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测试与反馈
(分值:50分)
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偌大(ruò)
重听(zhònɡ)
积攒(zǎn)
黏性(nián)
B.羞赧(nǎn)
挪动(nuó)
颤抖(chàn)
思忖(cǔn)
C.咂巴(zā)
跺脚(duò)
昏厥(jué)
瘸子(qué)
D.皱褶(zhě)
蜷缩(juán)
愣怔(lènɡ)
一瞥(biē)
2.下面各项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怒气冲冲 目不转晴 不由自主 小心翼翼
B.疲惫不堪
引人注目
不可思议
无可耐何
C.仁至义尽
气喘吁吁
六神无主
发号施令
D.苹水相逢
精疲力竭
精神焕散
食不甘味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不是为了父母亲而总是谨小慎微,格里高尔早就辞职不干了。
B.劳模长年累月奋战在各条战线,忘我工作,社会应从工作上、生活上关心、爱护劳模。
C.在施救的过程中,为避免对伤员造成再次伤害,救援官兵战战兢兢地一点点剪切、切割,同时尽量加快破拆速度,争取尽快救人。
D.来自英国剑桥的摄影师詹姆斯·阿普尔顿冒着生命危险独自深入火山喷发区,捕捉到令人难以置信的壮观画面。
4.下列各项句子,填入横线处最适合的一项是( )
每逢春节等中华传统节日,“舞龙”都是一个备受欢迎的节目。________。可以说,不论天涯海角,凡是华人聚集的地方,都能看到“龙”的身影。
A.中华儿女都是“龙的传人”,中国人在海外被称为唐人
B.“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华儿女都是“龙的传人”
C.“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华儿女都是炎黄的子孙
D.中国人都是“龙的传人”,中国皇帝都称“真龙天子”
二、文本阅读(11分)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5~7题。
格里高尔的眼睛接着又朝窗口望去,天空很阴暗——可以听到雨点敲打在窗槛上的声音——他的心情也变得忧郁了。“要是再睡一会儿,把这一切晦气事统统忘掉那该多好。”他想。但是完全办不到,平时他习惯于侧向右边睡,可是在目前的情况下,再也不能采取那样的姿态了。无论怎样用力向右转,他仍旧滚了回来,肚子朝天。他试了至少一百次,还闭上眼睛免得看到那些拼命挣扎的腿,到后来他的腰部感到一种从未体味过的隐痛,才不得不罢休。
“啊,天哪,”他想,“我怎么单单挑上这么一个累人的差使呢!长年累月到处奔波,比坐办公室辛苦多了。再加上还有经常出门的烦恼,担心各次火车的倒换,不定时而且低劣的饮食,而萍水相逢的人也总是些泛泛之交,不可能有深厚的交情,永远不会变成知己朋友。让这一切都见鬼去吧!”他觉得肚子上有点痒,就慢慢地挪动身子,靠近床头,好让自己头抬起来更容易些;他看清了发痒的地方,那儿布满着白色的小斑点,他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想用一条腿去搔一搔,可是马上又缩了回来,因为这一碰使他浑身起了一阵寒颤。
5.第一段中对环境的描写有何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强调“试了至少一百次”这一细节有何用意?(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者从哪些方面表现工作的累人?(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类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8~10题。
夜半来客
(美)罗·阿瑟
奥萨贝尔一点也不像小说所描绘的侦探,跟他穿过这家阴暗的发着霉味的法国式旅馆走廊的福勒感到很失望。奥萨贝尔住的房间很小,在六楼,很难想象这是一个传奇式人物应有的住处。
奥萨贝尔是个大胖子,很胖。“你失望了吧?作家先生。”奥萨贝尔转过头来说。他呼哧呼哧喘着气,悄悄笑着,打开他的房门,站在一边,让他扫兴的客人先进去。
“可是,我的朋友,鼓起劲来!”奥萨贝尔继续说道,“很快你就会看见一份文件,这是一份非常重要的东西,为了得到它,好几个男人和女人丧失了生命……这很有戏剧性,是吗?”他边说边从身后把门关上,然后打开电灯。福勒突然毛骨悚然:屋子中央站着个男人,他手里握着一支手枪。
奥萨贝尔惊愕地眨了几下眼睛。
“马柯斯,”他上气不接下气,“你吓了我一跳。我还以为你在柏林呢。你在我房间里干什么?”
马柯斯是个瘦弱的男人,个头不高,那张脸容易让人想起狐狸脸上的表情。除了眼前这支手枪,他看起来并不十分危险。
“今晚不是有人要送一份关于某种新式导弹的报告给你么?”马柯斯低声说道,“我想它在我手里要比在你手里更好一些。”
奥萨贝尔走到一张沙发旁,一屁股坐下。“我决不能饶过这个旅馆的管理人。”他咬牙切齿地说,“这可是第二次了:有人从窗外那个该诅咒的阳台翻进我的屋里来!”
福勒的眼睛转向这房间唯一的窗户。夜幕降临,窗外漆黑。
“阳台?”马柯斯惊奇地问,“不,我用的是钥匙。早知道有阳台,我可以省去很多麻烦了。”
“这不是我的阳台,”奥萨贝尔生气地解释着,“是隔壁房间的。可它延伸到我窗下,这两间屋过去是一个单元。任何人都可以从隔壁的空房间到阳台上去。上次有个家伙也是这么进来的。”
马柯斯看了一眼福勒,命令道:“请坐好!咱们得等上半个小时。”
“不,确凿地说,是三十一分钟。”奥萨贝尔闷闷不乐地说道,“会面定在十二点半。现在我想知道你是怎样得知这份文件的,马柯斯。”
这个瘦小的间谍不怀好意地笑起来:“我们倒想知道你们的人是怎么把它搞到手的。得啦,今儿夜里我要它重新回到我的手里,那是什么?谁在门口?”
听到敲门声,福勒跳了起来。奥萨贝尔不动声色地微笑着。“那是警察,”他说,“我觉得这样重要的文件,应该受到一点额外的保护。我通知过他们来这儿检查一下,以确保万无一失。”
敲门声一阵紧似一阵。
“现在你作何打算?奥萨贝尔先生!”
“假如我不去开门,他们会有其他办法进来的。对于开枪射击这个办法,他们是决不会犹豫的。”
马柯斯飞快地朝窗户退去。他用身后的一只手把窗户打开,一条腿跨进窗外的黑夜。
“把他们打发走!”他警告说,“我在阳台上待着。支走他们,不然我就开枪!”
敲门声更响了。有人在喊:“奥萨贝尔先生,奥萨贝尔先生!”
马柯斯将全身重量压在一条腿上,曲扭着身体,手枪仍然对准胖子和他的客人。另一只手抓住窗框。然后,他抬起另一条腿,跨过窗台。
门把转动,马柯斯飞快地用左手推了一下窗子,朝阳台跳下去,接着一声惨叫,他落下去了。
门开了。侍者亨利手托盘子站在那里,盘子里有一只瓶子和两只玻璃杯。
“这是您要的饮料,先生。”他把盘子放到桌上,熟练地打开瓶子上的软木塞,然后离开了房间。
浑身打颤、脸色苍白的福勒盯着他的背影。“可……可是……警察呢?”他结结巴巴地问。
“哪来的警察?”奥萨贝尔长叹了一声,“不过,我预料亨利会来的。”
“可是,阳台上的那个人……”
福勒又问。
“不,”奥萨贝尔回答说,“他永远不会回来了。”
(选自《中外微型小说鉴赏》)
8.
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至少有三处令读者感到意外,请写出来。(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中画横线的“我决不能饶过这个旅馆的管理人”一句,与下面的哪个情节相呼应?有什么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中画波浪线的“福勒的眼睛转向这房间唯一的窗户。夜幕降临,窗外漆黑”一句与下面哪个情节相呼应?这样写有什么作用?(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运用(12分)
11.阅读下边的图表,就广东省两类学校在校生增长变化的情况各写一条结论。(除年份外,不要出现其他数字。每个年份算一字。每条不超过35字)(6分)
广东省1995~2005中等职校、高校在校学生统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以形象化的语言描绘抽象的情思,可使读者获得更鲜明的印象、更具体的感动,例如,用“母爱是阳台上晒干的衣服,暖暖的,充满太阳的味道”,比“母爱是世间最温馨无私的爱”更加具体可感。
请你仿照上面的例句,从“友情”、“悲伤”、“孤独”中任选两种,根据你的体会,进行形象的描写。不可沿用例句的说法。(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D [“蜷”应读quán,“瞥”应读piē。]
2.D [D项苹-萍,焕-涣;A项晴-睛;B项耐-奈;C项全对。]
3.C [“战战兢兢”指因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该句宜用“小心翼翼”。]
4.B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与其前一句“‘舞龙’都是一个备受欢迎的节目”衔接更自然顺畅一些;而“中华儿女都是炎黄的子孙”与题干所说的“龙”不符,故选B项。]
5.环境描写是为人物形象的塑造服务的,作者描写阴暗的天空,其用意在于渲染格里高尔的心情。
6.通过细节描写突出格里高尔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形无可奈何,含蓄地指出个人在异化社会中的无助与无奈。
7.①长年累月的奔波。②有经常出门的担心与烦恼。③低劣的饮食。④缺少朋友。
8.(1)马柯斯突然出现在寓所中。(2)马柯斯信以为真的阳台并不存在。(3)敲门人并不是警察而是侍者。
9.与后来侍者来送饮料的情节相呼应。这恰恰说明奥萨贝尔对旅馆服务的要求很高,成为侍者来送饮料的伏笔。
10.与马柯斯跳下“阳台”的情节相呼应。从福勒这个第三者眼中,看到外面漆黑一片,加强了马柯斯跳楼的真实性。
11.结论一:中等职校在校生数量1995年到2000年略有下降,此后到2005年均呈上升趋势。(或:从1995年开始中等职校在校生数量呈下降趋势,到2000年开始回升。)
结论二:高校在校生数量从1995年起呈平稳上升趋势,从2000年起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
12.友情是窗台盛开的月季,灿灿的,弥漫春天的气息。
悲伤是山间呜咽的岩泉,幽幽的,充满冬天的寒意。
孤独是大海里的礁石,冷冷的,满是潮湿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