生机,是兼具观赏性与趣味性的迷你生态景观。
(1)请画出静止在水平桌面上鱼缸的受力示意图(图中O点为鱼缸的重心)。
(2)鱼缸的水泵需要连接在三孔插座上,鱼缸上方需要安装照明灯,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三孔插座、开关和照明灯分别接入电路,开关只控制照明灯。
(3)通过鱼缸右侧上方的平面镜可观察到鱼缸中的小鱼,补充画出人眼P通过平面镜看到水中小鱼S的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13.(2025·大庆)小庆所在的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在长方体容器中用隔板分成不相通的左右两部分,隔板上有一小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薄橡皮膜左右两侧压强不同时,形状发生改变。将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利用此装置来探究液体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并制作液体密度计。
(1)探究液体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①如图乙所示,在隔板左右两侧加入不同深度的水,左侧水面到薄橡皮膜中心的深度为h, 右侧水面到薄橡皮膜中心的深度为h2 (h1>h2),发现薄橡皮膜向右凸起,则薄橡皮膜左右两侧等高处a、b两点的压强pa Pb (选填“>”“<”或“=”),说明同种液体,随液体深度的 (选填“增加”或“减少”),压强随之变大。
②将图乙容器中的水倒出并擦干,在隔板左侧加入水,右侧加入相同深度的盐水,发现薄橡皮膜向 (选填“左”或“右”)凸起,如果要使薄橡皮膜恢复原状,需 (选填“增加”或“减少”)盐水的深度。分析得出,在同一深度,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
(2)制作液体密度计
①向图甲容器隔板左侧加入水,量出水面到薄橡皮膜中心的深度为12cm,向隔板右侧加入酱油,直至薄橡皮膜恢复原状为止,量出酱油液面到薄橡皮膜中心的深度为10cm,则酱油的密度为 g/cm3(p水=1.0g/cm3)。已知符合国家标准酱油的密度范围是 1.14g/cm3~1.25g/cm3,该酱油 (选填“符合”或“不符合”)国家标准。
②小庆想要直接测量多种液体的密度,将该装置做如下设计,在右侧容器壁距离薄橡皮膜中心点高度为 h3处做一标记,如图丙所示。每次在隔板右侧加入待测液体至标记处,左侧加水至薄橡皮膜恢复原状,测出水面至薄橡皮膜中心的深度为 h4,则待测液体密度表达式ρ= (用h3、h4和ρ水表示),利用该原理在左侧容器壁标刻出均匀的刻度,即可直接读出待测液体密度。
14.(2025·大庆)小娜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来测量未知电阻 Rx的阻值, 已知定值电阻Ro 的阻值为20Ω,电源电压低于 10V。
(1)图甲中闭合开关前,小娜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 (选填“左”或“右”)端 ,电流表A1的量程应选 ,电流表A2的量程应选 (两空均选填“0~0.6A”或 “0~3A”)。
(2)图甲中闭合开关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适当位置,小娜发现电流表A1的指针几乎不偏转,电流表A2的指针有明显偏转,电路可能出现的故障是 (选填“Ro”或“Rx”)断路。
(3)故障排除后进行测量,其中一个电流表的读数为1.2A, 另一个电流表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 A, 则待测电阻Rx的阻值为 Ω
(4)小娜利用测出的定值电阻设计了天然气浓度检测仪,其电路图如图丙所示,电源电压为6V, 气敏电阻阻值随天然气浓度变化规律如图丁所示。当电压表示数低至3V时,启动报警系统,图丙中 (选填“R1”或“R2”)是气敏电阻;当电压表示数为4V时,天然气的浓度为 %。若要在天然气浓度更低时启动报警系统,需更换阻值更 (选填“大”或“小”)的定值电阻。
15.(2025·大庆)小庆家有一只电热水壶,部分参数如下表。一次烧水过程中,将1.5L的水由20℃加热至沸腾用时 12min。已知家庭电路电压为220V, 当地大气压强为一个标准大气压,水的比热容 c水=4.2x103J/(kg℃), 水的密度 p水=1.0×103kg/m3。请回答下列问题:
额定电压 220V
最大容量 1.5L
额定频率 50Hz
额定功率 1000W
(1)求烧水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
(2)小庆妈妈觉得这只电热水壶每次将水烧开的时间较长,打算购买另一只最大容量相同、额定功率为 1500W的电热水壶。室内插座的额定电流是5A,用该插座给电热水壶供电,从安全用电的角度考虑,通过计算说明,她能否购买此电热水壶。
16.(2025·大庆)小娜同学为了研究浮力产生的原因,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特殊容器,容器由底部相通的A、B两部分组成,容器A底部有一个面积为80cm2的圆孔,圆孔距容器 B底部10cm,现用一个上下表面均为圆形的木塞(不考虑吸水)堵住圆孔,当向容器A中注水至水深 10cm时,木塞未上浮且与容器A底部接触紧密。已知:木塞的参数如图丙所示, h1=6cm,h2=4cm,上表面积S1=160cm2,下表面积 S2=80cm2, 木塞质量 m=1kg,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 g 取 10N/kg。求:
(1)图甲中水对木塞上表面的压强;
(2)向图甲容器B中注水,当B中水深25cm时(如图乙),木塞受到的浮力;
(3)继续向图乙容器B中注水,直至木塞漂浮在水面上,此时木塞排开水的体积。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解答】观众能分辨不同乐器的声音,主要是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B正确,ACD错误。
综上选B。
【分析】声音的特点:不同材料决定音色不同;振幅决定响度;振动频率决定音频;振动频率决定音频,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2.【答案】A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本质为光的反射,故A正确;
B、雨后彩虹属于光的色散,本质为光的折射现象,故B错误;
C、凸透镜成像属于光的折射,故C错误;
D、影子的形成属于光的直线传播,故D错误,
综上选A。
【分析】1、光的反射:光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中,遇到反射面,将一部分光反射回来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常见例子有:平面镜反射,湖面反射。
2、光的折射:光经过不同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的现象,如:海市蜃楼、彩虹的形成、岸面看水水变浅。
3、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实例有影子的形成、日食、小孔成像、激光校准等。
3.【答案】C
【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
【解析】【解答】初中女生的质量为50kg, 1斤约0.256kg ,所以50kg为195斤,约等于200斤,故C正确,ABD错误。
综上选C。
【分析】根据单位的换算、常识判识选项。
4.【答案】C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摩擦力的大小;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是否做功的判断
【解析】【解答】A、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故A错误;
B、推动冰壶运动过程中,冰壶受到力的作用并且在力的方向产生了位移,故推力做功,故B错误;
C、快速刷冰,减小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进而减小的摩擦力,增加了冰壶的滑行距离,故C正确;
D、单脚滑行时,受力面积小,根据压强公式F=Ps计算可知单脚站立的压强大故D错误。
综上选C。
【分析】1、惯性是物体的基本属性,只有物体重力有关,当物体速度发生变化时,由于惯性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属性,利用惯性的实例:运动员助跑起跳,乘车系安全带可以降低司机惯性带来的伤害,惯性不是力,不能用受到惯性、惯性力的作用进行表述;
2、做功: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且在力的作用下,沿着力的方向产生了位移。
3、滑动摩擦力影响因素:控制压力相等的情况下,接触面表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等的情况下,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4、压强的计算公式:F=Ps,增加压强的方式有增加压力、减小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的方式有减小压力,增加受力面积。
5.【答案】B
【知识点】密度及其特性;比热容;燃料的热值;电流的大小
【解析】【解答】密度、热值、比热容均属于物体的基本属性,涉及到的公式只具有计算的意义,不具有实际的物理意义;而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的电压有关,电压越大,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故B正确,ACD错误。
综上选B
【分析】1、密度的性质:密度是物质的基本属性,不随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至于材料本身以及材料状态有关;
2、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与物体的形状、质量、吸放热的多少等无关。
3、物质的热值为单位质量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是物质的基本属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质量、燃烧程度等均无关。
6.【答案】D
【知识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电磁铁的其他应用;电磁感应
【解析】【解答】A、奥斯特发现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即电流的磁效应,应用为电磁起重机等故AB错误;
C、安培发现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应用为电动机,故C错误;
D、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故D正确,
综上选D。
【分析】1、电磁感应现象: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作切割磁感线运动,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的现象,实例:发电机、 POS机读出信息。
2、电流的磁效应: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使得小磁针发生偏转。
3、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实例有:电动机。
4、通电螺线管:由通电线圈组成,磁性方向可通过安培定则判断:用右手握住通电螺线管,让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那么大拇指所指的那一端就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磁性与电流、线圈匝数有关。
7.【答案】D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能量守恒;杠杆及其五要素;两种电荷
【解析】【解答】A、据图可知,游梁具有支点和力臂,属于杠杆,故A正确;
B、摩擦生热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内能,故B正确;
C、油罐车在快速运动时,和空气摩擦导致车身带电,所以需要在其尾部拖长链,将电荷导入大地上,故C正确;
D、永动机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故D错误。
综上选D。
【分析】1、杠杆五要素:支点、动力臂、动力、阻力和阻力臂;
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如钻木取火、搓手取暖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用酒精灯热水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3、能量守恒:能量在转化或者转移过程中,能量不会消失也不会凭空产生,即遵循能量守恒。
4、两种电荷:电荷间的作用规律为:同性电荷相互排斥、异性电荷相互吸引,吸引细小物质。
8.【答案】C
【知识点】时间速度路程的图像分析
【解析】【解答】A、据图可知,小萌放学回家,爸爸从家出发到学校,8min相遇,爸爸运动的距离为600m,小萌运动距离为400m,所以学校距离家1000m,故A错误;
BC、小萌8min运动的距离为400m,根据速度公式计算可知小萌的速度,由A分析可知,家到学校的距离为1000m,同理计算运动时间t,同理计算爸爸的运动速度,故B错误,C正确;
D、整个过程中,爸爸的运动方向发生变化,所以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综上选C。
【分析】根据速度的公式计算分析,速度公式为s=vt,根据题目中所给的信息,如已知速度时间求解路程,或者已知路程和时间求解速度,匀速运动的特点,在st曲线上为一条倾斜向上的直线,在vt曲线为一条水平直线。
9.【答案】B
【知识点】滑轮组及其工作特点;动滑轮拉力的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析】【解答】A、汽车移动的距离为5m,缠绕在动滑轮的绳子数为2,所以绳子移动距离为车子移动距离的2倍,为10m,故A错误;
B、根据动滑轮拉力的计算F=,据此计算G滑=2F-G=2×900N-1500N=300N,所以机械效率η=,故B正确;
C、据图可知,汽车受到的拉力为900N.故C错误;
D、拉力为900N绳子的移动速度,根据P=Fv计算可知绳子的功率P=900N×0.5m/s=450W,故D错误。
综上选B。
【分析】1、动滑轮的工作特点:可以省力,但是费距离,定滑轮的工作特点:可以改变方向但是不省力;
2、拉力的计算,F= ,n为动滑轮缠绕绳子数,绳子移动的距离为物体移动距离的n倍,
3、功的相关计算:W=Fs,距离为拉力的方向。总结:考虑滑轮重力的情况,定滑轮的机械效率要大于动滑轮,重物重力越大,机械效率越大。
10.【答案】A
【知识点】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功率的计算
【解析】【解答】据图可知,两电阻串联,V1测量R1两端电压,V2测量R2两端电压。
AC、 电压表V2的读数为U2,,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可知, △U1= △U2,所以,故A正确,C错误;
B、 滑片左移,接入电路的电阻增加,电流减小,根据P=UI计算可知电功率减小,故B错误;
D、由于不清楚R1和R2的大小关系,无法计算R1在移动过程中功率的变化关系,故D错误。
【分析】1、电功率的计算:公式为P=UI。电路为串联电路时,变阻器的电阻等于定值电阻的阻值,此时变阻器的电功率最大。
2、串联电路的电路规律: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电源的电压为用电器电压之和,总电阻为用电器电阻之和。
3、电压表与待测用电器并联测量电压,电流表串联测量用电器电流,根据欧姆定律U=IR计算用电器的电流和电阻以及电压。
11.【答案】(1)机械能;1× 1010J
(2)101;电能;1000
(3)43.6;40;B;液化;99;高;海水2;弱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液化及液化放热;质量的测量与天平的使用;比热容;电能表参数的理解
【解析】【解答】(1)发电机是将电能转换机械能的装置,海水的重力做功为 2.0×1010J, 其中 50%转化为电能 ,所以退潮发电为0.5× 2.0×1010J=1× 1010J 。
(2)据图可知,月末的用电量为1032.6kW·h, 上月末 记录的示数是931.6kW·h ,所以本月的用电量为1032.6kW·h-931.6kW·h=101kW·h,据图可知电能表的规格为600r/(kW·h),电能表转10r,所以消耗的电能W=,所以电功率P=。
(3)⑴据图可知海水和烧杯的总质量为63.6g,烧杯的质量为20g,所以水的质量为43.6g,据图可知,海水的体积为40mL;
⑵体温计读数时,实现要和液面最低处平行,所以读数方式正确的是B,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
⑶据图可知水的沸点为99℃,且海水的密度越大,到达沸点的吸热越小,所以吸热量越少,比热容越小,对环境调节能力越弱,沸点越高。
【分析】1、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闭合回路中的导体不断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的现象就是电磁感应现象。
2、利用电磁感应制作的机械有:发电机,能量转化为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3、温度计的原理及使用方法:温度计的之作用原理为热胀冷缩,读数时,需确定分度值,视线平行液柱所对应的刻度线。
4、电能表参数的理解:电能表是计量电能的仪表,电能表的数字中最后一位表示的是小数点后一位,电能表正常工作电压和电流为220V 10A,最大电流为20A,某段时间所用电能为电能表示数之差。某段时间消耗电能的计算:n/1200r kW·h n为灯光闪烁次数;
5、天平的使用步骤:1、调零:天平置于水平台上,将游码归零,调节平衡螺母使得指针指向刻度中央,称重:是用镊子夹取砝码,测量时为左物右码,不断调整砝码和游码重量,使得天平重新平衡;测量为左物右码,量筒的使用:确定分度值,视线平行对准液面最低处,进行读数。
6、比热容的应用:水的比热容较大,用水做冷却剂。
7、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原理为Q=cmΔt,在控制材料不同的前提下,保证质量、吸收热量相同,根据加热时间代表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加热时间越长表明吸收热量越大),当加热时间相同时,温度变化少,物质的比热容大(吸热能力强);加热时间过长,表明吸收热量较大。
8、液化为气态变为液态会释放热量,如水蒸气、露珠。
(1)[详解]发电机是将电能转换机械能的装置,海水的重力做功为 2.0×1010J, 其中 50%转化为电能 ,所以退潮发电为0.5× 2.0×1010J=1× 1010J 。
(2)【解答】据图可知,月末的用电量为1032.6kW·h, 上月末 记录的示数是931.6kW·h ,所以本月的用电量为1032.6kW·h-931.6kW·h=101kW·h,据图可知电能表的规格为600r/(kW·h),电能表转10r,所以消耗的电能W=,所以电功率P=。
(3)【解答】(1)据图可知海水和烧杯的总质量为63.6g,烧杯的质量为20g,所以水的质量为43.6g,据图可知,海水的体积为40mL;
(2)体温计读数时,实现要和液面最低处平行,所以读数方式正确的是B,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
(3)据图可知水的沸点为99℃,且海水的密度越大,到达沸点的吸热越小,所以吸热量越少,比热容越小,对环境调节能力越弱,沸点越高。
12.【答案】(1)
(2)
(3)
【知识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电路的构成及电路图
【解析】【解答】(1)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作用重心,支持力竖直向上,作用于重心,二者为平衡力,据此作图:
(2)开关需要连接在火线和用电器之间,三孔插座遵循左零右火中接地的接线原则,据此作图:
(3)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做出入射光线,如图角a和角b,即为反射角和入射角,据此做出光线在水面的折射点,连接审核折射点,据此作图:
【分析】折射规律:光从空气中传播到水中,折射光线会偏向法线,光从水中射向空气中,折射光线会远离法线。
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处于同一平面、在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大小为自身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位于物体重心,公式为G=mg。
电灯和开关的接法:零线直接进入灯泡的螺旋套;火线先接入开关,再进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三孔插座的接法:上孔接地线,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
(1)【解答】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作用重心,支持力竖直向上,作用于重心,二者为平衡力,据此作图:
(2)【解答】开关需要连接在火线和用电器之间,三孔插座遵循左零右火中接地的接线原则,据此作图:
(3)【解答】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做出入射光线,如图角a和角b,即为反射角和入射角,据此做出光线在水面的折射点,连接审核折射点,据此作图:
13.【答案】(1)>;增加;左;减少
(2)1.2;符合;
【知识点】探究密度特性的实验;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
【解析】【解答】(1)橡皮膜向右凸,说明右侧的压强小,即 pa> Pb ,同种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加。盐水的密度大于水,所以相同深度下,盐水的压强大,所以橡皮膜向左凸起,如果要使得橡皮膜恢复原状,则需要减小盐水的压强,减小其深度。
(2)橡皮膜恢复原状,所以两侧的压强相同,根据压强计算公式P=ρgh计算可知ρ酱油=,该酱油的密度处于标准范围之内,符合国家标准;同理计算待测液体的密度。
【分析】压强的计算:公式为P=ρgh,压强和液体的密度、浸没深度有关,且密度越大,压强越大,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在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同。
14.【答案】(1)右;0~0.6A;0~3A
(2)R0
(3)0.4;10
(4)R1;0.5;大
【知识点】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电路故障的判断;电阻的串联;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为了保护电路,在闭合开关,变阻器要滑动到最大阻值处,题目中为最右端;A1处于支路,根据并联电路电压规律计算可知,R0两端电压低于10V,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可知通过R0的电流,所以A1量程为0-0.6A,A2处于干路,要大于支路电流,选择0~3A;
(2)A2有明显偏转,所以电路中有电流通过,并联电路互不干扰,所以可能是 R0发生断路;
(3)另一个电表的量程为0-0.6A,所以示数为0.4A,根据并联电路电流规律计算可知通过Rx的电流为1.2A-0.4A=0.8A,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可知R0两端的电压U=IR=0.4A×20Ω=8V,同理计算Rx=;
(4)电压表示数低到3V,会触发报警系统,且气敏电阻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减小,根据串联分压可知,浓度越大,气敏电阻两端电压越小,所以R1气敏电阻,电压表示数为3V时启动报警系统,此时R1=R2=Rx=10Ω,当电压表示数为4V时,根据串联分压计算可知R1=20Ω,气体浓度为0.5%,天然气浓度更低时启动报警系统 ,则此时气敏电阻更大,电压更大,需要在3V启动报警系统,根据串联分压可知,此时定值电阻分压更大,所以可以增大定值电阻的阻值。
【分析】1、电路连接的基本操作:连接电路时,为保护电路开关应断开,变阻器调节至最大阻值处,对电表进行试触,根据电表偏转角度选择合适的电表量程;同时电表的正负极接线柱要符合电流的正进负出;
2、串联电路的电路规律: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电源的电压为用电器电压之和,总电阻为用电器电阻之和;
3、电压表与待测用电器并联测量电压,电流表串联测量用电器电流,根据欧姆定律U=IR计算用电器的电流和电阻以及电压;
4、串联分压:用电器串联时,其两端的电压和电阻成正比,待测电阻的电压无法降低,表明电源电压过大或者变阻器电阻较小分压过少导致。
15.【答案】(1)解:水吸收的热量Q=cmΔt =4.2x103J/(kg℃) × 1.0×103kg/m3×1.5×10-3m3×80℃=5.04×105J
(2)解:根据电功率公式P=UI计算可知,该电热水器的额定电流,大于插座的额定电流,所以不能购买此电热水器。
【知识点】热量的计算;电功率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热量计算公式Q=cmΔt计算水吸收的热量;
(2)根据电功率公式P=UI计算该电热水器的额定电流,和插座的额定电流进行对比分析能否购买此电热水器。
16.【答案】(1)解:据题可知 木塞上表面距离水面的高度h=10cm-h1=4cm,根据P=ρgh计算 水对木塞上表面的压强 P= 1.0×103kg/m3×10N/kg×4×10-2m=400Pa
(2)解:浮力为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由(1)可知水对木塞上表面的压强为400Pa,根据F=Ps计算可知上表面的压力F=400Pa×160×10-4m2=6.4N,下表面距离水面的高度h下=25cm-6cm=19cm,根据P=ρgh计算B液体对木塞下表面的压强pB下=1.0×103kg/m3×10N/kg×19×10-2m=1900Pa,同理计算下表面受到B中水的压力FB下=1900Pa×80×10-4m2=15.2N,所以浮力为15.2N-6.4N=8.8N.
(3)解:木塞漂浮在水面上,所以浮力等于重力,即F=G=1kg×10N/kg=10N,根据F=ρgV计算可知V=。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浮力及其产生原因;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分析】(1)利用图中数据计算 木塞上表面距离水面的高度h,根据P=ρgh计算 甲中水对木塞上表面的压强 ;
(2)浮力为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根据F=Ps计算可知上表面的压力,下表面距离水面的高度h下,根据P=ρgh计算B液体对木塞下表面的压强pB下,同理计算下表面受到B中水的压力FB下,据此计算浮力.
(3)木塞漂浮在水面上,所以浮力等于重力,根据F=ρgV计算V。
1 / 1黑龙江省大庆市2025年中考物理真题
1.(2025·大庆)《诗经》中有“琴瑟击鼓,以御田祖,以祈甘雨”的记载。琴、瑟是中国古代乐器,奏乐时听众能分辨出琴和瑟发出的声音,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频率
【答案】B
【知识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解答】观众能分辨不同乐器的声音,主要是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B正确,ACD错误。
综上选B。
【分析】声音的特点:不同材料决定音色不同;振幅决定响度;振动频率决定音频;振动频率决定音频,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2.(2025·大庆)光给我们带来了美的感受,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铁人广场“腾飞雕塑”的倒影
B.雨后的彩虹
C.正立、放大的蚂蚁像
D.阳光下日晷的影
【答案】A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本质为光的反射,故A正确;
B、雨后彩虹属于光的色散,本质为光的折射现象,故B错误;
C、凸透镜成像属于光的折射,故C错误;
D、影子的形成属于光的直线传播,故D错误,
综上选A。
【分析】1、光的反射:光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中,遇到反射面,将一部分光反射回来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常见例子有:平面镜反射,湖面反射。
2、光的折射:光经过不同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的现象,如:海市蜃楼、彩虹的形成、岸面看水水变浅。
3、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实例有影子的形成、日食、小孔成像、激光校准等。
3.(2025·大庆)我国秦代度量衡制中规定:1石=4钧,1钧=30斤,1斤=16两,与现代国际单位制比较,1斤约0.256kg。九年级女同学的质量在秦代约为
A.2斤 B.20斤 C.200斤 D.2000斤
【答案】C
【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
【解析】【解答】初中女生的质量为50kg, 1斤约0.256kg ,所以50kg为195斤,约等于200斤,故C正确,ABD错误。
综上选C。
【分析】根据单位的换算、常识判识选项。
4.(2025·大庆)2025年2月7日至14日,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行,其中冰壶项目深受观众喜爱,关于冰壶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冰壶运动员松手后冰壶继续前行是由于冰壶受到惯性
B.冰壶运动员在推动冰壶向前滑动过程中没有对冰壶做功
C.冰壶运动员快速刷冰可以通过减小摩擦来增大冰壶滑行距离
D.冰壶运动员单脚向前滑行时比双脚站立时对冰面的压强小
【答案】C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摩擦力的大小;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是否做功的判断
【解析】【解答】A、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故A错误;
B、推动冰壶运动过程中,冰壶受到力的作用并且在力的方向产生了位移,故推力做功,故B错误;
C、快速刷冰,减小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进而减小的摩擦力,增加了冰壶的滑行距离,故C正确;
D、单脚滑行时,受力面积小,根据压强公式F=Ps计算可知单脚站立的压强大故D错误。
综上选C。
【分析】1、惯性是物体的基本属性,只有物体重力有关,当物体速度发生变化时,由于惯性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属性,利用惯性的实例:运动员助跑起跳,乘车系安全带可以降低司机惯性带来的伤害,惯性不是力,不能用受到惯性、惯性力的作用进行表述;
2、做功: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且在力的作用下,沿着力的方向产生了位移。
3、滑动摩擦力影响因素:控制压力相等的情况下,接触面表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等的情况下,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4、压强的计算公式:F=Ps,增加压强的方式有增加压力、减小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的方式有减小压力,增加受力面积。
5.(2025·大庆)物理学中经常看到形如的公式,一种情况是x的大小与y、z都有关,另一种情况是x虽然可由y、z计算,但与y、z无关。下列四个公式中,属于前一种情况的是
A.物质的密度 B.导体中的电流
C.物质的比热容 D.燃料的热值
【答案】B
【知识点】密度及其特性;比热容;燃料的热值;电流的大小
【解析】【解答】密度、热值、比热容均属于物体的基本属性,涉及到的公式只具有计算的意义,不具有实际的物理意义;而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的电压有关,电压越大,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故B正确,ACD错误。
综上选B
【分析】1、密度的性质:密度是物质的基本属性,不随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至于材料本身以及材料状态有关;
2、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与物体的形状、质量、吸放热的多少等无关。
3、物质的热值为单位质量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是物质的基本属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质量、燃烧程度等均无关。
6.(2025·大庆)某位同学对电与磁知识进行梳理,图中对应位置的内容填写正确的是
A.电流的热效应 B.动圈式话筒
C.电磁起重机 D.法拉第
【答案】D
【知识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电磁铁的其他应用;电磁感应
【解析】【解答】A、奥斯特发现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即电流的磁效应,应用为电磁起重机等故AB错误;
C、安培发现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应用为电动机,故C错误;
D、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故D正确,
综上选D。
【分析】1、电磁感应现象: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作切割磁感线运动,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的现象,实例:发电机、 POS机读出信息。
2、电流的磁效应: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使得小磁针发生偏转。
3、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实例有:电动机。
4、通电螺线管:由通电线圈组成,磁性方向可通过安培定则判断:用右手握住通电螺线管,让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那么大拇指所指的那一端就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磁性与电流、线圈匝数有关。
7.(2025·大庆)“游梁式”抽油机的结构如图所示,电动机通过曲柄带动游梁摆动,驴头连接抽油杆上下运动。关于石油的开采和运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游梁属于简单机械中的杠杆
B.皮带摩擦生热是通过做功改变内能
C.油罐车尾部拖一长铁链是为了防止静电带来的危害
D.抽油机常年工作,抽油机是一种“永动机”
【答案】D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能量守恒;杠杆及其五要素;两种电荷
【解析】【解答】A、据图可知,游梁具有支点和力臂,属于杠杆,故A正确;
B、摩擦生热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内能,故B正确;
C、油罐车在快速运动时,和空气摩擦导致车身带电,所以需要在其尾部拖长链,将电荷导入大地上,故C正确;
D、永动机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故D错误。
综上选D。
【分析】1、杠杆五要素:支点、动力臂、动力、阻力和阻力臂;
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如钻木取火、搓手取暖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用酒精灯热水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3、能量守恒:能量在转化或者转移过程中,能量不会消失也不会凭空产生,即遵循能量守恒。
4、两种电荷:电荷间的作用规律为:同性电荷相互排斥、异性电荷相互吸引,吸引细小物质。
8.(2025·大庆)小萌家和学校位于同一平直马路的两个位置。小萌的爸爸在小萌放学时从家出发去接小萌,相遇后一起返回家中,小萌全程做匀速直线运动。两人运动图像如图所示,纵坐标s代表小萌和爸爸离家的距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萌家距学校 600m
B.小萌从学校到家所用时间为 15min
C.0~8min 内爸爸的速度是 1.25m/s
D.整个过程中,爸爸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C
【知识点】时间速度路程的图像分析
【解析】【解答】A、据图可知,小萌放学回家,爸爸从家出发到学校,8min相遇,爸爸运动的距离为600m,小萌运动距离为400m,所以学校距离家1000m,故A错误;
BC、小萌8min运动的距离为400m,根据速度公式计算可知小萌的速度,由A分析可知,家到学校的距离为1000m,同理计算运动时间t,同理计算爸爸的运动速度,故B错误,C正确;
D、整个过程中,爸爸的运动方向发生变化,所以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综上选C。
【分析】根据速度的公式计算分析,速度公式为s=vt,根据题目中所给的信息,如已知速度时间求解路程,或者已知路程和时间求解速度,匀速运动的特点,在st曲线上为一条倾斜向上的直线,在vt曲线为一条水平直线。
9.(2025·大庆)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将汽车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 20s 汽车移动了 5m。已知绳端拉力F为900N,汽车受到的阻力为1500N,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绳端移动的距离为15m
B.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83.3%
C.汽车受到的拉力为1800N
D.绳端拉力 F的功率为750W
【答案】B
【知识点】滑轮组及其工作特点;动滑轮拉力的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析】【解答】A、汽车移动的距离为5m,缠绕在动滑轮的绳子数为2,所以绳子移动距离为车子移动距离的2倍,为10m,故A错误;
B、根据动滑轮拉力的计算F=,据此计算G滑=2F-G=2×900N-1500N=300N,所以机械效率η=,故B正确;
C、据图可知,汽车受到的拉力为900N.故C错误;
D、拉力为900N绳子的移动速度,根据P=Fv计算可知绳子的功率P=900N×0.5m/s=450W,故D错误。
综上选B。
【分析】1、动滑轮的工作特点:可以省力,但是费距离,定滑轮的工作特点:可以改变方向但是不省力;
2、拉力的计算,F= ,n为动滑轮缠绕绳子数,绳子移动的距离为物体移动距离的n倍,
3、功的相关计算:W=Fs,距离为拉力的方向。总结:考虑滑轮重力的情况,定滑轮的机械效率要大于动滑轮,重物重力越大,机械效率越大。
10.(2025·大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所有元件均完好。闭合开关S, 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移到适当位置,电流表A的读数为I,电压表V1的读数为U1,电压表V2的读数为U2, 向左移动滑片P至另一位置,电压表V1读数的变化量为△U1,电压表V2读数的变化量为△U2, 电流表A读数的变化量为△I,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滑片P向左移动的过程中,电路的总功率增大
C.
D.R1的功率与电路总功率的比值减小
【答案】A
【知识点】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功率的计算
【解析】【解答】据图可知,两电阻串联,V1测量R1两端电压,V2测量R2两端电压。
AC、 电压表V2的读数为U2,,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可知, △U1= △U2,所以,故A正确,C错误;
B、 滑片左移,接入电路的电阻增加,电流减小,根据P=UI计算可知电功率减小,故B错误;
D、由于不清楚R1和R2的大小关系,无法计算R1在移动过程中功率的变化关系,故D错误。
【分析】1、电功率的计算:公式为P=UI。电路为串联电路时,变阻器的电阻等于定值电阻的阻值,此时变阻器的电功率最大。
2、串联电路的电路规律: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电源的电压为用电器电压之和,总电阻为用电器电阻之和。
3、电压表与待测用电器并联测量电压,电流表串联测量用电器电流,根据欧姆定律U=IR计算用电器的电流和电阻以及电压。
11.(2025·大庆)【海洋与生活】我国在潮汐发电领域已取得重大成就,自主研发制造的首台 LHD兆瓦级潮流能“奋进号”发电机组,率先实现兆瓦级大功率稳定并网发电,入选2024年全球海洋能二十大亮点工程。小铁同学想了解海洋能源在生活中的应用。
(1)首先他了解了潮汐发电的相关知识,潮汐能是_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潮汐发电过程中,涨潮阶段海水涌入水库,退潮阶段海水流出,退潮过程中发电机将 转化为电能。某次退潮过程中海水重力做功2.0×1010J, 其中 50%转化为电能,则本次退潮发电 J。
(2)潮汐发电产生的电能通过电网输送到小铁家,他家电能表上月末 记录的示数是931.6kW·h, 本月末示数如图所示,这个月他家用电 kW·h, kW·h是 的单位。他将电饭煲单独接人电路中正常工作1min, 发现电能表转盘转过 10r,此过程中电饭煲的电功率为 W.
(3)接下来他探究了不同密度的海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规律。
⑴某次测量海水的质量和体积,托盘天平示数如图甲所示,已知烧杯质量为20g,海水的质量为 g,量筒示数如图乙所示,海水的体积为 cm3
⑵用图丙实验器材进行探究,图中A、B、C三种读温度计示数的方式正确的是 。海水沸腾时大量的“白气”不断地从烧杯中冒出,这些“白气”是由水蒸气 (选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
⑶小铁用相同热源对质量和初温均相同的海水1、海水2和水(p1>p2>p水)进行加热,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丁所示。分析图像得出如下结论:
①实验时水的沸点是 ℃
②海水密度越大沸点越
③两种海水从相同初温加热至刚好沸腾, (选填“海水1”或“海水2”)吸收的热量更多。结合实验分析,如果内陆地区一个水量不变的咸水湖随着含盐量逐渐升高,其对周围地区气温的调节作用会变 (选填“强”或“弱”)。
【答案】(1)机械能;1× 1010J
(2)101;电能;1000
(3)43.6;40;B;液化;99;高;海水2;弱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液化及液化放热;质量的测量与天平的使用;比热容;电能表参数的理解
【解析】【解答】(1)发电机是将电能转换机械能的装置,海水的重力做功为 2.0×1010J, 其中 50%转化为电能 ,所以退潮发电为0.5× 2.0×1010J=1× 1010J 。
(2)据图可知,月末的用电量为1032.6kW·h, 上月末 记录的示数是931.6kW·h ,所以本月的用电量为1032.6kW·h-931.6kW·h=101kW·h,据图可知电能表的规格为600r/(kW·h),电能表转10r,所以消耗的电能W=,所以电功率P=。
(3)⑴据图可知海水和烧杯的总质量为63.6g,烧杯的质量为20g,所以水的质量为43.6g,据图可知,海水的体积为40mL;
⑵体温计读数时,实现要和液面最低处平行,所以读数方式正确的是B,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
⑶据图可知水的沸点为99℃,且海水的密度越大,到达沸点的吸热越小,所以吸热量越少,比热容越小,对环境调节能力越弱,沸点越高。
【分析】1、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闭合回路中的导体不断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的现象就是电磁感应现象。
2、利用电磁感应制作的机械有:发电机,能量转化为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3、温度计的原理及使用方法:温度计的之作用原理为热胀冷缩,读数时,需确定分度值,视线平行液柱所对应的刻度线。
4、电能表参数的理解:电能表是计量电能的仪表,电能表的数字中最后一位表示的是小数点后一位,电能表正常工作电压和电流为220V 10A,最大电流为20A,某段时间所用电能为电能表示数之差。某段时间消耗电能的计算:n/1200r kW·h n为灯光闪烁次数;
5、天平的使用步骤:1、调零:天平置于水平台上,将游码归零,调节平衡螺母使得指针指向刻度中央,称重:是用镊子夹取砝码,测量时为左物右码,不断调整砝码和游码重量,使得天平重新平衡;测量为左物右码,量筒的使用:确定分度值,视线平行对准液面最低处,进行读数。
6、比热容的应用:水的比热容较大,用水做冷却剂。
7、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原理为Q=cmΔt,在控制材料不同的前提下,保证质量、吸收热量相同,根据加热时间代表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加热时间越长表明吸收热量越大),当加热时间相同时,温度变化少,物质的比热容大(吸热能力强);加热时间过长,表明吸收热量较大。
8、液化为气态变为液态会释放热量,如水蒸气、露珠。
(1)[详解]发电机是将电能转换机械能的装置,海水的重力做功为 2.0×1010J, 其中 50%转化为电能 ,所以退潮发电为0.5× 2.0×1010J=1× 1010J 。
(2)【解答】据图可知,月末的用电量为1032.6kW·h, 上月末 记录的示数是931.6kW·h ,所以本月的用电量为1032.6kW·h-931.6kW·h=101kW·h,据图可知电能表的规格为600r/(kW·h),电能表转10r,所以消耗的电能W=,所以电功率P=。
(3)【解答】(1)据图可知海水和烧杯的总质量为63.6g,烧杯的质量为20g,所以水的质量为43.6g,据图可知,海水的体积为40mL;
(2)体温计读数时,实现要和液面最低处平行,所以读数方式正确的是B,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
(3)据图可知水的沸点为99℃,且海水的密度越大,到达沸点的吸热越小,所以吸热量越少,比热容越小,对环境调节能力越弱,沸点越高。
12.(2025·大庆)鱼缸内流动的水景和缤纷的鱼群充满生机,是兼具观赏性与趣味性的迷你生态景观。
(1)请画出静止在水平桌面上鱼缸的受力示意图(图中O点为鱼缸的重心)。
(2)鱼缸的水泵需要连接在三孔插座上,鱼缸上方需要安装照明灯,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三孔插座、开关和照明灯分别接入电路,开关只控制照明灯。
(3)通过鱼缸右侧上方的平面镜可观察到鱼缸中的小鱼,补充画出人眼P通过平面镜看到水中小鱼S的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答案】(1)
(2)
(3)
【知识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电路的构成及电路图
【解析】【解答】(1)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作用重心,支持力竖直向上,作用于重心,二者为平衡力,据此作图:
(2)开关需要连接在火线和用电器之间,三孔插座遵循左零右火中接地的接线原则,据此作图:
(3)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做出入射光线,如图角a和角b,即为反射角和入射角,据此做出光线在水面的折射点,连接审核折射点,据此作图:
【分析】折射规律:光从空气中传播到水中,折射光线会偏向法线,光从水中射向空气中,折射光线会远离法线。
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处于同一平面、在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大小为自身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位于物体重心,公式为G=mg。
电灯和开关的接法:零线直接进入灯泡的螺旋套;火线先接入开关,再进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三孔插座的接法:上孔接地线,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
(1)【解答】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作用重心,支持力竖直向上,作用于重心,二者为平衡力,据此作图:
(2)【解答】开关需要连接在火线和用电器之间,三孔插座遵循左零右火中接地的接线原则,据此作图:
(3)【解答】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做出入射光线,如图角a和角b,即为反射角和入射角,据此做出光线在水面的折射点,连接审核折射点,据此作图:
13.(2025·大庆)小庆所在的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在长方体容器中用隔板分成不相通的左右两部分,隔板上有一小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薄橡皮膜左右两侧压强不同时,形状发生改变。将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利用此装置来探究液体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并制作液体密度计。
(1)探究液体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①如图乙所示,在隔板左右两侧加入不同深度的水,左侧水面到薄橡皮膜中心的深度为h, 右侧水面到薄橡皮膜中心的深度为h2 (h1>h2),发现薄橡皮膜向右凸起,则薄橡皮膜左右两侧等高处a、b两点的压强pa Pb (选填“>”“<”或“=”),说明同种液体,随液体深度的 (选填“增加”或“减少”),压强随之变大。
②将图乙容器中的水倒出并擦干,在隔板左侧加入水,右侧加入相同深度的盐水,发现薄橡皮膜向 (选填“左”或“右”)凸起,如果要使薄橡皮膜恢复原状,需 (选填“增加”或“减少”)盐水的深度。分析得出,在同一深度,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
(2)制作液体密度计
①向图甲容器隔板左侧加入水,量出水面到薄橡皮膜中心的深度为12cm,向隔板右侧加入酱油,直至薄橡皮膜恢复原状为止,量出酱油液面到薄橡皮膜中心的深度为10cm,则酱油的密度为 g/cm3(p水=1.0g/cm3)。已知符合国家标准酱油的密度范围是 1.14g/cm3~1.25g/cm3,该酱油 (选填“符合”或“不符合”)国家标准。
②小庆想要直接测量多种液体的密度,将该装置做如下设计,在右侧容器壁距离薄橡皮膜中心点高度为 h3处做一标记,如图丙所示。每次在隔板右侧加入待测液体至标记处,左侧加水至薄橡皮膜恢复原状,测出水面至薄橡皮膜中心的深度为 h4,则待测液体密度表达式ρ= (用h3、h4和ρ水表示),利用该原理在左侧容器壁标刻出均匀的刻度,即可直接读出待测液体密度。
【答案】(1)>;增加;左;减少
(2)1.2;符合;
【知识点】探究密度特性的实验;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
【解析】【解答】(1)橡皮膜向右凸,说明右侧的压强小,即 pa> Pb ,同种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加。盐水的密度大于水,所以相同深度下,盐水的压强大,所以橡皮膜向左凸起,如果要使得橡皮膜恢复原状,则需要减小盐水的压强,减小其深度。
(2)橡皮膜恢复原状,所以两侧的压强相同,根据压强计算公式P=ρgh计算可知ρ酱油=,该酱油的密度处于标准范围之内,符合国家标准;同理计算待测液体的密度。
【分析】压强的计算:公式为P=ρgh,压强和液体的密度、浸没深度有关,且密度越大,压强越大,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在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同。
14.(2025·大庆)小娜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来测量未知电阻 Rx的阻值, 已知定值电阻Ro 的阻值为20Ω,电源电压低于 10V。
(1)图甲中闭合开关前,小娜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 (选填“左”或“右”)端 ,电流表A1的量程应选 ,电流表A2的量程应选 (两空均选填“0~0.6A”或 “0~3A”)。
(2)图甲中闭合开关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适当位置,小娜发现电流表A1的指针几乎不偏转,电流表A2的指针有明显偏转,电路可能出现的故障是 (选填“Ro”或“Rx”)断路。
(3)故障排除后进行测量,其中一个电流表的读数为1.2A, 另一个电流表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 A, 则待测电阻Rx的阻值为 Ω
(4)小娜利用测出的定值电阻设计了天然气浓度检测仪,其电路图如图丙所示,电源电压为6V, 气敏电阻阻值随天然气浓度变化规律如图丁所示。当电压表示数低至3V时,启动报警系统,图丙中 (选填“R1”或“R2”)是气敏电阻;当电压表示数为4V时,天然气的浓度为 %。若要在天然气浓度更低时启动报警系统,需更换阻值更 (选填“大”或“小”)的定值电阻。
【答案】(1)右;0~0.6A;0~3A
(2)R0
(3)0.4;10
(4)R1;0.5;大
【知识点】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电路故障的判断;电阻的串联;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为了保护电路,在闭合开关,变阻器要滑动到最大阻值处,题目中为最右端;A1处于支路,根据并联电路电压规律计算可知,R0两端电压低于10V,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可知通过R0的电流,所以A1量程为0-0.6A,A2处于干路,要大于支路电流,选择0~3A;
(2)A2有明显偏转,所以电路中有电流通过,并联电路互不干扰,所以可能是 R0发生断路;
(3)另一个电表的量程为0-0.6A,所以示数为0.4A,根据并联电路电流规律计算可知通过Rx的电流为1.2A-0.4A=0.8A,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可知R0两端的电压U=IR=0.4A×20Ω=8V,同理计算Rx=;
(4)电压表示数低到3V,会触发报警系统,且气敏电阻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减小,根据串联分压可知,浓度越大,气敏电阻两端电压越小,所以R1气敏电阻,电压表示数为3V时启动报警系统,此时R1=R2=Rx=10Ω,当电压表示数为4V时,根据串联分压计算可知R1=20Ω,气体浓度为0.5%,天然气浓度更低时启动报警系统 ,则此时气敏电阻更大,电压更大,需要在3V启动报警系统,根据串联分压可知,此时定值电阻分压更大,所以可以增大定值电阻的阻值。
【分析】1、电路连接的基本操作:连接电路时,为保护电路开关应断开,变阻器调节至最大阻值处,对电表进行试触,根据电表偏转角度选择合适的电表量程;同时电表的正负极接线柱要符合电流的正进负出;
2、串联电路的电路规律: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电源的电压为用电器电压之和,总电阻为用电器电阻之和;
3、电压表与待测用电器并联测量电压,电流表串联测量用电器电流,根据欧姆定律U=IR计算用电器的电流和电阻以及电压;
4、串联分压:用电器串联时,其两端的电压和电阻成正比,待测电阻的电压无法降低,表明电源电压过大或者变阻器电阻较小分压过少导致。
15.(2025·大庆)小庆家有一只电热水壶,部分参数如下表。一次烧水过程中,将1.5L的水由20℃加热至沸腾用时 12min。已知家庭电路电压为220V, 当地大气压强为一个标准大气压,水的比热容 c水=4.2x103J/(kg℃), 水的密度 p水=1.0×103kg/m3。请回答下列问题:
额定电压 220V
最大容量 1.5L
额定频率 50Hz
额定功率 1000W
(1)求烧水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
(2)小庆妈妈觉得这只电热水壶每次将水烧开的时间较长,打算购买另一只最大容量相同、额定功率为 1500W的电热水壶。室内插座的额定电流是5A,用该插座给电热水壶供电,从安全用电的角度考虑,通过计算说明,她能否购买此电热水壶。
【答案】(1)解:水吸收的热量Q=cmΔt =4.2x103J/(kg℃) × 1.0×103kg/m3×1.5×10-3m3×80℃=5.04×105J
(2)解:根据电功率公式P=UI计算可知,该电热水器的额定电流,大于插座的额定电流,所以不能购买此电热水器。
【知识点】热量的计算;电功率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热量计算公式Q=cmΔt计算水吸收的热量;
(2)根据电功率公式P=UI计算该电热水器的额定电流,和插座的额定电流进行对比分析能否购买此电热水器。
16.(2025·大庆)小娜同学为了研究浮力产生的原因,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特殊容器,容器由底部相通的A、B两部分组成,容器A底部有一个面积为80cm2的圆孔,圆孔距容器 B底部10cm,现用一个上下表面均为圆形的木塞(不考虑吸水)堵住圆孔,当向容器A中注水至水深 10cm时,木塞未上浮且与容器A底部接触紧密。已知:木塞的参数如图丙所示, h1=6cm,h2=4cm,上表面积S1=160cm2,下表面积 S2=80cm2, 木塞质量 m=1kg,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 g 取 10N/kg。求:
(1)图甲中水对木塞上表面的压强;
(2)向图甲容器B中注水,当B中水深25cm时(如图乙),木塞受到的浮力;
(3)继续向图乙容器B中注水,直至木塞漂浮在水面上,此时木塞排开水的体积。
【答案】(1)解:据题可知 木塞上表面距离水面的高度h=10cm-h1=4cm,根据P=ρgh计算 水对木塞上表面的压强 P= 1.0×103kg/m3×10N/kg×4×10-2m=400Pa
(2)解:浮力为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由(1)可知水对木塞上表面的压强为400Pa,根据F=Ps计算可知上表面的压力F=400Pa×160×10-4m2=6.4N,下表面距离水面的高度h下=25cm-6cm=19cm,根据P=ρgh计算B液体对木塞下表面的压强pB下=1.0×103kg/m3×10N/kg×19×10-2m=1900Pa,同理计算下表面受到B中水的压力FB下=1900Pa×80×10-4m2=15.2N,所以浮力为15.2N-6.4N=8.8N.
(3)解:木塞漂浮在水面上,所以浮力等于重力,即F=G=1kg×10N/kg=10N,根据F=ρgV计算可知V=。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浮力及其产生原因;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分析】(1)利用图中数据计算 木塞上表面距离水面的高度h,根据P=ρgh计算 甲中水对木塞上表面的压强 ;
(2)浮力为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根据F=Ps计算可知上表面的压力,下表面距离水面的高度h下,根据P=ρgh计算B液体对木塞下表面的压强pB下,同理计算下表面受到B中水的压力FB下,据此计算浮力.
(3)木塞漂浮在水面上,所以浮力等于重力,根据F=ρgV计算V。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