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高考化学一轮基础复习训练
电解池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一、单选题
1.某固体电解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电极1的多孔结构能增大与水蒸气的接触面积
B. 电极2是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C. 工作时从多孔电极1迁移到多孔电极2
D. 理论上电源提供能分解
2.“绿色零碳”氢能前景广阔。为解决传统电解水制“绿氢”阳极电势高、反应速率缓慢的问题,科技工作者设计耦合高效制的方法,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反应机理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相同电量下理论产量是传统电解水的1.5倍
B. 阴极反应:
C. 电解时通过阴离子交换膜向b极方向移动
D. 阳极反应:
3.用石墨作电极,电解稀溶液的装置如图所示,通电后在石墨电极A和B附近分别滴加一滴石蕊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逸出气体的体积:A电极<B电极
B. 一电极逸出无味气体,另一电极逸出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C. A电极附近呈红色,B电极附近呈蓝色
D. 电解一段时间后,将全部电解液转移到同一烧杯中,充分搅拌后溶液呈中性
4.在熔融盐体系中,通过电解和获得电池材料,电解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解时电极N上产生
B. 电解时电极M上发生氧化反应
C. 该体系中,石墨优先于参与反应
D. 电解时,阳离子向石墨电极移动
5.氯碱工业能耗大,通过如图改进的设计可大幅度降低能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电极A接电源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B. 电极B的电极反应式为
C. 应选用阳离子交换膜,在右室获得浓度较高的溶液
D. 改进设计中通过提高电极B上反应物的氧化性来降低电解电压,减少能耗
6.一种基于氯碱工艺的新型电解池(如图),可用于湿法冶铁的研究。电解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阳极反应:
B. 阴极区溶液中浓度逐渐升高
C. 理论上每消耗,阳极室溶液减少
D. 理论上每消耗,阴极室物质最多增加
7.我国科研工作者研发了一种新型复合电极材料,可将电催化转化为甲酸,如图是电解装置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石墨电极为阴极,发生氧化反应
B. 电极A的电极反应:
C. 电解时通过阴离子交换膜向b极方向移动
D. 总反应为电解
8.若要在铜片上镀银,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将铜片接在电源的正极
②将银片接在电源的正极
③在铜片上发生的反应是
④在银片上发生的反应是
⑤可用溶液作电解质溶液
⑥可用溶液作电解质溶液
A. ①③⑥ B. ②③⑥ C. ①④⑤ D. ②③④⑥
9.破损的镀锌铁皮在氨水中发生电化学腐蚀,生成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氨水浓度越大,腐蚀趋势越大
B. 随着腐蚀的进行,溶液的变大
C. 铁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D. 每生成标准状况下,消耗
10利用金属、海水及其中的溶解氧可组成电池,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极为电池正极
B. 电池工作时,海水中的向电极移动
C. 电池工作时,紧邻电极区域的海水呈强碱性
D. 每消耗,电池最多向外提供电子的电量
11.一种太阳能驱动环境处理的自循环光催化芬顿系统工作原理如图。光阳极发生反应:,。体系中与ⅡⅣ发生反应产生的活性氧自由基可用于处理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芬顿系统能量转化形式为太阳能→电能→化学能
B. 阴极反应式为
C. 光阳极每消耗,体系中生成
D. 在ⅡⅣ的循环反应中表现出氧化性和还原性
12.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海葵一号”将在珠江口盆地海域使用,其钢铁外壳镶嵌了锌块,以利用电化学原理延缓外壳的腐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钢铁外壳为负极
B. 镶嵌的锌块可永久使用
C. 该法为外加电流法
D. 锌发生反应:
13.2024年5月8日,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顺利完成首次海试。舰体表面需要采取有效的防锈措施,下列防锈措施中不形成表面钝化膜的是( )
A. 发蓝处理 B. 阳极氧化 C. 表面渗镀 D. 喷涂油漆
14.为检验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对钢铁防腐的效果,将镀层有破损的镀锌铁片放入酸化的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取溶液分别实验,能说明铁片没有被腐蚀的是( )
A. 加入溶液产生沉淀
B. 加入淀粉碘化钾溶液无蓝色出现
C. 加入溶液无红色出现
D. 加入溶液无蓝色沉淀生成
15.下列有关金属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铁锅中残留的水滴内部比边缘更容易生锈
B. 保暖贴在发热过程中主要发生了化学腐蚀
C. 纯银器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变黑,是因为发生了吸氧腐蚀
D. 航海船只的船底镶嵌锌块,利用了牺牲阳极法保护金属船体
16.某无隔膜流动海水电解法制的装置如图所示,其中高选择性催化剂可抑制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端电势高于端电势
B. 理论上转移生成
C. 电解后海水下降
D. 阳极发生:
17.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双位点电催化剂,用和电化学催化合成甘氨酸,原理如图,双极膜中解离的和在电场作用下向两极迁移。已知在溶液中,甲醛转化为,存在平衡。电极上发生的电子转移反应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电解一段时间后阳极区减小
B. 理论上生成双极膜中有解离
C. 阳极总反应式为
D. 阴极区存在反应
18.)含磷有机物应用广泛。电解法可实现由白磷直接制备,过程如图所示(为甲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生成,理论上外电路需要转移电子
B. 阴极上的电极反应为:
C. 在电解过程中向铂电极移动
D. 电解产生的中的氢元素来自
二、非选择题
19.按要求书写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方程式:
(1)用惰性电极电解溶液
阳极反应式:________;
阴极反应式:________;
总反应离子方程式:________。
(2)以铝材为阳极,电解溶液,铝材表面形成氧化膜
阳极反应式:________;
阴极反应式:________;
总反应方程式:________。
(3)也可采用“电解法”制备,装置如图所示。
①电解时的阴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②电解时的阳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20.(1)工业上利用电解食盐溶液制取盐酸和氢氧化钠的装置如图所示。图中的双极膜中间层中的解离为和。
①表示________(填“阳离子”或“阴离子”)交换膜;
②甲室流出的为________(填“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
③电解总反应:________。
(2)金属镍有广泛的用途,粗镍中含有、、、等杂质,可用电解法制得高纯度的镍(已知氧化性:)。
①阳极发生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主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②电解后,电解槽底部的阳极泥中有________。
21.某课题组进行钢铁腐蚀实验探究:
实验 装置 5 min时现象 25 min时现象
Ⅰ 铁钉表面及周边未见明显变化 铁钉周边出现少量红色和蓝色区域,有少量红棕色铁锈生成
Ⅱ 铁钉周边出现红色区域,未见蓝色出现,锌片周边未见明显变化 铁钉周边红色加深,区域变大,未见蓝色出现,锌片周边未见明显变化
(1)实验Ⅰ中铁钉发生________(填“析氢”或“吸氧”)腐蚀,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
(2)实验Ⅱ中锌片的作用是________(填“牺牲阳极”或“外加电流”),铁钉周边红色区域的成因是________;
(3)对比实验Ⅰ和Ⅱ,说明牺牲阳极法防腐的原理:________。
22.(1)利用多晶铜高效催化电解制乙烯的原理如图所示。因电解前后电解液浓度几乎不变,故可实现的连续转化。
①电解过程中向________(填“铂”或“多晶铜”)电极方向移动;
②多晶铜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③理论上当生成乙烯时,铂电极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________(不考虑气体的溶解)。
(2)某钠离子电池结构如图所示,电极为含钠过渡金属氧化物,电极为硬碳,充电时得电子成为嵌入硬碳中,失去电子生成。
①充电时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
②放电时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二、非选择题
19.(1)阳极:;阴极:;总反应:
(2)阳极:;阴极:;总反应:
(3)①阴极:;②阳极:
20.(1)①阳离子;②盐酸;③电解
(2)①;;②、
21.(1);
(2)牺牲阳极;铁钉作为正极,得电子生成,使酚酞变红
(3)牺牲阳极(锌)的活泼性强于被保护金属(铁),锌优先失电子被腐蚀,铁被保护
22.(1)①;②(或);③
(2)①;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