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巩固卷》——第二单元位置(单元测试)-2025-2026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一、单选题
1.如图,若将三角形ABC向左平移2格,再向上平移1格,得到三角形A'B'C',则A'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
A.(5,1) B.(1,2) C.(4,5)
2.如图,如果将△DEF先向下平移1格,然后向左平移2格,得到DEF,则点D'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 )
A.(2,3) B.(3,2) C.(2,4) D.(4,2)
3.如果点A从(3,2)走到(8,2),再走到(7,1),再走到(2,1),最后回到(3,2),把它走过的路程顺次连接起来,是一个( )图案。
A.平行四边形 B.正方形 C.长方形
4.一个长方形中,三个顶点用数对可以表示为(1,1)、(1,3)、(4,3),那么第四个顶点可以用数对表示为( )。
A.(3,1) B.(4,1) C.(1,4)
5.在一张方格图中,如果A点用数对表示为(2,5),B点用数对表示为(2,8),C点用数对表示为(6,8),那么三角形ABC一定是( )三角形。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6.如图,将三角形ABC向右平移2格,再向下平移1格,点C平移后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
A.(8,2) B.(8,4) C.(7,1)
7. (教参P56样题2(4)变式)平行四边形的两顶点在方格纸上的位置分别为(2,7)和(8,4),则其他两个顶点可能是( )。
A.(1,4)和(7,7) B.(2,4)和(8,8)
C.(2,3)和(8,9) D.(4,4)和(6,7)
8.画面上有4个点:A(2,1),B(3,2);C(3,3);D(4,4)。连接AB,再连接CD,那么直线AB和直线CD的位置关系( ).
A.平行 B.相交但不垂直
C.垂直 D.重合
二、判断题
9.数对(6,6)中,两个“6”表示的意思是一样的。( )
10.用数对表示位置时,一般先表示第几列,再表示第几行。( )
11.张老师住在教师家属楼的第5层3号房,用数对(3,5)表示,那么他楼上的4号房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6,4)。( )
12.数对(5,6)和(6,5)表示的位置是一样的。( )
13.小明的座位在(4,5),他同桌的座位是(5,4)。( )
14.在同一方格图上,点A(7,2)和点B(2,7)的位置相同。( )
三、填空题
15.音乐课上,明明坐在音乐教室的第3列第4行,用数对 表示。亮亮坐在明明正后方的第一个位置上,亮亮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
16.如果第三排第四号用数对表示是(4,3),那么(4,5)表示的是 .
17.小明、小强和小亮是同班同学,小明坐的位置是(2,3),小强的位置是(2,5),小亮和小明、小强坐在同一列,小亮在中间,他的位置是 。
18.小军原来的座位在第2行第3列,老师让他向后移动2个位置,那么小军现在的位置用数列表示为 。
19.淇淇坐在教室的第5列第4行,可以用数对 表示;兰兰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5,2),即表示第 列第 行。
20.点A用数对表示是(3,4),如果先向右平移5格,再向下平移3格,那么此时点A的位置是( , )。
21.小玲和小明都在同一教室上课,小玲的座位在第2列,第3行,简记为(2,3).小明的位置简记为(3,4),则小明在该教室的位置
22.四(1)班有40名同学,按学号1~40的顺序从左往右、从前往后排位置。第一行排6人后,再从第二行开始排,每行排6人,以此类推。金小圈的学号是2号,他排在(2,1)的位置。成成的学号是 17号,他应该排在( , )的位置。
四、操作题
23. 下面是动物园的平面图,图中每个正方形方格的边长都代表100米,按要求完成任务。
(1)大门的位置记作(8,1),猴山的位置记作 。
(2)从大门向西走200米,再向北走300米是企鹅馆,企鹅馆向东400米是飞禽馆。在图中用“·”标出这两个场馆的位置,写上名称及数对。
(3)河马馆与猴山在同一列,与大门在同一行,河马馆的位置记作 。
(4)大象馆与企鹅馆、飞禽馆的距离相等,大象馆的位置可以是 。
五、解决问题
24.多功能教室原有9行座位,每行22个。现在对多功能教室进行升级改造,改造后淘气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25,12)。多功能教室改造后至少增加了多少个座位
25.“”的下一步可以走到哪些位置?把它们用数对表示出来。“”呢?
26.在象棋中,“马”走“日”,“象”走“田”,“士”只走斜线。请根据下面象棋棋盘的一部分回答问题。
(1)用数对分别表示出象棋棋盘中“炮”“马”和“将”现在的位置。
(2)“马”向左上走了一步,“士”也走了一步,用数对分别表示出“马”和“士”走一步后的位置。
27.手脑并用,读图作图。
(1)写出图中各点的位置:A ;B ;C 。
(2)请你在图中画出三角形ABC先向下平移一格,再向左平移三格后的图形。
(3)写出平移后所得图形顶点的位置。
28.
(1)装修后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2)装修后增加了多少个座位?
29.
(1)用数对表示出平行四边形ABCD各个顶点的位置.
(2)将平行四边形ABCD向右平移4个单位,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30.周日,聪聪的活动路线是(0,3)→(3,4)→(9,5)→(6,6)→(2,8)。请你说说这一天她先后去了哪些地方。
31.如图
(1)在图中画下列各点:
F(5,3)G(10,1)H(6,10)I(5,5)
(2)依次连接A,I,G,D四点组成封闭图形,你能看出是什么图形吗?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解析】【解答】解:A'在第1列,第2行,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1,2) 。
故答案为:B。
【分析】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前面一个数表示第几列,后面一个数表示第几行;列数一般从左往右数,行数一般从前往后数。
2.【答案】A
【解析】【解答】解:D的位置是(4,4) ,D' 的位置是(2,3)
故答案为:A
【分析】D的位置是(4,4),根据题目向下平移一格可得到(4,3),向左平移可得到(2,3),所以D' 的位置是(2,3)
3.【答案】A
4.【答案】B
【解析】【解答】解:第四个顶点可以用数对表示为(4,1)。
故答案为:B。
【分析】(1,1)和(1,3)在同一列,(1,3)和(4,3)在同一行,那么第四个顶点和(1,1)在同一行,和(4,3)在同一列,据此作答即可。
5.【答案】C
【解析】【解答】解: 在一张方格图中,如果A点用数对表示为(2,5),B点用数对表示为(2,8),C点用数对表示为(6,8),那么三角形ABC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C。
【分析】数对中的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根据点A和点B的数对可得点A和点B在同一列(与纵轴平行);点B和点C在同一行(与横轴平行),所以线段AB⊥线段BC,即可得出三角形的形状。
6.【答案】A
【解析】【解答】解:点C原来的位置是(6,3);向右平移2格,列数变为6+2=8(列);向下平移1格,行数变为3-1=2(行),所以点C平移后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8,2)。
故答案为:A。
【分析】三角形ABC作平移运动,点C也随着做相同的平移,据此解答即可。
7.【答案】D
【解析】【解答】解:已知平行四边形的两顶点在方格纸上的位置分别为(2,7)和(8,4),对于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
A:计算(3,7)与(1,4)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垂直距离为。
计算(8,4)与(7,7)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垂直距离为。
但是(3,7)与(8,4)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垂直距离为,
而(1,4)与(7,7)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垂直距离为。
这两组对边长度相等,但(3,7)与(1,4)的连线和(8,4)与(7,7)的连线不平行,
所以A选项错误。
B:计算(3,7)与(2,4)两点间的垂直距离为,水平距离为,说明这两点在同一列上。
计算(8,4)与(8,8)两点间的垂直距离为,水平距离为,说明这两点在同一列上。
而(2,7)与(8,4)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0,垂直距离为3,(2,4)与(8,8)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6,垂直距离为4,两组对边长度不相等,
所以B选项错误。
C:计算(3,7)与(2,3)两点间的垂直距离为,水平距离为,说明这两点在同一列上。
计算(8,4)与(8,9)两点间的垂直距离为,水平距离为,说明这两点在同一列上。
而(2,7)与(8,4)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0,垂直距离为3,(2,3)与(8,9)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6,垂直距离为6,两组对边长度不相等,
所以C选项错误。
D:计算(3,7)与(4,4)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垂直距离为。
计算(8,4)与(6,7)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垂直距离为。
并且(2,7)与(8,4)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6,垂直距离为3,(4,4)与(6,7)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垂直距离为。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
所以D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即对边平行且相等。通过计算各选项中给出的点与已知两点之间的距离,判断是否满足平行四边形对边的关系,从而确定正确答案。在计算距离时,要注意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的计算方法,以及平行和相等的条件判断。
8.【答案】A
【解析】【解答】解:直线AB和直线CD的位置关系是平行。
故答案为:A。
【分析】数对中,B的第一个数字-A的第一个数字=1,B的第二个数字-A的第二个数字=1,而D的第一个数字-C的第一个数字=1,D的第二个数字-C的第二个数字=1,所以直线AB和直线CD平行。
9.【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数对(6,6)中,两个“6”表示的意思不同,左边的6表示第6列,右边的6表示第6行。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前面一个数表示第几列,后面一个数表示第几行;列数一般从左往右数,行数一般从前往后数。
10.【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解:用数对表示位置时,一般先表示第几列,再表示第几行。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数对中一般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两个数字中间用“,”隔开。
11.【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张老师住在教师家属楼的第5层3号房,用数对(3,5)表示,那么他楼上的4号房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4,6)。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张老师住在教师家属楼的第5层3号房,用数对(3,5)表示,是把房间号表示列,楼层表示行,那么他楼上是6楼,他楼上房间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4,6)。
12.【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 数对(5,6)和(6,5)表示的位置不同,(5,6)表示第5列第6行,(6,5)表示第6列第5行,两个数对表示的位置不同,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是: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中间用“,”隔开,据此解答。
13.【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小明的座位在(4,5),他同桌的座位是(5,5)。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数对中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同桌和小明在同一行,所以他同桌的座位是(5,5)或(3,5)。
14.【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 在同一方格图上,点A(7,2)表示第7列第2行,点B(2,7)表示第2列第7行,位置不同,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是: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中间用“,”隔开,据此解答。
15.【答案】(3,4);(3,5)
16.【答案】第五排第四号
【解析】【解答】如果第三排第四号用数对表示是(4,3),那么(4,5)表示的是第五排第四号.
故答案为:第五排第四号.
【分析】用数对表示位置时,第1个数字通常表示列数,第2个数字通常表示行数,据此解答.
17.【答案】(2,4)
18.【答案】(3,4)
19.【答案】(5,4);5;2
【解析】【解答】解:第5列第4行,可以用数对(5,4)表示;
(5,2)表示第5列第2行。
故答案为:(5,4);5;2。
【分析】数对的表示方法:先列后行。
20.【答案】8;1
【解析】【解答】解:因为:3+5=8,4-3=1;所以点A的位置是(8,1)。
故答案为:8;1。
【分析】根据数对(3,4)表示第3列,第4行,再考虑向右平移5格,可得此时点A在第8列,再向下平移3个,可知此时点A在第1行,据此解答即可。
21.【答案】第3列,第4行
【解析】【解答】第一个数是列,第二个数是行,(3,4)就表示小明在该教室的位置是第3列,第4行.
故答案为:第3列,第4行
【分析】数对中第一个数表示所在的列,第二个数表示所在的行;根据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填空即可.
22.【答案】5;3
【解析】【解答】解:17÷6=2……5,成成应该排在第3行,第5列,所以他应该排在(5,3)的位置。
故答案为:5;3。
【分析】用17除以6求出商和余数,用商加上1就是成成所在的行数,余数是成成所在的列数。由此用数对表示成成的位置即可。
23.【答案】(1)(3,7)
(2) 解:
(3)(3,1)
(4)(8,4)
【解析】【解答】解:(1)猴山在第3列,第7行,用数对(3,7)表示;
(3)
河马馆与猴山在同一列是第3列,与大门在同一行,是第1行,河马馆的位置记作 (3,1) ;
(4)大象馆的位置在第8列,第4行,用数对(8,4)表示。
故答案为:(1)(3,7);(3)(3,1) ;(4)(8,4)。
【分析】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前面一个数表示第几列,后面一个数表示第几行;列数一般从左往右数,行数一般从前往后数。
24.【答案】解:25×12-22×9
=300-198
=102(个)
答:多功能教室改造后至少增加了102个座位。
【解析】【分析】 改造后淘气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25,12) 表示这个多功能教室最少有25列,12行,多功能教室改造后至少增加座位的个数=行数×列数-原来平均每行座位的个数×原来的行数。
25.【答案】解:的下一步可以走到的位置有(0,0),(0,2),(4,2),(4,0),(1,3),(3,3)
的下一步可以走到的位置有:(2,4),(6,4),(2,0),(6,0)。
【解析】【分析】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前面一个数表示第几列,后面一个数表示第几行;列数一般从左往右数,行数一般从前往后数。
26.【答案】(1)答:炮(7,2),马(1,0),将(4,0)
(2)答:马(0,2),士(4,1)
【解析】【分析】(1)数对中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根据三个棋子所在的列与行用数对表示即可;
(2)根据“马”“士”走的规则确定走一步后的位置,然后用数对表示出来。
27.【答案】(1)(3,5);(6,4);(5,2)
(2)
(3)解:A′(0,4);B′(3,3);C′(2,1)。
【解析】【分析】(1)数对中的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
(2)平移,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直线方向做相同距离的移动,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运动,简称平移。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3)根据平移后的图形即可得出答案。
28.【答案】(1)解:34×36=1224(个)
答:装修后一共有 1224 个座位。
(2)解:30×35=1050(个)
1224 -1050 = 174(个)
答:装修后增加了 174 个座位。
【解析】【分析】(1)根据装修后最后一个座位的位置可知,座位一共有34列,36行,用列数乘行数即可解答;
(2)求出装修前的座位数,再用装修后的座位数减去装修前的座位数即可。
29.【答案】(1)解:A(1,1),B(4,1),C(5,3),D(2,3)
(2)解:
【解析】【分析】(1)数对中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根据各点所在的列与行用数对表示即可;
(2)先确定平移的方向,然后根据平移的格数确定对应点之间的格数,先确定对应点的位置,再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30.【答案】解:聪聪先去了照相馆,然后去了商店,又去了展览馆,又去了医院,最后去了动物园。
【解析】【分析】数对是一个表示位置的概念,相当于坐标,前一个数字表示列,后一个数字表示行,比如(2,5)表示它的位置是第二列第五行。可以很容易的判断出某一处的位置。
31.【答案】(1)解:根据各点所在的列与行画图如下:
(2)解:AI与DG平行,这个图形是梯形.
【解析】【分析】(1)数对中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根据各点所在的列与行描出各点;(2)连接各点并根据图形的特点判断图形的形状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