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宝玉挨打 第1课时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宝玉挨打 第1课时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29 15:50: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小说(2)
第9课 宝玉挨打
第1课时 导学与探究
1.给加点的字注音
(1)单音字
①葳蕤(  ) ②怔呵呵(  )  ③命殒(  )
④惶悚(  )
⑤思忖(  )
⑥草芥(  )
⑦讹传(  )
⑧金钏(  )
⑨暴殄(  )
⑩婢女(  )
弑君(  )
(2)多音字
①    ②


2.辨形组词
(1)    (2)
(3)    (4)
3.词语释义
(1)葳葳蕤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流荡优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暴殄天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七手八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近义词辨析
(1)“吩咐”与“嘱咐”
“吩咐”,口头指派或命令。“嘱咐”,告诉对方记住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
例句:①出门在外,父母再三________要照顾好自己。
②老师________班长,下课后安排全班打扫卫生。
(2)“妨害”与“妨碍”
“妨害”,使受到损害。“妨碍”,使不能顺利进行。
例句:①拥挤的人群________了交通,使车辆受阻。
②大量吸烟    身体,影响健康。
一、初步感知
1.阅读课文,按提示理清“宝玉挨打”的思路。
情节
起止段
内容提要
选文主旨
开端
挨打原因(1~4)
封建主义思想与反封建主义思想不可调和的矛盾
发展
宝玉挨打(5~6)
高潮
众人登场(7~8)
结局
贾政告退(9~10)
尾声
袭人查由(第11段)
二、深层探究
2.本文事件是“宝玉挨打”,围绕着这一事件,刻画了宝玉、贾政、王夫人、贾母等人物形象,表现了他们各自不同的心理和性格。为此,分析本文具体场景中人物形象的特征以及事件本身的社会意义,是探究的重点和难点。
(1)宝玉的人物形象
①他与金钏儿、琪官是怎样的关系?说明了什么问题?
②宝玉为何会挨打?你认为他应该挨打吗?
(2)贾政的人物形象
①贾府与忠顺府是什么关系?为什么贾政见到长史官“心下疑惑”“暗暗思忖”?听到宝玉与琪官之事,为何“气的目瞪口歪”?
②贾政在打宝玉的过程中有几次哭?为什么他会哭?
③贾政是个怎样的人?他对宝玉的打骂是否可以理解为爱子心切又对母亲孝顺?
(3)王夫人的人物形象
①贾珠是谁?宝玉与他有怎样的关系?王夫人为什么多次提到他?
②王夫人的哭是她保护宝玉的法宝,她护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贾母的人物形象
贾母是一个怎样的人?她是如何逼贾政就范的?
三、技法迁移
精心布局 波澜起伏
[文本回顾] 文章围绕着“打”,在为什么打、如何打、打得怎样等几个方面做了极其精彩、深刻的描述,读者随着波澜起伏、环环相扣的情节推进,牢牢地被小说中宝玉的命运吸引住,融入到作者创设的故事情景之中。
[技法点拨] 写小说,故事情节要波澜起伏,或悬念迭起,或结尾出人意料,或制造误会,或尺水兴波,或抑扬交错,或逆笔生辉,或巧设伏笔,切忌平淡无“奇”,波澜不惊。
(1)设置悬念。所谓“悬念”,就是读者对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的关切心情。设置悬念,就是作者在写作时故意卖“关子”,故意留下疑团,以激发读者的心理期待。这样,可使文章跌宕起伏,摇曳生姿,韵致无穷,从而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2)结尾出人意料。所谓出人意料,就是故事情节、人物感情等不按照正常的方向发展,而是反其道而行之,使结局出人意料,让感情波折变化,从而产生浓厚的审美趣味。
(3)尺水兴波。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深文隐义,余味曲笔。”就是说,文章不宜平铺直叙,快人快语,而要讲究“隐义”和“曲笔”,把故事写得曲曲折折,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出人意料,扣人心弦。
(4)抑扬交挫。对要赞美、肯定的人或事,先贬责、否定,是为欲扬先抑;对要贬责、否定的人或事,先赞美、肯定,是为欲抑先扬。采取这种方法,能使文势跌宕曲折,起伏变化,给读者以新、奇、美的享受。
[迁移运用] 请按照给出的情景,运用设置悬念的手法,补充后面的情节。(300字左右)
又到了周末,我盼归的心早已飞回故乡。一下车,我就快步往家里走。还没到门口,就放开嗓子喊着:“妈,我回来了——”喊了半天也没人回应。要是往常,妈妈早已笑着迎出来了。可是今天是怎么了?
【答案解析】
基础梳理
1.(1)①wēi
ruí ②zhēnɡ ③yǔn ④sǒnɡ ⑤cǔn ⑥jiè
⑦é ⑧chuàn ⑨tiǎn ⑩bì shì
(2)①shènɡ/chénɡ ②ɡān/ɡàn ③lēi/lè ④suí/suì
2.(1)遐思/瑕疵/闲暇 (2)遑遑/惶惑/彷徨 (3)嫌弃/道歉/谦让 (4)详细/安祥/佯装
3.(1)本文是委靡不振、困顿的意思。(2)流荡,放荡,迷恋。优伶,旧时对以演戏为业者的称谓。旧时认为优伶是作风不正派的下贱人。(3)恣意糟蹋东西。殄,灭绝。天物,指自然界的鸟兽草木等。(4)形容动作忙乱,指大家一起动手。
4.(1)①嘱咐 ②吩咐 (2)①妨碍 ②妨害
文本互动
1.
情节
起止段
内容提要
选文主旨
开端
挨打原因(1~4)
宝玉待客不周
封建主义思想与反封建主义思想不可调和的矛盾
长史官索琪官
贾环诬告
发展
宝玉挨打(5~6)
宝玉求救
小厮代打
贾政痛打
高潮
众人登场(7~8)
王夫人、贾母、凤姐纷纷出场
结局
贾政告退(9~10)
尾声
袭人查由(第11段)
2.(1)①金钏儿与宝玉在王夫人房间调笑,被王夫人发觉并撵回家,后来金钏儿赌气自杀,宝玉没想到一句玩笑竟然会要了一个女孩子的命,此时“心中早又五内摧伤”(悔恨悲伤);他与身份低微的戏子琪官互换礼物,都说明他待人毫无高低贵贱之分,他懒于和士大夫接谈,却和那些出身寒微的人结成了倾心之交。
②宝玉厌恶读书,不与权贵结交,没有主仆贵贱之分,因而不符合贾政的封建正统思想,所以挨打。
宝玉被打,实质是两种思想观念、两种人格类型的矛盾冲突的必然之事,是封建秩序、封建道德与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的叛逆人格的矛盾,是僵化了的“理学”与充满生命力的“情性”的冲突。他的顽劣,是对封建思想的叛道离经,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他挨打是当然之事。
(2)①忠顺府是王府,贾府素日与之并不来往,暗示他与之不属于同一个政治集团,两者是相对立的。而此时忠顺府的内务总管来访,却是为索要王府的“甚合心意”的戏子,这暗指以“戏子琪官”为导火索开展的集团之间的政治斗争。且宝玉卷入其中,戏子琪官又是如此地位低下之人,二人却互换礼物,更是让他感到政治斗争的压力与儿子的不肖,因而愤怒。
②宝玉挨打的过程中,贾政有三次哭,先是王夫人相劝时“泪如雨下”,听到王夫人哭唤贾珠之名,“泪珠更似滚瓜一般滚了下来”,见到贾母后“跪下含泪”。三次流泪,一次比一次厉害,一次比一次伤心,细究其因,不难理解。宝玉是“光宗耀祖”的唯一希望,却偏偏行为偏邪性情乖张,因而使得贾政不仅对宝玉这个不肖子感到愤怒,而且感到了后继无人、家道衰败的悲伤绝望。
③他是封建社会秩序和道德的化身,打子孝母,都是因为他恪守封建等级制度,体现了维护封建礼教的坚定性,却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子、孝母。
(3)①贾珠是宝玉的哥哥,乖巧伶俐,可惜早逝。王夫人提到贾珠,是用他作挡箭牌,唤起贾政心里的内疚感与温情。
②王夫人用眼泪保护宝玉,不仅打动了贾政,唤回了贾政心中的温情,救下了宝玉,也哭出了自己的心事:保护宝玉实际上也是保证王夫人在嫡庶之争上取得胜利的关键,同时也表现出贾府中嫡庶之争的矛盾。
(4)贾母是贾府的“老祖宗”,是这一个大家庭中拥有最高地位的贵族老太太。她利用贾政的封建社会思想,所谓“事亲为大”“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等观念逼他就范,如她先嚷着“先打死我,再打死他”;责备贾政:“我说一句话,你就禁不起,你那样下死手的板子,难道宝玉就禁得起了?”并抬出贾政的父亲当年教训贾政的做法,训斥贾政的教导无方,使贾政就范:“从此以后再不打他了。”即便如此,贾母仍步步紧逼,以“我和你太太宝玉立刻回南京去!”逼他就范,直至贾政“苦苦叩求认罪”。这都集中体现了老太太对孙儿发自内心的疼爱,使宝玉摆脱了父亲的毒打,甚至取得了这次冲突的最终胜利。
[迁移运用] 
运用悬念的手法,设置一两处悬念即可。
如:屋里门开着没有锁;洗衣盆里泡着衣服,没有洗完;桌子上放着半碗饭,筷子掉在地上;我急得掉下眼泪,四处寻找;等等。
结局:原来是邻居李奶奶得了急病,妈妈送她去医院,还没有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