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与燃料》单元复习教案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从学生司空见惯的燃烧和灭火现象入手,目的是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学习起点,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就在身边,化学就是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愿望;控制化学反应的条件就能控制反应的进行,优化燃烧的条件就能促进燃烧的进行,从而达到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的目的,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资源意识;化石燃料燃烧得到二氧化碳,通过学习二氧化碳的循环、性质和对环境的影响,引导学生辨证的分析二氧化碳与人类的关系。
二、学情分析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化学知识,并且会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与化学有关的问题,另外本节课是学生学完第六单元的复习课。针对这些情况,我采用视频导入,借此复习燃烧的条件,总结灭火的方法和原理,通过构建知识网络,梳理本单元的知识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使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有更深的理解。
三、教学目标
1.通过视频复习燃烧条件及促进燃烧的方法,并让学生理解灭火原理。
2、复习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制法,渗透物质间相互转化的关系。
3、指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全方位的构建知识网络。
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构建知识网络
2.教学难点:运用知识网络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直接导入课题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目的明确
(二)活动一:播放视频,提出问题:1.分析两队生火成败的原因。2.你能否给失败队的做法提出合理化建议。(三)活动二:小组合作交流,构建本单元的知识网络。参与学生的交流,并作必要的点拨。展示:小组的优秀成果展示:教师的知识网络,并进行适当的拓展。(四)学以致用1、你能帮他提供哪些灭火方法,并说明原理。2.
11月5日,南宁一高层楼房着火,数十居民自行疏散。当你身居高层遇到下层楼起火,火势凶猛无法扑灭时,下列逃生措施正确的是
(
)(1)跳楼
(2)封闭房门(3)沿楼梯迅速下楼(4)用湿毛巾捂住口鼻(5)躬身行走,寻找安全出口3.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下图所示装置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验证:当打开K,反应一段时间后:(1)写出A处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2)C处的现象是
,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
(3)D烧杯中
(填“上层”或“下层”)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五)知识小结通过“碳三角”的展示总结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和实验室制法。(六)方法提升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学会构建知识网络,并在复习中有效的运用。
观看视频,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小组合作交流,构建本单元的知识网络,梳理本单元的知识点。小组代表做出解释,对本组的成果进行补充,其他小组做出评价。通过竞赛提供灭火方法。选择正确选项,学会从题中获取有效信息。通过练习巩固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实验室制法。在物质的转化中提炼出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实验室制法。
通过分析,复习燃烧的条件。让学生在梳理的过程中对本单元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和表达能力。加深对灭火原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点拨审题关键。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在物质转换中提炼信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