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第2课时 气温的分布 同步练(含答案)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2 第2课时 气温的分布 同步练(含答案)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8-19 00:22:08

文档简介

第2课时 气温的分布
@A 新知导学
1. 等温线图的判读方法
(1)A地等温线大致沿东西方向延伸,说明 方向存在气温差异。
(2)B、C两区域气温差异大的是 ,判断依据是 。
(3)D地气温比周围 ,这里是 中心,所在的地形区是 。
2. 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1)世界年平均气温大致由 向 逐渐降低。这反映了 对气温的影响。
(2)南、北半球中,等温线比较平直的是 。
3. 世界1月、7月平均气温的比较
(1)北半球1月等温线比7月更 ,说明北半球1月气温差异比7月更 。
(2)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比海洋 ,冬季陆地气温比海洋 。
@B 达标诊断
读等温线图,完成1~2题。
1. 图中的低温中心是(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2. 关于图中气温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气温差异最小的地方是④处
B.气温差异最大的地方是②处
C.相邻两条等温线的温差是4℃
D.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
读北半球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3~4题。
3. 读图分析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是(   )
A.从高海拔向低海拔递减
B.从北向南递减
C.从内陆向沿海递减
D.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4. 因纬度因素影响,年平均气温最低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下图是某区域1月平均气温分布略图。读图,完成5~7题。
5. 造成甲、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6. 造成乙、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7. 甲地所在的大陆位于(   )
A.亚欧板块 B.美洲板块
C.印度洋板块 D.太平洋板块
@C综合探究
8. 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 。
(2)南北回归线之间年平均气温大致在 ℃以上,南北极圈内年平均气温大致在 ℃以下。
(3) 洲是世界最冷的大陆, 洲是世界最热的大陆。
(4)图中甲地为我国的青藏高原,甲地是个 中心,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5)比较南、北半球的等温线, 半球等温线比较平直,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
9. (新教材改编·海陆位置对气温的影响)某地理小组为了理解海陆位置对气温的影响,在暑假期间进行了一次实验。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过程】
把初始温度相同的一盆沙土和一盆水放在太阳下暴晒15分钟,用温度计测量其表面温度,记录下来;再把沙土和水同时移到空调室内约15分钟,再次测量其表面温度,并记录下来。
图1
记录表
第一次测量 第二次测量
沙土 38 ℃ 25 ℃
水 29 ℃ 27 ℃
图2
【实验对比】
(1)通过图1及表中信息可以看出,同时将沙土和水暴晒, 升温快。由此推测夏季时,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 气温较高。
(2)同时把暴晒后的沙土和水移到空调室内一段时间后, 降温慢。由此推测冬季时,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 气温较高。
【实验结论】
(3)受海陆位置影响,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夏季陆地气温 海洋气温,冬季相反。
【实践应用】
(4)试描述图2中五个城市自西向东气温的变化规律。第2课时 气温的分布
@A 新知导学
1. 等温线图的判读方法
(1)A地等温线大致沿东西方向延伸,说明 南北 方向存在气温差异。
(2)B、C两区域气温差异大的是 B ,判断依据是 B区域等温线密集,气温差异大;C区域等温线稀疏,气温差异小 。
(3)D地气温比周围 低 ,这里是 低温 中心,所在的地形区是 青藏高原 。
2. 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1)世界年平均气温大致由 低纬 向 高纬 逐渐降低。这反映了 纬度位置 对气温的影响。
(2)南、北半球中,等温线比较平直的是 南半球 。
3. 世界1月、7月平均气温的比较
(1)北半球1月等温线比7月更 密集 ,说明北半球1月气温差异比7月更 大 。
(2)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比海洋 高 ,冬季陆地气温比海洋 低 。
@B 达标诊断
读等温线图,完成1~2题。
1. 图中的低温中心是( A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2. 关于图中气温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 B )
A.气温差异最小的地方是④处
B.气温差异最大的地方是②处
C.相邻两条等温线的温差是4℃
D.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
读北半球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3~4题。
3. 读图分析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是( D )
A.从高海拔向低海拔递减
B.从北向南递减
C.从内陆向沿海递减
D.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4. 因纬度因素影响,年平均气温最低的是( D )
A.甲 B.乙 C.丙 D.丁
下图是某区域1月平均气温分布略图。读图,完成5~7题。
5. 造成甲、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B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6. 造成乙、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7. 甲地所在的大陆位于( C )
A.亚欧板块 B.美洲板块
C.印度洋板块 D.太平洋板块
@C综合探究
8. 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 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 。
(2)南北回归线之间年平均气温大致在 20 ℃以上,南北极圈内年平均气温大致在 -10 ℃以下。
(3) 南极 洲是世界最冷的大陆,  非 洲是世界最热的大陆。
(4)图中甲地为我国的青藏高原,甲地是个 低温 中心,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海拔高,气温低 。
(5)比较南、北半球的等温线, 南 半球等温线比较平直,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南半球海洋面积广阔 。
9. (新教材改编·海陆位置对气温的影响)某地理小组为了理解海陆位置对气温的影响,在暑假期间进行了一次实验。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过程】
把初始温度相同的一盆沙土和一盆水放在太阳下暴晒15分钟,用温度计测量其表面温度,记录下来;再把沙土和水同时移到空调室内约15分钟,再次测量其表面温度,并记录下来。
图1
记录表
第一次测量 第二次测量
沙土 38 ℃ 25 ℃
水 29 ℃ 27 ℃
图2
【实验对比】
(1)通过图1及表中信息可以看出,同时将沙土和水暴晒, 沙土 升温快。由此推测夏季时,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 陆地 气温较高。
(2)同时把暴晒后的沙土和水移到空调室内一段时间后, 水 降温慢。由此推测冬季时,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 海洋 气温较高。
【实验结论】
(3)受海陆位置影响,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夏季陆地气温 高于 海洋气温,冬季相反。
【实践应用】
(4)试描述图2中五个城市自西向东气温的变化规律。
1月平均气温逐渐降低,7月平均气温逐渐升高,气温年较差越来越大。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