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乐山市夹江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一盒黄沙和一盆草皮分别放置在玻璃缸两端,用平整的胶合板把玻璃缸上部开口处盖严,然后将一束香点燃,放进小洞内,最后将电灯打开。有关该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烟雾环形飘动的根本原因是黄沙和草皮的受热不均
B.从该实验可得到的启发是:城市建设中为减轻热岛效应应扩大草地面积
C.该实验的目的是演示热力环流
D.烟雾环形飘动的方向应为逆时针方向
古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其中蕴含了很多地理知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以下诗句描写的地貌的成因中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A.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B.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C.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D.天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
3.以下古诗所描写的区域中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量最大的是( )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角低。
C.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D.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下图是某地地形剖面及其地下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示意图。岩层的埋藏深度(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可以用来帮助恢复岩层的形态。丙处岩石类型与周围明显不同。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仅考虑外力作用,甲处地貌未来最可能演变成( )
A.向斜山 B.向斜谷 C.背斜谷 D.背斜山
5.该沉积岩层在乙处缺失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因断裂陷落岩层被覆盖 B.因流水堆积岩层被覆盖
C.受挤压岩层破碎被侵蚀 D.受张力岩层破碎被侵蚀
6.丙处岩石与周围岩石类型明显不同,其可能是( )
A.砂岩 B.花岗岩 C.石灰岩 D.页岩
读“北半球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图(单位:百帕)”,完成下面小题。
7.a、b、c、d四箭头表示的风向,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8.有关甲、乙、丙、丁四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处于低压槽附近
B.丙地为晴朗天气
C.丙地气温比乙地低
D.地为阴雨绵绵天气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9.若该图表示大洋环流,②④ 所在纬线为30°,则关于洋流②所在的半球及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
①北半球 ②南半球 ③寒流 ④暖流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0.若该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示意图,甲地为海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环节①与大气运动无关 B.环节②与气流上升无关
C.环节③受人类活动影响最明显 D.环节④使甲地增温
11.若该图表示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乙处为变质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处为岩浆 B.③为外力作用 C.①②为内力作用 D.丙处为沉积岩
径流模数是指单位流域面积上单位时间所产生的径流量(升/秒 平方千米)。下左图为乌鲁木齐河水系略图,右图为乌鲁木齐河的径流模数随海拔高度变化图,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的是6—8月径流模数和年径流模数。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2.乌鲁木齐河流域冬季降水比其河源所在的山脉南坡丰富得多,是因为乌鲁木齐河流域
A.地处大西洋、太平洋的迎风坡 B.地处大西洋、北冰洋的迎风坡
C.地处太平洋、北冰洋的迎风坡 D.地处太平洋、印度洋的迎风坡
13.下列关于乌鲁木齐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乌鲁木齐河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日变化小 B.红五月桥处河流径流量比青年渠处大
C.曲线M2表示的是6~8月径流模数 D.越向河流上游,径流模数年内变化
读某半球日照图(下左图),完成下列小题。
14.图示日期,下列城市的白昼由长到短的排列顺序是( )
A.汕头、上海、北京、哈尔滨 B.汕头、北京、哈尔滨、上海
C.哈尔滨、汕头、上海、北京 D.哈尔滨、北京、上海、汕头
15.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角( )
A.从赤道向南北递减 B.从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
C.从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 D.从北极向南递减
16.此日,下列城市在以下几项中由小到大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地转偏向力北京、上海、新加坡 B.自转线速度新加坡、上海、北京
C.正午太阳高度北京、上海、新加坡 D.自转角速度新加坡、上海、北京
二、综合题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阿克拉——非洲西部加纳共和国首都,位于加纳共和国的东南部,濒临几内亚湾,是加纳共和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及最大港口城市。阿克拉年降水量较多且季节变化显著,一般5—10月为雨季,11月—次年4月为旱季,全年有明显的风向变化。如图示意加纳共和国及周边地区。
(1)阿克拉全年风向有所不同,指出阿克拉1月和7月的盛行风向并分别说明其形成过程。
(2)指出阿克拉气温年较差的大小,并说明原因。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武陵源区,海拔为300~1300m。张家界地貌是砂岩地貌的一种独特类型,它是以石英砂岩(岩石坚硬,岩层水平分布,垂直节理发育)为成景母岩,在地质作用下形成了以峰墙、方山、峰林、峰丛等为主的地貌景观,且多谷坡陡直,深度远大于宽度的峡谷,形成峡谷,峰林纵横交错的景观。该地貌以我国湖南省张家界为代表,但张家界地貌地质遗迹面临潜在破坏的威胁。图1为张家界地貌景观图,图2示意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地质简图。
(1)简述张家界地貌的形成过程。
(2)指出张家界地貌中方山、峰林、峰丛形成的先后顺序,并说明原因。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阿拉善左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贺兰山西麓(如下图),全旗草场面积占60%多,主要为荒漠、半荒漠草原;沙漠面积占40%多。年降水量80~220毫米,年蒸发量3000毫米,属于典型的中温带干旱区。草原畜牧业是该地区传统的资源利用方式,也是当地牧民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20世纪末开始,先后实施了贺兰山天然林保护工程、返牧还草工程,“减畜”和“移人”是减少关然草场压力的主要措施,绝大多数放牧户将牲畜出栏处理,在配套的生态移民工程下,搬迁到距离城镇较近、自然条件较好的地方集中安置,安置方式以农业种植或者舍饲圈养为主。表格为禁牧前后牧民生产情况与水量对比。
(1)从农业发展的角度,解释禁牧前后用水量差异及其原因。
(2)有学者认为生态补偿的逻辑由于破坏当地人的内在保护机制而不利于生态保护。请从牧民生产与草场发展的角度,分析其依据。
四川省乐山市夹江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A A D B C C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B C A C C
17.(1)1月盛行东北风,7月盛行西南风。
形成过程:1月,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偏南,阿克拉受东北信风控制;7月,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偏北,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右偏而形成西南季风。
(2)气温年较差小。
原因:阿克拉纬度低,获得的太阳辐射多,终年高温;地处沿海,受海洋调节作用明显。
18.(1)远古(海洋)时期,大量碎屑物质沉积,固结成岩,形成深厚的石英砂岩;构造运动导致张家界地区地壳(缓慢的间歇性)抬升,抬升过程中河流强烈下切,形成高位平坦的地面和低位深切的河谷;后经流水、风化、重力崩塌等外力作用,形成林立柱峰及峡谷。
(2)顺序:方山、峰丛、峰林。
原因:地壳上升,形成边缘陡峭、顶部平坦的方山;当地降水丰富,流水沿岩石裂隙侵蚀成沟谷,(两侧山体陡峭,形成峰墙),流水沿沟谷交错侵蚀,形成峰丛;流水继续下切,峰丛基座被切穿,众多峰柱形成峰林。
19.(1)与禁牧前相比,不仅户均生产用水量大幅增加,单位水资源的经济产出也大大下降。原因在于随着牧业人口向农业的转移,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由畜牧业转向灌溉农业,农业种植面积的增加直接影响了全地区的水资源消耗,农业种植根据松土、播种、施肥等生产环节,每年共需要浇水5次,用水量大大超过畜牧业,且由于大量使用地下水,造成水资源紧张,气候干旱,灌溉农业带来盐碱化,造成农业减产,效益低下。
(2)生态补偿并没有如预期激励当地人对草场的保护行为,禁牧削弱了牧民对草场的利用和管理,政府草原执法人员成为管理主体,其最大的影响体现在草场面积广阔和执法人员不足之间的矛盾,造成外来破坏者进入阻力减小,挖草药、捉蝎子、搂发菜等破坏行为增加。此外,由于牧民禁牧之后生活方式不适应、收入减少等原因,部分牧民被迫返回草场从事一些具有破坏性的草原资源利用活动。脱离畜牧业的牧民,从事农业为基础的替代生计,造成了更大尺度区域水资源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