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A 新知导学
一、海陆分布
1. 世界海陆面积比较:地球表面约 71% 是海洋,陆地面积仅约占 29% 。概括地说,地球表面 七 分是海洋, 三 分是陆地。
2. 世界的海陆分布特点: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 北 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 南 半球,但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
3. 半球的海陆面积比较:地球的任意一个半球的海洋面积都 大于 陆地面积。
二、七大洲和四大洋
1. 七大洲
(1)七大洲面积由大到小依次是A 亚洲 、B 非洲 、C 北美洲 、D 南美洲 、
E 南极洲 、F 欧洲 、G 大洋洲 。
(2)大洲分界线
①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脉— 乌拉尔河 —里海— 大高加索山脉 —黑海— 土耳其海峡 。
②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 苏伊士运河 。
③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 白令海峡 。
④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 巴拿马运河 。
2. 四大洋
(1)四大洋面积由大到小依次是甲 太平洋 、乙 大西洋 、丙 印度洋 、丁 北冰洋 。
(2)海峡、运河及其沟通的海洋
序号 名称 沟通海洋
H 马六甲海峡 太平洋和印度洋
I 白令海峡 太平洋和北冰洋
J 苏伊士运河 印度洋和大西洋
K 巴拿马运河 太平洋和大西洋
@B 达标诊断
天宫空间站是我国自主研发、距地400~500千米的绕地飞行空间站系统。读天宫空间站某时刻运行位置和轨迹图,完成1~2题。
1. 对①②③④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①是亚洲,②是欧洲
B.③是非洲,④是北美洲
C.②④大洲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D.①③大洲分界线是马六甲海峡
2. 天宫空间站接下来将飞过的大洋甲是( D )
A.印度洋 B.太平洋
C.北冰洋 D.大西洋
20世纪90年代,瑞士人皮尔卡和英国人琼斯历时20天,总计飞行42 810千米,完成了乘热气球环球飞行的壮举。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完成3~4题。
3. 两位探险家从阿尔卑斯山脉上空出发,先飞向北非,然后飞越东南亚、太平洋、美洲中部、大西洋,最后降落在北非的埃及。他们环球飞行的路线最接近( B )
A.① B.② C.③ D.④
4. 两位探险家的环球飞行可以证明( C )
A.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B.地球自西向东公转
C.地球是球体形状
D.赤道周长为42 810千米
下表为世界七大洲面积占比表。读表,完成5~6题。
大洲 亚洲 ① 北美洲 南美洲 南极洲 ② 大洋洲
面积 占比 29.3% 20.2% 16.1% 12% 9.3% 7.1% 6%
5. 下列有关①②两洲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①是欧洲 B.②濒临印度洋
C.①②两洲隔海相望 D.①位于②以北
6. 与亚洲相临的大洋不包括( D )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北冰洋 D.大西洋
下图为某年世界六个大洲用水总量及用水类型比例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
7. 该年用水总量最多的大洲是( B )
A.欧洲 B.亚洲
C.北美洲 D.大洋洲
8. 图中①大洲和②大洲以发达国家为主。这两个大洲与其他大洲相比,在用水类型比例上最显著的差异是( C )
A.工业用水比例低 B.生活用水比例低
C.工业用水比例高 D.生活用水比例高
近年来,北极航道通航能力大大提升,白令海峡是北极航道的重要通道。读图,完成9~10题。
9. 白令海峡沟通了( B )
A.北冰洋、大西洋 B.北冰洋、太平洋
C.太平洋、印度洋 D.太平洋、大西洋
10. “三线”穿越了白令海峡,“三线”是指( C )
①亚洲与北美洲的洲界线 ②俄罗斯与美国的国界线 ③东、西半球分界线 ④国际日期变更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下图是以(38°N,0°)为极点的“陆半球”。读图,完成11~12题。
11. “陆半球”的极点位于( A )
A.北半球、东半球 B.北半球、西半球
C.南半球、东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
12. 有关“陆半球”说法正确的是( C )
A.能看到南极洲 B.看不到太平洋
C.甲是格陵兰岛 D.乙是巴拿马运河
@C综合探究
13. (新教材改编·环球航行)下图示意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路线。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麦哲伦船队从 欧 洲西部的西班牙出发,向 西南 方向前进,穿越 大西 洋,在 南美 洲南端经麦哲伦海峡进入世界最大的大洋—— 太平 洋。在菲律宾群岛,麦哲伦不幸离世。其船员继续西行,穿过印度洋,经 非 洲南端好望角后回到西班牙。
(2)麦哲伦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为地球的形状是一个 球体 、地球表面的 海洋 彼此相通提供了重要证据。
(3)麦哲伦船队途经甲岛时廉价收购了一批香料,如胡椒(热带经济作物)等。胡椒在当时的西班牙价格昂贵。结合下面框图,分析西班牙胡椒价格昂贵的原因。
A 北温带 ,B 广阔(或广大) ,C 高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A 新知导学
一、海陆分布
1. 世界海陆面积比较:地球表面约 是海洋,陆地面积仅约占 。概括地说,地球表面 分是海洋, 分是陆地。
2. 世界的海陆分布特点: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 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 半球,但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
3. 半球的海陆面积比较:地球的任意一个半球的海洋面积都 陆地面积。
二、七大洲和四大洋
1. 七大洲
(1)七大洲面积由大到小依次是A 、B 、C 、D 、
E 、F 、G 。
(2)大洲分界线
①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脉— —里海— —黑海— 。
②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 。
③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 。
④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 。
2. 四大洋
(1)四大洋面积由大到小依次是甲 、乙 、丙 、丁 。
(2)海峡、运河及其沟通的海洋
序号 名称 沟通海洋
H
I
J
K
@B 达标诊断
天宫空间站是我国自主研发、距地400~500千米的绕地飞行空间站系统。读天宫空间站某时刻运行位置和轨迹图,完成1~2题。
1. 对①②③④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亚洲,②是欧洲
B.③是非洲,④是北美洲
C.②④大洲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D.①③大洲分界线是马六甲海峡
2. 天宫空间站接下来将飞过的大洋甲是( )
A.印度洋 B.太平洋
C.北冰洋 D.大西洋
20世纪90年代,瑞士人皮尔卡和英国人琼斯历时20天,总计飞行42 810千米,完成了乘热气球环球飞行的壮举。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完成3~4题。
3. 两位探险家从阿尔卑斯山脉上空出发,先飞向北非,然后飞越东南亚、太平洋、美洲中部、大西洋,最后降落在北非的埃及。他们环球飞行的路线最接近( )
A.① B.② C.③ D.④
4. 两位探险家的环球飞行可以证明( )
A.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B.地球自西向东公转
C.地球是球体形状
D.赤道周长为42 810千米
下表为世界七大洲面积占比表。读表,完成5~6题。
大洲 亚洲 ① 北美洲 南美洲 南极洲 ② 大洋洲
面积 占比 29.3% 20.2% 16.1% 12% 9.3% 7.1% 6%
5. 下列有关①②两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欧洲 B.②濒临印度洋
C.①②两洲隔海相望 D.①位于②以北
6. 与亚洲相临的大洋不包括( )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北冰洋 D.大西洋
下图为某年世界六个大洲用水总量及用水类型比例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
7. 该年用水总量最多的大洲是( )
A.欧洲 B.亚洲
C.北美洲 D.大洋洲
8. 图中①大洲和②大洲以发达国家为主。这两个大洲与其他大洲相比,在用水类型比例上最显著的差异是( )
A.工业用水比例低 B.生活用水比例低
C.工业用水比例高 D.生活用水比例高
近年来,北极航道通航能力大大提升,白令海峡是北极航道的重要通道。读图,完成9~10题。
9. 白令海峡沟通了( )
A.北冰洋、大西洋 B.北冰洋、太平洋
C.太平洋、印度洋 D.太平洋、大西洋
10. “三线”穿越了白令海峡,“三线”是指( )
①亚洲与北美洲的洲界线 ②俄罗斯与美国的国界线 ③东、西半球分界线 ④国际日期变更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下图是以(38°N,0°)为极点的“陆半球”。读图,完成11~12题。
11. “陆半球”的极点位于( )
A.北半球、东半球 B.北半球、西半球
C.南半球、东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
12. 有关“陆半球”说法正确的是( )
A.能看到南极洲 B.看不到太平洋
C.甲是格陵兰岛 D.乙是巴拿马运河
@C综合探究
13. (新教材改编·环球航行)下图示意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路线。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麦哲伦船队从 洲西部的西班牙出发,向 方向前进,穿越 洋,在 洲南端经麦哲伦海峡进入世界最大的大洋—— 洋。在菲律宾群岛,麦哲伦不幸离世。其船员继续西行,穿过印度洋,经 洲南端好望角后回到西班牙。
(2)麦哲伦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为地球的形状是一个 、地球表面的 彼此相通提供了重要证据。
(3)麦哲伦船队途经甲岛时廉价收购了一批香料,如胡椒(热带经济作物)等。胡椒在当时的西班牙价格昂贵。结合下面框图,分析西班牙胡椒价格昂贵的原因。
A ,B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