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高考化学一轮基础复习训练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一、单选题
1.二氧化碳-甲烷重整是资源化利用的重要研究方向,涉及的主要热化学方程式有:
①
②
③
已知键能为,键能为,键能为,则中的碳氧键键能(单位:)为( )
A.
B.
C.
D.
2.已知298 K、101 kPa时, ,的临界温度(能够液化的最高温度)为32.98 K。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氢气燃烧热
B. 题述条件下2 mol 和1 mol 在燃料电池中完全反应,电功+放热量=
C. 氢能利用的关键技术在于安全储存与运输
D. 不同电极材料电解水所需电压不同,产生2 g 消耗的电功相同
3.各相关物质的燃烧热数据如表。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物质
A.
B.
C.
D.
4.标准状态下,下列物质气态时的相对能量如表:
物质(g)
能量/ 249 218 39 10 0 0
可根据计算出中氧氧单键的键能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的键能为
B. 的键能大于中氧氧单键的键能的两倍
C. 解离氧氧单键所需能量:
D.
5.标准状态下,气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相对能量与反应历程示意图如图(已知和的相对能量为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可计算键能为
B. 相同条件下,的平衡转化率:历程II > 历程I
C. 历程I、历程II中速率最快的一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D.
6.科学家预测“氢能”将是人类社会最理想的新能源,目前有人提出一种最经济最理想的获得氢能源的循环体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氢能的利用过程中,可循环使用
B. 开发和利用“氢能”,减少煤炭等化石能源的使用有助于控制臭氧层空洞的形成
C. 该法制氢的关键是寻找光分解催化剂
D. 利用光电转化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用于电解水而获得氢气
7.已知: 。部分键能数据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化学键
键能/ 808 436 464
A. 中的键能为
B.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吸热反应必须加热才能进行
C. 当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
D. 和充分反应生成和吸收的热量
8.相关有机物分别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 mol环己烷()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 )
A. ,说明碳碳双键加氢放出的热量与分子内碳碳双键数目成正比
B. ,说明单双键交替的两个碳碳双键间存在相互作用,有利于物质稳定
C. ,说明苯分子中不存在三个完全独立的碳碳双键
D. ,,说明苯分子具有特殊稳定性
9.某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分为2步进行
B. 总反应焓变为
C. 第一步反应为放热反应,第二步反应为吸热反应
D. 升高温度,第一步反应速率减小,第二步反应速率增加
10.“中国芯”的主要原料是单晶硅,“精炼硅”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 过程Ⅰ是吸热反应
B. 过程Ⅱ发生了化学变化
C. 过程Ⅲ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D. 实际工业生产中,粗硅变为精硅的过程无需外界能量供给
11.一定条件下,三个基元反应的正反应活化能[]和逆反应活化能[]如表:
基元反应 正 逆
Ⅰ 30 55
Ⅱ 70 21
Ⅲ 16 35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的是( )
A. Ⅰ、Ⅱ B. Ⅰ、Ⅲ C. Ⅱ、Ⅲ D. Ⅱ
12.甲烷在某含Mo催化剂作用下部分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B. 步骤2逆向反应的
C. 步骤1的反应比步骤2快
D. 该过程实现了甲烷的氧化
13.2023年5月10日,天舟六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下列不能作为火箭推进剂的是( )
A. 液氮—液氢 B. 液氧—液氢 C. 液态—肼 D. 液氧—煤油
14.科学研究表明和反应生成和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 反应过程中每生成,转移电子
C. 反应过程中每生成释放热量
D. 和的总能量比和的总能量高
15.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直接燃烧煤和将煤进行深加工后再燃烧的效率相同
B. 天然气、水能属于一次能源,水煤气、电能属于二次能源
C. 人们可以把放热反应释放的能量转化为其他可利用的能量,而吸热反应没有利用价值
D. 地热能、风能、天然气和氢能都属于新能源
16.已知:①的燃烧热为;②中和反应生成1 mol水时的反应热为;③水的汽化热为。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B.
C.
D.
17.1868年狄青和洪特发现了用空气中的氧气来氧化氯化氢气体制取氯气的方法:。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 若为液态,则生成物总能量将变大
C. 和总能量高于的总能量,反应时向环境释放能量
D. 断开旧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大于形成新化学键所释放的总能量
18.已知断裂中的需要吸收能量,断裂中的需要吸收能量,生成中的能放出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和的总能量为
B.
C.
D. 比更容易断裂
二、非选择题(共4题)
19.(1)已知的燃烧热, ,则________(填“>” “<”或“=”)726.5。
(2)将和通过灼热的炭层,生成和,当有参与反应时释放出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火箭和导弹表面的薄层是耐高温物质。将石墨、铝粉和二氧化钛按一定比例混合在高温下煅烧,所得物质可作耐高温材料: ,则反应过程中,每转移电子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
20.(1)氧化脱氢反应:
①
②
计算: ________。
(2)水煤气是的主要来源,研究对体系制的影响,涉及主要反应如下:
Ⅰ.
Ⅱ.
Ⅲ.
则的焓变________(用代数式表示)。
21.(1)某科研小组尝试利用固体表面催化工艺进行的裂解。若用特定符号分别表示、、和固体催化剂,在固体催化剂表面的裂解过程如图所示,从吸附到解吸的过程中,能量状态最高的是________(填字母),其理由是________。
(2)已知: 。25 ℃、100 kPa时,气态分子断开化学键的焓变称为键焓。已知、的键焓分别为、,分子中碳氧键的键焓为________。
22.(1)取的溶液与的稀盐酸置于如图所示的简易量热计中进行反应,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实验装置中缺少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若测得的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填字母)。
a. 用温度计测量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量盐酸的温度
b. 用量筒量取稀盐酸体积时仰视读数
c. 分多次把溶液缓慢倒入盛有稀盐酸的小烧杯中
(2)已知25 ℃时有关物质的燃烧热数据如表,则反应 ________(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物质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二、非选择题
19.(1)
(2)
(3)
20.(1)
(2)
21.(1);是过渡态,过渡态的能量最高
(2)(或)
22.(1)环形玻璃搅拌棒;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