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质量检测(一)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含解析)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 第二册

文档属性

名称 阶段质量检测(一)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含解析)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 第二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8-19 11:03: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阶段质量检测(一)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本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近年来,我国在探索太空,开发深海,建设世界第一流的高铁、桥梁、码头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我国深海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使用发动机所用的氮化硅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B.“神舟十八号”宇宙飞船舱外表面使用的高温结构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碳化硅
C.大飞机C919采用大量先进复合材料、铝锂合金等,其中铝锂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D.港珠澳大桥采用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吊绳,聚乙烯可以使溴水褪色
2.(2023·辽宁卷)下列有关物质的工业制备反应错误的是 (  )
A.合成氨:N2+3H22NH3
B.制HCl:H2+Cl22HCl
C.制粗硅:SiO2+2CSi+2CO↑
D.冶炼镁:2MgO2Mg+O2↑
3.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
①硝酸不稳定,见光会分解,所以硝酸一般盛放在棕色试剂瓶中 ②CO、NO、NO2都是大气污染物,都能在空气中稳定存在 ③常温下,可以用铁制容器盛装浓硝酸,这是因为铁在常温下与浓硝酸不反应 ④N2性质稳定,工业生产金属镁时,为防止Mg被氧化,可以用N2作保护气
A.②④       B.③④
C.① D.②
4.对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
A.高纯硅可制成计算机芯片,是利用其半导体性能
B.浓硝酸在光照下颜色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
C.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氧化性
D.反应CuSO4+H2SCuS↓+H2SO4能进行,说明CuS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硫酸
5.(2024·安徽卷)下列选项中的物质能按图示路径在自然界中转化,且甲和水可以直接生成乙的是 (  )
选项 甲 乙 丙
A Cl2 NaClO NaCl
B SO2 H2SO4 CaSO4
C Fe2O3 Fe(OH)3 FeCl3
D CO2 H2CO3 Ca(HCO3)2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Cu(NO3)2固体,铜粉仍不溶解
B.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的水溶液一定显碱性
C.铜与浓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 +4H++2NCu2++2NO2↑+2H2O
D.NO2既有氧化性也有还原性
7.(2024·全国甲卷)下列过程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用氢氟酸刻蚀玻璃:Si+4F-+6H+SiF4↑+3H2O
B.用三氯化铁溶液刻制覆铜电路板:2Fe3++3Cu3Cu2++2Fe
C.用硫代硫酸钠溶液脱氯:S2+2Cl2+3H2O2S+4Cl-+6H+
D.用碳酸钠溶液浸泡锅炉水垢中的硫酸钙:CaSO4+CCaCO3+S
8.下列各图所示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
A.用图①比较KMnO4、Cl2、S的氧化性
B.用图②所示实验可比较硫、碳、硅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C.用图③装置制备BaSO3沉淀
D.用图④所示实验装置排空气法收集SO2气体
9.实验室探究SO2与Fe(NO3)3溶液反应的原理,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中Y装置产生白色沉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已知: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 (  )
A.滴加浓硫酸之前应进行的操作是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N2
B.Y中产生的白色沉淀是BaSO4
C.X装置中浓硫酸没有体现氧化性
D.若将Fe(NO3)3换成氨水,Y中不能产生白色沉淀
10.某工厂拟综合处理含N废水和工业废气(主要含N2、CO2、SO2、NO、CO,不考虑其他成分),设计了如下流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固体1中主要含有CaSO3
B.X可以是空气,且需过量
C.捕获剂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O
D.处理含N废水时,发生的反应为N+5N+4H+6NO↑+4H2O
11.以下是对某水溶液进行离子检验的方法和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
A.先加BaCl2溶液,再加足量HCl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S
B.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产生了白色沉淀。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C
C.加入足量浓NaOH溶液,加热,产生了带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并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N
D.先加适量的盐酸将溶液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产生了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Cl-
12.水合肼(N2H4·H2O)为无色透明的油状发烟液体,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其制备的反应原理为NaClO+2NH3N2H4·H2O+NaCl。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备水合肼的操作不正确的是 (  )
A.装置甲中试剂X可以选择生石灰
B.装置乙作为反应过程的安全瓶
C.装置丙制备水合肼时氨气从b口进入
D.装置丁可用于吸收多余的尾气
13.已知X为一种常见酸的浓溶液,能使蔗糖粉末变黑。
A与X反应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反应条件及部分产物均已略去,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X使蔗糖变黑的现象主要体现了X的还原性
B.若A为铁,则足量A与X在常温下即可完全反应
C.若A为碳单质,则将C(常温常压下为气体)通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中,一定可以观察到白色沉淀产生
D.工业上,2 mol B和1 mol 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完全转化为2 mol D
14. [双选]Y形管是一种特殊的仪器,与其他仪器组合可以进行某些实验探究。利用如图装置可以探究SO2与BaCl2反应生成BaSO3沉淀的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e、f两管中的试剂可以分别是浓氨水和NaOH固体
B. 玻璃管的作用是连通大气,平衡压强
C.c、d两根导管都必须插入BaCl2溶液中,保证气体与Ba2+充分接触
D.Y形管乙中产生的可能为氧化性气体,将BaSO3氧化为BaSO4沉淀
15. [双选]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100 mL,向其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硝酸只被还原为NO气体)。下列分析或结果正确的是 (  )
A.OA段和BC段生成的都是NO气体
B.AB段发生的反应为Fe+Fe3+2Fe2+
C.C点之后的溶液中溶质只有FeSO4
D.原混合溶液中H2SO4的浓度为2.5 mol·L-1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13分)硅酸盐具有特殊的性质与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硅酸盐材料是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下列产品属于硅酸盐的是     (填序号)。
①玻璃 ②陶瓷 ③石英玻璃 ④硅芯片
⑤光导纤维 ⑥水泥 ⑦砖瓦
(2)在炼铁和水泥、玻璃的制备时,都需要的原料是       。
(3)磷酸钙陶瓷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可用于制造人造骨骼,这是利用了这类材料的   (填字母)。
A.耐高温的特性    B.电学特性
C.光学特性 D.生物功能
(4)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CO2气体,现象是生成白色沉淀H2Si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我国成功地发射了嫦娥一号探测卫星,对月球土壤中14种元素的分布及含量进行探测。月球上的主要矿物有辉石[CaMgSi2O6]、斜长石[KAlSi3O8]和橄榄石[Mg2Fe2SiO6]等,则辉石[CaMgSi2O6]    (填“难”或“易”)溶于水。
17. (14分)如图是某些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图(部分物质已经略去)。其中A、B、D在常温下均为无色、无味的气体,C是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M是最常见的无色液体。
(1)写出C→E的化学方程式:  。
(2)实验室常用加热两种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备物质C,其化学方程式为                    ,验证集气瓶中C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
(3)如图所示,在某50 mL的注射器里充入20 mL(标准状况下)NO,然后吸入5 mL水,再快速吸入10 mL(标准状况下)空气(O2的含量视为20%)后夹上弹簧夹,可观察到针筒活塞向内推进,还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
 ,
写出对应该现象的化学方程式:             、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忽略反应前后溶液体积的变化)。
18. (14分)叠氮化钠(NaN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可用于合成头孢菌素类药物,也可用作汽车安全气囊的气源。实验室可通过以下流程制备叠氮化钠并测定其纯度。请回答以下问题:
Ⅰ.制备氨基钠(反应原理为2Na+2NH32NaNH2+H2)的实验装置如图甲。
已知:氨基钠极易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氨气,且其易被空气氧化。
(1)仪器a的名称为      ;实验开始时,应先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和玻璃塞使浓氨水流下,再点燃酒精灯,目的是  。
(2)①B装置中的试剂可选用   (填字母)。
A.P2O5       B.碱石灰
C.无水硫酸铜 D.无水氯化钙
②若无B装置,C装置中生成的氨基钠会发生的反应为  。
(3)某同学认为上述实验设计有缺陷,请对装置提出改进措施:  。
Ⅱ.制备NaN3
(4)将Ⅰ中制备的NaNH2与N2O在210~220 ℃的条件下反应生成NaN3、NaOH和氨气,反应容器不选用玻璃材质,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不选用玻璃材质的原因:  。
19.(14分)硫铁矿(含FeS2)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矿物原料,也是工业制硫酸的主要原料,其煅烧过程及产物存在如下转化关系:
回答下列问题:
(1)硫铁矿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      。
(2)为了使反应Ⅰ燃烧得更充分,可以采用的措施是  。
(3)将A通入新制碘水中,发现溶液褪色,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  。
(4)下列关于C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酸雨指的是pH<7的雨水
B.浓硫酸可以和铁发生反应,不能用钢瓶盛装浓硫酸
C.浓硫酸有强氧化性,稀硫酸没有氧化性
D.稀硫酸长时间放置在空气中浓度会变高,浓硫酸长时间放置在空气中浓度会变低
(5)工业上为了防止污染,可以利用氧化亚铁硫杆菌(T.f)对硫铁矿进行催化脱硫,该过程如图所示:
①过程Ⅰ中,转化12 g FeS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
②脱硫过程中产生的S2在酸性溶液中会形成淡黄色沉淀并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写出其离子方程式:  。
③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若要制备Na2S2O3应选择      (填字母)。
A.SO2+Na2SO4       B.Na2S+S
C.Na2SO3+Na2SO4 D.Na2SO3+S
阶段质量检测(一)
1.选D 氮化硅陶瓷是性能优良的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可用于制备奋斗者号使用的发动机,故A正确;宇宙飞船舱外表面使用的高温结构陶瓷的主要成分是性能优良的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碳化硅,故B正确;铝锂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C正确;聚乙烯中没有不饱和键,不可以使溴水褪色,故D错误。
2.选D 合成氨工业为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及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A项正确;工业制备HCl为氢气和氯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HCl,B项正确;工业制备粗硅为石英和焦炭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单质硅和CO,C项正确;工业冶炼镁为电解熔融氯化镁生成镁和氯气,D项错误。
3.选C NO易被O2氧化,在空气中不能稳定存在,②错误;常温下,铁与浓硝酸发生钝化,③错误;镁和氮气能发生反应生成氮化镁,因此工业生产金属镁时,不能用N2作保护气,④错误。
4.选C 蔗糖变黑说明浓H2SO4具有脱水性,C错误。
5.选D 氯气和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不能直接生成NaClO,A项错误;SO2和水反应生成H2SO3,不能直接生成H2SO4,B项错误;Fe2O3难溶于水,不与水反应,不能直接生成Fe(OH)3,C项错误;CO2和H2O反应生成H2CO3,H2CO3和少量Ca(OH)2反应生成Ca(HCO3)2,Ca(HCO3)2受热分解生成CaCO3、H2O、CO2,D项正确。
6.选A 在稀硫酸中加入Cu(NO3)2固体后,Cu能和H+、N发生反应:3Cu+8H++2N3Cu2++2NO↑+4H2O,所以铜粉会溶解,故A错误;碱性溶液可以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所以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的水溶液一定显碱性,故B正确;Cu与浓HNO3反应生成N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 +4H++2NCu2++2NO2↑+2H2O,故C正确;NO2与H2O反应生成HNO3和NO,说明NO2既有氧化性也有还原性,故D正确。
7.选D 氢氟酸是弱酸,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不能拆分,A错误;Fe的还原性大于Cu,Cu不能置换出Fe,三氯化铁与铜反应生成Fe2+和Cu2+,B错误;硫代硫酸根离子可被氯气氧化为硫酸根离子,故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S2+4Cl2+5H2O2S+8Cl-+10H+,C错误。
8.选C A.KMnO4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气,说明KMnO4的氧化性比Cl2的强,Cl2与Na2S反应生成S,说明Cl2的氧化性比S的强,可以达到目的;B.稀硫酸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CO2,说明硫酸的酸性比H2CO3强,CO2与Na2SiO3溶液反应生成H2SiO3,溶液变浑浊,说明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强,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可以达到目的;C.二氧化硫和氯化钡不反应,不可以达到目的;D.SO2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可以达到目的。
9.选D A项,装置X的作用是产生SO2,通入Y装置中生成H2SO3,为防止空气中的氧气氧化H2SO3,需要先通入一段时间的N2,排除装置中的空气,正确;B项,酸性条件下,N能将SO2氧化成S,Fe3+也能将SO2氧化成S,S与Ba2+反应生成BaSO4沉淀,正确;C项,H2SO4与Na2SO3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体现了浓硫酸的强酸性,没有体现浓硫酸的强氧化性,正确;D项,将Fe(NO3)3换成氨水,SO2能与氨水反应生成S,S能与Ba2+反应生成BaSO3白色沉淀,错误。
10.选C 该工业废气通过过量的石灰乳,CO2、SO2被吸收,生成CaCO3和CaSO3,A项错误;剩余的气体中含有N2、NO和CO,从后面产物中有NaNO2知,通入的X可能是空气,将NO氧化为NO2,但不能过量,B项错误;气体2为N2、CO,N2为无污染气体,所以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O,C项正确;处理含N废水时,生成的是无污染气体,故不可能生成NO,D项错误。
11.选C 先加BaCl2溶液,可能生成AgCl沉淀,溶液中不一定含有S,A错误;先加BaCl2溶液,可能生成AgCl沉淀,溶液中不一定含有C,B错误;铵盐和强碱在加热条件下能生成氨气,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C正确;先加适量的盐酸将溶液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因溶液中引入了Cl-,则原溶液中不一定含有大量的Cl-,D错误。
12.选C 装置甲用于制备氨气,试剂X可以是生石灰,利用CaO与水反应放热使氨气从溶液中逸出,A正确;氨气极易溶于水,为防止倒吸,用装置乙作为安全瓶置于甲和丙之间,B正确;为有利于氨气与NaClO溶液充分反应,制备水合肼时氨气应从装置丙a口进入,C错误;氨气会污染环境,实验时用装置丁进行尾气处理并防倒吸,D正确。
13.选C 根据题意知X为浓H2SO4,结合D和水反应生成H2SO4,可知D为SO3,则B为SO2。浓硫酸使蔗糖变黑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A项错误。常温下,铁遇浓硫酸发生钝化,Fe与浓硫酸不能完全反应,B项错误。浓硫酸和碳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CO2、SO2和水,C为CO2,通入少量澄清石灰水中先生成CaCO3沉淀,然后沉淀溶解生成Ca(HCO3)2,即反应过程中一定能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C项正确。SO2转化为SO3为可逆反应,不能完全转化,D项错误。
14.选AB A项,若Y形管乙中产生碱性气体,可以使溶液呈碱性,SO2溶解度增大,溶液中存在大量的S,所以e、f两管中的试剂分别是浓氨水和NaOH,产生的碱性气体是氨气,正确;B项,玻璃管的作用是连通大气,平衡压强,以便左右两边产生的气体能顺利导入,正确;C项,如果产生氨气,氨气极易溶于水,为防止倒吸,d导管不能插入BaCl2溶液中,错误;D项,氧化性气体能将BaSO3氧化为BaSO4沉淀,与实验目的不符,错误。
15.选CD 开始时硝酸过量,OA段发生反应为Fe+N+4H+F+NO↑+2H2O,硝酸全部被消耗以后AB段发生反应为Fe+2Fe3+3Fe2+,最后BC段发生反应为Fe+2H+Fe2++H2↑,OA段和BC段生成的气体分别为NO、H2,故A、B错误;硝酸全部被还原,没有显酸性的硝酸,因为溶液中有硫酸根,并且铁单质全部转化为亚铁离子,所以溶液中最终溶质为FeSO4,故C正确;由图可知,反应消耗14 g铁,物质的量是14 g÷56 g·mol-1=0.25 mol,所有的铁都在硫酸亚铁中,根据硫酸根守恒,含硫酸0.25 mol,所以硫酸的浓度是0.25 mol÷0.1 L=2.5 mol·L-1,故D正确。
16.(1)①②⑥⑦ (2)碳酸钙(或CaCO3)  (3)D
(4)Na2SiO3+CO2+H2OH2SiO3↓+Na2CO3 或Na2SiO3+2CO2+2H2OH2SiO3↓+2NaHCO3
(5)难
17.解析:A、B、D在常温下均为无色、无味的气体,M是最常见的无色液体,根据图示转化关系,一种气体和过氧化钠反应得到另一种气体,则A为二氧化碳,D为氧气,C是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C为氨气,B为氮气,E为一氧化氮,F为二氧化氮,M为水,G为浓硝酸,稀硝酸和铜反应生成一氧化氮、硝酸铜和水,浓硝酸和铜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水和硝酸铜。(1)C→E是氨气的催化氧化,其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2)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备NH3,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2H2O+2NH3↑+CaCl2。(3)NO和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2NO+O22NO2,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H2O+3NO2NO+2HNO3,因此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注射器中气体先逐渐变为红棕色,然后红棕色逐渐褪去。将上述两个化学方程式结合可得总化学方程式:4NO+3O2+2H2O4HNO3,由于氧气只有2 mL,故NO过量,所得溶液中HNO3的物质的量为= mol,溶液体积为5 mL,则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24 mol·L-1。
答案:(1)4NH3+5O24NO+6H2O
(2)2NH4Cl+Ca(OH)22H2O+2NH3↑+CaCl2
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集气瓶口,有白烟生成,说明NH3已收集满(或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集气瓶口,试纸变蓝,则NH3已收集满)
(3)注射器中气体先逐渐变为红棕色,后来红棕色逐渐褪去 2NO+O22NO2 H2O+3NO2NO+2HNO3 0.024 mol·L-1
18.解析:(1)根据图示装置可知仪器a为圆底烧瓶。实验开始时,先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和玻璃塞使浓氨水流下,以产生NH3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防止氨基钠变质。(2)①B装置用来干燥NH3,NH3是碱性气体,不能用P2O5干燥;NH3能与CaCl2反应;无水硫酸铜一般用来检验水蒸气;可用碱石灰干燥NH3。②若无B装置,NH3中含水蒸气,水蒸气能与NaNH2反应,化学方程式为NaNH2+H2ONaOH+NH3↑。(3)D装置中的水蒸气也可能进入C装置中,其改进措施为在C、D间再加一个B装置。(4)NaOH能和SiO2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SiO2+2NaOHNa2SiO3+H2O。
答案:(1)圆底烧瓶 产生氨气,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防止氨基钠变质
(2)①B ②NaNH2+H2ONaOH+NH3↑
(3)在C、D之间再加一个B装置
(4)SiO2+2NaOHNa2SiO3+H2O
19.解析:硫铁矿(含FeS2)和O2反应生成Fe2O3和SO2,所以A为SO2,SO2和O2发生催化氧化生成SO3,所以B为SO3,SO3和水反应生成C,则C为H2SO4,SO2和水反应生成D,则D为H2SO3,H2SO3和O2反应生成H2SO4。
(1)FeS2中Fe的化合价为+2价,则S的化合价为-1价。
(2)使反应Ⅰ燃烧得更充分,可以采用的措施是增大氧气的供应量,使燃烧更充分,或将硫铁矿充分研磨以增大和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充分。
(3)根据分析可知A为SO2,通入新制碘水中,发现溶液褪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I2+SO2+2H2O4H+++2I-。
(4)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降水,故A错误;浓硫酸可以和铁发生反应,使铁表面被氧化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发生钝化现象,可以保护铁不受酸的进一步侵蚀,所以能用钢瓶盛装浓硫酸,故B错误;稀硫酸具有氧化性,可被还原生成氢气,故C错误;稀硫酸长时间放置在空气中,随着水分的蒸发其浓度会变高,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浓硫酸在空气中长期放置,其浓度会降低,故D正确。
(5)①由图可知,过程Ⅰ中FeS2在Fe3+的作用下转化为Fe2+和S2,其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从-1价升高为+2价,所以1 molFeS2转移了6 mol电子,12 g FeS2的物质的量为=0.1 mol,所以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6 mol。
②S2在酸性溶液中会形成淡黄色沉淀并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淡黄色沉淀是硫单质,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SO2,其离子方程式为 S2+2H+S↓+SO2↑+H2O。
③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 Na2S2O3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则要制备Na2S2O3,若选择SO2+Na2SO4或Na2SO3+Na2SO4,则所含S元素的化合价均需降低,A、C不符合题意;若选择Na2S+S,则所含S元素的化合价需升高,B不符合题意;若选择Na2SO3+S,Na2SO3中S元素的化合价降低,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D符合题意。
答案:(1)-1 (2)增大氧气的供应量,使燃烧更充分,或将硫铁矿充分研磨以增大和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充分
(3)I2+SO2+2H2O4H+++2I- (4)D
(5)①0.6 mol
②S2+2H+S↓+SO2↑+H2O ③D
5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