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5-2026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第2单元常考易错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2025-2026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第2单元常考易错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0.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21 10:33: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单元常考易错检测卷-2025-2026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
一、看拼音写词语
1.看拼音,写词语。
即使现在看着仍然横跨在大dù   河上的泸定桥,我也无法想象出当年的红军战士是怎样一边躲避对岸密集的火力shè jī   ,一边在没有lán bān   只有tiě suǒ   的“桥”上前行的。让我敬佩的是,他们在那样恶劣的条件下,依旧mài   着坚定的步伐,bù qū bù náo   ,所以他们最后才能与对岸的部队huì jí   ,攻下泸定桥。
二、单选题
2.邱少云是抗美援朝作战中涌现出来的战斗英雄。在下列人物中,也属于战斗英雄人物的是(  )。
A.袁隆平 B.屠呦呦 C.黄继光 D.张思德
3.下列拟声词归类错误的是哪一项 (  )
A.燃烧声:毕毕剥剥 噼噼啪啪
B.叫声:叽叽喳喳 淅淅沥沥
C.撞击声:乒乒乓乓 叮叮当当
D.水声:叮叮咚咚 滴滴答答
4.“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句中的“红流”指的是群众游行的队伍,表现了游行队伍的声势浩大,场面壮观。
B.“流去”在这里指游行队伍行进的样子,用词恰当,与前面的“红流”相呼应。
C.“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不仅指灯笼、火把和礼花把北京城照亮了,也象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北京城摆脱了过去的黑暗统治,获得了光明。
D.从“流”字可以看出游行的队伍行进的速度非常快,表现出群众激动的心情。
三、填空题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我的战友邱少云》是一篇   ,作者是   。本文采用第   人称,以目击者、亲历者的身份写下了战友邱少云在   中壮烈牺牲的经过,邱少云牺牲的悲壮与感人 ,高度评价他的信仰是为了中朝人民的正义事业,在分析他之所以忍受   是因为为了保护身边的战友们 ,是为了整个部队。他的死   ,他的牺牲将会   。说明了邱少云   的精神。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义项。
隐:①躲藏不露;②掩盖真相;③内心的,深藏的;④不明显,不清楚;⑤隐秘的事。
6.在391高地的山坳里,我们隐蔽在一条山沟里。   
7.学校里必须消除火灾隐患。   
8.你有什么难言之隐呢?   
9.你知道什么就赶紧告诉警察,不要隐瞒事实。   
10.那件事虽然过去很多年了,至今想起,他内心依然隐隐作痛。   
缅怀烈士,完成练习。
清明节,我来到烈士陵园,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献上花圈,瞻仰着革命先烈的遗照,诵读着纪念碑上的碑文。此时,我想对他们表示我由衷的敬意。
11.我会用两个成语来赞美烈士:   、   。
12.如果你是文中的“我”,战斗结束后站在郝副营长的墓前时,你想对郝副营长说些什么呢?
四、积累与运用
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并完成练习。
jiǎn yuè(  )即将开始, zhèng fǔ(  )工作人员、各界代表以及邀请的wài bīn(  )已经 jiù wèi (  ),广场上 huì jí(  )着从各地来的群众……下午三点,会场上(爆发 暴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毛主席出现在主席台上,三十万人的眼睛一齐投向主席台。
13.看拼音写词语。
14.与“排山倒海”使用修辞手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人山人海 B.一步登天 C.如获至宝 D.惊天动地
15.选择语段中括号内和下面句子括号内恰当的词语,画“√”。
国货品牌借“双11”强势出圈,销量呈   (爆发 暴发)式增长态势。
16.文段中画横线句子有语病,请修改病句。
五、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理解。
最后的时刻
那是一个非常晴朗的日子。特务说要把江姐和另一批同志转移到别的地方去。
这时,江姐正伏在桌上草拟一个学习讨论提纲。一听见喊她的名字,她不慌不忙地把未写完的讨论提纲塞在另一个同志的床铺下面,随即跳下床来,拿起梳子对着墙上那面破镜子,像平常一样地梳着她的黑发。
同牢房的人听说江姐要转移,心里很难过,都跑过来围着江姐。但一看到她那样平静和不慌不忙的表情,顿时产生了一种不祥的预感。有些同志连忙给江姐收拾行李。
江姐梳好了头发,从枕头下面取出了她那件洗得干干净净的、被捕时穿过的一身阴丹士林布旗袍,脱下了打着“×”号的囚服。
江姐习惯地用手拍拍身上的灰尘,再理理旗袍上的折痕,然后弯着身子擦去皮鞋上的泥污。她又在镜子前照了照,在室内走了几步,像要去参加什么隆重的典礼似的。
特务在门外不停地催促。江姐准备告别女室的同志。
“江姐,你的换洗衣服……”一个女同志把江姐的衣服、毛巾、牙刷收拾在一个小布包里。江姐轻轻地接过布包来,看了一眼,又递给那位女同志。
“留给大家用吧。看见这些东西,就等于看见我一样。”
这时,从走廊上传来了一阵脚步声。成群的男同志,戴着手铐,从牢房里从容地走出来,一路上和每一间牢房里伸出来的手紧握着告别。江姐抬起头来,像对自己,也像对大家说:“要勇敢一些! 每一个革命者,当他面临着最后考验的时候,都应该——险不变色,心不跳!”
江姐说完以后,就大步向牢门走去。她走到门口又停了下来,回头向室内看了一眼。
熟悉的八张双层铺,一张小条桌,墙上的破镜子……
“同志们,永别了!”“江姐!”人们红肿着双眼,像猛地醒过来似的,忽地一下扑向签子门。
江姐和许多男同志,挺立在囚车上面,像去迎接庄严的战斗,像去迎接即将到来的黎明。看,他们的脸上充满了胜利的欢笑,洋溢着圣洁的光辉……
17.阅读短文,根据提示完成思维导图。
18.根据思维导图,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
19.文中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描写了监狱中的场面,其中,“面”是对   的描写,“点”是对   的描写。有点有面,详略得当,这样写的好处是:   。
20.结合对《红岩》的阅读经验和短文内容,下列对短文题目“最后的时刻”理解错误的是哪一项 (  )
A.江姐生命中最后的时光
B.黎明到来前最黑暗的时刻
C.反动派最后疯狂的时刻
D.即将获救的江姐在狱中最后的时刻
21.读完短文,我们认识了一个   的江姐。
课外阅读理解。
开国大典的那个夜晚
观看焰火后,我们陪毛主席回到了紫云轩。在卧室里,我帮毛主席脱掉外衣,放好枕头。“家骥,你看今天开国大典搞得怎么样?”我刚要退出,毛主席问我。我回答说:“太令人兴奋了!”“是啊!”毛主席接着说,“我们用了28年办了一件大事,把三座大山搬掉了,也就是头上的问题解决了,下步要解决脚下的问题。解决脚下的问题任务还很重,建设我们这样大的国家要花更大的气力,你说对不对?”我忙说:“对,对……主席,今天您累了,早点休息吧。”
第二天凌晨2点多,我发现毛主席在床上一会儿侧卧,一会儿正躺,翻来覆去睡不着。
已经是凌晨4点多了,毛主席情绪平稳又无睡意,我便到厨房热了点菜端了上来。毛主席右手拿着筷子,左手翻着那部线装本的未看完的《史记》。
突然,他把书一合,筷子一放又和我唠起嗑来:“我们革命不容易啊,有多少同志献出了生命,如果他们能看到今天这种场面,一定比我们还高兴。”毛主席的话似乎越说越沉重,因为这时他想起了因革命而牺牲的同志。
约早上6点,毛主席仍无睡意,提出吃药。这也是毛主席的习惯,睡前常吃安眠药。这个夜晚,毛主席彻夜未眠。
直到早上8点20分,毛主席才发出了鼾声。
随着这“难得”的鼾声,我轻轻地关上了毛主席卧室的门。
22.理解词句贵在融会贯通。你能将文中的词语用自己的话写出它的意思吗 你能将文中的语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吗
①彻夜未眠:   
②一会儿侧卧,一会儿正躺,翻来覆去睡不着。   
23.毛主席说:“头上的问题解决了,下步要解决脚下的问题。”请你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4.改变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顺序,意思不变。
25.从短文最后一段“难得”的鼾声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六、写作题
26.阅读下面的新闻材料,完成练习。
2024年4月8日,《〈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盛典》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繁星似锦,在火红年华中照亮时代。无论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为国为民无私奉献的俞鸿儒专家;还是33年手捧星月,为“折翼天使”插上追梦翅膀的刘玲琍老师;亦或是披星戴月、追风逐日,坚持锻炼、探索极限的“蝶后”张雨霏……他们都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铮铮誓言,在时代卷轴上书写责任与担当。
某网站话题“我心中的榜样”登顶热搜,网友纷纷打卡自己心目中的榜样。你的榜样是谁呢 把他或她的事迹讲述给大家。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渡;射击;栏板;铁索;迈;不屈不挠;汇集
2.【答案】C
3.【答案】B
4.【答案】D
5.【答案】革命回忆录;李元兴;一;抗美援朝;烈火焚烧;重于泰山;流芳百世;不怕牺牲
【答案】6.①
7.④
8.⑤
9.②
10.③
【答案】11.大义凛然;舍生忘死
12.郝副营长,您放心吧,将来的孩子们一定能够安稳地坐在明亮的电灯下学习的!
【答案】13.检阅;政府;外宾;就位;汇集
14.C
15.爆发
16.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答案】17.特务催促;郑重换衣;英勇赴死
18.江姐在被杀害前与同志们道别。
19.江姐的战友们;江姐;通过对战友们和江姐的描写,充分体现了江姐和像江姐一样的革命烈士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20.D
21.生活严谨、考虑事情周密、对革命无比忠贞、面对死亡从容不迫
【答案】22.整个晚上没有入睡;辗转反侧
23.“头上的问题解决了”指新中国成立的问题解决了,“脚下的问题”指的是新中国的建设问题,中国要怎么走下去。这句话体现了毛主席时时关心国家大事。
24.因为这时毛主席想起了因革命而牺牲的同志,所以他的话似乎越说越沉重。
25.从这“难得”的鼾声中,我体会到了毛主席心中充满了:①对开国大典的兴奋之情;②对建设新中国感到任重而道远的强烈责任感;③对因革命而牺牲的同志的缅怀之情。
26.【答案】张桂梅|40 多年来,她毅然投身于深度贫困山区教育主战场,用持之以恒的无私奉献精神,帮助乡村女孩走出大山,去追逐属于自己的梦想,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