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同学们都读过《鲁滨逊漂流记》吧?
那个在荒岛顽强求生的冒险者,在笛福的笔下还有另一重身份——他曾到过中国,而书中写他在这里干的第一件事,是贩卖鸦片。
他说:“我们买了一点鸦片……这第一批货,我们拿去卖给了中国人,很赚了一点钱;因为当时那里非常缺乏鸦片,正很需要。”
文学里的鲁滨逊,为何会把鸦片带到中国?他口中的‘需要’,真的是中国人的真实需求吗?
制作:黎燕琳
新教材八年级上册第1课
东西初触
——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一、东西初触——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鸦片战争爆发前的背景是怎样的?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前,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危机四伏。西方已进入资本主义时代,英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不断向外进行殖民扩张,掠夺殖民地。英国为开辟海外市场,向中国运来呢绒、布匹,但遭到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排斥,严重滞销;而中国向英国输出的茶叶生丝等,销路旺盛。为改变这种不利局面英国无耻地向中国大量走私毒品鸦片,从18世纪末到鸦片战争前夕,走私到中国的鸦片达40多万箱,从中国掠走3亿至4亿银元。
背景
①
②
③
正当贸易
失败原因
目的
概况
英国生产工厂
中国手工织布机
英国机器大生产
中英生产方式对比
一、东西初触——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根据材料和图表说明鸦片战争前中英正当贸易情况?
“其中的原因并非是中国政府竭力反对对外贸易,而是中国人民不需要它。中国有世界上最好的粮食——大米,最好的饮料——茶,最好的衣料——棉布、丝绸和皮革。中国拥有这些大宗物产,还有无数的土特产,他们实在不需要从外面购买那怕是一分钱的东西;而且他们自己的国家幅员如此辽阔,人口又是如此众多,他们自己之间的贸易就构成了庞大的、买卖两旺的市场,真是没有必要向外国进口。”——罗伯特·赫德《这些从秦国来——中国问题论集》
正当贸易中的中英贸易
中国处于明显的出超地位
中国传统经济的封闭性与自足性,也是中英贸易失衡的重要原因。
一、东西初触——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英国人为了扭转贸易顺差又是如何做的?
“马克思指出,在目前条件下,扩大对华贸易,就是扩大鸦片贸易”。——马克思《鸦片贸易史.
如何理解贸易逆差和贸易顺差?
中国
英国
贸易顺差(中国处于顺差)
茶叶
生丝
商品流向
货币流向
贸易逆差(中国处于逆差)
英国
中国
鸦片
商品流向
货币流向
鸦片 是从罂粟未成熟蒴果中提取的天然麻醉物质,具有强成瘾性,是一种毒品
一、东西初触——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数量呈现出怎样的变化趋势?这种变化反映了什么?
英国东印度公司设在印度的鸦片仓库
堆积如山,数量巨大
鸦片数量呈现出急剧增长的趋势;不断加大对中国的鸦片走私
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大量储存鸦片,其目的是什么?
扭转贸易逆差,也是为了获取巨额利润、巩固殖民统治和推动英国工业发展
一、东西初触——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马克思引用英国人蒙哥马利·马丁的话说:
“奴隶贸易”比起“鸦片贸易”来,都要算是仁慈的。我们没有毁灭非洲人的肉体……没有败坏他们的品格、腐蚀他们的思想,也没有毁灭他们的灵魂。可是鸦片贩子在腐蚀、败坏和毁灭了不幸的罪人的精神存在以后,还杀害他们的肉体…——[德]马克思《鸦片贸易史》
结合教材和材料总结鸦片走私的危害
危害
①经济
②健康
③政治④军事
摧毁人的精神和损害人的身体健康
林则徐禁烟
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从1988年开始将每年的6月 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
一、东西初触——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林则徐都做了哪些努力?他有哪些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禁烟措施
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哲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林则徐
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祸福,为了国家和民族,不惧生死、勇于担当的精神品质
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发动民众
一、东西初触——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林则徐到广州后,派人明察暗访,缉拿烟贩。英、美等国商贩被迫陆续缴出鸦片110多万千克。在林则徐主持下,1839年6月3日至25日,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被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此后,林则徐操练军队,修筑炮台,准备应对英国侵略。
梳理虎门销烟的概况?
时间
意义
后续行动
为什么要把《虎门销烟》的浮雕镌刻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
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虎门销烟浮雕
一、东西初触——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林则徐是如何销毁鸦片的?
▲销烟池旧址铺石木椿出土时的场景
▲灌水投盐
▲起箱 取出鸦片
▲过秤称重
▲将鸦片切成四瓣
▲将鸦片投入水中浸泡半天
▲投入生石灰
▲搅拌 池水沸腾 鸦片变成粉末
强行相接
——英国发动侵华战争
二、强行相接——英国发动侵华战争
林则徐禁烟的消息传到英国,英国政府迅速作出了侵华的决定。
▲英国议员小斯当东
尽管令人遗憾,但我还是认为这场战争是正义的,而且也是必要的。
直接推动了英国政府对华用兵决策,成为鸦片战争的重要推手。
探究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从英人的视角,发动鸦片战争是正义的吗?
正义
“(虎门销烟)把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的大批的商品,全部给予销毁!这是我大英帝国的奇耻大辱!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要狠狠地教训它!要迫使它开放更多的港口,要保护我们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
你认为鸦片战争是正义的吗
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直接原因:虎门销烟
根本原因:打开中国市场
二、强行相接——英国发动侵华战争
自主学习,梳理鸦片战争爆发的过程?
开始标志
第一阶段:1840年6月-1841年5月
封锁珠江口
攻陷定海
直趋天津
林则徐被革职,琦善前往谈判
民族英雄
关天培
第一阶段
爱国将领
第一阶段
二、强行相接——英国发动侵华战争
1841年秋,英军再次北上,先后攻占厦门、定海、宁波。在定海,守将葛云飞、王锡朋、郑国鸿三总兵皆力战殉国。1842年6月,英军进犯长江门户吴淞。江南提督陈化成虽年近七旬,仍率众抵抗,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挥旗督战,力竭牺牲。英军沿江而上,进攻镇江,守城清军在副都统海龄的指挥下,英勇抵抗,全部战死。8月初,英军到达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向侵略者屈服。
自主学习,梳理鸦片战争爆发的过程?
第二阶段1841年秋至1842年8月
第二阶段
北上扩张
进犯吴淞
进攻镇江
结果:战败
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
将士浴血抗英,清廷屈膝求和
第二阶段
二、强行相接——英国发动侵华战争
时间
地点
影响
原因
面对装备精良的英军时,广州普通乡民是如何做的?
不再被动挨打,而是主动拿起武器进行抗争
民间百姓
官民同抗外侮,共彰不屈精神
二、强行相接——英国发动侵华战争
想一想?为什么鸦片战争以中国的失败结束
概括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
清朝:①政治
②经济
③军事:武器装备落后
船坚炮利,装备领先
蓄谋已久,准备充分
制度先进,动员高效
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理由是我们的落伍。我们的军器和军队是中古的军队,我们的政府是中古的政府,我们的人民,连士大夫阶级在内,是中古的人民。——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根本原因: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无法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强弱定局
——《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三、强弱定局——《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南京条约》及《虎门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危害?
签订
性质
内容
找出中国被迫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和被迫割
让的香港岛。
广州
厦门
福州
宁波
上海
香港岛
割地赔款开五口,关税协定权被夺
割地
赔款
五口通商
协定关税
主权遭损
经济受控
自然经济结构逐渐解体,中国经济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利权尽失
门户洞开
其他条约①
破坏司法主权
为列强以后建立租界提供了借口
最能体现鸦片战争的本质条款
危害
三、强弱定局——《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其他条约②
国家
其他条约的签署情况?
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司法、关税、领海的自主权。
《望厦条约》
三、强弱定局——《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找出鸦片战争的影响?
社会性质③
历史任务⑤
政治上①
经济上②
可惜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是不是所有中国人都对战争失败毫无反思,依旧麻木自大?有没有例外情况?
社会矛盾④
从社会性质、社会矛盾以及历史任务回答
历史地位⑥
课堂总结
鸦片战争
起因
直接原因:虎门销烟
根本原因:打开中国市场
经过
爆发:1840年6月
第一、二阶段
结果
战败
签订《南京条约》
影响: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课堂演练
1.(2025:临沂中考·8)“英国殖民者利用中国人民发明的火药打开了中国的 '大门’,从而将中国强行拉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之中。自此,由资本主义国家制定规则的 “朋友圈’中,多了一个以自然经济为主的生产力水平低下、尚处于日益衰微的封建制度的大国,这就是中国。”打开该材料中“大门”的事件是( )
A.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 B.英国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
C.英国强行割占九龙司 D.英国支持阿古柏侵略新疆
2.(2025·天津河西区八下期末·1)道光十三年,两江总督和江苏巡抚向道光帝联名上《查议银昂钱贱除弊便民事宜疏》,痛陈银贵(铜)钱贱的流弊,提议“银钱官铸 ”。这一奏疏出台的主要背景是( )
A.朝贡贸易逐渐萎缩
B.白银成为法定货币
C.鸦片走私日益猖獗
D.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B
C
课堂演练
3.(2025·北京昌平区八下期末·1)林则徐到达广州后,派人明察暗访,缉拿烟贩。英、美等国商贩被迫陆续缴出鸦片110多万千克。1839年6月,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被当众销毁。这一历史事件( )
A.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B.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起来参加反封建斗争
C.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D.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4.(2025·广东中考·10)鸦片战争后,魏源倡议制造战舰,武试增设水师科且不能“舍船炮而重弓马 ”,水师官员从舵工、水手、炮手中挑选。据此可知,魏源( )
A.重视探索御敌之法
B.找到战败根源
C.反对科举取士制度
D.主张政治改革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