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正阳二中、正阳一中中考三模化学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正阳二中、正阳一中中考三模化学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8-18 14:56: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中招第三次模拟试卷
化学
(时间:50分钟满分:50分)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Ca:40 Fe:56 Cu:6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
1. 大别山是著名红色教育基地。下列红色研学项目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生火煮菜汤 B. 编织蒲草鞋 C. 擦拭纪念碑 D. 缝制五角星
2. 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有吃粽子的习俗。下列包粽子的食材中所含主要营养物质为蛋白质的是
A. 糯米 B. 瘦肉 C. 香菇 D. 蜜枣
3. 被毛主席誉为“工业先导,功在中华”的范旭东先生创办企业,规模化生产纯碱。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纯碱属于
A. 酸 B. 碱 C. 盐 D. 氧化物
4. 下列安全提示图标与“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无关是
A. 护目镜 B. 用电
C. 明火 D. 排风
5. 2025年2月进行首飞的长征八号甲火箭发动机中填充了液氧。下列物质的构成微粒与构成液氧的微粒类别相同的是
A. 氨气 B. 汞 C. 金刚石 D. 硫酸铜
6. 某同学在跨学科实践活动中用注射器自制了如图所示的便携净水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净水器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B. 小卵石、石英砂分别起到过滤、吸附的作用
C. 活性炭净水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
D. 待处理的水由下往上压,可达到更好的净化效果
7. 实验考试时,某同学抽到配制50g质量分数为2%的氯化钠溶液的试题。下列操作一定会导致他所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大的是
A. 称量1g氯化钠时右盘忘记放纸片 B. 用量筒量取49mL水时俯视刻度
C. 溶解时所用的烧杯内原本有少量的水 D. 搅拌溶解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8. 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上涂有朱砂。朱砂中硫元素、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硫和汞都是非金属元素 B. 的核外电子数为82
C. 硫原子和汞原子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D. 等质量汞、硫中,汞含有的原子数目更多
9. 某品牌钙片标签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碳酸钙片
【成分】碳酸钙()、维生素
【规格】每片1g,碳酸钙含量75%
【用法用量】口服,咀嚼后咽下。成人:一次1片,一日2次。儿童酌量。
A. 碳酸钙由5个原子构成 B. 碳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
C. 钙元素是人体所需常量元素 D. 按用量服用,成人每天可补充0.6g钙元素
10. 化学学习注重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中正确的是
A. 分离空气得到氮气——分子可以再分
B. 食盐水能导电——溶液中有大量自由移动的电子
C 溶液和溶液都显碱性——溶液中都含有
D. 电解水生成氢气、氧气——水分子由氢原子、氧原子构成
11. 硝酸钾、氯化钠的溶解度表和溶解度曲线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硝酸钾的溶解度/g 20.9 316 45.8 63.9 85.5 110.0
氯化钠的溶解度/g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A. 的数值在20~30
B. 溶解度曲线图中的甲物质是硝酸钾
C. ℃时,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 将60℃时105g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到20℃,所得溶液为65.8g
12. “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下列劳动实践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
选项 劳动实践 化学知识
A 用碳素墨水书写档案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B 灼烧区分羊毛和涤纶 二者灼烧后的气味不同
C 用生石灰作速热米饭的加热包 生石灰和水反应放热
D 烧水时未到沸点水中就有气泡冒出 压强变小,气体的溶解度变小
A. A B. B C. C D. D
13. 向等质量的金属X、Y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X、Y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都是+2价),生成氢气与消耗硫酸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X、Y与稀硫酸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b点时,消耗H2SO4的质量:X>Y
C. 由图可知相对原子质量:XY
14. 《抱朴子 内篇》中记载“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在80g硫酸铜溶液中加入5.6g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渣的质量为6g,则滤渣中铜的质量为
A. 2.4g B. 2.8g C. 3.2g D. 4.8g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5. 请根据要求填空:
(1)地壳中含量最高金属元素形成的离子的化学符号为___________。
(2)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中最靠左的非金属元素是___________。
16. 蒸汽眼罩是一种缓解眼睛疲劳的产品,眼罩中有铁粉、氯化钠、活性炭、聚酯纤维等材料,其中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___________。眼罩借助铁生锈产生热量,该反应需要铁粉接触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铁锈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17. 某科学团队设计的碳循环路径的微观示意图如下,请回答:
(1)过程I中,Cu基材料起催化作用,其质量在反应前后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过程I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18. 化学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通入O2前,白磷均不燃烧;通入O2后,甲中白磷不燃烧,乙中白磷燃烧。(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60℃)请回答: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写1个即可)。
(2)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与O2接触所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3)若将甲中的白磷换成红磷,其他操作不变,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19. 硫酸、氢氧化钠是常见的酸、碱,请回答:
(1)将浓硫酸稀释成稀硫酸时,应慢慢将___________(填“浓硫酸加入水中”或“水加入浓硫酸中”)。
(2)氢氧化钠与酸、盐的反应,生成物中一定有①水、②气体、③沉淀、④盐中的___________(填序号)。
(3)等质量且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pH___________(填“>”“<”或“=”)7。
20. A~E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与反应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二者可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生成另一种物质),其中A是最理想的清洁燃料,C常用作图书档案的灭火。试回答:
(1)若D、E均为单质,则D在E中反应的现象为___________。
(2)若D、E均为氧化物,且E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则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上述两种情况中,C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均可能为___________。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
21.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学科有重要意义。
(1)请从微观角度解释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
(2)请从以下所给问题中任选一个回答。
①实验后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什么?_____
②若要利用如图装置直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可将碳酸钠粉末换成什么试剂?_____
22. 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
(1)请写出A装置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将ABF连接进行实验,观察到F中干燥试纸不变色,湿润试纸变红。该现象能否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为什么?
(3)要制取并收集一瓶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所选装置的导管接口从左到右的正确连接顺序为:a接____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
23. 现利用如图所示实验验证Al、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请回答:
(1)请写出A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前铝丝需先用砂纸打磨光亮,原因是什么?
(3)实验结束后某同学将两支试管中的金属和溶液均倒入一个废液缸中,最终所得溶液呈蓝色,请分析该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24. 化学小组同学欲验证某粗盐中是否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硫酸钠等可溶性杂质。将粗盐溶解、过滤,对所得滤液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微溶物均不形成沉淀)。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请根据实验现象分别判断三种可溶性杂质是否存在。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25. 化学小组围绕“碳和碳中和”进行项目式学习,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碳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补画完整。
(2)为研究自然界中的某重要转化,化学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探究。
①该转化能将CO2、H2O转化为糖类,它是绿色植物的___________作用。
②水槽中的培养液含有氯化铵,氯化铵是一种___________(填“氮肥”“磷肥”或“钾肥”)。
③光照一段时间后,甲中的植物叶片能检测到淀粉,而乙中的不能,请解释原因___________。
(3)化学小组了解到,为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我国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和实践。
①碳替代——用清洁的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太阳能 b.地热能 c.焦炭 d.汽油
②碳捕捉——某CO2捕捉器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采用喷雾方式加入氢氧化钾溶液,其优点是什么?___________
③碳封存——我国海上二氧化碳封存工程项目已经投入使用。从分子角度解释,封存二氧化碳时用压缩机将二氧化碳压缩的微观本质是什么?___________
④碳利用——利用CO2与CH4在催化并高温的条件下制得氢气和一氧化碳可达成碳减排。请计算88kg二氧化碳理论上可转化成多少氢气?___________
2025中招第三次模拟试卷
化学
(时间:50分钟满分:50分)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Ca:40 Fe:56 Cu:6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
【1题答案】
A
【2题答案】
B
【3题答案】
C
【4题答案】
B
【5题答案】
A
【6题答案】
D
【7题答案】
B
【8题答案】
C
【9题答案】
A
【10题答案】
D
【11题答案】
C
【12题答案】
D
【13题答案】
D
【14题答案】
C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5题答案】
(1)
(2)Si
【16题答案】
①. 聚酯纤维 ②. 氧气、水 ③. Fe2O3+6HCl=2FeCl3+3H2O
【17题答案】
(1)不变 (2)
【18题答案】
(1)或
(2)通入O2前,乙中的白磷不燃烧;通入O2后,乙中白磷燃烧
(3)能
【19题答案】
(1)浓硫酸加入水中
(2)④ (3)>
【20题答案】
(1)发出白光,放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3CO+Fe2O32Fe+3CO2
(3)CO2+Ca(OH)2=CaCO3↓+H2O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
【21题答案】
(1)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不变
(2) ①.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是气体,会散逸到空气中,导致质量减小,故天平不平衡 ②. 氢氧化钠溶液(合理即可)
【22题答案】
(1);
(2)不能,浓盐酸易挥发,可能氯化氢使湿润试纸变红;
(3) ①. e ②. d ③. b ④. c ⑤. f
【23题答案】
(1)
(2)铝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若不打磨会阻止反应进行
(3)一定含有Al(NO3)3和Cu(NO3)2,可能含有AgNO3
【24题答案】
(1)
(2)一定存在氯化镁,一定不存在氯化钙,可能存在硫酸钠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25题答案】
(1) (2) ①. 光合 ②. 氮肥 ③. 乙中的二氧化碳被NaOH溶液吸收
(3) ①. ab ②. 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 ③. 分子之间存在间隔,受压后,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④. 解:设理论上可转化成氢气的质量为x
x=8kg
答:理论上可转化成氢气的质量为8kg。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