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三自然地理要素对人文地理要素的影响 (含答案)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主题三自然地理要素对人文地理要素的影响 (含答案)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8-18 23:42:03

文档简介

主题三 自然地理要素对人文地理要素的影响
  崇山峻岭间,奔涌不息的金沙江依次穿越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4座梯级水电站,“四星连珠”串成一线,成为我国重要的清洁能源走廊。读金沙江河段水电站分布图,完成1~3题。
1.图中区域,西部的山脉是 ( B )
A.祁连山脉 B.横断山脉
C.巫山 D.雪峰山
2.金沙江河段水能资源丰富,主要原因有 ( C )
①自西向东奔流
②落差大,水流急
③植被稀疏,含沙量大
④支流众多,水量丰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长江水能资源的开发,有利于 ( A )
A.减轻大气污染 B.加剧温室效应
C.促进煤炭开发 D.保护长江鱼类
风能近乎无尽,广泛分布于陆地表面,环保清洁,能够有效降低碳排放。读中国风能资源分布图和风电场景观图,完成4~5题。
  
4.风能可以反复使用,近乎无穷,下列能源与风能性质相同的是 ( C )
A.煤炭 B.石油
C.太阳能 D.天然气
5.我国沿海地区风电场分布比内陆密集,因为沿海地区 ( D )
A.地广人稀,风电场占地面积大
B.资金缺乏,风电技术较为薄弱
C.靠近冬季风发源地,风能资源丰富
D.人口众多,经济发达,能源需求大
中国的自然、经济和人口等资源分布不均衡,使得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成为当代中国国情的突出现象。下图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口和面积统计图。读图,完成6~7题。
6.图中资料说明了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是 ( B )
A.西多东少 B.东多西少
C.南多北少 D.北多南少
7.我国人口密度差异明显的影响因素不包括 ( D )
A.气候 B.地形
C.交通 D.时差
读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的比较图,完成8~9题。
8.下列资源中,人均占有量最接近世界平均水平的是 ( C )
A.石油 B.耕地
C.煤炭 D.天然气
9.该图反映出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是 ( D )
A.总量丰富 B.人均占有量多
C.总量匮乏 D.人均占有量少
“宁电入湘”工程是宁、湘两省重大的能源合作项目。下图示意中国太阳能资源分布。读图,完成10~12题。
10.“宁电入湘”的宁、湘分别指 ( A )
A.宁夏回族自治区、湖南省
B.西藏自治区、湖南省
C.宁夏回族自治区、湖北省
D.西藏自治区、湖北省
11.“宁”太阳能资源丰富是因为其 ( B )
A.纬度低,白昼长 B.降水少,日照足
C.海拔低,气温高 D.纬度低,气温高
12.“宁电入湘”工程产生的积极影响有 ( A )
①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②增加就业机会
③促进太阳能的开发利用
④废弃化石燃料的使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国际视野·跨境电商)我国跨境电商发展迅速。读中国的疆域及邻国示意图,完成13~14题。
13.天津口岸是我国首批跨境电商出口监管试点,从天津口岸出口至韩国的货物先后经过的海域是 ( A )
A.渤海、黄海 B.南海、渤海
C.黄海、东海 D.南海、东海
14.我国发展跨境电商的有利条件是 ( D )
A.跨纬度广,人文环境迥异
B.位于大陆腹地,市场广阔
C.疆域广,到各国距离均短
D.海陆兼备,海陆邻国众多
(跨学科·走西口)“走西口”是中国近代史上五大人口迁徙事件之一。从明朝中期至民国初年四百余年的历史长河中,许多(今天的)山西人、陕西人、河北人背井离乡,打通了中原腹地与蒙古草原的经济和文化通道,带动了北部地区的繁荣与发展。下图示意广义上走西口四条路线。据此完成15~17题。
15.“走西口”的移民进程,促使内蒙古地区 ( A )
A.形成了牧耕并举的多元社会
B.延续了传统单一的游牧社会
C.形成了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
D.工商业的萧条与城镇的破坏
16.a、b、c、d迁徙路线从不同的地方迁往内蒙古地区,有利于缓解迁出地的 ( C )
A.用电紧张 B.人口增长
C.人地矛盾 D.水体污染
17.“走西口”过程中,沿着a、b线,从河北省独石口至内蒙古巴彦淖尔,以下地理现象正确的是 ( D )
A.人口密度逐渐增大
B.年温差值逐渐变小
C.植被覆盖率逐渐增大
D.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18.(2024·福建中考)山西省甲县的H河流域积极发展蟠桃种植产业。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蟠桃树的生长习性:喜光,耐旱怕涝,冬季需低温休眠,果实生长期在5~8月,生长期需定期灌溉以保持土壤湿润。
(1)以下框图简要说明了H河流域蟠桃树生长的有利自然条件。结合蟠桃树的生长习性,将框图中的A、B、C、D、E补充完整。
A 光照 ,B 大 ,C 低 ,D 夏 ,E 水源 。
(2)福建某地引种甲县H河流域的蟠桃树后,蟠桃树出现“水土不服”现象。结合蟠桃树的生长习性,从气候方面说明其原因。
冬季福建气温比较高,不利于蟠桃树休眠(或蟠桃树不适应暖冬环境);生长期内福建降水量大且雨季长,不利于蟠桃树生长。(答案合理即可)
(3)指出解决福建某地蟠桃树“水土不服”的农业科技措施。(任答两点)
改良品种;建设大棚,调温调湿;加强技术管理。(任答两点,合理即可)主题三 自然地理要素对人文地理要素的影响
  崇山峻岭间,奔涌不息的金沙江依次穿越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4座梯级水电站,“四星连珠”串成一线,成为我国重要的清洁能源走廊。读金沙江河段水电站分布图,完成1~3题。
1.图中区域,西部的山脉是 (   )
A.祁连山脉 B.横断山脉
C.巫山 D.雪峰山
2.金沙江河段水能资源丰富,主要原因有 (   )
①自西向东奔流
②落差大,水流急
③植被稀疏,含沙量大
④支流众多,水量丰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长江水能资源的开发,有利于 (   )
A.减轻大气污染 B.加剧温室效应
C.促进煤炭开发 D.保护长江鱼类
风能近乎无尽,广泛分布于陆地表面,环保清洁,能够有效降低碳排放。读中国风能资源分布图和风电场景观图,完成4~5题。
  
4.风能可以反复使用,近乎无穷,下列能源与风能性质相同的是 (   )
A.煤炭 B.石油
C.太阳能 D.天然气
5.我国沿海地区风电场分布比内陆密集,因为沿海地区 (   )
A.地广人稀,风电场占地面积大
B.资金缺乏,风电技术较为薄弱
C.靠近冬季风发源地,风能资源丰富
D.人口众多,经济发达,能源需求大
中国的自然、经济和人口等资源分布不均衡,使得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成为当代中国国情的突出现象。下图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口和面积统计图。读图,完成6~7题。
6.图中资料说明了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是 (   )
A.西多东少 B.东多西少
C.南多北少 D.北多南少
7.我国人口密度差异明显的影响因素不包括 (   )
A.气候 B.地形
C.交通 D.时差
读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的比较图,完成8~9题。
8.下列资源中,人均占有量最接近世界平均水平的是 (   )
A.石油 B.耕地
C.煤炭 D.天然气
9.该图反映出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是 (   )
A.总量丰富 B.人均占有量多
C.总量匮乏 D.人均占有量少
“宁电入湘”工程是宁、湘两省重大的能源合作项目。下图示意中国太阳能资源分布。读图,完成10~12题。
10.“宁电入湘”的宁、湘分别指 (   )
A.宁夏回族自治区、湖南省
B.西藏自治区、湖南省
C.宁夏回族自治区、湖北省
D.西藏自治区、湖北省
11.“宁”太阳能资源丰富是因为其 (   )
A.纬度低,白昼长 B.降水少,日照足
C.海拔低,气温高 D.纬度低,气温高
12.“宁电入湘”工程产生的积极影响有 (   )
①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②增加就业机会
③促进太阳能的开发利用
④废弃化石燃料的使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国际视野·跨境电商)我国跨境电商发展迅速。读中国的疆域及邻国示意图,完成13~14题。
13.天津口岸是我国首批跨境电商出口监管试点,从天津口岸出口至韩国的货物先后经过的海域是 (   )
A.渤海、黄海 B.南海、渤海
C.黄海、东海 D.南海、东海
14.我国发展跨境电商的有利条件是 (   )
A.跨纬度广,人文环境迥异
B.位于大陆腹地,市场广阔
C.疆域广,到各国距离均短
D.海陆兼备,海陆邻国众多
(跨学科·走西口)“走西口”是中国近代史上五大人口迁徙事件之一。从明朝中期至民国初年四百余年的历史长河中,许多(今天的)山西人、陕西人、河北人背井离乡,打通了中原腹地与蒙古草原的经济和文化通道,带动了北部地区的繁荣与发展。下图示意广义上走西口四条路线。据此完成15~17题。
15.“走西口”的移民进程,促使内蒙古地区 (   )
A.形成了牧耕并举的多元社会
B.延续了传统单一的游牧社会
C.形成了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
D.工商业的萧条与城镇的破坏
16.a、b、c、d迁徙路线从不同的地方迁往内蒙古地区,有利于缓解迁出地的 (   )
A.用电紧张 B.人口增长
C.人地矛盾 D.水体污染
17.“走西口”过程中,沿着a、b线,从河北省独石口至内蒙古巴彦淖尔,以下地理现象正确的是 (   )
A.人口密度逐渐增大
B.年温差值逐渐变小
C.植被覆盖率逐渐增大
D.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18.(2024·福建中考)山西省甲县的H河流域积极发展蟠桃种植产业。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蟠桃树的生长习性:喜光,耐旱怕涝,冬季需低温休眠,果实生长期在5~8月,生长期需定期灌溉以保持土壤湿润。
(1)以下框图简要说明了H河流域蟠桃树生长的有利自然条件。结合蟠桃树的生长习性,将框图中的A、B、C、D、E补充完整。
A ,B ,C ,D ,E 。
(2)福建某地引种甲县H河流域的蟠桃树后,蟠桃树出现“水土不服”现象。结合蟠桃树的生长习性,从气候方面说明其原因。
(3)指出解决福建某地蟠桃树“水土不服”的农业科技措施。(任答两点)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