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测试与反馈
(分值:50分)
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中伤(zhōnɡ) 缔构(dì) 依傍(bànɡ)
B.禄蠹(dù)
湍急(tuán)
扬镳(biāo)
C.笞挞(chī)
惶遽(jù)
喝禁(jìn)
D.朕兆(zhèn)
小厮(sī)
莞尔(wān)
2.下列字形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静练 私塾 平淡寡味
B.漩涡
磨拳擦掌
脉络分明
C.衔接
滂沱
力挽狂澜
D.构陷
神秘
富丽堂皇
3.下列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对于荣国府的封建统治者来说,贾宝玉是不可或失的命根子,是延荣续贵的唯一希望。
B.贾环的飞短流长、造谣中伤是高潮的直接发因。
C.忠顺王府和贾府的关系并不那么妙,不速之客来天外,跑到门上找戏子,而且那王府堂官很不客气,使得贾政——“又惊又气”,“目瞪口歪”。
D.“机器人”展览将科学的魅力展示在人们面前,尤其是对中小学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让他们受到了淋漓尽致的教育。
4.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挽狂澜于既倒,支撑残厦之将倾,在贾宝玉刚生下后就为他铺设了一条仕途经济的青云大道。
B.由于小说作者致力于营造情节的波澜,就使这部不以惊险见长的多卷式长篇小说获得了吸引的力量。
C.矛盾双方的这些言和行都发生在三十三回前,作为伏笔深深地隐藏着。
D.此时此刻,此情此境,怒火冲开脑门简直要掀掉房顶。
二、文本阅读(10分)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5~7题。
①《红楼梦》是一座富丽堂皇、精工细巧的艺术大厦,我们看到了缔构者的匠心。《红楼梦》是一条天造地设的江流,我们看到了它的波澜。《红楼梦》以日常生活作为艺术的表现对象,细致地、现实主义地描写了生活的全部复杂内容。虽然,它没有金鼓大作的场面、兵血交飞的情景,但是,它不是平淡无奇的。它和传奇式的作品分道扬镳,以独特的形式安排情节,而又注重在日常生活的描写中,体现生活的波涛发展。我们在本文中探讨的是曹雪芹安排情节的波澜的经验。由于小说作者致力于营造情节的波澜,就使这部不以惊险见长的多卷式长篇小说获得了吸引的力量。
②江河东流,时见湍急夺路,时见缓缓流淌,时见静练平展,时见波涛起伏,这是自然的运动规律。社会生活的运动规律也是如此。曹雪芹正是掌握和运用了这一规律,来设计情节的波澜。
③日常的生活描写,使《红楼梦》能广泛深入地反映社会的面貌,这是它的长处。但是,也有它的短处。如果不精心安排,没有情节的波澜、漩涡,就势必会平淡寡味,无法吸引人。曹雪芹善于在平淡生活中掀波澜,使《红楼梦》的情节获得了独特性。
5.指出第一段画线部分两个比喻句的含意。(4分)
(1)第一个句子的含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个句子的含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二段“曹雪芹正是掌握和运用了这一规律”一句中“这一规律”指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三段中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类文阅读(16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8~11题。
整个说来,《红楼梦》是长于写实的。“石头”在全书第一章中答复空空道人说:“其间离合悲欢,兴衰际遇,俱是按迹寻踪,不敢稍加穿凿,致失其真。”这段写实主义的声明由“石头”所做,有点令人哭笑不得,也有点中国式的聪明灵活的辩证法。
写实的作品中,穿插环绕装点一些神话的、魔幻的、匪夷所思的故事,使写实的作品增添了一些幻化的生动、奇异,使写实的作品也生出想象的翅膀,生出浪漫的色彩,这就比一味写实、除了实还是实的作品更文学了。
一般地说,写实的作品易于厚重,梦幻的作品易于轻灵,或反过来说,写实的小说易失之于拙,梦幻的小说易失之于巧。能不能把二者结合一下呢?厚重中显出轻灵,执著中显出超脱,命运的铁的法则中显出恍恍惚惚的朦胧。这是真小说家的境界,这是人生真味的体验。
荒诞、幻化也是人的精神主体的一种要求,当科学性、必然性、可知性不能完全满足人的主体要求(包括观赏、享受的要求)的时候,荒诞性与梦幻性就应运而生了。荒诞、幻化也是一种美,是一种突破了现实的硬壳、摆脱了大地芜杂的美,就像梦的美、痴的美,荒诞化、幻化是把小说与人生间离的重要手段。《红楼梦》一开篇,作者就强调“将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经历过一番梦幻”,“说来虽近荒唐,细说颇有趣味”,一方面强调不失其真,未敢失其事,一方面又强调不可当真。这就给创作主体留下了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极大灵活性,留下了极大的艺术创造力纵横驰骋的余地,留下了自己的创作自由,也为读者留下了阅读与欣赏即进行二度创作的自由。
完全地写实,写作本身也变成了一种介入,乃至变成了一种舆论,一种“大众传播”……涉嫌提倡异端与犯上作乱……曹雪芹有几个脑袋敢去以身试文字狱!小说毕竟只是小说,至少首先是小说,虽然不如起诉书或辩护词那样有明确的针对性,却因失去了这种针对性而获得了更普遍更长远的意义。写小说就要把小说当小说写。《红楼梦》摆在案头,您就“把玩”“把玩”吧。反正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8.下列对有关词语在文中意思的理解,错误的两项是(5分)( )
A.“《红楼梦》是长于写实的”一句中“
写实”在文中指的是“按迹寻踪,不敢稍加穿凿”。
B.“执著中显出超脱”一句中“执著”指的是“追求真实”。
C.“命运的铁的法则中显出恍恍惚惚的朦胧”一句中“命运”指的是“创作规律”。
D.“是一种突破了现实的硬壳、摆脱了大地芜杂的美”一句中“芜杂”指的是“现实生活”。
E.“也为读者留下了阅读与欣赏的即进行二度创作的自由”一句中“二度”的意思是“再次”。
9.对本文第一自然段中“中国式的聪明灵活的辩证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品“按迹寻踪,不敢稍加穿凿,致失其真”,一味地写实,除了写实还是写实。
B.作品既在厚重中显出轻灵,在写实中不失之于拙,又要在执著中显出超脱,梦幻中不失之于巧。
C.作品中既穿插环绕装点一些神话的、魔幻的、匪夷所思的故事,又不失其真,重在写实。
D.这种方法既给创作者留下了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极大灵活性,又为读者留下阅读与欣赏的即进行二度创作的自由。
10.第四自然段说:“荒诞化、幻化是把小说与人生间离的重要手段。”请指出这种间离手段有什么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这篇短文节选自《红楼梦启示录》,从节选的文字看,作者从《红楼梦》的创作中受到怎样的启示?(20字以内)(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运用(12分)
12.请从林黛玉与薛宝钗中任选一位,说明你更喜欢其中哪一位,并陈述理由。(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的文字,请概括出“粉丝”的主要特点,不超过20个字。(6分)
如今的图书出版界,许多当红作家或学者都拥有数量极大的“粉丝”。易中天的粉丝自称为“乙醚”,钱文忠的粉丝自称为“潜艇”,于丹的粉丝自称为“鱼丸”。他们的新书发布和签售受到各自粉丝的追捧,短时间内就能售出两三千本。难怪有人说,今天的大众阅读已成为“粉丝阅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C [A项“中”读zhònɡ,B项中“湍”读tuān,D项中“莞”读wǎn。]
2.B [磨-摩。]
3.D [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谈话详尽透彻,也指暴露得彻底。与语境不符。]
4.D [A项缺少主语“贾府的统治者”;B项缺主语,去掉“就使”;C项搭配不当,把“隐藏”改为“埋藏”。]
5.(1)指《红楼梦》是一部结构宏伟、构思奇巧、语言精美的文学巨著。(2)指《红楼梦》的情节跌宕起伏,自然天成。
6.指时急时缓、有起有落的社会生活的运动规律。
7.点出了《红楼梦》在情节安排上的总特点。
8.CD [C项应为“世俗人生”,D项应为“丰富多彩”。]
9.A [只讲了一面,构不成辩证。]
10.(1)给作者留下创作的自由。(2)给读者留下阅读欣赏的自由。
11.写实和虚幻各有所长,应把二者结合起来。
12.(1)我喜欢林黛玉的美,喜欢她的琴棋书画,喜欢她的温柔,喜欢她内向性格里的那点任性。这个孤高傲世的潇湘妃子,咏菊吟桃赏海棠才情绝美,比诗联句斗酒令技压群芳。即使命运寂寞,仍是晶莹剔透,人所共赏。
(2)我喜欢薛宝钗,她心胸宽广,活泼开朗。作为妻子,她大度,会为对方着想,能够很好地处理夫妻关系、家庭关系;作为朋友,她会是一位充满智慧的朋友,会为你出谋划策让人感觉到快乐。
13.数量极大,谐音命名,追捧各自偶像。(每点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