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口语交际: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
授课者: 课型:新授 课时:第1课时
一、教材内容分析: 1.练交际能力于课堂。学生一天的学习中,绝大部分的学习时间是在课堂,课堂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所以作为教师,必须让课堂有效率。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敢于说,乐于说,需要教师做好交际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对交际活动的目的做到心中有数。创设交际情境,指导学生学会交际。 2.践交际本领于生活。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生活就是口语交际的内容,口语交际是生活的工具,丰富多彩的生活就是学生交际的舞台,就是学生交际的源泉。教师在课堂中创设情境,教给学生交际的方法,还应利用课外时间,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交际的本领,即“在游泳中学会游泳”。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接触过大量文学、影视作品,但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多停留在表面特征(如外貌、能力),缺乏对人物精神品质、行为动机的深度思考;部分学生倾向于选择热门流行角色,易受娱乐化倾向影响,对“人物魅力”的理解存在偏差(如过度关注“强大”“有趣”而忽视“责任”“正直”)。此外,学生在公开表达时可能存在逻辑混乱、例证单薄的问题。教学中需通过结构化表格整理、范例引导,帮助学生从“人物行为—品质提炼—现实启示”三层次系统性表达,渗透价值观引导,并鼓励倾听与互动,培养共情能力。
三、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本单元以“读书”为主题。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热爱读书,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初步了解和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具有比较开阔的文化视野和一定的文化底蕴。 ②语言运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顺序;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受到语言美的熏陶。能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有效交流沟通;感受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具有深厚感情。 ③思维能力:结合所学课文了解说明文,学会观察事物,并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 ④审美创造:了解说明文的说明方法、语言风格等文体知识,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课本上的电视塔。
思政元素:通过分享与交流积极正面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培养明辨是非、崇德向善的品质,增强文化认同感与团队协作意识,学会尊重多元文化并汲取精神力量。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能边读边说边体会。 教学难点:学生在交流中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学会倾听别人的讲述。
五、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回顾自己读过的书籍或观看过的影视作品,照样子完成课本上的表格的填写。
六、学习活动设计:
教学环节一:课前布置,确定交流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意图 二次备课
1.根据学生平时阅读文学书籍或观看影视作品的经验,课前布置学生围绕“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搜集相关信息。 2.引导学生借助表格列举重点信息,如人物姓名、出处、喜欢的理由等。 出示表格: 教师点拨:表格中“喜欢的理由”可以是人物的特点、本领、典型事件等,确定从几个方面进行交流,分条列出。 1.学生搜集相关信息。 2.完成表格,组内进行交流讨论。 姓名出处喜欢的理由
课前让学生搜集并整理“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的相关信息,填写好表格,为课堂上的交流做好准备工作。
教学环节二:梳理信息,做好交流准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意图 二次备课
1.教师引导:同学们课前已经按照要求列举了自己最喜欢的人物形象,请同学们借助表格在小组内交流,相互评价组内的同学喜欢的理由是否分条讲清楚了。 教师点拨:列举理由尽量概括,列举典型事件;如果需要引用书籍中的文字,要提炼重要信息,整合内容相似的信息。 2.出示表格示例,引导学生围绕示例进行探讨交流,明确自己喜欢的理由。 姓名出处喜欢的理由哪吒动画片《哪吒闹海》①年纪小但武功高强,能变出三头六臂…… ②见义勇为,敢于担当。有一次,他救了被龙王欺负的老百姓……
3.教师引导:同学们结合刚才小组成员提出的评价, 1、学生进行交流讨论。 学生汇报。 2、再次修改自己喜欢的理由,为接下来的交流分享做好准备。 3、同学们结合刚才小组成员提出的评价。 交流分享之前,先指导学生整理、修改自己的信息,筛选出本节课要交流的主要内容并能分条整理出喜欢的理由,为后面的交流分享活动作铺垫。
教学环节三:交流展示,相互评价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意图 二次备课
1.过渡语:阅读文学书籍或观看影视作品时,我们常常会被其中的一些人物吸引或感动。这些人物个性鲜明、充满魅力,让人由衷地欣赏和喜欢。接下来就让我们举行一次“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交流会,将自己喜欢的文学或影视作品中的人物介绍给大家。 2.引导思考:通过刚才的分享,我们知道了在分享时把内容说清楚、说明白是十分重要的,那我们如何才能把分享的内容说清楚、说明白呢? 3.组织开展“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交流会。 (1)教师引导:请同学们小组内交流,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人物形象。可以根据标准评出星级。 课件出示评价标准: 分条讲述,理由较简单(或角度单一),得1颗星。 分条讲述,把理由说清楚了,得2颗星。 分条讲述,事件典型,人物形象很吸引人,得3颗星。 (2)引导思考:同学们,你们认为谁介绍的人物形象让你印象最深刻呢?为什么?你是不是也很想读这本书或者看这部影视作品呢? 1、交流示例,讨论方法。 (1)指名分享:首先请两位学生分享“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分享的学生可以直接读表格中的内容,也可以把表格中的内容连成一段通顺的话。 (2)学生评价。 2、预设一:可以用上“一、二、三”或者“首先、其次、最后”等表示顺序的词语,分条讲述,说清楚,使听的人更容易听明白。 预设二:可以加上开场语和结束语——“大家好,我最喜欢的人物是……”或“谢谢大家,我介绍完了”等语言。 3、(1)展示分享:请一个小组内获得不同星级的同学分别展示,全班同学提出建议。 (2)预设:我最喜欢××同学分享的孙悟空。他对《西游记》这本书中孙悟空的人物形象进行了详细的讲述,不仅说出了孙悟空神通广大、敢于反抗、疾恶如仇的特点,还说出了自己的感受。整个过程条理清晰,理由充足,语句通顺。听完他的介绍,我很想阅读这本书。 让学生根据修改后的内容交流分享,相互评价。首先,以两名同学的分享为例,引导学生探讨方法,从而进一步修改自己的内容,明确修改方向。接着让不同的学生全班展示,分享交流修改意见,为班上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参考标准,顾及全体学生。最后结合分享后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反馈交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环节四:课后延伸,激发阅读兴趣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意图 二次备课
1.评议谁最棒。 教师引导:接下来我们从内容符合要求、说得有趣、感受深刻这几个方面,评选出“最自然大方奖”“最佳口才奖”。 2.拓展延伸。 教师引导:同学们,刚才分享的同学中,有没有和你喜欢的人物形象是一样的呢?如果是同一个人物,请同学们课后围绕你们喜欢的人物继续深入交流。如果你对刚才分享的某个人物感兴趣、印象深刻的话,可以在课后进一步追问介绍的同学,了解更多的人物信息,也可以直接去阅读或观看相关作品。 1、学生投票评选。 2、拓展发言 在分享活动最后,评选出“最自然大方奖”“最佳口才奖”,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给表现优异的同学予以表扬。最后引导学生课后围绕自己喜欢的人物深入探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完成教材表格,填写自己最喜欢的人物名称、出处,并列举2条喜欢的理由。 巩固作业:与同学互换表格,针对对方人物的一条理由提问,记录对话并反思如何完善自己的表达。 提升作业:小组合作改编最喜欢人物的某个情节,设计成3分钟短剧并表演,需突出人物的核心品质,结束后收集观众反馈,优化表达方式。
八、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
九、教学反思与改进: 成功之处:因为交际话题学生感兴趣,每个小组成员积极参与,勇于发言,对别人说的话及时做出评价,使说话者的能力得到提升,同时听者的能力也有所提升。 不足之处:本节口语交际课中,表现出来的明显不足是:个别学生说话的声音低,一方面是因为准备不充分,主要是因为自信心不足,在今后教学中要多关注这些学生,提升他们的自信。 改进措施:在口语交际之前,可以通过教师的示范,让学生在比较中思考,使介绍的人物形象更加吸引人,进而提升学生的交流、评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