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2024-2025学年下学期五调九年级物理化学合卷-初中化学
一、选择题
1.金属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物质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玻璃 B.塑料 C.木材 D.生铁
2.下列有关“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取用粗盐 B.过滤粗盐溶液 C.蒸发滤液 D.称量精盐质量
3.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吃水果和蔬菜可以补充维生素
B.电动汽车使用的电能都来自可再生能源
C.微量元素对人体作用十分重要,必须大量服用
D.大米中含有丰富的糖类物质,霉变大米经淘洗后可食用
4.《本草纲目》记载:“三七近时始出,南人军中,用为金疮要药,云有奇功”。三七中止血的活性成分主要是田七氨酸(C5H8N2O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田七氨酸中含一个氮分子
B.田七氨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田七氨酸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D.田七氨酸中碳、氢、氮、氧元素的个数比为5:8:2:5
5.科学家先用太阳光在新型催化剂Ⅰ表面高效分解水,再利用高效催化剂Ⅱ将二氧化碳转化为乙烯(C2H4),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烯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 B.整个反应过程中涉及到3种氧化物
C.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发生改变 D.该体系能实现水的循环利用
6.如图所示物质及变化均是初中常见的纯净物及反应。“—”表示相连物质可以反应,“→”表示一种物质通过一步反应可以转化成另一种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②③④可以均为置换反应 B.若甲为常见的碱,丙可能是酸、碱或盐
C.甲、乙、丙不可能都含金属元素 D.若丙为氧化物,甲、乙不能同时为氧化物
7.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不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
B.向等质量、相同浓度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过量锌粉和铁粉
C.向盛有硝酸铜和硝酸银混合溶液的烧杯中逐渐加入金属锌
D.向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少量MnO2
8.有一包白色固体粉末,含有碳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钙、生石灰和氯化钠中的四种物质。化学项目小组为探究粉末的组成,称取21.0g的样品,加入足量水,充分溶解,静置,再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不考虑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充分反应后,将反应后溶液蒸发得到固体,测定所得固体中含15.0g氯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点溶液中一定只含Na+、Ca2+、Cl-
B.该样品中一定含Na2CO3、CaCO3
C.稀盐酸过量不影响蒸发后所得固体中氯元素质量的测定
D.O~M之间一定发生化学反应:
二、填空与简答
9.垃圾发电是通过焚烧城市生活垃圾将其转化为电能或热能的过程,其核心流程如下:
前处理阶段包括垃圾的分类与分拣,并将大件垃圾破碎等。再通过焚烧垃圾加热锅炉水管,产生高温蒸汽,推动汽轮机旋转发电。焚烧阶段会产生HCl、SO2等有害气和烟尘,需通过多级净化系统处理,以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垃圾中,可回收利用的有______。
A.矿泉水瓶 B.废纸 C.废杀虫剂
(2)将大件垃圾破碎的目的 。
(3)脱酸塔中可喷入石灰浆[主要成分为Ca(OH)2]来吸收HCl、SO2等气体,请写出石灰浆与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0.20℃时,将10g固体甲加入到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如图①;再加入xg固体甲,充分搅拌后如图②;改变温度至t2℃,充分搅拌后如图③。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20℃时,物质A和B的溶解度均为 。
(2)图④中表示固体甲的溶解度曲线的是 (选填“A”或“B”)。
(3)图①、②、③中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 。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标号)。
A.②中溶液中溶剂和溶质的质量比为4:1
B.若将①溶液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为30%,可以将①溶液蒸发水,并恢复到20℃
C.当x=15时,②中恰好没有固体剩余,且溶液为甲的饱和溶液
D.若要降低③中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以加入少量B固体(无化学反应发生)
11.无水氯化钙在工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可作干燥剂、脱水剂、凝固剂等,也可用于造纸、化肥、塑料、橡胶等产品。以石灰石矿粉(含有MgSO4、Fe2O3、SiO2等杂质)为原料生产无水氯化钙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SiO2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
(2)过滤和蒸发操作中都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
(3)滤液2中所含阳离子一定有 (填离子符号)。
(4)石灰石矿粉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写一个即可)。
(5)调节pH后,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方法: ,则溶液呈中性。
三、实验题
12.宋朝王希孟的名画《千里江山图》,主要用了石绿、石青两种矿物质颜料。石青和石绿的主要成分均为碱式碳酸铜,可表示为Cux(OH)y(CO3)z。为了探究某石青样品所含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某学习小组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已知:Cux(OH)y(CO3)z受热时会分解得到CuO等三种常见的氧化物,且分解前后各元素化合价不变;碱石灰为CaO与NaOH的固体混合物;装置A、C、D、E中药品均足量;加热时样品中杂质不发生反应。
【实验步骤】
①连接好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装入10.00g干燥样品。
③打开弹簧夹,鼓入空气一段时间后关闭弹簧夹。
④称量相关装置的质量。
⑤打开温控电加热器加热,加热至无明显变化后,停止加热。
⑧______(请补充该步操作内容)
⑦称量相关装置的质量,装置C增重0.45g,装置D增重2.20g。
【实验分析】
(1)写出仪器a的名称: ,装置C的作用是 。
(2)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步骤⑥: 。
(4)该样品中碱式碳酸铜[Cux(OH)y(CO3)z)的x:y:z为 。
四、计算题
13.在装有一定量的稀硫酸的烧杯中加入5.6g的铁粉,恰好完全反应,测得烧杯内剩余物质质量为105.0g。
(1)向稀硫酸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后,溶液颜色为 (选填“红色”、“紫色”或“蓝色”)。
(2)计算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参考答案
1.D
2.C
3.A
4.C
5.D
6.A
7.B
8.B
9.(1)AB
(2)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充分
(3)
10.(1)25g
(2)A
(3)②
(4)AD
11.(1)+4价
(2)玻璃棒
(3)H+、Mg2+、Ca2+、Fe3+
(4)Fe2O3+6HCl=2FeCl3+3H2O(合理即可)
(5)将被测液用玻璃棒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比,得出pH=7时
12.(1) 铁架台 吸收水分,干燥二氧化碳
(2)2NaOH+CO2=Na2CO3+H2O
(3)打开弹簧夹,鼓入空气一段时间后关闭弹簧夹
(4)3:2:2
13.(1)红色
(2)
设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为x。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