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练习题(含答案)
选择题
1. 《欧洲文艺复兴史》一书中提到,意大利在中世纪后期经济发达、城市兴起,封建统治势力相对薄弱……它在14世纪已经有较为发达的早期资本主义经济,毛织业、银行业也居全欧之冠,建立了由七大行会资本家直接控制的新政权。由此可知,意大利出现文艺复兴是由
于( )
A. 社会经济发展 B. 学术思想高涨
C. 民主政治发达 D. 封建制度瓦解
2. 文艺复兴时期有一首诗这样写道:“青春是多么美丽啊,却留不住这逝水年华!得欢乐时且欢乐吧,谁知明天有没有这闲暇!”这首诗反映的生活态度是( )
A. 逃避现实生活 B. 追求死后进入天堂
C. 追求苦行禁欲 D. 追求享受现世生活
3. 文艺复兴运动采取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但对古典文化并非是简单的“复兴”,这其中有继承,更有创新。这里的“创新”指( )
A. 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
B. 神学文化的重新兴起
C. 封建文化的流行兴盛
D. 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4.文艺复兴运动使欧洲的封建制度、封建精神和教会的愚民政策不能再钳制广大民众的思
想和行为,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增长了人们的知识。这说明该运动( )
A. 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B. 促进了文化的繁荣
C. 推动了欧洲的近代化
D.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5. 下图所示的人物说:“人不能像走兽那样生活,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他( )
A. 提倡发扬人的个性品质
B. 歌颂了教会的神权至上
C. 指出人类是由进化而来
D. 是当时“美术三杰”之一
6. 如图是传世名画《蒙娜丽莎》。达·芬奇以柔和细腻的笔调,描绘了蒙娜丽莎迷人的微笑,同时将光影与空间有机地结合起来,歌颂了女性的自然美及生命的活力。该作品的特殊时代价值在于( )
A. 代表了绘画艺术的最高成就
B. 证明了妇女地位的显著提高
C. 再现了封建贵族的奢华生活
D. 突出了人文主义的社会思潮
7. 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反映了爱情理想与封建伦理的冲突,赞美了青年的纯真爱情。这部戏剧的作者是( )
A. 薄伽丘 B. 但丁
C. 莎士比亚 D. 达·芬奇
8.14世纪时,意大利的新锐作家多以“教会活动”和“教士生活”为背景进行创作。到了16世纪,莎士比亚等作家的作品越来越多地从“市民纠纷”“市场交易”等场景展开叙事。上述变化说明文艺复兴运动( )
A. 使封建神学被人抛弃
B. 不断地融入市井生活
C. 推动了市场经济发展
D. 使西欧步入近代社会
9.对比同类历史事件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之一。从下面的描述中可得出文艺复兴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共同之处是( )
没有文艺复兴运动就不会有宗教改革运动的产生,也不会有后来的思想与学
术的发展。因为哲学与自然科学,以及史学和人文科学,无一不是在文艺复
兴运动的雨露滋润下成长起来的。 新文化运动的发生,其对民主与科学的张扬,对封建礼教的批判,通过新的表达方式普及到社会和民间,使国人接受了一次思想的洗礼,启蒙了他们的民主精神,增强了他们的科学意识,推动了他们的思想解放。
A. 都推动了思想的解放 B. 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 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D. 都在面临内忧外患时兴起
10.一次座谈会上,刘老师说“我刚从但丁和达·芬奇的故乡回来。”那么,刘老师去的国家应是( )
A.法国 B.英国
C.意大利 D.俄国
11.有这样一幅画,数百年来它一直被誉为最名贵的肖像画,画中人的主要神情是“微笑”, 她的右手还被称为世界上最美丽的手。这幅画是( )
12.如今,在莎士比亚的故居,已竖起了200多个国家的国旗,每一面都代表这个国家翻译了他的作品。以下属于其作品的是( )
①《神曲》 ②《哈姆雷特》 ③《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④《罗密欧与朱丽叶》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3.某个同学自编历史剧本,出现以下几个片段:一位商人慕名①来到了文艺复兴的发源地英国,②拜会了文艺复兴先驱莎士比亚,③探讨了但丁的悲剧《哈姆雷特》,④欣赏了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你认为应该修改的片段有(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4.14世纪前后,随着工商业的发展,资产阶级的力量逐步强大起来。新兴的资产阶级为发财致富,尽情享受人世的生活,必须冲破教会设置的各种清规戒律。于是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这段材料反映的是( )
A.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
B.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
C.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内容
D.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
15.文艺复兴的一位作家亚尔伯蒂说:“人是能够从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另一位作家彭塔诺说:“我创造了我自己。”以上两位作家的观点都体现了( )
A.民主科学精神
B.生物进化理论
C.自由平等思想
D.人文主义精神
16.英国学者伯里在《思想自由史》中指出,消散中世纪的黑暗而为最后理性的解放者作预备的理智和社会运动于十四世纪发端于意大利。这场“社会运动”( )
A.根本原因是科技的发展
B.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C.人文主义是其核心思想
D.实质是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
17.对比同类历史事件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关于文艺复兴和新文化运动相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都反对封建制度的黑暗
B.都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
C.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D.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
18.在神学笼罩的黑暗中,随着欧洲封建社会的衰落和新兴资产阶级的产生,思想文化的巨人向愚昧和无知发起了挑战。这一挑战的先驱是( )
A.伏尔泰 B.但丁 C.达·芬奇 D.莎士比亚
19.但丁创作的赞颂人的伟大并率先揭露教会贪腐的作品是( )
A.《蒙娜丽莎》 B.《神曲》
C.《哈姆雷特》 D.《最后的晚餐》
20.14世纪,意大利出现了人文主义思潮,15世纪后期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16世纪达到高潮。这种人文主义思潮( )
①提倡以现实的人为中心 ②倡导以神权为中心
③推动了欧洲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 ④是一种封建复古运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1.下列图片反映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两部经典作品,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现实主义B.理性主义 C.科学精神D.人文主义
22.“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这是但丁的一句名言,它体现了一
个时代的精神。这句名言的真实含义是( )
A.放纵自我,绝对自由B.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C.以人为本,张扬个性D,不要跟着别人走路
23、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对“人文主义”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揭露教会的贪腐,反对神权和神学B.强调人性至上,反对宗教信仰
C.肯定人的价值,强调个性自由D.提倡个人奋斗,鼓励发展私有制
24.王老师在讲授“文艺复兴”教学内容时,根据课标的要求,以“文艺复兴不是复古而是创新”为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下面四位同学的观点中,你认为符合主题的是( )
A.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B.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C. 一次伟大的政治变革D.无产阶级的文化运动
25.今天,人们用这座可以容纳1600名观众的“环球剧院”来表达对一位天才的怀念之情。他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等被全世界公认的经典剧作,一直是剧院唯一的选择。请问这位天才是( )
A.西班牙人B.意大利人 C.法国人 D.英国人
二、非选择题
26.人文精神是世界思想文化领域的瑰宝,推动了西欧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世纪,人类意识一直是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者半醒状态。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13世纪末,意大利开始充满具有个性的人物,人成了精神的个体,并且也这样来认识自己。
——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材料二:文艺复兴时期部分作品信息表。
组别 作者 国家 作品 完成(发 表)时间 提示信息
第一组 但丁 意大利 《神曲》 1321年 地狱、炼狱、天堂
第二组 米开朗琪罗 意大利 《大卫》 1504年 豪放、刚健、雄伟
第三组 达·芬奇 意大利 《蒙娜丽
莎》 1506年 女性、微笑、佛罗伦萨
第四组 拉伯雷 法国 《巨人传》 1532年 知识、真理、情感
第五组 莎士比亚 英国 《威尼斯商人》 1597年 高利贷商人、资本家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世界历史》等整理
材料三:文艺复兴时期,在艺术的渲染下所弥漫的复古与创新的气息,开阔着人们的视野,为近代科学建立了良好的治学传统。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们削弱了对宗教世界的过度
关注,转而关注自然世界和现实经验,促使人们对自然的兴趣日益浓厚。
——杨渝玲《文艺复兴:近代科学产生的艺术背景》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类意识”觉醒的表现。分析导致“纱幕”在意大利消散的文化因素和经济因素。
从材料二中选择一组或几组信息,结合文艺复兴运动的相关知识,说明人文主义的内涵。
根据材料三,概括文艺复兴运动的意义。
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人文主义对欧洲社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7.阅读下面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宣扬的陈腐说教,发起的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
材料二 恩格斯在讲到文艺复兴成就时说:“他是旧时代最后一位诗人,同时也是新时代最初一位诗人。”
(1)材料一所指出的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兴起于何时何地?
(2)材料二提到的诗人是谁?他的代表作是什么?
(3)材料二中的“新时代”指什么?
(4)根据所学知识,概括这场运动的重大历史意义。
28、思想是时代的先声,思想解放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石、进步的源泉。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恩格斯对但丁的论断一直是我国学界研究但丁的经典性依据:“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但恩格斯这一富有诗性的论断却在学界形成了一个刚化不变的传统。
材料二 如图
材料三 莎士比亚最早的剧作是以当时常见的风格写成的。很快莎士比亚从传统风格转向他自己的特点。《理查三世》开幕时的独白开创了中世纪戏剧中的邪恶角色。同时,理查生动的充满自我意识的独白延续到莎士比亚成熟期剧作中的自言自语。没有单独一个剧本标志着从传统风格到自由风格的转换,莎士比亚的整个写作生涯中综合了这两种风格,《罗密欧与朱丽叶》可能是这种混合风格最好的诠释。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但丁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地位以及代表作品。
写出材料二中这幅画的名称和作者。该作品洋溢着什么样的时代精神?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写出文艺复兴的历史作用。
答案
1-5ADDDA 6-10DCBAC 11-15BDAAD 16-20CBBBA 21-25DCCBD
26.(1)表现:强调个性的独立和自由;追求人的价值和尊严。文化因素: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影响。经济因素:资本主义萌芽。
(2)【示例】文艺复兴运动强调关注人本身,如米开朗琪罗的《大卫》,塑造了豪放、刚健、雄伟的男性个体,体现了对人的歌颂。(指出选择的组别,联系文艺复兴相关实,说明合理即可)
(3)推动了艺术的发展;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促进了近代科学的发展;削弱了宗教的地位。(答出两点即可)
(4)人的解放;社会变迁;科技发展;思想文化等。(答出两点即可)
27.(1)14世纪。意大利。
(2)但丁。《神曲》
(3)资本主义时代。
(4)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8、(1)文艺复兴的先驱;《神曲》。
(2)《蒙娜丽莎》;达 芬奇;人文主义精神。
(3)《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其他言之有理亦可)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