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地图 同步练(含答案)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地图 同步练(含答案)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8-19 00:36:37

文档简介

第二章 地图
@A 知识结构
比例尺.南北方向.东西方向.海平面.相同.密集.稀疏.山谷
平原.小.详细.大.概略
@B 专题讲练
跨学科主题学习——美化校园
【学习背景】
本学期同学们来到了新的学校,大家对校园环境充满好奇心与探索欲。为帮助同学们熟悉校园、加强沟通协作、培养爱校情怀,现开展“美化校园,我们在行动”主题实践活动。
【学习目标】
运用所学地图知识绘制学校平面图,并通过小组讨论,运用地理、生物、美术等学科知识,对校园的功能区布局合理规划,提出美化方案。通过活动提升同学们的合作沟通能力,培养地理实践力与主人翁意识,强化区域认知与人地协调观素养。
【学习方案】
一、绘制学校平面图
通过这个阶段的活动,初步了解学校的平面布局,为下一步的美化校园打下基础。我们可以参考某校同学绘制的学校平面图(下图):
1. 确定比例尺
选取合适的绘图纸张,留边后长    厘米,宽    厘米;测量学校的长为   米,宽为    米。换算并选择合适的比例尺为    。
2. 确定方向
我们最好选择通常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法,或者说指向标的箭头指向    方,比较符合我们的使用习惯。
3. 绘制图例
根据学校内的地理事物种类,讨论确定合适的图例,绘制在下面:
4. 合作测量学校各功能区数据
地理事物 测量实地距离 换算成图上距离
长/米 宽/米 长/厘米 宽/厘米
主教学楼
食堂
自行车棚
操场
办公楼
宿舍楼
绿地1
绿地2
同学们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增减。
5. 分组完成简易平面图的绘制
绘制完成后展示。
二、数据统计与分析
1. 根据上面测量的数据计算各功能区的面积
功能区 面积/平方米
学习区
休息区
办公区
运动区
同学们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增减。
2. 统计绿地面积
种类 面积/平方米
花坛
草坪
其他
合计
同学们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增减。
3. 调查植物种类
植物名称 种类 花期 数量/面积
同学们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增减。
三、分析和建议
1. 我们小组认为,校园的优点有:
2. 我们小组认为,校园的不足有:
3. 我们的美化建议有:
@C 章末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某校七年级(1)班,面向黑板时,右侧是教室的前后门。小强用皮尺测得教室长9米、宽7米,并用手机指南针测得面对黑板为正东方向。据此完成1~2题。
1. 教室的前门朝向( D )
A.东方 B.西方 C.北方 D.南方
2. 小强用30厘米×21厘米的纸绘制教室平面图,宜选用的比例尺是( B )
A.1∶10 B.1∶40
C.1∶200 D.1∶1 000
徐州某中学学生步行前往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参加清明祭扫活动。图1为该学生途中迎面看到的道路指示牌,图2为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图1
图2
3. 该学生看到图1道路指示牌时的位置可能位于图2中的( B )
A.① B.② C.③ D.④
4. 从该位置到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大致行进方向为( A )
A.先向南再向西 B.先向南再向东
C.先向北再向西 D.一直向东行走
5. 小明去公园游览,需要寻找景点。下列地图中,对他帮助最大的是( A )
A.公园导游图 B.等高线地形图
C.分层设色地形图 D.地形剖面图
(地理实践力·制作地图)分层设色地形图是地理学习中常用的工具,利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可以认识某区域地形地势特征。在老师的指导下,王亮尝试用马铃薯制作分层设色地形图模型。下图为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制作步骤图。据此完成6~8题。
6. 第二、三步的正确操作要点分别是( D )
①各切片厚度相同,且依次摆放 ②舍弃最小切片 ③任意摆放各切片 ④保持中心点和方向不变,按切片大小依次画底边轮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 关于第四步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外围的等高线海拔最高
B.中心的等高线海拔最低
C.颜色越深对应海拔越低
D.相邻等高线的高差相等
8. 王亮绘制的地形部位是( C )
A.山谷 B.山脊 C.山峰 D.陡崖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乡镇的局部等高线地形图。该乡镇在公路的长下坡路段设置避险车道,以防止车辆(特别是重载大货车)刹车失灵引发交通事故。读图,完成9~10题。
图1 图2
9. 图1中高速公路段最大相对高度为( B )
A.38米 B.78米 C.88米 D.98米
10. 图2避险车道最有可能设置在图1中的( A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二、综合探究题
11.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深秋周末,东北风带来了阵阵凉意。家住某市的小红和小佳相约去湖滨公园游玩。
材料二 该市区略图
(1)图中铁路的走向(延伸方向)大致是 南北 方向,宾馆在火车站的 西南 方向。若图中铁路线的图上距离为5厘米,则图中铁路的实地距离为 2 500 米。
(2)他们相约在火车站东北方向的运动场附近会合,这个运动场指的是 b (填图中的字母代号)运动场。
(3)在地图的三要素中,该地图缺少的是 图例 。
(4)此时湖中有人在划船,船从①处划向②处时是 顺 (填“顺”或“逆”)风而行。
(5)图中的ABC三处,噪声污染最小的是 C 。
(6)来该市游玩的小明住在宾馆,他想开车去C处,那么他可以大致先向 北 到达B处,再向 东 经过A处,最后向 东北 到达C处。
12. (主题式学习·野外探访)为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情况,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实地探访,体验了一堂真实生动的地理课。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活动一 登高望远
(1)图示区域主要地形类型是 丘陵 ,观景台海拔最高不超过 450米 ;地理兴趣小组从登山地到观景台行走路线的图上距离是3厘米,则实际走了 3 000 米。
活动二 激流勇进
(2)同学们分成两组沿AB、CD河段漂流,其中漂流速度较快的是 AB 河段,理由是 AB 河段等高线较密集,坡度较大,流速较快 ;沿AB河段漂流的方向大致是 自北向南 。
活动三 星空露营
(3)从安全角度考虑,甲、乙、丙三地中最适宜同学们露营的是 丙 。考察途中同学们在乙处发现了“小心落石”的警示标志,因为该处的地形部位是 陡崖 。
活动四 探秘古村
(4)同学们在探访中发现,古村分布的共同特点是 分布在地势低平、水源充足、耕地广阔、灌溉便利的地方 。第二章 地图
@A 知识结构
. . . . . . .
. . . .
@B 专题讲练
跨学科主题学习——美化校园
【学习背景】
本学期同学们来到了新的学校,大家对校园环境充满好奇心与探索欲。为帮助同学们熟悉校园、加强沟通协作、培养爱校情怀,现开展“美化校园,我们在行动”主题实践活动。
【学习目标】
运用所学地图知识绘制学校平面图,并通过小组讨论,运用地理、生物、美术等学科知识,对校园的功能区布局合理规划,提出美化方案。通过活动提升同学们的合作沟通能力,培养地理实践力与主人翁意识,强化区域认知与人地协调观素养。
【学习方案】
一、绘制学校平面图
通过这个阶段的活动,初步了解学校的平面布局,为下一步的美化校园打下基础。我们可以参考某校同学绘制的学校平面图(下图):
1. 确定比例尺
选取合适的绘图纸张,留边后长    厘米,宽    厘米;测量学校的长为   米,宽为    米。换算并选择合适的比例尺为    。
2. 确定方向
我们最好选择通常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法,或者说指向标的箭头指向    方,比较符合我们的使用习惯。
3. 绘制图例
根据学校内的地理事物种类,讨论确定合适的图例,绘制在下面:
4. 合作测量学校各功能区数据
地理事物 测量实地距离 换算成图上距离
长/米 宽/米 长/厘米 宽/厘米
主教学楼
食堂
自行车棚
操场
办公楼
宿舍楼
绿地1
绿地2
同学们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增减。
5. 分组完成简易平面图的绘制
绘制完成后展示。
二、数据统计与分析
1. 根据上面测量的数据计算各功能区的面积
功能区 面积/平方米
学习区
休息区
办公区
运动区
同学们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增减。
2. 统计绿地面积
种类 面积/平方米
花坛
草坪
其他
合计
同学们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增减。
3. 调查植物种类
植物名称 种类 花期 数量/面积
同学们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增减。
三、分析和建议
1. 我们小组认为,校园的优点有:
2. 我们小组认为,校园的不足有:
3. 我们的美化建议有:
@C 章末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某校七年级(1)班,面向黑板时,右侧是教室的前后门。小强用皮尺测得教室长9米、宽7米,并用手机指南针测得面对黑板为正东方向。据此完成1~2题。
1. 教室的前门朝向(   )
A.东方 B.西方 C.北方 D.南方
2. 小强用30厘米×21厘米的纸绘制教室平面图,宜选用的比例尺是(   )
A.1∶10 B.1∶40
C.1∶200 D.1∶1 000
徐州某中学学生步行前往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参加清明祭扫活动。图1为该学生途中迎面看到的道路指示牌,图2为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图1
图2
3. 该学生看到图1道路指示牌时的位置可能位于图2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4. 从该位置到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大致行进方向为(   )
A.先向南再向西 B.先向南再向东
C.先向北再向西 D.一直向东行走
5. 小明去公园游览,需要寻找景点。下列地图中,对他帮助最大的是(   )
A.公园导游图 B.等高线地形图
C.分层设色地形图 D.地形剖面图
(地理实践力·制作地图)分层设色地形图是地理学习中常用的工具,利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可以认识某区域地形地势特征。在老师的指导下,王亮尝试用马铃薯制作分层设色地形图模型。下图为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制作步骤图。据此完成6~8题。
6. 第二、三步的正确操作要点分别是(   )
①各切片厚度相同,且依次摆放 ②舍弃最小切片 ③任意摆放各切片 ④保持中心点和方向不变,按切片大小依次画底边轮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 关于第四步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外围的等高线海拔最高
B.中心的等高线海拔最低
C.颜色越深对应海拔越低
D.相邻等高线的高差相等
8. 王亮绘制的地形部位是(   )
A.山谷 B.山脊 C.山峰 D.陡崖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乡镇的局部等高线地形图。该乡镇在公路的长下坡路段设置避险车道,以防止车辆(特别是重载大货车)刹车失灵引发交通事故。读图,完成9~10题。
图1 图2
9. 图1中高速公路段最大相对高度为(   )
A.38米 B.78米 C.88米 D.98米
10. 图2避险车道最有可能设置在图1中的(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二、综合探究题
11.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深秋周末,东北风带来了阵阵凉意。家住某市的小红和小佳相约去湖滨公园游玩。
材料二 该市区略图
(1)图中铁路的走向(延伸方向)大致是 方向,宾馆在火车站的 方向。若图中铁路线的图上距离为5厘米,则图中铁路的实地距离为 米。
(2)他们相约在火车站东北方向的运动场附近会合,这个运动场指的是 (填图中的字母代号)运动场。
(3)在地图的三要素中,该地图缺少的是 。
(4)此时湖中有人在划船,船从①处划向②处时是 (填“顺”或“逆”)风而行。
(5)图中的ABC三处,噪声污染最小的是 。
(6)来该市游玩的小明住在宾馆,他想开车去C处,那么他可以大致先向 到达B处,再向 经过A处,最后向 到达C处。
12. (主题式学习·野外探访)为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情况,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实地探访,体验了一堂真实生动的地理课。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活动一 登高望远
(1)图示区域主要地形类型是 ,观景台海拔最高不超过 ;地理兴趣小组从登山地到观景台行走路线的图上距离是3厘米,则实际走了 米。
活动二 激流勇进
(2)同学们分成两组沿AB、CD河段漂流,其中漂流速度较快的是 河段,理由是 ;沿AB河段漂流的方向大致是 。
活动三 星空露营
(3)从安全角度考虑,甲、乙、丙三地中最适宜同学们露营的是 。考察途中同学们在乙处发现了“小心落石”的警示标志,因为该处的地形部位是 。
活动四 探秘古村
(4)同学们在探访中发现,古村分布的共同特点是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