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第2课时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第2课时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29 15:39: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时 测试与反馈
(分值:50分)
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每组各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说服/游说 弘扬/哄抬 僻静/媲美
B.安逸/疫情
统筹/惆怅
窥探/喟然
C.宿愿/夙怨
嘹亮/潦水
负疚/讲究
D.波澜/橄榄
谗言/搀扶
歹毒/逮捕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卓绝 大度 归根到底 统筹兼顾
B.磨砺
辩识
身先士卒
既往开来
C.贮立
谄媚
众志成诚
三座大山
D.自栩
苍劲
多愁善感
突如其来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中国共产党一贯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党的建设经历了波澜壮阔、与时俱进的伟大进程。
B.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县发生里氏7.2级地震,各地政府快速组建并派出医疗救援、消防特警救援等多支抗震救灾队伍奔赴灾区一线,同灾区人们一起,众志成城,抗震救灾。
C.温家宝在赶往地震灾区的专机上说,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站在抗震救灾第一线,身先士卒,带领广大群众做好抗震救灾工作。
D.高三学生要克服学习中碰到的重重困难,度过这艰苦卓绝的一年,赢得自己的辉煌。
4.下列句子表述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
B.近一个时期以来,全国大多数省区市大都发生了“非典”疫情,对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C.各级干部都要自觉接受监督,绝不贪图安逸,绝不以权谋私,绝不脱离群众。
D.只有不断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二、文本阅读(11分)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5~6题。
①“三个代表”是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整体。②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才能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③只有不断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才能为发展生产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④只有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改革和建设才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人民群众才能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来。
5.第①句与第②、③、④句是什么关系?试分析这些句子,看看作者是怎样用特殊的句式表达出复杂的思想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在句式运用上有什么特色?试用这样的句式写一段话。(7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类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7~9题。
总理“常想的事情”意味着什么
“有个现象值得我们注意,过去我们上大学的时候,班里农村的孩子几乎占到80%,甚至还要高,现在不同了,农村学生的比重下降了。这是我常想的一件事情。”1月4日,2009年第一个工作日,温家宝总理在国家科技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正式发表。
总理的讲话,文风清新,鞭辟入里,涉及的问题多、范围广,尤其在推进教育公平与农村教育方面,让人眼前一亮,在这个冬日里,格外温暖。
一位北京大学本科辅导员也曾对笔者说,近些年来,北大学生中“有钱的”越来越多,最差也是来自小城镇的,农村孩子凤毛麟角,即使考上,也大多集中在社会学、历史学这些相对冷门、分数较低的专业里。
所有的这些,显然不能简单地以“城里孩子更聪明”来作注解。城乡教育的差距,对于关心教育公平的人来说,即使不“引经据典”,也能直观地触摸到,看看身边的名校毕业生有多少来自农村即可。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根本。正如总理所说:“收入不公平会影响人的一时,但是教育不公平会影响人的一生。”笔者以为,沿着总理的话往下讲,教育不公平不仅影响人的一生,而且还会影响下一代。知识经济时代,正常情况下,接受更好的教育,可能意味着将有更好的收入和地位,也意味着能为子女创造更好的就学和发展条件。
然而,近些年来,在一些地方,特别是农村,却兴起了新的“读书无用论”。原因很简单,一是学费高,读不起,没办法;二是,考不上好大学,毕业找工作比较难,一些人认为读书也没有用。教育脱贫,是乡土中国几千年来一种朴素的人生追求与社会伦理。但现实是,对于一些农村家庭来说,孩子考上大学,不但不能脱贫,反而“致贫”。
我们常说,知识可以改变命运。这个命运,对于城乡二元体制下、6
600多万农村中小学生来说,尤其具有针对性。然而,当有一天,人们发现,知识可以改变命运这一点上,日渐式微,那未尝不是一种悲哀。
总理的“注意”,相信能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而对于公众来说,从总理的话中,感受到的是一种切实的社会关怀与精神力量。毕竟,让每个人能读得起书,读得起好书,进而创造美好的生活,创造一个更和谐的社会,是我们共同的追求。
7.开头引用总理的话有什么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农村教育不公平现象表现在哪些方面?会出现什么后果?(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造成教育不公平的原因有哪些?(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运用(12分)
10.阅读下列材料,给经大忠写一段颁奖词(概括其事迹及精神)。(6分)
经大忠,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县长。在汶川大地震时,经大忠正在开会,他果断地组织与会人员疏散,并用最快速度将县城里的8
000多幸存群众集中在安全区域。地震后,主动担任北川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副指挥长,始终战斗在第一线。地震发生后,经大忠3天3夜没有合眼,他说:“群众是我们的兄弟姐妹,只有我们舍命,被埋的人才有更大的希望获救。”
在这次地震中,经大忠家中的6个亲人全部遇难。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下列图表是对汉字“书写”现状的调查。请仔细阅读,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1)从图中汉字“书写”的现状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要求:不出现数字,字数10~20)(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针对这一现状,请从社会和学校角度指出其产生的原因。(要求:字数分别在10~20)(4分)
①社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学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D [A项shuō/shuì,hónɡ/hōnɡ,pì/pì;B项yì/yì,chóu/chóu,kuī
/kuì;C项sù/sù,liáo/lǎo,jiù/jiū;D项lán/lǎn,chán/chān,dǎi/dài。]
2.A [B项辩-辨,既-继;C项贮-伫,诚-城;D项栩-诩。]
3.D [“艰苦卓绝”形容斗争十分艰苦,超出寻常。与语境不符。]
4.A [B项“大多数”和“大都”重复。C项语序不当,把“绝不脱离群众”放到“绝不贪图安逸”前面。D项“提高”改为“满足”。]
5.总分关系。这组句群运用了3个条件复句,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关系进行了深刻、全面的揭示。
6.(1)在句式上,本文多用整句、长句、排比句,表达准确、严谨、详实、凝练。
(2)我们不希求风平浪静,风平浪静造就不了优秀的水手;我们不惧怕路途崎岖,路途崎岖才能锻炼出登山专家;我们不希求轻易获得,轻易获得只会养成懒惰;我们不惧怕困难挫折,困难挫折才会练就钢铁的意志。新时代的青年应该有不俗的志气。
7.①引出下文教育不公平的观点,②说明总理对农村教育现状的担忧和关注。
8.(1)现在农村学生在大学里的比重下降了;农村孩子考上名牌大学的凤毛麟角,即使考上,也大多集中在相对冷门、分数较低的专业里。
(2)教育不公平不仅影响人的一生,而且还会影响下一代;“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的说法日渐式微,将成为一种悲哀。
9.①城乡教育的差距,②近些年来农村兴起了新的“读书无用论”,③政府的相关部门对农村教育投入关注的程度不够。
10.颁奖词:千钧一发时,他振聋发聩,当机立断;四面危机时,他忍住悲伤,力挽狂澜!他和同志们双肩担起一城信心,万千生命。心系百姓、忠于职守,凸显共产党人的本色。
11.(1)写字机会少,提笔忘字多,书写能力堪忧。
(2)①电脑的普及、急功近利的意识及对书写的不重视。
②缺少重视书写的意识,教师要求低,学生得过且过。
解析 (1)两个饼图分别得出“写字机会少”“提笔忘字多”的结论;综合两个结论,得出“书写能力堪忧”的推断。(2)要求从社会和学校寻找原因。社会的原因有电脑使用多,书写少;人们对书写不重视,没有形成氛围等。学校的原因有重视程度不够,缺少对学生的书写严格要求,缺少专门书写课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