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25.手术台就是阵地 课型:新授 课时: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第 周 年 月 日 第 节 周 节数:
1.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认识“棒、血”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大、担”,会写“术、焰”等11个字,会写“手术台、阵地”等13个词语。 ②语言运用: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联系事情发生的背景,说出对“手术台就是阵地”的理解。 ③思维能力:练习默读课文,指导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在独立的阅读和思考中培养阅读能力。 ④审美创造:使学生了解白求恩大夫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坚守阵地,连续三天三夜冒着生命危险为伤员动手术的事迹,教育学生学习白求恩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
思政元素:明白做事要认真负责、无私奉献。
2.学习重点难点: 1.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结合描写战斗激烈的语句,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的含义。 2.关注文中描写白求恩的语句,感受白求恩的品质。
3.教学准备:PPT
4.学习活动设计:
环节一:激趣导入,质疑问难
教师活动: 1.思考:经常出现在这两个地方的是什么人? 2.激趣: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文章里,有一个人在不间断的69个小时里,始终站在手术台前给病人做手术,他心里时刻想着手术台就是他的阵地,这个人是谁呢? 3.初读课文,自主识字学词。 4.自由朗读课文。 5.默读课文。 学生活动: 1.学生齐读课题。 2.补充“就是”,完成课题,齐读课题。 3.标出自然段,圈画不认识、不理解的生字新词。 4.自主交流。
活动意图:导入环节引导学生读题质疑,能更好地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方向性的引领。
环节二:合作探究,识字读词
教师活动: 1.自读课文。 2.边读边思考:课文的主人公是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识字学词。 4.读句子,理解重点词语。 5.理清脉络。 6.出示“导读提示”:说出对“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的理解。 7.可以运用“默读课文,联系事情发生的背景及相关资料”的方法来理解。 8.默读课文,走进故事,再次感知内容。 9.联系事情发生的背景及相关资料,聚焦、探究重点。 学生活动: 1.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认读生字词。(多种形式认读) 3.标出要求会认的生字,学生分组自学。 4.学生读句子,分组交流,弄懂词语意思。 5.请5名同学轮流读课文,其余同学边听边思考,看看自己都读懂了什么。 6.读第1自然段,理解“挨”及“挨了当头一棒”的意思。 7.读第2自然段第1句话,想象齐会战斗的惨烈战况,初步了解白求恩就是在离火线不远的小庙里给伤员做手术,“手术台”离火线不远,是为了让伤员得到最及时的救治。
活动意图: 抗日战争离学生的实际生活久远,联系背景知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理解白求恩大夫的高尚品质。
5.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书写本课的生字 巩固作业:完成同步练习 提升作业:课外阅读:快乐读书吧的书目
6.板书设计: 25.手术台就是阵地 背景:齐会战斗 战斗激烈,形势紧张 白求恩:在战火中做手术 镇定、坚定,无私奉献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25.手术台就是阵地 课型:新授 课时: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第 周 年 月 日 第 节 周 节数:
1.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认识“棒、血”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大、担”,会写“术、焰”等11个字,会写“手术台、阵地”等13个词语。 ②语言运用: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联系事情发生的背景,说出对“手术台就是阵地”的理解。 ③思维能力:练习默读课文,指导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在独立的阅读和思考中培养阅读能力。 ④审美创造:使学生了解白求恩大夫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坚守阵地,连续三天三夜冒着生命危险为伤员动手术的事迹,教育学生学习白求恩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
思政元素:明白做事要认真负责、无私奉献。
2.学习重点难点: 1.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结合描写战斗激烈的语句,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的含义。 2.关注文中描写白求恩的语句,感受白求恩的品质。
3.教学准备:PPT
4.学习活动设计:
环节一:重点朗读,感悟品质
教师活动: 1.默读全文,了解白求恩的处境和他的表现。 2.出示描写战场形势的语句。 3.出示描写白求恩做手术的语句。 4.引导:就在这离火线不远的小庙里,白求恩正在给伤员做手术。他是怎么做的呢? 5.引导:就在这离火线不远的小庙里,白求恩正在给伤员做手术。他是怎么做的呢? 6.读第2自然段中描写白求恩的语句。 7.聚焦重点,结合处境,读懂白求恩是“怎么说的”。 8.分角色朗读第3自然段中白求恩与卫生部部长的对话。 9.读读白求恩谢绝撤退的理由,尝试用自己的话说说“手术台就是医生的阵地”的含义。 10.回归整体,读懂白求恩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11.有感情地朗读,再现场景。 学生活动: 1.用横线画出描写战场形势的语句,用波浪线画出描写白求恩做手术的语句。 2.男女生对读,初步了解白求恩的高贵品质。 3.结合插图和重点语句,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 4.圈出白求恩的动作(“接过、取出、丢”等),感受其技术纯熟、动作敏捷。 5.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 6.进入角色,展开想象。 7.战场是战士们要坚守的阵地,那么作为医生,守护在救死扶伤的手术台旁,这也是要坚守的原则;既然战士们没有离开战场,依然有人员伤亡,那么医生就应该坚守在救死扶伤的第一线。
活动意图: 通过分角色朗读、有感情地朗读等形式,突破本课教学的重难点——联系事情发生的背景,说出对“手术台就是阵地”的理解。
环节二:拓展阅读,升华情感
教师活动: 1.联系全文及资料,解决疑问:为什么白求恩大夫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并坚持“手术台就是阵地”? 2.补充阅读白求恩的书信。 3.思考:了解了白求恩的革命经历,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学生活动: 1.体会他身上所具有的国际主义精神。 2.自读课文。 3.默读课文。 4.白求恩是一名富有同情心和使命感、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白衣战士。
环节三:指导书写,抄写词语
教师活动: 1.指导写字。 2.引导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3.指导书写左右结构的字。 4.指导书写独体字。 5.课件出示:术、焰、挨、血、仍、取、盘、迅、速、夺、秒。 6.自主观察:要写好这几个字,要注意些什么? 7.师范写,提示书写要点。 8.抄写“词语表”中的本课词语。 学生活动: 1.指导书写生字。 2.学生练写,全班展评。 3.学生自主练写,同桌互评。 4.请写下来,和同学交流。 5.学生练写,全班展评。
活动意图: 重视学生自主观察、分析,有的放矢地突破书写难点,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的书写技能,重视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
5.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巩固作业:完成同步练习。 提升作业:课外阅读:快乐读书吧的书目。
6.板书设计:
7.教学反思与改进: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改进措施:
检查 签字 备课组 教研组 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