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线的性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平行线的性质
2、经历探索平行线性质的过程,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在自己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对平行线的性质的讨论。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平行线的三个性质以及综合运用平行线性质、判定等知识解题。
难点:区分性质和判定以及怎样综合运用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关系解题。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尺、直尺
教学过程
问题与情境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活动1 你身边的问题 问题: 如图,工人在修一条高速公路时在前方遇到一座高山,为了降低施工难度,工程师决定绕过这座山,如果第一个弯是左拐300,那么第二个弯应朝什么方向。才能不改变原来的方向。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交流问题并发表见解,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引导学生将这个问题如何转化成数学问题。 本次活动应关注的问题是: 1、不改变方向,在数学中理解应是什么, 2、在这个问题中包含了什么问题 3、如何将它转化为数学问题。 通过实例,让学生从具体的实例中发现数学问题,进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于现实,服务于现实生活,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兴起,
活动2: 探究平行线的性质 问题: 1、上节课学习了用一把直尺和一块三角板可以画两条平行线,想一想在这个过程中三角尺取到什么作用,你能不能用两把直尺画出两条平行线,如果不能,为什么? 2、自己阅读课本“探究”部分,并把空填好。 用电脑展示在画平行线时三角尺在其中取到的作用。 学生通过学习测量比较得到这些角中上下两个角的关系, 。 通过动手测量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并培养学生从特殊需要到一般的推理能力,使其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
活动3: 运用与推理 问题: 你能根据性质1,说出性质2,性质3成立的理由吗?如图, 因为a∥b. 所以 ∠1=∠2(_______) 又∠3=∠_____,(对顶角相等) 所以∠2=∠3, 类似地,对于性质3,你能说出道理吗? 想一想:这节课开始的那个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学生回答,再由同学补充。老师纠正。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因为所以之间的关系。 能过学生做和说,培养学生的一定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活动4 巩固与提高 问题1: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 , 1、 如果a∥b ,∠1=60°,那么∠2,,∠3,∠4为多少度。为什么? 2、 如果∠1=60°,∠3=120°,直线a、b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问题2:∠1=100°,∠5=100°,∠2=60°, 那么∠4、∠3为多少度? 解:因为 ∠1=100°,∠5=100° 所以 ∠1=∠____ ( ) 所以 _____∥_______ ( ), 又因为 ∠2 =60° ( ) 所以 ∠4=∠______=______( ) 又因为 ∠4与∠3________ ( ) 所以 ∠3=180°-_____=______° 小结:主要学习平行线的性质 布置作业 课本第1、2题 由学生独立完成,老师指导,引导学生注意这些之间的关系。 应关注的问题是: 1、 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不同。 2、 几何推理证明的要领。 3、 正确分清推理中因为和所以所表达的意义 通过具体问题,使学生更进一步理解和认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区别和联系。进一步认识角与角之间的关系,进一步锻炼学生几何证明题的逻辑推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