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9.1.1分式的概念
教材分析 本章是在学生掌握整式的四则运算,多项式的因式分解以及小学的分数概念、基本性质、运算法则等知识的基础上,引出分式的概念把学生对代数式的认识由整式扩充到有理式。学好本节知识是为了进一步学习分式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是以后学习函数、方程等问题的关键。分式是不同于整式的另一类有理式,分数与分式是具体与抽象、特殊与一般的关系,即相对于分式而言分数是具体的、特殊的对象,分式是把具体的分数一般化后的抽象形式。由于分式与分数具有类似的形式,因而也具有类似的性质。分式的概念、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和分式值为零的条件是从分数的概念、分数有意义的条件和分数值为零的条件中抽象而产生的。本节课作为本章的起始节,承担着沟通前后知识、整体感知研究思路和一般方法的任务,通过先复习前位知识整式,再用代数式表示实例中的数量关系给出分式和有理式的概念,指出分式有意义、无意义、值为零的条件,为下一节学习分式的基本性质做好铺垫,并揭示以后还要学习分式方程等知识。
学情分析 小学学习了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包括分母不为零)以及分数的运算等,七年级上学期学习了整式的一系列知识,学生已有相应的知识储备,在本节课中采取观察、类比的方法“让学生讨论、交流中获得结论”,教学中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多思考、多交流、动手计算、发表见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为了学生能切实掌握所学知识,对教材的稻田问题进行变式延伸,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将学生置身于问题解决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积极参与知识的发现。
设计思想 核心素养反应数学本质与数学思想,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此外“从具体到抽象,从一般到特殊”是人们认识事物一般经历的过程,从本节课对分式概念、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和分式值为零的内容的展开,充分考虑了这样的认识过程,重视分数与分式的练习,利用学生对分数已有的认知基础,通过分数与分式的类比,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分式,这将有助于把握所学的分式内容,这样的学习过程对于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也起到引导作用。
课标要求 了解分式的概念,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值为零的条件,认识分式是一类应用广泛的代数式,借助现实情境了解分式,进一步了解字母表示数。这是后面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能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能进行简单的分式加、减、乘、除以及乘方运算的基础。
学习目标 1、通过用分式表示现实情境中的数量关系,了解分式的概念以及分式有意义无意义和值为零的条件。 2、通过用分式描述现实生活中的数量关系,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应用价值,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 3、以分式概念的探究过程为载体,感悟代数式的一般研究路径,发展类比和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提升模型观念、应用意识和抽象能力。
学习重难点 重点:理解分式的概念和分式有意义、无意义、值为零的条件。 难点:理解从实例中抽象概括出分式概念,自然生成分式有意义和分式值为零的条件。
教法、教具 教法:探索交流发现 教具:多媒体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回顾 学生回顾整式的相关知识并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下列各式哪些是整式? , ,4m+n,6,, ,, 追问:它们是不是整式,不是整式的它们是什么呢?引入课题并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搭建单元与单元知识之间知识关联与结构,了解分式的前位知识是整式。 二、新课讲授 问题2:有两块稻田,第一块稻田面积是4 ,收水稻42001 kg, 第二块稻田面积是x ,收水稻45000 kg。 (1)则第一块稻田每公顷收水稻 kg,第二块稻田 每公顷收水稻 kg,这两块稻田平均每公顷收水稻 kg. (2)如果有一块稻田面积是s ,收水稻a kg,那么这块稻田 每公顷收水稻 kg; 2023年这块稻田受天气影响,增加t 产量不变,2023年这块 稻田每公顷收水稻 kg. (3)有两块稻田,如果第一块是m,每公顷收水稻a kg; 第二块是n,每公顷收水稻b kg, 则这两块稻田平均每公顷收水稻 千克. 【生】学生思考、交流、讨论,回答,教师把得出的代数式书写在黑板上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问题入手,体会学习分式的必要性,列出代数式,引导对分式和分数的对比,为下一步的观察、类比、抽象归纳分式概念做准备。 观察交流 归纳概念 问题3: 请学生观察由问题得出的代数式,有认识的代数式吗? 追问:1. 以上代数式在形式上具有什么共同点? 2. 分数的分子与分母是什么?其他代数式分子与分母有何共性? 3. 能否再写一些满足这些特点的代数式? 4. 类比分数,你能给其他代数式命名并下定义吗? 【生】学生交流、思考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让学生体会分式与分数在结构上的相似,并引导学生将两者进行对比,通过举例子、下定义,类比分数归纳分式的概念,体会类比思想,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由学生分组讨论分式的定义,最终归纳定义:一般地,如果a、b表示两个整式,且b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叫做分式.其中a叫做分式的分子,b叫做分式的分母。 问题4:在代数式中,,,,,,,,中,哪些是整式?哪些是分式? 追问:1.由是整式,是分式,你能说出整式和分式的异同吗? 2.类比有理数,你知道整式分式统称为什么吗? 3.是代数式吗?是什么代数式? 【生】学生思考交流,对概念再辨析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进一步认识分式概念的实质,初步了解继分式后还有新的代数式需要探索和学习,在无形中构建代数式的知识框架,让学生学会用整体的、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问题5:当时,分别求分式的值。 追问:1.a还能取其他值吗?如果能,再尝试取三个,a能取任意实数? 2.在上题中发现,分式的值可以是正数或负数,那么分式的值可以为零吗? 【生】学生交流思考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让学生认识到分数与分式的联系与区别,由此认识到分式的概念是“形式+条件(分母不为零)”,通过数的性质分类,让学生自然想到分式的值可以为零,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三、思考交流,解决问题 例1 (1)当x取何值时,分式有意义? (2)当x是什么数,分式的值为零? 变式:当时,分式无意义,则b= ; 要使分式无意义,则x= ; 要使分式值为零,则x= 【生】学生思考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分式有意义到分式无意义的转化,并巩固对分式有意义、无意义和分式值为0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四、课堂小结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从知识、方法、思想等)? 2.你还有哪些疑问?哪些想法?
板书设计 9.1.1分式的概念
课堂练习 x为何值时,分式有意义、无意义、值为零? 若分式无意义,求代数式的值。 已知翠翠家有一块稻田,去年收水稻48000 kg, 今年水稻的总产量是60000 kg,且水稻的种植面积不变,平均亩产量去年比今年少20 kg,求今年水稻的平均亩产量。
作业 基础性作业:习题9.1 第1,2题 发展性作业:1.有一个分式,三位同学分别说出了它的一些特点,甲:分式的值不可能为零 乙:分式有意义时x的取值范围是 丙:当x=2时,分式的值为1 写出一个满足上述条件的分式? 2.制作代数式相关知识的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