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三 单 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5-2026学年语文统编版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 三 单 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5-2026学年语文统编版九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18 21:49: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 三 单 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一、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7分)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首联描绘了一幅家乡秋景图,渲染了浓重的悲凉气氛。
B. 颔联点题,既写景,也点明时令,使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
C. 颈联在“有”“无”的对比中,抒发了诗人对家乡、亲人深沉的思念之情。
D. 尾联紧承颈联,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虑之情,战事频发,家书难通,生死难料。
2. “月”本该是一样的,诗人为什么偏偏说“月是故乡明”?(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6分)
长沙过贾谊宅
[唐]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1. 请简要赏析颔联景物描写的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7分)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唐]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本诗是韩愈写给自己的侄孙韩湘的,诗题中“左迁”一词是“贬官”的意思。
B. “圣明”在这里指皇帝,与“圣上”“陛下”“天子”等词意思相同。
C. “家何在”“马不前”,表明诗人感到回朝廷无望和前途渺茫。
D. “肯将衰朽惜残年”传递出诗人由于年老而不得不屈服的悲愤之情。
2. 赏析“雪拥蓝关马不前”中“拥”字的表达效果。(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6分)
商 山 早 行
[唐]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1. 请从描写手法的角度赏析“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凫雁满回塘”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诗人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古诗词诵读
一、 1. A(首联描绘的是边塞秋景)
2. 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诗人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自己的心理幻觉,诗人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置疑。这种以幻作真的写法并不使人觉得于情理不合,因为它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微妙的心理,突出了诗人对故乡的浓浓思念。(4分,围绕“思乡之情”写即可)
二、 1. 颔联抓住“秋草”“寒林”“斜日”等景物,(1分)渲染了长沙贾谊故宅萧条、冷落、寂寥的氛围,(1分)烘托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境,为下文作铺垫。(1分)
2. ①对贾谊不幸遭遇的悲叹;②对自己被贬的悲愤;③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每点1分)
三、 1. D(诗人在“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一联中坦陈心志,不辞衰老,不惜残年,忠君之心弥坚,并无屈服之意)
2. “拥”字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诗人贬谪途中大雪阻路、马难前行的艰苦情景,(2分)同时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深感前途渺茫的愁思。(2分)
四、 1. 运用白描手法,选取鸡鸣、茅店、残月、人迹、板桥、寒霜等富有特征的景物,(1分)从听觉、视觉两个角度渲染出一幅荒山早行图。(1分)凄清、冷寂的环境,有力地烘托了诗人出行的艰辛,衬托出诗人思乡之情的深切。(1分)
2. 营造了春回故乡、野鸭满塘的温暖意境;(1分)通过这个温暖的乡梦反衬羁旅在外的游子的思乡之悲。(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