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20.“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7.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21 10:07: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20.“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授课者: 课型:新授 课时:第1课时
一、教材内容分析: 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父亲和母亲对他作品的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对他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作者从这两种评价中感悟到的爱。课文按时间先后顺序,讲了两种评价对自己产生的影响,告诉我们,这两种评价都饱含了父母对自己的爱。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处于自我意识增强的阶段,对父母的教育方式(尤其是批评)易产生抵触情绪,常片面理解“爱”的形式,如将鼓励等同于“好”,将批评等同于“不爱”。课文中的巴迪从委屈不解到领悟父母良苦用心的心理转变,与学生现实中的困惑高度契合。当代学生多成长于鼓励式教育环境中,对“糟糕透了”的否定评价缺乏心理承受力,难以体会“警告的力量”对成长的必要性。教学中需通过角色代入(如“如果你是巴迪”)、联系生活实例(如考试失利时父母的反应),引导学生辩证看待不同形式的爱,理解“鼓励与批评”“包容与规则”相辅相成的关系,进而学会在他人评价中保持清醒认知,增强抗挫能力,树立积极健康的成长观。
三、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感悟生活中不同的表达爱的方式,都对自身的成长起到巨大的作用,正是有这些爱,才促使我们逐步走向成功。 ②语言运用:联系上下文或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出对“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理解。 ③思维能力:体会文章中父母对孩子表达的情感,从而迁移到生活,明白父母之爱不同的表达方式。 ④审美创造:能联系生活实际,说出对巴德父母表达爱的方式的看法。
思政元素:通过父母对巴迪“鼓励式赞美”与“批判式鞭策”的不同教育方式,引导学生理解“严慈相济”的成长智慧,培养理性面对评价、在爱与约束中平衡发展的健全人格。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父母爱自己孩子的不同表达方式:母爱宽容、和蔼、鼓励;父爱理性、深沉、严格。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理解“糟糕透了”的评价也是一种爱。
五、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 学生:自读课文,认识生字词,有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使用其他工具书解决。
六、学习活动设计:
教学环节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意图 二次备课
1.导入新课。 谈话:一个人的童年往往会对他的一生起到很大的作用。有一首诗,也说明了这一点。 课件出示:《什么伴随着孩子》片段 2.板书课题:“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 3.读题质疑: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法? 1.学生齐读诗歌 2.齐读课题 3.学生读题自由表达想法。 用小诗开头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认真读课题,发现题目的特点,培养良好的读书审题、提取信息和质疑的能力。
教学环节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意图 二次备课
1.词语检测。 2.默读课文,理清顺序。 (1)自由默读课文,找出表明时间顺序的词语。 (2)按时间顺序,理清课文结构。 3.引导: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出示填空题,引导学生概括主要内容。 (1)自由认读,读准字音。 (2)纠正字音,学生再次读。 (3)齐读词语,识记字词。 2、默读课文,完成问题交流汇报 3.学生根据课件出示的填空,回答课文主要内容。 先认读生字,帮助学生扫清字词的障碍。然后抓住关键词句,理清课文结构,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环节三:研读课文,探究重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意图 二次备课
1.品读第1~14自然段,分别把课文中描写母亲和父亲不同评价的句子画出来,多读几遍。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 2.同一首诗,父亲和母亲为什么会给出截然不同的评价? 3.品读第15~17自然段,自己试着思考:“生活的小船”指的是什么?为什么把父母亲的评价比作是风?作者为什么觉得自己很幸运? 3.联系实际:你的父亲和母亲平时是怎样教育你的?你也有这样的经历吗?写一写。 1、学汇报读懂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 2.学生品味朗读,读出赞美的语气。 3.学生读中体悟:轻声读这一部分,体会“我”在等待中的急切心情。 4.学生尝试回答:母亲着重评价的是写诗的这个行为,重在鼓励;父亲看重的是诗的质量,所以给出了严厉的批评。 5.学生带着问题品读第15~17自然段。汇报成果。 6.学生练习写片段. 采用对比阅读的教学策略,对比父亲与母亲不同的评价,以及巴迪听到不同评价后的不同反应,让学生明白截然不同的评价带来的不同结果。
七、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巩固作业:练笔:回忆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懂得爸爸和妈妈对自己的关爱,将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提升作业:反复读文中描写父母神态、动作、语言的词句,体会情感。
八、板书设计:
九、教学反思与改进: 成功之处:教学环节比较清晰,过渡自然。抓住“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的对比,让学生理解父母不同方式的爱。 不足之处:朗读可以帮助学生对文本进行诠释,但整堂课上朗读指导不够到位,需要在课下再进行补充教学,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改进措施:教学过程要紧扣教学目标,可以通过抓住重点语句、重点段落来理解,并采用多种方式去领悟父母不同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