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测试卷(一)第一章 地球
范围:第一章 时间:40分钟 分值:100分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2025年4月24日,搭载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据此完成1~2题。
1.距离运行中的神舟二十号最近的行星是 (C)
A.太阳 B.火星 C.地球 D.月球
2.进入太空的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所属的最低级别天体系统是 (D)
A.可观测宇宙 B.太阳系 C.银河系 D.地月系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下图为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阶段。据此完成3~4题。
3.读图判断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的先后顺序是 (C)
A.①③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④③② D.④①②③
4.下列选项能够正确描述地球的真实形状和大小的是 (B)
A.地球的平均直径是6 371千米
B.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C.地球是一个正球体
D.地球表面积是5.1亿千米
亲爱的同学,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是新时代对你的要求,希望你胸怀梦想,努力进取,有朝一日能担负起建设祖国、推动人类发展的重任。请你根据下列设想,完成5~6题。
5.若有朝一日,你乘坐上“神舟××号”到我国空间站探索,可目睹到 (D)
A.天圆地方现象 B.地球上的经纬线
C.地球上的地轴 D.地球是蔚蓝色星球
6.若有朝一日,你乘坐上“雪龙×号”到南极科考,当你站在南极点上,前后左右的方向分别是 (B)
A.前南后北,左西右东 B.前后左右都是正北
C.前北后南,左西右东 D.前后左右都是正南
月全食是指太阳、地球、月球在运转过程中处于同一条直线上,地球的阴影投射到月球表面的天文现象。某晚,呼和浩特市某学校举办了以“师生共赴月球之约 探索提升实践素养”为主题的地理实践活动。下图为一位同学观测时拍摄的照片。据此完成7~9题。
7.当月全食发生时,太阳、地球和月球的位置关系是 (B)
A. B.
C. D.
8.同学们据图可以推测 (D)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地球大小 D.地球形状
9.关于月全食现象的观测,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C)
A.晴朗的夜晚观测效果最佳
B.可以用肉眼直接进行观测
C.观测地应选择灯光明亮的地方
D.观测地应选择视野开阔的地方
地球仪是我们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如图为地球仪示意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甲点的经纬度是 (B)
A.(30°N,30°W)
B.(30°N,30°E)
C.(30°S,30°W)
D.(30°S,30°E)
11.关于乙点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位于极圈上 B.位于甲点西南方
C.位于西半球 D.位于北温带地区
下图是同学们为演示地球自转运动设想的四种方向。据此完成12~13题。
12.图中标注的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A)
A.甲 B.乙 C.丙 D.丁
13.图中标注的自转方向位于南半球的是 (B)
A.甲 B.乙 C.丙 D.丁
在古代,黄河流域的人们通过观察四季中的现象总结出二十四节气,用于指导农业生产,由此也有了“年”的概念。春节是农历新年的开始,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图为地球运动及二十四节气示意图。读图,完成14~16题。
14.“年”是 (D)
①由地球自转产生 ②由地球公转产生
③以昼夜更替为周期 ④以四季轮转为周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在黄河流域,春节期间农业生产多处于 (D)
A.春种时期 B.夏忙时期 C.秋收时期 D.冬藏时期
16.2025年春节假期从1月28日开始至2月4日结束。这期间经历的节气是 (B)
A.冬至 B.立春 C.春分 D.清明
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冬奥会,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冬季综合性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届。读图,完成17~18题。
17.历届冬奥会举办地多分布于 (B)
A.西半球 B.中纬度 C.高纬度 D.南半球
18.北京的经纬度位置大致是 (A)
A.(40°N,116°E) B.(40°S,116°E)
C.(40°N,116°W) D.(40°S,116°W)
当我国海军要进行一次军事活动时,为确保安全,通常会发布临时禁航通告,禁止渔船等其他船只进入禁航区。读某次禁航区位置示意图,完成19~20题。
19.该禁航区范围内,最东端与最西端的经度相差约为 (A)
A.2°20' B.4°20' C.119°13' D.121°33'
20.此时,下列各地中,渔船不能进入的是 (B)
A.(33°56'N,122°40'E) B.(35°10'N,121°03'E)
C.(37°33'N,119°13'E) D.(38°30'N,121°03'E)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60分)
21.【聚焦航天助推强国】航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基石——四大卫星发射基地
我国目前有四大航天发射基地,分别是西昌、太原、酒泉与文昌,形成南、北、西、东的互补关系,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奠定平台。如图为中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位置示意图。
(1)由图可知,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中,酒泉发射基地的经纬度坐标为 (40°N,100°E) ;西昌发射基地位于五带当中的 北温带 ;文昌发射基地位于西昌的 东南 方向。
助力——航天技术不断发展
2024年6月2~25日期间,嫦娥六号完成了月球背面的月壤采样,并携带1 935.3克月球样品返回地球,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
(2)我们生活的地球是 太阳 系中的一颗行星,而月球是地球的 卫星 。
(3)在本次“月壤”返回地球期间,最接近“二分二至日”中的 夏至 (填北半球节气);请你描述月壤采样期间,我国郑州市的昼夜长短情况: 昼长夜短 。
深思——航天员与机械臂共舞
为适应特殊的宇宙环境,航天员李聪穿着厚厚的航天服,做好一系列充足准备后,打开了问天实验舱出舱舱门,登上机械臂,圆满完成了个人首次太空舱外活动任务。
(4)航天员在出舱活动时,总要做好层层防护。思考:我们在地球上能自由生存和活动的原因是什么?(6分)
有合适的温度;有供生物呼吸的大气;有液态水。
2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国航天人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材料二 中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我国科技创新,材料科学、生命科学不断突破。我国在一系列太空探索事业中,不断刷新中国高度,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比如,2021年5月15日,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首次在火星上留下了中国人的印迹。
(1)宇宙由许多的物质组成,如恒星、行星、卫星……,图中属于恒星的是 太阳 ,代表地球的是字母 C ,小行星带介于D 火 星与E 木 星之间。
(2)海王星是太阳系中距离地球最远的行星,其地表平均温度约为-201 ℃,而我们生活的地球地表平均温度为15~20 ℃。结合上图,分析地球与海王星地表温度差异的原因。
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适中,气温适宜,而海王星距离太阳最远,温度极低。
(3)我国航空航天事业成就巨大,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述我国进行太空探索的意义。(至少3条,6分)
有助于推动科技进步;促进新资源的开发;帮助我们了解宇宙的起源与演化;探索生命的起源;认识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等。
23.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暗室里,将手电筒的光照射到地球仪上,同时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观察地球仪上形成的昼半球和夜半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4分)
探究一:地球自转的方向
(1)探究过程中,小明同学缓缓地 自西向东 拨动地球仪;此时,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是按 逆时针 (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
探究二:地球自转的周期
(2)小明将地球仪绕地轴转动一圈,小山观察到地球仪同一位置刚好经过一个白昼、一个黑夜,即地球自转的周期为 1天 。
探究三: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3)图中④地正处于 清晨 (填“清晨”或“黄昏”)。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最先进入黑夜的是 ④ (填序号)。
(4)北京和东京最先进入黑夜的是 东京 。
(5)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从图中看到任何时候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照亮的半球是 昼 半球,未被照亮的半球是夜半球。地球不停地自转,也就产生了 昼夜交替 现象。
(6)若地球是个透明的球体,地球上可能 没有 (填“有”或“没有”)昼夜之分。
探究四:从地球仪上获取信息
(7)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所处经线是 120°E ,②地纬度是 40°N 。东京位于北京的 东南 方向。综合测试卷(一)第一章 地球
范围:第一章 时间:40分钟 分值:100分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2025年4月24日,搭载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据此完成1~2题。
1.距离运行中的神舟二十号最近的行星是 ( )
A.太阳 B.火星 C.地球 D.月球
2.进入太空的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所属的最低级别天体系统是 ( )
A.可观测宇宙 B.太阳系 C.银河系 D.地月系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下图为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阶段。据此完成3~4题。
3.读图判断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的先后顺序是 ( )
A.①③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④③② D.④①②③
4.下列选项能够正确描述地球的真实形状和大小的是 ( )
A.地球的平均直径是6 371千米
B.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C.地球是一个正球体
D.地球表面积是5.1亿千米
亲爱的同学,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是新时代对你的要求,希望你胸怀梦想,努力进取,有朝一日能担负起建设祖国、推动人类发展的重任。请你根据下列设想,完成5~6题。
5.若有朝一日,你乘坐上“神舟××号”到我国空间站探索,可目睹到 ( )
A.天圆地方现象 B.地球上的经纬线
C.地球上的地轴 D.地球是蔚蓝色星球
6.若有朝一日,你乘坐上“雪龙×号”到南极科考,当你站在南极点上,前后左右的方向分别是 ( )
A.前南后北,左西右东 B.前后左右都是正北
C.前北后南,左西右东 D.前后左右都是正南
月全食是指太阳、地球、月球在运转过程中处于同一条直线上,地球的阴影投射到月球表面的天文现象。某晚,呼和浩特市某学校举办了以“师生共赴月球之约 探索提升实践素养”为主题的地理实践活动。下图为一位同学观测时拍摄的照片。据此完成7~9题。
7.当月全食发生时,太阳、地球和月球的位置关系是 ( )
A. B.
C. D.
8.同学们据图可以推测 (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地球大小 D.地球形状
9.关于月全食现象的观测,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
A.晴朗的夜晚观测效果最佳
B.可以用肉眼直接进行观测
C.观测地应选择灯光明亮的地方
D.观测地应选择视野开阔的地方
地球仪是我们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如图为地球仪示意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甲点的经纬度是 ( )
A.(30°N,30°W)
B.(30°N,30°E)
C.(30°S,30°W)
D.(30°S,30°E)
11.关于乙点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位于极圈上 B.位于甲点西南方
C.位于西半球 D.位于北温带地区
下图是同学们为演示地球自转运动设想的四种方向。据此完成12~13题。
12.图中标注的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13.图中标注的自转方向位于南半球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在古代,黄河流域的人们通过观察四季中的现象总结出二十四节气,用于指导农业生产,由此也有了“年”的概念。春节是农历新年的开始,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图为地球运动及二十四节气示意图。读图,完成14~16题。
14.“年”是 ( )
①由地球自转产生 ②由地球公转产生
③以昼夜更替为周期 ④以四季轮转为周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在黄河流域,春节期间农业生产多处于 ( )
A.春种时期 B.夏忙时期 C.秋收时期 D.冬藏时期
16.2025年春节假期从1月28日开始至2月4日结束。这期间经历的节气是 ( )
A.冬至 B.立春 C.春分 D.清明
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冬奥会,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冬季综合性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届。读图,完成17~18题。
17.历届冬奥会举办地多分布于 ( )
A.西半球 B.中纬度 C.高纬度 D.南半球
18.北京的经纬度位置大致是 ( )
A.(40°N,116°E) B.(40°S,116°E)
C.(40°N,116°W) D.(40°S,116°W)
当我国海军要进行一次军事活动时,为确保安全,通常会发布临时禁航通告,禁止渔船等其他船只进入禁航区。读某次禁航区位置示意图,完成19~20题。
19.该禁航区范围内,最东端与最西端的经度相差约为 ( )
A.2°20' B.4°20' C.119°13' D.121°33'
20.此时,下列各地中,渔船不能进入的是 ( )
A.(33°56'N,122°40'E) B.(35°10'N,121°03'E)
C.(37°33'N,119°13'E) D.(38°30'N,121°03'E)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60分)
21.【聚焦航天助推强国】航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基石——四大卫星发射基地
我国目前有四大航天发射基地,分别是西昌、太原、酒泉与文昌,形成南、北、西、东的互补关系,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奠定平台。如图为中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位置示意图。
(1)由图可知,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中,酒泉发射基地的经纬度坐标为 ;西昌发射基地位于五带当中的 ;文昌发射基地位于西昌的 方向。
助力——航天技术不断发展
2024年6月2~25日期间,嫦娥六号完成了月球背面的月壤采样,并携带1 935.3克月球样品返回地球,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
(2)我们生活的地球是 系中的一颗行星,而月球是地球的 。
(3)在本次“月壤”返回地球期间,最接近“二分二至日”中的 (填北半球节气);请你描述月壤采样期间,我国郑州市的昼夜长短情况: 。
深思——航天员与机械臂共舞
为适应特殊的宇宙环境,航天员李聪穿着厚厚的航天服,做好一系列充足准备后,打开了问天实验舱出舱舱门,登上机械臂,圆满完成了个人首次太空舱外活动任务。
(4)航天员在出舱活动时,总要做好层层防护。思考:我们在地球上能自由生存和活动的原因是什么?(6分)
有合适的温度;有供生物呼吸的大气;有液态水。
2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国航天人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材料二 中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我国科技创新,材料科学、生命科学不断突破。我国在一系列太空探索事业中,不断刷新中国高度,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比如,2021年5月15日,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首次在火星上留下了中国人的印迹。
(1)宇宙由许多的物质组成,如恒星、行星、卫星……,图中属于恒星的是 ,代表地球的是字母 ,小行星带介于D 星与E 星之间。
(2)海王星是太阳系中距离地球最远的行星,其地表平均温度约为-201 ℃,而我们生活的地球地表平均温度为15~20 ℃。结合上图,分析地球与海王星地表温度差异的原因。
(3)我国航空航天事业成就巨大,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述我国进行太空探索的意义。(至少3条,6分)
23.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暗室里,将手电筒的光照射到地球仪上,同时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观察地球仪上形成的昼半球和夜半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4分)
探究一:地球自转的方向
(1)探究过程中,小明同学缓缓地 拨动地球仪;此时,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是按 (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
探究二:地球自转的周期
(2)小明将地球仪绕地轴转动一圈,小山观察到地球仪同一位置刚好经过一个白昼、一个黑夜,即地球自转的周期为 。
探究三: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3)图中④地正处于 (填“清晨”或“黄昏”)。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最先进入黑夜的是 (填序号)。
(4)北京和东京最先进入黑夜的是 。
(5)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从图中看到任何时候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照亮的半球是 半球,未被照亮的半球是夜半球。地球不停地自转,也就产生了 现象。
(6)若地球是个透明的球体,地球上可能 (填“有”或“没有”)昼夜之分。
探究四:从地球仪上获取信息
(7)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所处经线是 ,②地纬度是 。东京位于北京的 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