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45分钟 满分:40分)
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东阿
阿胶
阿房宫
阿谀奉承
B.数落
数量
数一数
数典忘祖
C.眷属
属实
家属院
举酒属客
D.参与
赠与
好与坏
与虎谋皮
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货赂至,并曾赋敛
B.仓库少内
C.再拜便辟
D.子强复治东阿,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寡人无复与焉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臣请改道易行
B.仓库少内
C.陂池之鱼
D.属托不行
4.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三年不治,臣请死之
B.而君反以罪臣
C.陂池之鱼,以利贫民
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二、类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景公之时,霖雨十有七日。公饮酒,日夜相继。晏子请发粟于民,三请,不见许。公命柏遽巡国,致能歌者。晏子闻之,不说,遂分家粟于氓,致任器①于陌,徒行见公曰:“霖雨十有七日矣,坏室乡有数十,饥氓里有数家,百姓老弱,冻寒不得短褐,饥饿不得糟糠,敝撤②无走,四顾无告。而君不恤,日夜饮酒,令国致乐不已,马食府粟,狗餍刍豢,三室之妾俱足粱肉。狗马室妾,不已厚乎?民氓百姓,不亦薄乎?故里穷而无告,无乐③有上矣;饥饿而无告,无乐有君矣。婴随百官,使民饥饿穷约而无告,使上淫湎失本而不恤,婴之罪大矣。”再拜稽首,请身而去,遂走而出。
公从之,兼于涂而不能逮,令趣驾追晏子其家,不及。粟米尽于氓,任器存于陌。公驱,及之康④内。公下车从晏子曰:“寡人有罪夫子倍弃不援寡人不足以有约也夫子不顾社稷百姓乎?愿夫子之幸存寡。寡人请奉齐国之粟米财货,委之百姓,多寡轻重,惟夫子之令。”遂拜于途。晏子乃返,命禀巡氓,家有布缕之本而绝食者,使有终月之委;绝本之家,使有期年之食;无委积之氓,与之薪橑,使足以毕霖雨。令柏巡氓,家室不能御雨者,予之金。巡求氓寡用财乏者,三日而毕。后者,若不用令之罪。
公出舍,损肉撤酒。三日,吏告毕上:贫氓万七千家,用粟九十七万钟,薪橑万三千乘;坏室二千七百家,用金三千。公然后就内退食,琴瑟不张,钟鼓不陈。晏子请左右与以歌舞娱君者退之。(取材于《晏子春秋》)
【注】 ①任器:装粟米的容器。②敝撤:艰难的样子。③乐:喜欢,乐意。④康:大路。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致能歌者
致:使……到来
B.徒行见公曰
徒:步行
C.兼于涂而不能逮
逮:赶上
D.委之百姓
委:任命
6.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寡人有罪/夫子倍弃不援/寡人不足以有约也/夫子不顾社稷百姓乎
B.寡人有罪夫子/倍弃不援/寡人不足以有约也夫子/不顾社稷百姓乎
C.寡人有罪/夫子倍弃不援/寡人不足以有约也夫子/不顾社稷百姓乎
D.寡人有罪夫子/倍弃不援/寡人不足以有约也/夫子不顾社稷百姓乎
7.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百姓生活困苦而得不到救助,就会对统治者不满。
B.景公是一位从谏如流、知错就改的开明君主。
C.景公降尊纡贵,并以社稷百姓的名义追回了晏子。
D.晏子爱民爱国,为了劝谏景公不惜放弃自己的官位。
8.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9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狗马室妾,不已厚乎?民氓百姓,不亦薄乎?(3分)
译文:
②公从之,兼于涂而不能逮,令趣驾追晏子其家,不及。(3分)
译文:
(2)文中能全部表现晏子爱民爱国的例子有哪两个?请找出来(或用原话回答,或概括回答)。(3分)
答:
三、语言运用(10分)
9.下面是一组有关“景公殉马坑”的介绍,请你为它排序。(4分)
①殉马在其东、西、北三面,坑呈“U”型。东、西两面各长70米,北面长75米。
②五号墓是一座“甲”字形大墓。墓室南北长26米,东西宽23米,南墓长18米,宽12米左右。
③原系春秋时期齐国公侯的墓地,今已探出大、中型墓二十余座,其中在五号墓周围发现了这一举世罕见的殉马坑。
④景公殉马坑位于齐国故城郭城东北部,今临淄区齐都镇河崖头村。
答:
10.下面是一则历史故事,请你读后写出自己的感想。(6分)
齐景公爱喝酒,连喝七天七夜不停止。大臣弦章进谏说:“君王已经连喝七天七夜了,请您以国事为重,赶快戒酒,否则就请先赐我死。”大臣晏子后来觐见齐景公,齐景公向他诉苦说:“弦章劝我戒酒,要不然就赐他死。我如果听他的话,以后恐怕就尝不到喝酒的乐趣了;如果不听他的话,他又不想活,这可怎么办才好?”晏子听了便说:“弦章遇到您这样宽厚的国君,真是幸运啊!如果遇到夏桀、殷纣王,不是早就没命了吗?”于是齐景公果真戒酒了。
答:
答案精析
18 晏子治东阿
1.A [A项“阿”都读ē。B项“数量”的“数”读shù,其余读shǔ。C项“举酒属客”的“属”读zhǔ,其余读shǔ。D项“参与”的“与”读yù,其余读yǔ。]
2.D [A项“曾”通“增”。B项“内”通“纳”。C项“辟”通“避”。]
3.C [C项“陂池”古今都是“池塘”的意思。A项“易行”的古义是“更换行事的方法”,今义指改变从事的行业。B项“仓库”古义特指国家的仓库,即“国库”;今义指储藏大批粮食或其他物资的建筑物。D项“不行”古义是“不接纳”,今义是“不可以”、“不中用”。]
4.A [A项为动用法,为……而死。B、C、D三项都是名词作动词。分别意为:责备、有利于、游水。]
5.D [委:交给。]
6.A [这句话是景公自责的话,“倍弃”和“不顾”的主语应该都是“夫子”。]
7.B [文中没有体现出“齐景公从谏如流”的开明之处。]
8.(1)①对待犬马妻妾,不是太优厚了吗?对待黎民百姓,不是太刻薄了吗?
②齐景公跟在晏子后面,为泥泞的道路所阻,赶不上晏子,就命令驾车追赶晏子,到了晏子的家,没有追赶上。
(2)①遂分家粟于氓。②请身而去,遂走而出。③晏子请左右与以歌舞娱君者退之。(任选其二即可)
【参考译文】
齐景公时,连续下雨十七天。齐景公却夜以继日地饮酒。晏子请求给灾民发放粮食,多次请求,都没有得到齐景公的允许。齐景公命令柏马上(一说柏遽是人名,齐景公近臣。一说“柏”是官名,“遽”乃急遽之意。此处取后说)巡视全国,招纳善于歌舞的人。晏子听到此事后,很不高兴,于是把家里的粮食分给灾民,把装粟米的器具放在路边,自己步行去见齐景公说:“连续下了十七天的雨,一个乡有几十家的房屋受损坏,一个里有几家没有饭吃,老年体弱的百姓,寒冷时不能得到短衣御寒,饥饿时不能得到糟糠充饥,步履艰难无法行走,四处张望无处诉说。然而君王不怜悯百姓,日夜饮酒,命令全国招纳善于歌舞的人没有休止,宫中的马匹吃着府库的粮食,猎狗饱吃牛羊的肉,后宫的妻妾都有充足的粮食肉品。对待犬马妻妾,不是太优厚了吗?对待黎民百姓,不是太刻薄了吗?乡里的百姓贫穷却无处诉说,就不会喜欢君王了;饥饿却无处求援,就不会喜欢君王了。我(晏婴)身边跟随着百官,让百姓饥饿穷困却无处诉说,使君王沉湎酒色抛弃百姓却不加怜悯,我(晏婴)的罪过实在是太大了。”晏子两次下跪,深深叩首,请求辞官离去,于是快步走出宫门。
齐景公跟在晏子后面,为泥泞的道路所阻,赶不上晏子,就命令驾车追赶晏子,到了晏子的家,没有追赶上。只见晏子家里的粮食已经全部分给灾民,装粮食的器具放在路边。齐景公又驱车追赶,在大路上追到晏子。齐景公下车跟在晏子后面说:“我有罪过,先生抛弃我不辅助我,我是不足以屈请先生的,难道先生不顾惜国家和百姓吗?希望先生赐幸保全我。我请求拿出齐国的粮食财物,分发给百姓,给多给少,谁轻谁重,全听先生的安排。”于是齐景公就在路上拜请。晏子才返回国都,命令禀去巡视灾民,家里有农桑种子而没有粮食吃的人家,发给足够一个月吃的粮食;没有农桑种子的人家,发给足够一年吃的粮食;没有积蓄柴火的人家,发给他们柴草,使他们足以度过霖雨之灾。命令柏巡视灾民,房屋塌坏不能抵御风雨的人家,发给他们金钱。视察寻找百姓中缺少用度、经济困难的人,限期三天内完成。超过期限,同不执行命令一样,应该治罪。
齐景公离开宫舍,减少食肉,撤销宴饮。三天内,巡视的官吏完成使命上报情况:贫穷灾民共一万七千家,分发粮食九十七万钟,薪柴一万三千车;房屋损坏的有二千七百家,发放救济金三千金。齐景公然后回到宫内,减少食用,不弹琴瑟,不击钟鼓。晏子请求将齐景公左右的婢妾和用歌舞来娱悦齐景公的人遣归。
9.④③②①
10.(1)吃喝玩乐应该有所节制,懂得适可而止。(2)齐景公知错能改、虚心纳谏值得我们学习。(3)我们要学习晏子的聪明机智、能言善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