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居民与文化 第六章发展与合作 同步练(含答案)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章居民与文化 第六章发展与合作 同步练(含答案)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8-19 00:45:22

文档简介

第五章 居民与文化 第六章 发展与合作
@A 知识结构
人口出生率.北美.非洲.社会.短缺.东.西
雨林.高纬度.黄.高.欧.黝黑.非洲.小.农业生产.服务业 接近.汉语.英语.西.阿拉伯.东南.非洲.北.南.经济发展
@B 专题讲练
跨学科主题学习——探索辣椒的传播史
“四川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贵州人怕不辣”这句话大家都很熟悉吧?但是你知道吗,作为川菜灵魂的辣椒,传入我国仅有短短的400年左右。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辣椒的前世今生吧。
一、辣椒的学名、别名等
辣椒刚传入我国时,因为其味道像胡椒,所以当时人们称其为番椒。
像西红柿又被称为番茄一样,番茄、番椒它们都有一个“番”,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请从生物学的角度介绍一下辣椒的名称以及所属门纲目科属吧。
二、辣椒的原产地
辣椒的原产地在中南美洲。据考古学家推测,早在公元前5 000年,美索亚美利加人就开始食用辣椒了,而在公元前7 000年的时候,辣椒就已经在此地生长。美索亚美利加位于中部美洲,包括今墨西哥、危地马拉、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和伯利兹等现代国家在内的区域。
2007年2月16日报道,一个国际研究团队近年来在南美洲发现了具有6 100年历史的辣椒化石。该研究团队在美洲考察时,在7处不同的考古地点找到了磨石和陶瓷炊具等物品,并对其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磨石和陶瓷炊具中的淀粉状微粒化石,证实这些微粒化石来自人工种植而非野生的辣椒。研究团队由此得出结论:生活在厄瓜多尔赤道西部热带低地的史前人类,曾最早种植了辣椒,比墨西哥和秘鲁早了1 000多年。
三、辣椒的传播
我们知道,原产于美洲的食料都是在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后传入欧洲,再向世界各地传播的。请查阅相关材料绘制辣椒传入中国的路径,并标注大致时间。
四、辣椒的习性及在我国的分布
请同学们查阅资料,了解辣椒的生长习性,以及其在我国的主要种植区。
(1)习性:
(2)在图中标出辣椒在我国的主要种植区。
五、辣椒的用途
(1)主要用途:
(2)为什么辣椒是川菜的灵魂?
@C 章末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传统文化·《西游记》)“白龙马,蹄儿朝西,驮着唐三藏跟着仨徒弟,西天取经上大路,一走就是几万里。”《西游记》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据此完成1~2题。
1. 唐僧师徒从“西天”取回的经书属于(   )
A.伊斯兰教 B.佛教
C.天主教 D.基督教
2. 这里的“西天”是指(   )
A.亚洲西部 B.欧洲西部
C.美国 D.古印度
读图,完成3~4题。
甲 乙 丙丁
3. 四幅景观图片中,属于城市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4. 有利于乡村形成和发展的条件是(   )
A.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B.气候恶劣,土壤贫瘠
C.地形崎岖,资源贫乏
D.交通不便,远离水源
2022年11月15日,世界人口总数突破80亿。下图示意某年世界人口分布、各大洲人口数以及某年平均人口增长率。读图,完成5~6题。
5. 符合各大洲人口增长和人口分布特点的是(   )
A.亚洲增长速度最快
B.非洲人口数量最多
C.各大洲均有常住人口
D.各大洲人口分布不均
6. 世界人口从70亿到80亿仅用了11年时间,人口增长过快可能带来的问题有(   )
①资源短缺   ②就业机会增加
③环境污染严重 ④交通堵塞加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于2022年生效。该贸易区包含中国等15个成员国,覆盖世界近一半人口和近三分之一贸易量。下图为RCEP成员国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
7. RCEP成员国(   )
A.都处于亚热带季风区
B.大部分属于发展中国家
C.多以白种人为主
D.都处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8. 各国积极参与推动RCEP,其共同目的主要是(   )
A.降低劳动力成本 B.促进区域经济合作
C.提高本国教育水平 D.加强土地荒漠化治理
9. 四川省面积约48.6万平方千米,2023年常住人口8 368万人。那么2023年四川省的人口密度约为(   )
A.1.72人/平方千米 B.17.2人/平方千米
C.172人/平方千米 D.1 720人/平方千米
下图是世界局部地区人口密度示意图。据此完成10~12题。
10. ①地常见建筑是教堂,说明当地人多信奉(   )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犹太教
11. ②地的主要人种及使用的语言分别是(   )
A.黄种人、汉语 B.白种人、英语
C.白种人、法语 D.白种人、葡萄牙语
12. 图中四地,人口最为稀疏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二、综合探究题
13. 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大约8 000年前,安第斯山脉的印加人驯化了茄属块茎植物马铃薯,从此拉开了人类食用马铃薯的序幕。读马铃薯的主要传播路线及某传播地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问题。
(1)马铃薯发源地的印加人属于 种人,安第斯山位于南美洲 侧,其形成原因是 。
(2)①~④传播地中,与气候资料图相对应的传播地是 ,该地的气候特征是 。
(3)马铃薯在向传播地①传播时,需要跨越的大洋是 洋,传播地②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 教的发源地。
(4)马铃薯传入我国的线路没有准确的说法。专家分析一般有南北两条线路。北线从欧洲横跨 大陆,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南线从欧洲向南绕过 洲南端好望角经印度洋到达 洲南部,再经东南亚传入日本,最后传入我国。
14. (综合思维·“渝新欧”国际铁路)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是指从重庆出发,经边境阿拉山口,最终到达杜伊斯堡,由沿途六个国家铁路、海关部门共同协调建立的运输通道;沿途通关监管互认,信息共享,运输全程只需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下图是“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示意图。
(1)“渝新欧”联运大通道沿途六个国家中, 和 地跨亚洲和欧洲。
(2)杜伊斯堡位于 洲西部,而“渝”是指位于长江上游河段的城市 。
(3)阿拉山口常年多大风, 资源丰富,属于 (填“可再生”或“非可再生”)资源。
(4)与亚欧海运航线相比,“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的优势为 。第五章 居民与文化 第六章 发展与合作
@A 知识结构
人口出生率.北美.非洲.社会.短缺.东.西
雨林.高纬度.黄.高.欧.黝黑.非洲.小.农业生产.服务业 接近.汉语.英语.西.阿拉伯.东南.非洲.北.南.经济发展
@B 专题讲练
跨学科主题学习——探索辣椒的传播史
“四川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贵州人怕不辣”这句话大家都很熟悉吧?但是你知道吗,作为川菜灵魂的辣椒,传入我国仅有短短的400年左右。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辣椒的前世今生吧。
一、辣椒的学名、别名等
辣椒刚传入我国时,因为其味道像胡椒,所以当时人们称其为番椒。
像西红柿又被称为番茄一样,番茄、番椒它们都有一个“番”,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请从生物学的角度介绍一下辣椒的名称以及所属门纲目科属吧。
二、辣椒的原产地
辣椒的原产地在中南美洲。据考古学家推测,早在公元前5 000年,美索亚美利加人就开始食用辣椒了,而在公元前7 000年的时候,辣椒就已经在此地生长。美索亚美利加位于中部美洲,包括今墨西哥、危地马拉、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和伯利兹等现代国家在内的区域。
2007年2月16日报道,一个国际研究团队近年来在南美洲发现了具有6 100年历史的辣椒化石。该研究团队在美洲考察时,在7处不同的考古地点找到了磨石和陶瓷炊具等物品,并对其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磨石和陶瓷炊具中的淀粉状微粒化石,证实这些微粒化石来自人工种植而非野生的辣椒。研究团队由此得出结论:生活在厄瓜多尔赤道西部热带低地的史前人类,曾最早种植了辣椒,比墨西哥和秘鲁早了1 000多年。
三、辣椒的传播
我们知道,原产于美洲的食料都是在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后传入欧洲,再向世界各地传播的。请查阅相关材料绘制辣椒传入中国的路径,并标注大致时间。
四、辣椒的习性及在我国的分布
请同学们查阅资料,了解辣椒的生长习性,以及其在我国的主要种植区。
(1)习性:
(2)在图中标出辣椒在我国的主要种植区。
五、辣椒的用途
(1)主要用途:
(2)为什么辣椒是川菜的灵魂?
@C 章末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传统文化·《西游记》)“白龙马,蹄儿朝西,驮着唐三藏跟着仨徒弟,西天取经上大路,一走就是几万里。”《西游记》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据此完成1~2题。
1. 唐僧师徒从“西天”取回的经书属于( B )
A.伊斯兰教 B.佛教
C.天主教 D.基督教
2. 这里的“西天”是指( D )
A.亚洲西部 B.欧洲西部
C.美国 D.古印度
读图,完成3~4题。
甲 乙 丙丁
3. 四幅景观图片中,属于城市的是( D )
A.甲 B.乙 C.丙 D.丁
4. 有利于乡村形成和发展的条件是( A )
A.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B.气候恶劣,土壤贫瘠
C.地形崎岖,资源贫乏
D.交通不便,远离水源
2022年11月15日,世界人口总数突破80亿。下图示意某年世界人口分布、各大洲人口数以及某年平均人口增长率。读图,完成5~6题。
5. 符合各大洲人口增长和人口分布特点的是( D )
A.亚洲增长速度最快
B.非洲人口数量最多
C.各大洲均有常住人口
D.各大洲人口分布不均
6. 世界人口从70亿到80亿仅用了11年时间,人口增长过快可能带来的问题有( D )
①资源短缺   ②就业机会增加
③环境污染严重 ④交通堵塞加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于2022年生效。该贸易区包含中国等15个成员国,覆盖世界近一半人口和近三分之一贸易量。下图为RCEP成员国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
7. RCEP成员国( B )
A.都处于亚热带季风区
B.大部分属于发展中国家
C.多以白种人为主
D.都处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8. 各国积极参与推动RCEP,其共同目的主要是( B )
A.降低劳动力成本 B.促进区域经济合作
C.提高本国教育水平 D.加强土地荒漠化治理
9. 四川省面积约48.6万平方千米,2023年常住人口8 368万人。那么2023年四川省的人口密度约为( C )
A.1.72人/平方千米 B.17.2人/平方千米
C.172人/平方千米 D.1 720人/平方千米
下图是世界局部地区人口密度示意图。据此完成10~12题。
10. ①地常见建筑是教堂,说明当地人多信奉( A )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犹太教
11. ②地的主要人种及使用的语言分别是( B )
A.黄种人、汉语 B.白种人、英语
C.白种人、法语 D.白种人、葡萄牙语
12. 图中四地,人口最为稀疏的是( C )
A.① B.② C.③ D.④
二、综合探究题
13. 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大约8 000年前,安第斯山脉的印加人驯化了茄属块茎植物马铃薯,从此拉开了人类食用马铃薯的序幕。读马铃薯的主要传播路线及某传播地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问题。
(1)马铃薯发源地的印加人属于 黄 种人,安第斯山位于南美洲 西 侧,其形成原因是 位于板块(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交界处,板块碰撞挤压而成 。
(2)①~④传播地中,与气候资料图相对应的传播地是 ① ,该地的气候特征是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
(3)马铃薯在向传播地①传播时,需要跨越的大洋是 大西 洋,传播地②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 佛 教的发源地。
(4)马铃薯传入我国的线路没有准确的说法。专家分析一般有南北两条线路。北线从欧洲横跨 亚欧 大陆,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南线从欧洲向南绕过 非 洲南端好望角经印度洋到达 亚 洲南部,再经东南亚传入日本,最后传入我国。
14. (综合思维·“渝新欧”国际铁路)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是指从重庆出发,经边境阿拉山口,最终到达杜伊斯堡,由沿途六个国家铁路、海关部门共同协调建立的运输通道;沿途通关监管互认,信息共享,运输全程只需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下图是“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示意图。
(1)“渝新欧”联运大通道沿途六个国家中, 俄罗斯 和 哈萨克斯坦 地跨亚洲和欧洲。
(2)杜伊斯堡位于 欧 洲西部,而“渝”是指位于长江上游河段的城市 重庆市 。
(3)阿拉山口常年多大风, 风能 资源丰富,属于 可再生 (填“可再生”或“非可再生”)资源。
(4)与亚欧海运航线相比,“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的优势为 距离更短,速度更快;连续性好,安全性高,受自然条件影响更小;沿途有更广阔的市场等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