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古诗词三首-长相思》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1《古诗词三首-长相思》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21 10:54: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长相思
纳兰性德(1655~1685), 清代满族词人。纳兰氏,字容若,号饮水、楞伽山人。原名纳兰成德,为避当时太子‘保成”的名讳,改名纳兰性德。一年后,太子改名为胤初,于是改回成德。顺治十一年生,死于康熙二十四年,年仅三十一岁。1676 年(康熙十五年)进士,选授三等侍卫,寻晋为一等。著有《通志堂集》,词作先有《侧帽》一集,后增补为《饮水词》,后人汇辑本则称《纳兰词》,今存三百五十首左右。又与顾贞,观合辑《今词初集》一选, 为清初文人词选中著名之本。纳兰性德性情颖敏,多愁善感,不类贵族子弟。词风真挚自然而多凄恻哀艳,悼亡之作尤称绝调。清初著名大词人,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
作者简介
康熙二十一年二月十五日,康熙因云南平定,出关东巡,祭告奉天祖陵。纳兰性德随从康熙去永陵、福陵、召陵告祭,二十三日出山海关,塞上风雪凄迷,苦寒的天气引发了纳兰性德对家的思念,于是写下了《长相思》这首词。
写作背景
正确、流利地朗读诗词两遍,读第一遍注意诗词的停顿、语调、重音等,读出节奏的和谐之美。读第二遍先借助插图和注释,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感受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最后,学习作者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背诵这首词。
与前两首诗相比,形式有什么不同?
《长相思》是一首词,“长相思”是词牌名,词分为上阕和下阕,词的句子有长有短。
初读课文
榆树
湖畔
五更
聒噪

pàn
gēng
guō
我会读


结构:左右
组词:榆钱 榆枋之见
音序:Y 部首:木
笔画:十三
左窄右宽。
“ 人 ” 要扁宽,下边有一短横,“ ”和“刂”要写紧凑。
易错提示:人下的一横别忘写哦!

pàn
结构:左右
组词:河畔 萦绕耳畔
音序:P 部首:田
笔画:十
田字要扁小。
半字两横居中、紧凑、下横要长,中间一竖贯穿上下最长。
易错提示:右边不要多写一横哦!

gēng (更改)(三更半夜)
gèng (更好)(更加)
关注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
读一读:老师给我们更改作业,是为了我们能更好的学习。
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加点的字是多音字!
多音字
.
.

识字过关





思考:作者身向何方?
山海关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你从“一程、一程”体会到了什么?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旅程的艰难曲折,遥远漫长。词人翻山越岭,登舟涉水,一程又一程,愈走离家乡愈远。
学习上阕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你从“身向榆关那畔行”读懂了什么?
点明了行旅的方向。词人在这里强调的是“身”向榆关,那也就暗示出“心”向京师,它使我们想到词人留恋家园,频频回首,步履蹒跚的情况。“那畔”一词颇含疏远的感彩,表现了词人这次奉命出行“榆关”是无可奈何的。
动态描写
静态描写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写出了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的情景。
“夜深千帐灯”一句由动到静,既是上阕感情酝酿的高潮,也是上、下阕之间的自然转换,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为什么羁旅劳顿之后深夜不寐呢?
作者由描写白天的人声鼎沸、骏马嘶鸣转入对“夜深千帐灯”的静态描写。这里借描述周围的情况而写心情,实际是表达纳兰对故乡的深深依恋和怀念。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答: 心在故园。
旧时一夜分为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
故乡
思乡之心
学习下阕
思考:作者心向何方?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和上阕的“山一程,水一程”一样,这儿的“风一更,雪一更”指的是荒寒的塞外,一整夜风雪交加。
“风一更,雪一更”与“故园无此声”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进一步体现了故园的温馨、宁静、祥和。
从“聒碎乡心梦不成”能感受到什么?
“聒碎乡心梦不成”与上阕“夜深千帐灯”相呼应,运用了夸张的手法,直接回答了深夜不寐的原因。结句的“聒”字用得很灵脱,写出了风狂雪骤的气势,表现了词人对狂风暴雪极为厌恶的情感。
静态描写
读诗的上阕。诗人走过了哪些地方 这一路上他走得容易吗?
艰难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读诗的下阕。这一路上,诗人除了跋山涉水,还经历了什么?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环境恶劣
终于到了安营扎寨休息的时候了,面对着“夜深千帐灯”,作者的心情会是什么样的?他会想到什么样的景象呢?
凄凉
孤寂
想家
和家人团聚的景象
我们的作者离家千里之外,只能在梦里和家人团聚了。但是,他如愿了吗?
没有
如愿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诗意: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跋山涉水走过一程又一程,将士们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帐篷外风声不断,雪花不住,嘈杂的声音打碎了思乡的梦,想到远隔千里的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啊。
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纳兰性德《菩萨蛮》
《长相思》描写了行军的艰辛和将士们在风雪声中辗转难眠的情形,全词于写景叙事之中,表达了浓烈的羁旅怀乡之情。
主题感悟
醒着离家千里之外,想梦中与家人团聚又被风雪之声吵醒。这样的情景之下,我们的作者愈发的思乡了。
让我们带着这份思乡之情,背诵诗歌。
长相思
羁旅怀乡
上阕
下阕
跋山涉水——叙事
千帐灯—— 写景
风雪交加——写景
思乡——抒情
课文图示
借景抒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诗(词)人的笔下,雨后的空山是那样幽美,枫桥夜半的钟声则会引起不尽的愁绪,而边关的风雪声则让思乡的将士们无法入睡,使他们不禁眷恋起故乡的温暖宁静。这些诗词景中含情,不仅给我们美的享受,更陶冶了我们的情操。让我们也拿起笔来,借身边的景物抒发情思吧!
独特感悟
长相思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