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论 教 养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一个男人,假如他在街道上能为陌生的妇女让路,让她先行,乘坐公共汽车时,能让妇女首先上车,甚至亲手为她把车门打开,可是他在家里,却懒得帮助疲惫不堪的妻子刷洗餐具——那么,我们可以断定这个男人还存在着教养上的缺馅。
假如一个男人跟朋友和熟人见面时彬彬有礼,可是在家里对妻子儿女动不动就大发雷tíng——那就可以肯定他不是一个有教养的人。
(1) 结合语境,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陌( )生 疲惫( ) 雷tíng( )
(2) 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 文中“彬彬有礼”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文中有两处破折号,其作用是( )
A. 表示补充说明
B. 表示插说
C. 表示总结上文或提示下文
D. 表示话题的转换
E. 表示声音的延长
2.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假如一个人已经进入成年,仍把接受父母的关爱看作理所当然的事情,与此同时却看不到父母也需要关爱和帮助,那么同样不能说他是个有教养的人。(从道理上说应当这样)
B. 有教养的人待人处世绝不会自吹自擂。(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
C. 有些人有一种错觉,似乎优雅风度就是矫揉造作。(把弯的弄直,把直的弄弯,来制造器物。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D. 絮絮叨叨会让谈话的对方陷入尴尬的境地。(形容说话烦琐啰唆)
3. 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自吹自擂”“丰功伟绩”“诚惶诚恐”“家喻户晓”四个词语结构相同。
B. “优雅风度是靠祖祖辈辈一代又一代人的经验积淀而成的。”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优雅风度是经验积淀”。
C. “与其说是注重行为举止,莫如说是重视行为举止的内涵,是以慎重的态度对待世界”是表选择关系的复句。
D. “切记不要互相妨碍,因此不应当大声喧哗”是表因果关系的复句。
4.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良好的教养不仅来自家庭和学校,而是可以得之于自身。
B. 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
C. 你是凭借自己的举止表现你的素质。
D. 嘴里嚼东西的时候不要说话,免得坐在旁边的人担心。
5.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才德,有如宝石,最好是用素净的东西镶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但是这句话也并不是永远是真的,因为奥古斯都大帝与泰特思都是精神崇高、志向远大的人,然而也是当时最美的男子
②无疑的,才德如果是在一个虽容貌不娇丽,然而形体娴雅、气质庄严的身体内,那是最好的
③因此,那些很美的人多是容颜可观而无大志的
④他们所研求的也多半是容颜而不是才德
⑤同时,很美的人多半不见得在别的方面有多大的才德,好像造物主在它的工作中但求无过,不求十分优越似的
A. ②⑤③①④ B. ②③⑤①④
C. ②⑤③④① D. ④②③⑤①
6. 下列关于课文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本文将深奥的道理具体化,用生活中的言谈举止来解说“教养”。
B. 本文透过众多的“有教养”以及“无教养”的现象,探究了“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
C. 本文作者通过对众多事例的比较分析,自然而然地得出自己的基本见解:教养的本质是尊重。
D. 本文主要是通过讲道理来证明中心论点的。
【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刻在骨子里的教养
①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类心灵的花园中,最质朴、最美丽和最平凡的花朵,是人的教养。”什么是教养?教养,是教育和养成,是文化的传承和后天学习的规范。
②一个人的教养,不是先天就拥有的,而是借助后天的学习教育和周身氛围所养成的良好品质和行为习惯,是经过人生历练和修行所沉淀下的德行。
③人们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三字经》中言:“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人若没有教养,便是父母老师的不称职。“昔孟母,择邻处”,孟母三迁只为让孩子远离那些不良因素,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胡适先生回忆母亲时说:“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由此可见,自身所处的家庭氛围与父母的品行和行为举止,都会在生活中慢慢渗透于孩子的品行和教养中。
④教养,是由内散发的文化修养。利哈乔夫在《论教养》中说:“良好的教养不仅来自家庭和学校,而且可以得之于自身。”教养,发自内心,是由成长环境、教育基础、自身经历等所综合而成的一种素质。一个人是否有教养,不只是行为上是否彬彬有礼,更重要的是其是否具有文化内涵和道德修养。其中,文化不单指文化学识,更是一种行为习惯和精神价值结合而成的意识。作家梁晓声说:“(教养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须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他人着想的善良。”有一次,列宁下楼途中偶遇一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女工见是列宁,就赶忙要给列宁让路。列宁出声阻止,并且紧靠墙壁让女工先过,同时说:“你不必这样,你手中端着水盆,而我两手空空,请你先过去吧!”列宁说话很温和,并且“请”字说得很响亮,直至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
⑤教养,有别于礼貌却依托于礼貌。教养,发自内心,是一种经过时间的磨炼和规范后综合而成的品质素养,是待人处世上的行为习惯。礼貌,是外在的行为,是可以模仿和假装出来的一种谦恭的行为表现,它不一定发自内心。有教养的人,总表现得很有礼貌,有礼貌的人却未必有教养。一个人若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不能内外兼修,这样的人不是有教养,只能称其为“伪君子”。一个人牙尖嘴利,却常常做好事,我们不能说这样的人有教养,只能说其有一副好心肠,“刀子嘴豆腐心”。“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有教养的人不会口无遮拦,也不会以嘴毒心肠好为借口。总之,与有教养的人相处起来是令人舒服的。
⑥教养,是自我的约束和将心比心。《菜根谭》中说:“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有教养的人不责难别人的小过错,不随便揭露别人的隐私,不念叨别人的坏处。教养,体现于细节。洛克说:“礼仪又称教养,其本质不过是在交往中对于任何人不表示任何轻视或侮蔑而已。”有教养的人,不会让别人觉着尴尬困窘,在冒犯了他人后,懂得及时反省自身以及调整自己的行为。
⑦一个人的教养,是他立足社会的根基。内在的修养吸引着志同道合的人,外在的行为礼仪拉近彼此的距离,而内外兼修的教养,是稳固所有关系的壁垒。教养是人生的一大课题,需要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研修。
1.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 第③段引用《三字经》和胡适的话,都是为了论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这个论点。
B. 第④段引用利哈乔夫在《论教养》中的话属于道理论证,论证了“教养,是由内散发的文化修养”这个观点。
C. 如果一个人不是“伪君子”,也不是“刀子嘴豆腐心”的人,那和这个人相处起来一定很舒服。
D. 揭露别人隐私、任意冒犯别人、指责轻视别人都是没有教养的具体表现。
2★. 第⑤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简述其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结合文章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我们怎样对待身边的人才算是一个有教养的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5泰州兴化月考)学校开展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
1. 【任务一】 《说文解字》:“強(强),蚚也。从虫,弘声。”可见强的本义是:叫声大的虫子。随着字形演变,“强”的本义不再使用,引申出其他意义。以下成语中的加点字与“自强不息”中的“强”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3分)( )
A. 强词夺理 B. 发愤图强
C. 富国强兵 D. 博闻强识
2. 【任务二】 学校邀请2024年巴黎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成员来作报告,作为活动主持人,听完她的发言,你如何总结?(4分)
全红婵:“……要想做常胜将军,需要付出的辛苦就要比别人多一倍。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为了应对身体上的变化,不得不加大体能和力量的训练,以维持原有的技术水准和动作的稳定性……”
总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任务三】 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开展演讲,你会选择下列哪一则素材作为论据?简述理由。(5分)
A.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愚公移山》)
B. 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做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伟大的悲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论 教 养
基础积累
1. (1) mò bèi 霆 (2) 缺馅 缺陷
(3) 文雅而有礼貌
(4) C(两处破折号前面的内容都是假设一个男人的行为,后面的内容都是对这类人的总结,即这类人缺乏教养,因此两个破折号的作用都是总结上文)
2. B(自吹自擂: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比喻自我吹嘘。语句用的是比喻义,不是其本义)
3. B[句子的主干应是“风度(主语)是(谓语)积淀而成的(宾语)”]
4. A(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应为“不仅……而且……”)
5. C(此题可依据逻辑顺序排序。本语段讲了“才德”与“美的人”的关系,②句“无疑的”体现了与文段开头句句意的承接,可作为第一句;⑤句中“同时”体现了与②句句意的衔接,可作为第二句;③句是对以上两句的总结,可作为第三句;④句与③句一起表达了一个完整的句意,衔接最紧密;①句“但是”一词虽体现了语意转折,但也可理解为对以上句段的总结,可作为末句。综合以上分析,可排序为:②⑤③④①)
6. D(本文主要是通过举例子来证明中心论点的,属于事实论证)
阅读鉴赏
【拓展阅读】
1. C(由第⑤段可知,“伪君子”“刀子嘴豆腐心”的人只是作者举的两个反面例子,且“一定”说法绝对)
2. 对比论证。(1分)作者将有教养的人和“伪君子”“刀子嘴豆腐心”的人加以比较,(1分)通过对比,突出强调了“教养,有别于礼貌却依托于礼貌”的观点,(1分)使论证更深刻,更有说服力。(1分)
3. 首先,文章开篇引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道出教养对于人的重要性;(1分)其次,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教养不是先天就拥有的,而是在后天学习中所养成的德行;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和家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分)再次,作者分别从“教养是由内散发的文化修养”“教养有别于礼貌但依托于礼貌”和“教养是自我的约束和将心比心”三个角度,分别论证了应该如何做到有教养;(1分)最后,作者再次总结中心论点。(1分)
4. 示例:在和别人日常打交道的过程中,行为上要礼貌,而且应当发自内心,不矫揉造作,不做“伪君子”;(1分)也不做“刀子嘴豆腐心”的人,避免在语言上伤害别人,要给别人一种舒服的感觉;(1分)还要做到自我约束,不要让别人窘迫,应将心比心,多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及时反省,及时调整。(1分)
素养提升
1. B
2. 示例:同学们,(1分)看来全红婵冠军的成功绝非偶然,相信同学们从中也感受到了精益求精、坚持不懈的君子品质。(1分)我们当代学生更应该向全红婵学习,发挥自强不息的时代精神,努力向上,坚持不懈。(1分)让我们一起给全红婵以热烈的掌声,感谢她的分享!(1分)
3. 示例:选A。(1分)《愚公移山》中的愚公,虽已年迈,仍决意移山,不畏艰难,坚持不懈,能体现出“君子自强不息”的主题。(2分)而B素材中,斯科特接受任务为他人的业绩做证,虽然展现了他的诚信和责任感,但更多地体现了他的忠诚和荣誉感,与“君子自强不息”这一主题的直接关联相对较弱。(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