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1.走近作者
恩格斯(1820—1895),德国社会主义理论家、作家、哲学家,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马克思的亲密战友,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和领袖。1847年,与马克思共同草拟《共产党宣言》。在马克思逝世以后,完成了《资本论》第二、第三卷的整理工作。
2.相关知识
悼词,中国古代也称为祭文、吊文,其形式是开头介绍逝者去世的时间、地点、原因、享年等;主体部分是追述逝者经历和一生中所作出的成就、贡献,并简要地作出评价;结尾抒发哀悼之情并对参加悼念仪式的人提出希望和要求等。
狭义的悼词专指在追悼仪式上宣讲的对逝者表达敬意与沉痛哀思的专用文体,广义的则可包括追念性的文章。
1.注音
(1)诽(fěi)谤 卓(zhuó)有成效
诬蔑(miè)
给(jǐ)予
浅尝辄(zhé)止
(2)
2.写对字形
(1)
(2)
(3)
(4)
(5)
追本溯源,巧记汉字
“犬”是个象形字。甲骨文的形体,像一条头朝上腹朝左的狗的形象。到了小篆,已看不出狗的样子了。“犬”的本义为狗,古代用“犬”组成的词,常为卑称。“犬马”是臣子对君上的自卑之称。“犬子”是谦称自己的儿子。
“犬”是个部首字。在汉字中,凡由“犬”组成的字大都与“犬”义有关。“犬”作部首时写作“犭”,如“狗”“狂”“狩”“狼”“狐”等字。
3.解释词义
(1)繁芜丛杂:丛生的杂草多而乱。形容内容、文字或种类繁多杂乱。
(2)豁然开朗:
一下子出现开阔明亮的境界。也形容一下子领悟某种道理。豁,开通敞亮。
(3)浅尝辄止:
略微尝试一下就停止。比喻不肯下功夫深入钻研。
4.判断加点词语运用的正误(打“√”或“×”)
A.在繁芜丛杂的各种关于物质和意识方面的哲学理念中,马克思独具慧眼:物质决定意识。(√)
B.
他从小娇生惯养,妈妈精心烹制的美味佳肴,他都浅尝辄止。(×)
5.近义词辨析
(1)坚忍·坚韧
辨析:
“坚忍”指的是坚持不动摇;“坚韧”指的是坚固有韧性,也有坚持不动摇的意思。“坚忍”的“忍”,强调的是一种状态,以极大的毅力忍耐、忍受;“坚韧”的“韧”,强调的是一种评价、意志百折不挠、万难不屈。
①不管在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我们要有坚韧的毅力。
②像这样猪狗不如的生涯也能够泰然,我实在也佩服我们同胞的坚忍。
(2)驱逐·驱赶
辨析:“驱逐”指用法律程序,强迫离开。“驱赶”指赶走或迫使撤退。
今年夏天,法国加快拆除非法居留营地并驱逐外国居住者,大多将他们驱赶到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
一、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马克思重返欧洲
白 烁
①150多年前,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开宗明义:“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150年后,共产主义国家在欧洲几乎消逝,马克思却奇迹般地复活了。
②上世纪末,英国学者弗朗西斯·惠恩出版了《马克思传》。这本获得英国“四频道”电视台年度最佳政治书籍的传记,引导出欧洲人对马克思的重新认识。这本书还原了马克思的原貌:一个富有创造力和博学的思想家,一个注重实证研究、对资本利弊了如指掌的经济学家,一个充满人道情怀但不太看得起工人鲁莽行动和不动脑子的革命家,一个在生活、工作和情感上充满诗意的文学家。
③马克思在经济学史上的里程碑式的地位是百年来不动摇的,但在民间,马克思总与“红色”“革命”“苏维埃”“斯大林”联系起来。冷战结束后,这些词汇被历史收留,马克思倒从柏林墙的废墟中站起来,让墙东墙西的人都看到大胡子伯伯的温情、严谨和可爱。千禧年之际,在马克思生活和工作过的英国,剑桥大学教授们评选“千年第一思想家”,马克思位居第一。执政的工党在“千年来最伟大的思想家”评选中,把马克思评为第一名,尽管布莱尔抛弃了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路线。马克思的“宗教是人民的精神鸦片”被评为最佳名言,不久,便发生了“9·11事件”!2005年7月,英国广播公司公布了“谁是现今英国人心目中最伟大的哲学家”的调查结果,马克思荣登榜首。
④在欧洲大陆,马克思被政党立为精神领袖。中立的法兰西民主联盟党说法国右翼政党从未脱离马克思主义。今年法国总统大选之前,主流政党都带有“马克思光泽”。左翼的社会党不断宣称要平衡劳资关系,要“吓住资本家”;中偏右的人民运动联盟指责“流氓老板”只顾给自己装腰包,而不顾工人生存状态,把工厂都移到劳动力便宜的国外了。
⑤东欧、中欧国家在急剧的民主化和自由化进程中,出现了严重的贫富分化,不少左翼政党经过“在野”的阵痛后重新认识“真正的马克思”,在新生后重新执政。
⑥马克思重返欧洲且被大众所接受,除了学术界不受冷战时期意识形态影响而客观研究的启蒙外,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全球化浪潮带来的负面影响正困惑着劳工阶层。全球化拉近了国家间的距离,让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人民摆脱贫困,但也加剧了资本家的财富集中,欧美国家的中产阶级因生产、技术和资金的全球流动而被涮到劳工阶层队伍中。联合国最近的报告估计,全球2%的富人拥有全球逾50%的财富,而全球50%的穷人仅拥有1%的财富。《资本论》很完整地指点了其中的迷津,所以有学者认为马克思的重要性、预见性和伟大性到21世纪才能充分显示。
⑦同时,西方学术界对马克思的研究更加深入。过去提起马克思,只说《资本论》和经济学;现在说起马克思,至少会说出《1844年哲学和经济学手稿》《法兰西内战》《资本论》《共产党宣言》《德意志意识形态》,认为他贯穿哲学、经济学、阶级斗争学说、社会学和政治学。去年,英国和美国的两位学者发表同样的研究成果,认为马克思的《资本论》是划时代的经济学著作,也是多类型的文学杰作。《资本论》完全可以当作一部哥特式小说、维多利亚情节剧、希腊悲剧或斯威夫特式讽刺文学来读,是一部未完成的文学大著。
⑧无论在民间还是学术界,马克思重返欧洲是历史的进步。这不仅还原着马克思的真实面目,也让人们时时记住马克思的自白:“我所知道的一切,就是我不是马克思主义者。”
(选自《南方都市报》,2007年1月21日)
1.下列各项中,不能支持文中所引马克思所说的“我所知道的一切,就是我不是马克思主义者”这个观点的一项是
(B)
A.《马克思传》这本书引导出欧洲人对马克思的重新认识,还原了马克思的原貌。
B.在民间,马克思总与“红色”“革命”“苏维埃”“斯大林”联系起来。
C.马克思从柏林墙的废墟中站起来,让墙东墙西的人看到了大胡子伯伯的温情、严谨和可爱。
D.马克思是一个在生活、工作和情感上充满诗意的文学家。
解析:B项,是表明以前欧洲民间只是将马克思当作革命家看待。
2.下列对文章理解错误的两项是(CD)
A.欧洲对马克思的真正认识有一个曲折而漫长的过程。
B.无论原来是信奉社会主义的还是信奉资本主义的人,今天都感受到了马克思的魅力。
C.执政的工党在“千年来最伟大的思想家”评选中,把马克思评为第一名,布莱尔则持反对态度。
D.文章将马克思的“宗教是人民的精神鸦片”的名言与“9·11事件”联系起来,说明了马克思的影响力。
E.《资本论》的文学多样性,表现在它可以当作一部哥特式小说、维多利亚情节剧、希腊悲剧或斯威夫特式讽刺文学来读。
F.在马克思重返欧洲的过程中,马克思在经济学史上的里程碑式的地位是百年来不曾动摇的。
解析:C项,原文是布莱尔抛弃了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路线,不能由此推出布莱尔反对将马克思评为千年来最伟大的思想家。D项,文章将马克思的名言与“9·11事件”联系起来,并非说明马克思的影响力。
3.请简要概括马克思重返欧洲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欧洲学术界结束冷战思维,能客观冷静地看待马克思;②全球化浪潮带来的负面影响正困惑着欧洲劳工阶层;③欧洲学术界发现了马克思的多方面的魅力;④马克思的重要性、预见性和伟大性到21世纪得到显示。
4.为什么说马克思在欧洲复活是奇迹?为什么说无论在民间还是学术界,马克思重返欧洲是历史的进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为什么说是奇迹:在全球化的今天,共产主义国家在欧洲几乎消逝,马克思在欧洲却受到重新认识和热烈追捧。为什么说是进步:①无论是民间还是学术界,都从冷战时期的意识形态影响中走了出来,能客观地对待马克思了。②还原了马克思的真实面目。
二、基础训练
5.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
A.肤浅(fū) 竞相诽谤(fěi) 繁芜丛杂(wú)
B.诅咒(zhòu)
豁然开朗(huò)
得心应手(yīnɡ)
C.诬蔑(miè)
卓有成效(zhuó)
非同寻常(xūn)
D.要素(yào)
永垂不朽(xiǔ)
不可估量(liànɡ)
解析:
B项,“应”应读yìnɡ,C项,“寻”应读xún,D项,“量”应读liánɡ。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B)
A.荆山之巅的大禹雕像头戴栉风沐雨的斗笠,手握开山挖河的神锸,脚踏兴风作浪的蛟龙,再现了他与洪水搏斗的雄姿。
B.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不仅在舞台上风姿绰约,在日常生活中也气度不凡,无论何时何地,他总能让人为之倾倒。
C.最近几年,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小家电生产企业加速整合,目前只剩下五六家分庭抗礼,占据了全省60%的市场份额。
D.家庭条件的优越和父母的溺爱,养成了他傲慢狂妄的个性,不管对谁都侧目而视,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小霸王样子。
解析:A项,栉风沐雨:风梳头,雨洗发,形容奔波劳碌,不避风雨。显然与句意不符,同时这个词语不能作定语;B项,风姿绰约:形容女子风韵姿态柔美动人。这里形容梅兰芳是可以的,因为他扮演的是旦角;C项,分庭抗礼:原指宾主相见,站在庭院的两边,相对行礼;现在用来比喻平起平坐,互相对立。与语境不符;D项,侧目而视:不敢从正面看,斜着眼睛看人,形容畏惧而又愤恨。句意是说其傲慢,显然不当。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B)
A.因为伟大的理想合乎人民的利益,所以对于那些为伟大理想而斗争的人,就会被人们永远尊重,永远怀念。
B.列宁评价说,在马克思之后,恩格斯是整个文明世界中最卓越的学者和现代无产阶级导师。
C.如果我们再面向课外,多读点革命导师的著作,我们必然会不断增强我们的认识和精神境界。
D.我们不一定仔细读过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是共产主义理论的经典著作,被有些国家列为高中生的必读书。
解析:A项,成分残缺,“就会被”前缺主语,应去掉“对于”;C项,搭配不当,“增强”不能和“我们的认识和精神境界”搭配,应换为“提高”;D项,结构混乱,应在“读过”后加“的”,或在“是”前加逗号和“那”。
8.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A)
多次参加“红色故土行”活动的业界人士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同时,“红色故土行”多在革命老区
②红色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精华
③先辈们的奋斗精神和创业经验
④此行对于促进网络次发达地区官员的网络意识与网络舆论引导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⑤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仍是有价值的精神财富
A.②③⑤①④ B.①④②③⑤
C.②⑤①③④
D.④②①③⑤
解析:这是对红色文化的内涵和作用进行概括,所以,首先要分清内涵和作用。
9.下面的图表一和图表二是有关机构对我国网络购物情况的调查。请根据图表反映的情况,补充(1)(2)中空缺的内容(不得出现数字),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图表一 网民选择网络购物的原因分布
图表二 没有尝试网络购物的原因分布
(1)从图表一可以看出,有过网络购物经历的被访者选择网络购物的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一步分析可以知道:价格虽然很重要,但已经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如何更进一步发挥网络购物这些方面的优势,是吸引和维持网民进行网络购物必须要做的一个重要方面。
(2)从图表二可以看出,在没有购买经历的网民中,没有尝试网络购物的原因主要有不信任网站,怕受骗,担心商品质量问题和售后服务,质疑其安全性,程序烦琐麻烦,担心付款和配送出问题等。因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都是推动我国网络购物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
解析:这是图文转换中的表格转换。首先要抓图表反映的对象,应为“网络购物”;然后抓数字及数字的变化,一般注意最大和最小(数字或幅度),主要是“送货上门、提货方便”“价格便宜”“种类较多”。第二问要注意从反面入手。
答案:(示例)(1)方便、价格低以及商品多样。
(2)一套完整的诚信机制,完善的配套服务,更安全的网络环境,更简洁的购物流程。
10.请根据上下文,在下面文字的画线处补写出相应内容。要求连贯得体,表达明确。
朦胧的晨雾中,美丽的白天鹅,静静地停留在这一片美丽、幽静的湖面之上,湖水中的几棵干枯的小树,轻轻地点染着静谧。____①____,白天鹅宛如凌波仙子,娇俏的影子徭曳看,淡淡地,____②____。单个的潇洒地自由游动,在独自享受着这份安静;双栖的依依地结伴同行,像湖面上开出了两朵圣洁的玫瑰,显得那么高雅、眷顾;成群的又仿佛从天而降的仙女,身披白色的轻纱,缓缓地、轻轻地、难以察觉地悄悄而来。间或出现的几只黑天鹅,它们时而在水面上追逐游弋,____③____,给这白色的世界添了几丝生趣。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远远的镜头里。②轻轻地倒映在如镜子的湖面。③时而展翅盘旋。
◎写法归纳
1.结构严谨,论述逻辑严密
在论述上,本文逻辑非常严密。本文的中心是论述马克思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伟大贡献,而这主要是通过“思想家”和“革命家”两个方面来论述的。
逻辑严密还表现在文章各个部分段落之间的紧密联系上。从全文来说,有的地方用了过渡段;就段与段之间来说,一般都用了总括上文引起下文的承递性语句,这样,不仅使得段落过渡自然,结构严谨,而且使得论述内容重点突出,层次井然。这是作者思路清晰的反映,也体现了悼词的特点。
2.情感:含蓄深沉
本文是一篇悼词,但不是普通悼词,是一位革命家对另一位革命家的悼念。恩格斯作为马克思的好朋友,面对他的逝世,沉痛悲伤在所难免。但是作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战友,代表整个无产阶级表达对马克思的悼念,他把悲痛体现得含蓄而深沉,努力用对马克思思想和事业的赞颂来鼓舞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继续英勇战斗,本文在表达情感上的特点:沉痛悲伤而又平静深沉,悲伤却不消沉,沉痛却不压抑,激励人,鼓舞人。而这样的情感效果,主要得益于本文准确而又富于感情的语言。
◎写法精讲
如何使作文逻辑严密?
议论文论证过程要有严密的逻辑性,必须注意段落间的衔接和照应。所谓衔接,即指段落与段落或层次与层次之间的过渡形式。常见的有三种:
一是借助关联词语来衔接。如用“因此”、“由此观之”、“然而”、“但是”、“总之”、“综上所述”等等,这类关联词语一般放在段首或句首,起到衔接作用。
二是运用语句来衔接。即用一个句子,放在两个需要过渡的段落或层次之间,起承前启后的作用,又称过渡句。
三是运用独立的段落来衔接。其作用与过渡句相同,有时,过渡段就是一句话时,这样的过渡段同时也是过渡句。
运用衔接手段,可使文章层次更加清晰,结构更加严谨。尤其是当论述的内容重点或论述方面发生转变时一定要注意衔接。这种转变可以表示为上下文之间的多种关系:承接、转折、深入、补充、因果等。其次由分论到总论,或由总论到分论,或是由这个问题的论述转到另一个问题的论述时,也要注意衔接。
◎名著印证
阅读鲁迅《新时代的放债法》,体会文章中的衔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示例
还有一种新的“世故”。
先前,我总以为做债主的人是一定要有钱的,近来才知道无须。在“新时代”里,有一种精神的资本家。
你倘说中国像沙漠罢,这资本家便乘机而至了,自称是喷泉。你说社会冷酷罢,他便自说是热;你说周围黑暗罢,他便自说是太阳。
阿!世界上冠冕堂皇的招牌,都被拿去了。岂但拿去而已哉。他还润泽,温暖,照临了你。因为他是喷泉,热,太阳呵!
这是一宗恩典。
不但此也哩。你如有一点产业,那是他赏赐你的。为什么呢?因为倘若他一提倡共产,你的产业便要充公了,但他没有提倡,所以你能有现在的产业。那自然是他赏赐你的。
你如有一个爱人,也是他赏赐你的。为什么呢?因为他是天才而且革命家,许多女性都渴仰到五体投地。他只要说一声“来!”便都飞奔过去了,你的当然也在内。但他不说“来!”所以你得有现在的爱人。那自然也是他赏赐你的。
这又是一宗恩典。
还不但此也哩!他到你那里来的时候,还每回带来一担同情!一百回就是一百担——你如果不知道,那就因为你没有精神的眼睛——经过一年,利上加利,就是二三百担……
阿阿!这又是一宗大恩典。
于是乎是算账了。不得了,这么雄厚的资本,还不够买一个灵魂么?但革命家是客气的,无非要你报答一点,供其使用——其实也不算使用,不过是“帮忙”而已。
倘不如命地“帮忙”,当然,罪大恶极了。先将忘恩负义之罪,布告于天下。而且不但此也,还有许多罪恶,写在账簿上哩,一旦发布,你便要“身败名裂”了。想不“身败名裂”么,只有一条路,就是赶快来“帮忙”以赎罪。
然而我不幸竟看见了“新时代的新青年”的身边藏着这许多账簿,而他们自己对于“身败名裂”又怀着这样天大的恐慌。
于是乎又得新“世故”:关上门,塞好酒瓶,捏紧皮夹。
这倒于我很保存了一些润泽,光和热——我是只看见物质的。
九,十四。
◎微写作训练
请按以下要求写一段说明性文字,介绍你所学过的高中语文的一门选修课。
(1)用一个统领全段内容的句子开头。
(2)有一处用“不仅……而且”或“一方面……另一方面……”的句式过渡。
(3)使用打比方、拟人两种手法。
(4)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洁、连贯、得体。
(5)不少于2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示例
《先秦诸子选读》是新课改形势下应运而生的旨在引导我们认同中国古代优秀文学传统,体会其基本精神和丰富内涵,并形成一定文化积淀的选修教材。(统领全段内容的开头)
教材不仅精选了孔子、孟子、荀子等儒家学者的作品,而且还遴选了道家、墨家、法家的传世名篇。充满哲思、影响深远的一篇篇文章好比一把把钥匙,打开一座又一座智慧宝库。(打比方)那些宝库的宝物或引导我们学习用历史的观点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或教会我们从中汲取民族智慧,或启发我们对种种社会人生问题进行反思。(拟人)总之,他是教导我们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追求,以道德为立身行事自处待人的根本,启发我们陶冶身心、涵养德性,使人格健全地发展的大师。(拟人)
◎课内素材
马克思为了正义事业曾屡遭打击: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运用角度]“理想”“斗争”“革命”“人生价值”等。
◎精彩运用
理想就是事业的种子,再伟大的事业也是源于起初的一个理想。
为全人类的幸福而工作,是马克思的理想。有了这颗理想的种子,马克思才有耐力攻读前人留下的煌煌巨著,以至把大不列颠图书馆的地面磨出一道深痕;有了这颗理想的种子,马克思才忍受得了贫穷和饥饿,写出了《资本论》这一旷世杰作;有了这一理想的种子,马克思才有勇气和智慧,战胜了来自各方面的敌人。总之,正是因为有了为全人类的幸福而工作这一理想的种子,马克思才能构建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学说,并成为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第一位巨人;也正是因为有了共产主义这一理想,才有了我们今天千树万树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花蕾。
成为一个发明家,为改善人类的生活方式而工作,就是爱迪生的理想。有了这颗理想的种子,爱迪生就能在他卖报的火车上作实验,就能在被人打伤耳朵留下残疾的情况下坚持不辍,就能在几百次几千次的失败后继续探索,就能在工厂和实验室被大火吞噬后从头再来。正是有了这种理想的种子,他才能搞出两千多项发明;正是有了这颗理想的种子,世界各地的街道两旁,才能在夜空里开满火树银花。
朋友,人类的理想是一颗更加神奇的种子,只要有了它,我们身边就可以开出数不尽的花,结出数不尽的果,人类社会就会成为一个更美丽的大花园,一个四季飘香的大花园,你说对吧?(《满树花朵一粒种》)
◎阅读延伸
在燕妮·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恩格斯
朋友们:
我们现在安葬的这位品德崇高的女性,在1814年生于萨尔茨维德尔,她的父亲冯·威斯特华伦男爵在特利尔城时和马克思一家很亲近;两家的孩子在一块儿长大。当马克思进大学的时候,他和自己未来的妻子已经知道他们的生命永远连在一起了。
1843年,在马克思第一次走上社会舞台担任旧《莱茵报》的主编,以及该报被普鲁士政府查封以后,他们就结婚了。从此以后,她不仅和丈夫共患难、同辛劳、同斗争,而且以高度的自觉和炽烈的感情积极投身其中。
这对新婚夫妇动身前往巴黎;自愿的出境很快变成了被迫的出境。甚至在巴黎,马克思也受到普鲁士政府的迫害,我必须遗憾地指出,像亚·洪堡这样的人竟卑鄙到和普鲁士政府合作,怂恿路易与菲利浦政府把马克思逐出了法国,马克思到了布鲁塞尔。二月革命爆发了。布鲁塞尔也随着动荡不安,比利时警察局不仅逮捕了马克思,而且毫无理由地把他的妻子也监禁起来。
1848年的革命高潮,到第二年就低落了。又一次驱逐开始了,起初到了巴黎,后来由于法国政府的干涉,便搬到伦敦。这次驱逐历尽了重重困难。尽管这次驱逐使她的三个孩子(其中两个是男孩)死亡,她还是决心忍受被驱逐者通常遭到的一切苦难。但是看到一切政党,不管是执政的还是在野的(封建派、自由派、所谓民主派),都联合起来反对她丈夫,对他进行最卑鄙下流的诬蔑,看到所有报刊都不登载他的文章,他在敌人面前陷入孤立无援和手无寸铁的境地,他们两人用来对付敌人的就是蔑视,——这一切对她却是莫大的痛苦。而这种情况继续了很长时间。
但这不是没有尽头的。欧洲的工人阶级逐渐处于稍微可能进行活动的政治条件下了。国际工人协会成立了。它使文明国家相继参加斗争,在这个斗争中最先参加战斗的是她的丈夫,开始补偿她所经受的种种苦难的时候终于来到了。她生前终于看到,曾经落在她丈夫身上的各种的诬蔑完全烟消云散;她生前终于听到,各国反动派曾经企图扼杀的她丈夫的学说在各个文明国家用各种优美的语言公开地胜利地传播了;她生前终于看到,充满胜利信心的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席卷了从俄罗斯到美洲的一个又一个国家。最后使她感到欣慰的一件事就是,她在临死前得知德国工人阶级不顾一切镇压法令,在最近一次选举中光辉地显示了它的不可遏止的生命力。
她的一生表现了极其明确的批判智能,卓越的政治才干,充沛的精力,伟大的忘我精神;她这一生为革命运动所做的事情,是公众看不到的,在报刊上也没有记载。她所做的一切只有和她在一起生活过的人才了解。但是有一点我知道:我们将不止一次地为再也听不到她的大胆而合理的意见(大胆而不吹嘘、合理而不失尊严的意见)而感到遗憾。
我用不着说她的个人品德了。这是她的朋友们都知道而且永远不会忘记的。如果有一位女性把使别人幸福视为自己的幸福,那么这位女性就是她。
1881年1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