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棋王(节选)
1.走近作者
阿城,本名钟阿城,四川江津人,中国当代作家。其作品集《棋王》,由作家出版社作为“文学新星丛书第一辑”出版,共包括三个中篇(《棋王》《树王》《孩子王》)和六个短篇(《会餐》《树桩》《周转》《卧铺》《傻子》《迷路》)。
2.相关知识
寻根文学,以“文化寻根”为主题的文学形式。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文坛上兴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
1985年韩少功率先在一篇纲领性的论文《文学的“根”》中声明:“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的文化土壤中”,他提出应该“在立足现实的同时又对现实世界进行超越,去揭示一些决定民族发展和人类生存的迷。”在这样的理论之下作家开始进行创作,理论界便将他们称之为“寻根派”。代表作家作品有阿城的《三王》(《棋王》《树王》《孩子王》),韩少功的《爸爸爸》《女女女》,贾平凹的《商州系列》等。
1.注音
(1)倪(Ní)斌 攥(zuàn)起手 兴(xīnɡ)奋
发噱(xué)
对峙(zhì)
伺(cì)候
差(chā)池
抻(chēn)衣服
咳嗽(ké
sou)
滞(zhì)气
黏(nián)液
囿(yòu)
半晌(shǎnɡ)
(2)和 差
2.写对字形
(1) (2)
追本溯源,巧记汉字
“口”是个象形字。甲骨文的形体,像嘴巴之形。金文、小篆及楷体与甲骨文一脉相承。“口”的本义是指人的嘴巴。后来引申为人口。原是名词,后转为量词,如“一口井”。
“口”是个部首字。在汉字中,凡由“口”组成的字大都与嘴有关,如“吃”“叫”“叹”“唱”“唉”“噪”等。
3.解释词义
(1)甘拜下风:指真心佩服别人,承认自己不如别人。
(2)忘年之交:年辈不相当而结交为友。
4.判断加点词语运用的正误(打“√”或“×”)
A.
无论老师的题目出得怎样难,他总是能解出正确答案,你不得不甘拜下风。(×)
B.
老李和小林虽然相差二十几岁,却因为都喜欢爵士乐,所以成为忘年之交。(√)
5.近义词辨析
(1)
坚强·顽强
辨析:“坚强”不易为外力动摇。着重指坚定,强固有力,不可屈服或摧毁。褒义词。
“顽强”指固定不变,坚持不懈。中性词。使用范围较窄,常形容行动、态度等。多作状语。
面对顽强的敌人,他们坚守在阵地上,毫不退让,终于等来了大部队的支援。事后,大家纷纷称赞这支坚强的小分队。
(2)弛缓·迟缓
辨析:“弛缓”有两义:①指(局势、气氛、心情等)和缓。②指松弛。“迟缓”则指不迅速,缓慢。
①28日,国际米兰以3∶0战胜费内巴切,确保了欧冠联赛小组第一的位置,主教练紧张的情绪也慢慢地弛缓下来。
②发人深省的是,如此高的通胀率下,越南政府的迟缓反应,并未引发强烈的社会动荡。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C)
A.双臂bèi 攥起大手zuàn
近侍shì
B.兴奋xīng
尸横遍野piàn
攒动cuán
C.发噱xué
闹闹嚷嚷rāng
滑翔xiáng
D.伺候si
窜来窜去cuàn
半晌xiǎng
解析:A项,“臂”应读bì;B项,“兴”应读xīng,“遍”应读biàn;
D项,“伺”应读cì,“晌”应读shǎng
2.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B)
A.对于观众来说,“限娱令”可谓褒贬不一,但“限广令”却赢得一片叫好声。而在观众弹冠相庆的时候,电视业却在暗地里叫苦不迭。
B.全球信用评级“三巨头”——美国惠誉、标普和穆迪,相继宣布调低某些国家的主权信用等级,揭开欧洲债务危机的大幕。希腊首当其冲,深陷危机;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如履薄冰,纷纷出台各种措施以控制财政赤字。
C.10月28日,9名泰国陆军现役军人慑于压力主动向泰国警方投案自首,至此,震惊东南亚的“10·5湄公河惨案”真相呼之欲出。
D.中国女排和韩国女排在第16届亚运会最后一枚金牌的争夺战中再度碰面。韩国队独占鳌头,赢了两局。
解析:A项,弹冠相庆:指一个人当了官,她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贬义词误用;B项,如履薄冰:指做事小心谨慎的样子;C项,呼之欲出:泛指文学作品的人物描写得十分生动逼真。在这里,用错了对象;D项,独占鳌头: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与后面的“赢两局”不合,可改为“先声夺人”。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A.中国第三代移动通信(3G)牌照发放工作日前启动。其中,TD-SCDMA作为第三代移动通信国际标准,是我国科技自主创新的重要标志,有力推动了中国在国际标准竞争领域赢得更大话语权。
B.如果不重视网络道德建设,一些道德败坏现象及消极落后思想就可能通过网络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违反正常的社会秩序。
C.网络运作的自如、开放,使得网络小说在语言、风格和结构等方面明显有别于传统小说,因此,网络小说越来越多地引起了年轻一代的兴趣与共鸣。
D.英国雷丁大学一位名叫朱利安·文森特的生物学家和一位复合材料专家领导的科研小组正在从事这项研究。
解析:B项,搭配不当,“道德败坏现象及消极落后思想就可能……违反正常的社会秩序”一句中主谓和谓宾都不搭配;C项,搭配不当,修饰语“越来越多地”与中心词“引起”不搭配;D项,语意不明,“和”连接的对象产生歧义。
4.填入文段画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A)
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特有的镇定自若、处变不惊的精神气韵,____________________。阿城的叙述气定神闲,平静如水,或许,只有这样的娴静,才能使阿城看清楚王一生的不放过一颗饭粒的“吃相”,看清楚他“净是绿筋的瘦腿”,看清楚许多作家来不及注目的东西。
A.不仅成就了阿城作品的思想底蕴和美学情趣,也被溶解在了阿城的叙述之中
B.不仅成就了阿城作品的美学情趣和思想底蕴,也被溶解在了阿城的叙述之中
C.不仅被溶解在了阿城的叙述之中,也成就了阿城作品的思想底蕴和美学情趣
D.不仅被溶解在了阿城的叙述之中,也成就了阿城作品的美学情趣和思想底蕴
解析:先有思想才能谈及美,有了这些,文章的叙述才能体现出其精神。
5.仔细阅读下面这幅图,完成后面的题目。
(1)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漫画的寓意,不超过2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谈谈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1)过分的赞扬是我们前进的“绊脚石”。
(2)我们要正确对待别人的赞扬,要时时保持清醒的头脑。
6.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光,是人类的好朋友,____①____。然而,光一旦变成污染,____②____:比如过强过滥的光、变化过于迅速的光会破坏植物的生长规律,会影响影人的生理与心理正常。现在,国内不少城市还在不惜重金打造一座座“不夜城”,而这些所谓的“不夜城”恰恰是光污染的重灾区。看美国大片,总以为纽约是一座不眠的美丽城市。其实纽约对夜间强光和霓虹灯的照明时段和适用地段都是有严格规定的。由此可知,__③__,光是可以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而不是制造光污染的。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是人类永远不可缺少的东西。②就会变成披着美丽外衣的杀手。③只要合理布置光源和科学管理照明。
◎写法归纳
1.善于抓住场面、细节描写,细致刻画人物。
文中大量运用场面描写,尤其是在棋局对弈的过程中,通过场面描写,表现王一生的精湛棋艺。周围人的不同的反应形象地展现了王一生的棋艺所拥有的影响。文中还采用了人物外貌、心理活动描写。如外貌描写从“王一生孤身一人坐在大屋子中央”到“众人都不禁吸了一口气”这一段着重描写了王一生的眼、脸、头发,通过这些深刻的描写,深刻揭示了王一生心胸开阔、洞察世事、执着不服输的生命特质。
2.运用反嘲口吻,语言朴素,诙谐,富有深意。
“王一生坐在场当中一个靠背椅上,把手放在两条腿上,眼睛虚望着,一头一脸都是土,像是被传讯的歹人”诙谐的比喻较生动地表现了王一生当时的情态。“怕江湖的不怕朝廷的……”道出王一生的下棋经历和豪放性格;“不管路不是路,沟不是沟,也得咬牙死活不能放手。”语言通俗,生动地表现了下棋场面的起伏跌宕。
3.运用朴素的写实手法,“静”与“动”相因相生的笔法。
文章在讲述王一生与九人对弈的前后情况,按照事件进行的先后次序娓娓道来,每个人物的描写自然亲切,使读者有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亲近感。使文章显得十分真实贴近生活。“静”与“动”的结合也是恰到好处,“静”集中体现在棋者对弈的过程中,“王一生姿势没变”“稳稳地坐在那里”,整个棋局下了整整大半天,而在这静静地对弈中暗含着惊心动魄的波澜,思想的较量,技艺的周旋令众人都屏住了呼吸,倒吸凉气。
◎写法精讲
作文中如何进行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分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是写人和叙事的一种辅助手段;社会环境描写主要是写好人和事,以深化主题。环境描写写得好与否,对一篇作文的成败有着密切的关系。
环境描写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在作文中一般是突出主题,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显示事件发生的背景,展现地域风貌、风土人情等。综合起来看,环境描写具有以下一些主要效果和作用:
1.烘托、刻画人物的精神风貌。人物活动的场所和周围的景物,通过描写寓意于景,景中有意,起到衬托人物的精神风貌的作用。如李键吾在《雨中登泰山》中对泰山特有的风貌的描写,反映出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敢于迎难而上,不断登攀、前进的情怀。
2.能深刻地表现文章主题。茅盾说过:“作品中的环境描写,不论是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都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而是密切联系着人物思想和行动。”在作文中,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还可以达到“辞以情发,寓情于景”的目的。如鲁迅小说《祝福》开头和结尾的环境描写。
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往往交叉进行,相互映衬,相得益彰,但如果运用不当,就容易步入以下三大误区:
误区之一:环境描写不真实、不典型。在作文中尤其是社会环境描写若不典型,就会削弱文章的感染力。正像恩格斯在给玛·哈克奈斯的信中所说:“您的人物,就他们本身而言,是够典型的。但是围绕着这些人物并促使他们行动的环境,也许就不那样典型了。”恩格斯还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因此,环境描写要真实,要典型,才能“创造”人,才能是一个有血有肉有骨有感情的人。
误区之二:环境描写详略不当,喧宾夺主。要知道环境描写是写作的一种辅助手法,描写得过多、过滥,势必“意外伤害”主题。茅盾曾批评过某些青年作者为写景而写景的作法:“有些作品,开头写了几百字的‘外景’,而后写到室内的人物,展开故事;这一段‘外景’与室内发生的故事不相关联。因此,‘外景’的描写成为赘瘤。”(《关于艺术的技巧》)
误区之三:人物的思想感情没有渗透到环境描写之中。描写环境的目的是刻画人物,通过描写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而不要把描写当成一贴膏药硬往文章中贴,或当成一种装饰品,去从形式上美化文章。只有在描写中融进真情实感,敞开肺腑于直陈,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凡是读过鲁迅先生作品的人都会有这种感觉,鲁迅先生笔下的社会环境描写可谓炉火纯青。但更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他在那些笔锋犀利的作品的字里行间包含着的那满腔激情,真正体现出一个爱国主义文艺战士的襟怀。
◎名著印证
请任举一例你认为较为精彩的环境描写并分析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示例
1.《变色龙》中开头的环境描写句子:“警官奥楚蔑洛夫穿着新的军大衣,手里拿着个小包,穿过市集的广场。四下里一片寂静。……广场上连人影也没有。小铺和酒店敞开大门,无精打采地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像是一张张饥饿的嘴巴。店门附近连一个乞丐都没有。”
[分析] 这一开篇的社会环境描写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交代了狗咬人案子发生的社会背景,压抑的社会环境是军警宪兵当道的沙皇统治下的俄罗斯社会的写照。
2.《故乡》第二小节:“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缝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分析] 这段是环境描写,刻画了故乡深冬严寒的特点,描绘了故乡萧瑟的景象,渲染了萧索悲凉的氛围,烘托了文中的“我”悲凉的心情。
◎微写作训练
请联系自身生活,选取场景,创设气氛,写一段环境描写的文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示例
1.月亮,圆圆的,像纺车,纺着她浪漫的遐思。
2.夜幕降临,幽蓝幽蓝的天空中点缀着很多的小星星,一眨一眨地,似乎在约请大家到宽广的太空中去漫游。
3.火热的脸愁苦地等候着风,但是风不来。太阳在蓝得发暗的天空中火辣辣地照着;在我们对面的岸上是一片黄橙橙的燕麦田,有些地方长出苦艾来,竟连一根麦穗都不动摇一下。
4.田野里的蝈蝈也在唱,唱给那些夜空下静穆的庄稼听。间或有凉凉的夜风吹过,掠过树和庄稼,飒飒作响。蝈蝈停止了歌唱,打了个寒噤;庄稼也停止了倾听,打了个寒噤。它们都不约而同地预感到最后的时刻即将来临。
5.在草地边有个凉亭,旁边的黄桷树开始落叶了,枯黄的树叶随着秋风从树上落下时像翩翩起舞的黄蝴蝶,落在草丛中,好像在为小草遮风挡雨。在黄桷树的旁边,有一棵小叶榕树,还是那么绿,仿佛一点都不怕冷。
◎课内素材
小说通过对棋王王一生的故事的讲述,表现和肯定了王一生刻苦执著钻研棋艺的精神和他正直的人品和高尚的棋品,表现了王一生特别的处世之道和淡泊无争的性情,表现和肯定了“衣食是本,自有人类,就是每日在忙这个。可囿在其中,终于还不太像人”以及“人还要有点儿东西,才叫活着”的人生观念。
[运用角度]“淡泊名利”、“执著”、“痴迷”、“人品的魅力”等。
◎精彩运用
片段1: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知青,而且他只是生活在社会的底层,生活的条件非常单调和艰苦,但这丝毫不影响酷爱下棋的王一生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尽管他渴望下棋,并且自己一人与九人进行车轮大战,但他绝对不是为了追求名利;他平和地对待输赢,表现出了一种对人生的执着与坚定,呈现出来他心智高扬、超然物外的精神世界。因此,无论生活如何变化,人们都应该谨记一句话:“人不是单靠吃米活着。”因为它是一个人乃至一个集体、一个国家、民族永远屹立不倒的支柱。
片段2:有人曾经说过:“我们不是单靠吃米活着”,话虽浅白,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当然人要有所作为,首要的条件是得吃米活着。不过人若是吃米光为活着,那就如同行尸走肉,无所事事,与死人何异?阿城先生曾经在《棋王》中塑造过王一生这样一个个性鲜明的棋王形象。他生活在物质生活匮乏、精神生活单调的“文化大革命”时期,但他却没有放弃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他痴迷于“下棋”,有人品,讲棋道,于下棋中追求一种执着、顽强和平和的人生态度,活出了自己的价值,给人一种审美的享受,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阅读延伸
棋王(节选)
阿 城
王一生简直大名鼎鼎。我们学校与旁边几个中学常常有学生之间的象棋厮杀,后来拼出几个高手。几个高手之间常摆擂台,渐渐地,几乎每次冠军就都是王一生了。我因为不喜欢象棋,也就不去关心什么象棋冠军,但王一生的大名,却常被班上几个棋篓子供在嘴上,我也就对其事迹略闻一二,知道王一生外号棋呆子,棋下得神不用说,而且在他们学校那一年级里数理成绩总是前数名。我想棋下得好而且有个数学脑子,这很合情理,可我又不信人们说的那些王一生的呆事,觉得不过是大家寻逸闻鄙事,以快言论罢了。后来运动起来,忽然有一天大家传说棋呆子在串连时犯了事儿,被人押回学校了。我对棋呆子能出去串连表示怀疑,因为以前大家对他的描述说明他不可能解决串连时的吃喝问题。可大家说呆子确实去串连了,因为老下棋,被人瞄中,就同他各处走,常常送他一点儿钱,他也不问,只是收下。后来才知道,每到一处,呆子必要挤地头看下棋。看上一盘,必要把输家挤开,与赢家杀一盘。初时大家见他其貌不扬,不与他下。他执意要杀,于是就杀。几步下来,对方出了小汗,嘴却不软。呆子也不说话,只是出手极快,像是连想都不想。待到对方终于闭了嘴,连一圈儿观棋的人也要慢慢思索棋路而不再支招儿的时候,与呆子同行的人就开始摸包儿。大家正看得紧张,哪里想到钱包已经易主?待三盘下来,众人都摸头。这时呆子倒成了棋主,连问可有谁还要杀?有那不服的,就坐下来杀,最后仍是无一盘得利。后来常常是众人齐做一方,七嘴八舌与呆子对手。呆子也不忙,反倒促众人快走,因为师傅多了,常为一步棋如何走自家争吵起来。就这样,在一处呆子可以连杀上一天。后来有那观棋的人发觉钱包丢了,闹嚷起来。慢慢有几个有心计的人暗中观察,看见有人掏包,也不响,之后见那人晚上来邀呆子走,就发一声喊,将扒手与呆子一齐绑了,由造反队审。呆子糊糊涂涂,只说别人常给他钱,大约是可怜他,也不知钱如何来,自己只是喜欢下棋。审主看他呆像,就命人押了回来,一时各校传为逸事。后来听说呆子认为外省马路棋手高手不多,不能长进,就托人找城里名手近战。有个同学就带他去见自己的父亲,据说是国内名手。名手见了呆子,也不多说,只摆一副据说是宋时留下的残局,要呆子走。呆子看了半晌,一五一十道来,替古人赢了。名手很惊讶,要收呆子为徒。不料呆子却问:“这残局你可走通了?”名手没反应过来,就说:“还未通。”呆子说:“那我为什么要做你的徒弟?”名手只好请呆子开路,事后对自己的儿子说:“你这同学倨傲不逊,棋品连着人品,照这样下去,棋品必劣。”又举了一些最新指示,说若能好好学习,棋锋必健。后来呆子认识了一个捡烂纸的老头儿,被老头儿连杀三天而仅赢一盘。呆子就执意要替老头儿去撕大字报纸,不要老头儿劳动。不料有一天撕了某造反团刚贴的“檄文”,被人拿获,又被这造反团栽诬于对立派,说对方“施阴谋,弄诡计”,必讨之,而且是可忍,孰不可忍!对立派又阴使人偷出呆子,用了呆子的名义,对先前的造反团反戈一击。一时呆子的大名“王一生”贴得满街都是,许多外省来取经的革命战士许久才明白王一生原来是个棋呆子,就有人请了去外省会一些江湖名手。交手之后,各有胜负,不过呆子的棋据说是越下越精了。只可惜全国忙于革命,否则呆子不知会有什么造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