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温度与物态变化
(复习课)
复习目标一:
自学指导一
认真阅读课本P2-------P9有关内容。完成以下检测。时间3分钟
能说出液体温度计的原理,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能说出蒸发的定义以及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知识梳理:
(一)、物质的三态
1、物质的状态:物质通常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
2、自然界中水的三态:冰、雪、霜、雹是固态;水、露、雾是液态,烧水做饭时见到的“白汽”也是液态;水蒸气是气态。
3、物态变化:物质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温度
人们对冷热的感觉是不可靠的!
人们引入温度(t)这一概念来准确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因此:
温度单位
摄氏度(℃)
定义
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将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义为0℃,水沸腾时的温度为100℃
温度读法
1℃ 人体体温37℃ 我国极低温-52.3 ℃
(二)、温度的测量
液体温度计及其使用
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
原理: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水银、酒精、煤油
温度计的使用
液体温度计及其使用
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分类
寒暑表
温度计
体温计
自学检测一
1、物质的状态:物质通常有 ______、和 ________三种状态。
2、自然界中水的三态:冰、雪、霜、雹是 ;水、露、雾是 ,
烧水做饭时见到的“白汽”也是_____;水蒸气是_____.
3、物体的冷热程度叫______。
4、摄氏温度:通常情况下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作为 度,
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作为____度,0度到100度之间等分成100份,每一份叫 ______ 或( )。
正常人的体温为________ 读作 __________.
-4.7℃读作__________ 或 _________。
5 家庭和物理实验室常用______ 测量温度。
它是利用水银、酒精、煤油等液体的________性质制成的。
6 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是
7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是什么
8,蒸发与沸腾的异同点.
复习目标二
能说出物态变化规律及特点,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特点及影响,会画熔化、凝固、沸腾图象: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态变化联系起来,并能解释。
自学指导二
认真阅读与思考P10——p22内容,时间是4分钟,完成以下检测:
固态 液态 气态
熔化
(吸热)
凝固
(放热)
二、物态变化
固态 液态 气态
熔化
(吸热)
凝固
(放热)
汽化
(吸热)
固态 液态 气态
熔化
(吸热)
凝固
(放热)
汽化
(吸热)
液化
(放热)
凝华
(放热)
升华
(吸热)
固体
晶 体:
非晶体:
海波、冰、石英、水晶、
食盐、萘、明矾、各种金属
松香、玻璃、蜂蜡、沥青、橡胶
固体分类
熔化时具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熔点
(物质的特性)
熔化时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常见晶体:
常见非晶体:
晶体的熔化过程
温度℃
时间min
温度℃
时间min
非晶体的熔化过程
A
B
C
D
晶体凝固过程
非晶体凝固过程
温度℃
温度℃
时间min
时间min
1、实验室常用温度计和体温计相比,____更精确一些。
2、对冰水混合物缓慢加热,冰全部化成水前温度_____。
3、用铜块烧铸铜像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
4、体温计正确消毒方法是___ A、用开水煮 B、用自来水冲刷 C、用酒精加热 D、用医用酒精擦抹
5、物体吸热后___ A、温度上升 B、温度一定不变
C、温度不一定会升高 D、温度下降
6、问答题:
时值隆冬,怎样防止我们家的菜窖里的菜不被冻
坏,并说出物理原理。
自学检测二 比一比,看谁做的最棒!
体温计
保持不变
熔化、凝固
D
C
目标三
实际生活环境下水的物态变化现象的辨识
自学指导三
认真阅读与思考P22——p27内容,完成以下检测:
雾凇
七嘴八舌
冬天,小刚的奶奶早晨将洗好的衣服拿到室外晾晒,小刚发现晾晒的衣服在冒热气;中午,他放学回来,发现这些衣服变硬了;傍晚,奶奶将衣服收到室内,小刚发现衣服干了;过了一会儿,一小部分没干的地方又湿了;第二早晨,小刚又发现本来是湿的又干了。讨论一下上述情景中有哪些物理现象?
知识小结
多动一下脑筋,你会成功的!
一、判断题 自学检测三
1、蒸发时要吸热,可以获得低温。( )
2、雾、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
3、沸腾可以在任何温度下发生。( )
4、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叫汽化。( )
5、用敞开的水壶烧水,水沸腾后,再用猛火加热,则水温将升高。( )
二、问题解决题
买回家的蔬菜时间长了会因失去水分而干瘪,你能帮助妈妈解决这一难题吗?
√
√
×
×
×
加油呀!胜利等着你。
请将下列所学知识用线连起来
河面上冰冻解了 凝华
夏天,湿衣服变干 汽化 吸热
草木上的露珠 凝固
冰冻的衣服干了 熔化 放热
窗上的冰花 液化
冬天,河水封冻了 升华
加油呀!胜利等着你。
请将下列所学知识用线连起来
河面上冰冻解了 凝华
夏天,湿衣服变干 汽化 吸热
草木上的露珠 凝固
冰冻的衣服干了 熔化 放热
窗上的冰花 液化
冬天,河水封冻了 升华
例题讲解
例1.夏天,人们吃冰棍时,看到冰棍周围冒着“白气”;冬天,人呼出“白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
B.它们都属于汽化现象
C.冰棍冒“白气”是冰棍先熔化后蒸发形成的,呼出的“白气”是液化的水蒸气
D.冰棍冒“白气”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人呼出的“白气”是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
D
例2、下列有关天气现象及其成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刮风是水蒸气太多形成的
B.大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霜是地面附近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D.雪花是高空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A
链接中考
1. 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
A.初春,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
B.初夏,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
C.深秋,红红的苹果蒙上白霜
D.严冬,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
2. 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快的是( )
A.用电吹风机吹头发
B.给墨水瓶加盖
C.用地膜覆盖农田
D.把新鲜的苹果装入塑料袋
3. 下列现象中利用了升华吸热的是( )
A.向地上洒水会使周围更凉快
B.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得冰凉
C.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变质
D.游泳完上岸后感到有点冷
4. 在很多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熄火加油”、
“请不要使用手机”等. 这样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
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汽油容易( )
A.液化 B.汽化 C.凝华 D.升华
5.炸油条、鸡翅膀用油;煮地瓜、玉米用水。
这样可以对不同烹饪手段提供各自所需的
(选填“热量”或“温度”),
这是因为油和水的 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