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腾云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河南省南部传统村落众多,多为坑塘式村落,年均降雨量1000mm左右,水稻种植业发达。下图示意豫南龚冲村局部平面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龚冲村住宅布局特点主要表现为( )
A.坐北朝南 B.围水而居 C.高低错落 D.沿河而居
2.龚冲村坑塘发挥的主要功能是( )
①农业灌溉 ②旅游观光 ③夏季防洪 ④提高气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在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应重点关注龚冲村坑塘的( )
A.水质 B.水量 C.水位 D.水深
某团队对华北地区1978、2005和2015年居民食物消费及碳足迹占比展开研究,定义碳排放锚定度=碳足迹占比/消费占比,锚定度大于1表明单位消费碳排放高于均值。下表为该地部分食物的消费占比及对应的碳足迹占比(单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 粮食 蔬菜 畜肉 禽肉 奶类 水产品
1978 45[18] 25[3] 5[40] 2[4] 3[6] 1[2]
2005 30[10] 20[2] 15[60] 8[8] 8[12] 3[3]
2015 25[8] 18[1] 21[75] 10[9] 10[15] 4[4]
(注:表格内第一个数字为食物消费占比,中括号内数字为对应的碳足迹占比)
4.与1978年相比,2015年该区植物源食物消费占比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人口总量减少 B.经济收入增加 C.饮食习俗改变 D.自然灾害频发
5.根据碳排放锚定度定义,2015年该区最需要减少碳排放的食物类别是( )
A.奶类 B.畜肉 C.禽肉 D.水产品
6.下列最能推动该地区膳食结构低碳转型的举措是( )
①扩大牧场生产规模 ②标识食品碳排放等级
③倡导豆类替代畜肉 ④强制减少禽肉消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多年平均降水量332mm、蒸发量1174mm,草原多发育风蚀沙坑,不同区域沙粒平均粒径差异大。下图示意该区某典型风蚀沙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形成该区风蚀沙坑的主导风向是( )
A.西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东南风
8.受风蚀影响,图示地区沙粒平均粒径最小的是( )
A.沙坑区 B.边缘区 C.重度积沙区 D.轻度覆沙区
9.为治理该区的风蚀沙坑,最合理的措施是( )
A.人工增雨 B.覆土填埋 C.恢复草本 D.注水改湖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的耕地变化呈现出显著的区域分异特征。下图示意1990-2020年我国实际耕地面积在不同纬度上的空间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我国1990-2020年新增的耕地面积最可能来自于( )
A.湖北、福建 B.北京、天津 C.西藏、青海 D.新疆、内蒙古
11.我国南方1990-2020年实际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耕作条件变好 B.耕作收益增加 C.耕地占用减少 D.耕地撂荒增多
12.我国20°N以南和50°N以北实际耕地面积变动小的主要原因是( )
A.聚落规模较小 B.气候较为极端 C.可耕地面积小 D.科技水平较低
黑刺沟地处昆仑山东段北坡,高海拔区多冰川发育,地表水下渗形成地下水后溶解岩石中的矿物质,在特定区域出露,形成富含矿物质的大型优质泉水群。下图示意黑刺沟大型泉水群所在地质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该区最可能发育泉水的地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4.该区泉水矿物质含量高的主要原因是( )
①地下径流流程长 ②岩层破碎③地下径流量稳定 ④岩层深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5.在图示所在地区,出露的泉水最适合直接用于( )
A.荒漠化防治 B.矿泉水生产 C.盐碱地治理 D.水产品养殖
二、综合题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东、河北货运港口数量多(下图),但单个规模小,竞争力偏弱。受水文、岸线、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两省渤海沿岸港口数量明显少于黄海。与上海附近港口相比,鲁冀港口多以省内矿石、钢铁、粮食等初级散装货物为主,而上海附近港口多以长江流域深加工或科技含量较高的大宗集装箱货物为主,且上海距离以马六甲海峡为代表的国际贸易主航道更近。
(1)鲁冀渤海沿岸港口数量明显少于黄海,请解释其主要自然原因。
(2)与上海附近港口相比,分析鲁冀沿海港口竞争力偏低的原因。
(3)请为进一步提升鲁冀沿海港口竞争力提出合理建议。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辽宁西部小塘镇铁矿资源丰富,铁矿开采形成众多矿坑,且多遗留铁矿尾砂(铁矿石采选后的颗粒物,粒径较当地土壤粒径大,含硅、铁、镁等微量元素)堆积。研究发现,铁矿尾砂可改良当地土壤(下图)、复垦矿区,可显著增加农民经济收入。
(1)分别指出铁矿尾砂在甲、乙土层中发挥的主要作用。
(2)与当地相同坡度的原生土壤相比,采用铁矿尾砂改良的甲层土壤在暴雨条件下更易发生坡面侵蚀,请分析原因。
(3)矿区复垦及土壤改良后显著增加了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请说明理由。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疆地处我国西北,区内高山多成为“湿岛”(空气相对湿度较大的区域)。近50余年来,受气候变暖影响,该区湿岛周围山麓洪灾多发且致灾性强,造成重大损失。研究表明,当地洪涝主要有暴雨型、融雪型和混合型3种。下图示意新疆部分地区1500m等高线及山峰高程。(注:相对湿度是空气中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条件下饱和水汽压的比值)
(1)与甲地相比,分析乙地湿岛表现更加典型的原因。
(2)研究发现,近50年来该地区湿岛周围山麓暴雨型洪灾总体增多,融雪型洪灾总体减少,请分别说明原因。
(3)该地湿岛周围山麓洪涝的致灾性强,解释其社会经济原因。
湖北省腾云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A B B C A D C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C C A B
16.(1)渤海沿岸河流汇入多,泥沙沉积多,近岸海水较浅,航道维护难度大;渤海沿岸岸线相对平直,不利于建港;渤海纬度较高,冬季多海冰,影响港口建设和运营。(注:从黄海角度反向作答亦可得分)。
(2)货物类型差异:鲁冀沿海港口以初级散装货运为主,货运收益少。地理位置差异:缺少大型内河航运(或距国际主航道远),货运成本高;经济腹地小,货运量少。港口规模和设施差异:港口规模小(或近岸水深有限),货运能力不足;港口数量多,同质化严重。
(3)统一规划整合部分近岸港口;加强近岸港口的分工协作(或明确不同港口的功能定位);推动港口与临港产业协同发展;完善港口基础设施,提升港口的通航能力和货物处理效率(或加强港口信息化建设,实现港口管理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加强港口与内陆腹地的联系,拓展港口腹地。
17.(1)甲层:增加耕作层厚度;改善耕作层土壤质地(或增加耕作层通气透水性);为作物生长提供微量元素。乙层:蓄水(或蓄水保肥)。
(2)暴雨条件下地表径流下渗少,地表径流量大;土壤改良后甲层土壤(或表土)更疏松(坡面易受流水侵蚀)。
(3)增加耕地面积,扩大种植规模(提高土地利用率);提升耕地质量,耕作条件变好,利于多种经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民经济收入)。
18.(1)乙地海拔高,山地降水多(或多冰雪融水);植被覆盖率较高,蒸腾作用强;海拔高,气温低(或水汽易饱和)。
(2)暴雨型洪灾总体增多的原因:降雪向降雨转变增多;降雨增多。融雪型洪灾总体减少的原因:雪期缩短,降雪减少;降雪留存少,积雪厚度变小。
(3)湿岛周围山麓多绿洲,人口(或城市)分布集中;预警预报系统不完善;防洪设施不完善;防洪意识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