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
5.2 凝聚价值追求
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核心素养
体会中华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健全人格)
在生活中高扬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自己的文化认同感。(道德修养)
掌握中华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认识到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争做传承和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践行者,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责任意识)
目标导学一:高扬民族精神
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你心中“中国的脊梁”是谁呢?他是怎样的人呢?
目标导学一:高扬民族精神
只有这些名人、伟人才是“中国的脊梁”吗?
“中国的脊梁”并非只有英雄人物,千千万万埋头苦干、坚守岗位的工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大众都是“中国的脊梁”!他们身上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
目标导学一:高扬民族精神
你对中国人民有怎样的理解?
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
目标导学一:高扬民族精神
你对中华民族精神有怎样的理解?
①民族精神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②民族精神本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
③民族精神特点: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并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目标导学一:高扬民族精神
案例: 沈华忠:浙江舟山船老大,2024年3月在海上作业时发现16名遇险渔民,果断舍弃价值近40万元的6000多只蟹笼,将16人救上渔船。他两次上演“舍财救人”的壮举,展现了舍己救人、见义勇为的民族精神。
栾恩杰:中国探月工程首任总指挥,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他全身心投入探月工程,提出我国月球探测“探、登、驻”三大步走和“绕、落、回”三小步走的工程实施技术发展路线,带领团队实现了中国探月工程的重大突破,为人类天文学和航天技术进步作出贡献,展现了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民族精神。
目标导学一:高扬民族精神
结合案例,请你说说我们为什么要发扬民族精神?
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目标导学一:高扬民族精神
小组探究:你知道哪些感人的高扬民族精神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表现出怎样的精神品质?
抢救生命逆行的医护人员,勤劳勇敢的建设者,心系祖国的海外同胞,见义勇为的人们……
目标导学一:高扬民族精神
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具体表现为:
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继;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险的关键时刻能够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在日常学习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敬业创优。
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高扬民族精神,放飞梦想,创造精彩人生。
目标导学二:构筑中国价值
目标导学二:构筑中国价值
说一说中国人的价值观是什么?我们应如何理解三个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
②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
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产生
独特
文化传统
独特
历史命运
独特
基本国情
根植于
中华文化
世界文明
吸收
有益成果
形成价值共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为什么要构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中国人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而且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目标导学二:构筑中国价值
同学们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不同的看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只存在于观念中、停留在口头上。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长期过程,不能搞“一阵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太宏大了,生活中没法照着做。
公民只要培育和践行个人层面的价值观就够了。
小组探究:你同意他们的看法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目标导学二:构筑中国价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A观点正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B观点正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公民层面来说,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我们应该做到的,是个人的目标,C观点错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要求是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D观点错误。
目标导学二:构筑中国价值
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我们应该怎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目标导学二:构筑中国价值
青少年怎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
我们应自觉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思考,注重修养、勇于实践,明辨是非、善于选择,认真做事、踏实做人。
课堂小结
凝聚价值追求
高扬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品格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原因
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的表现
构筑中国价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随堂练习
2024年是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从巧渡金沙江到强渡大渡河,从飞夺泸定桥到翻雪山、过草地,90年来,长征故事广为流传。长征精神永不过时,仍需要大力弘扬,其原因在于长征精神是( )
①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②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③中国 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④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B
六尺窄巷,意蕴悠长。2024年10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桐城市六尺巷重温了“张吴两家,邻里相让,各退三尺”的典故后指出,六尺巷承载着中国古人的历史智慧,要弘扬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互礼让、以和为贵,解决好民生问题,化解好社会矛盾,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下列对六尺巷典故蕴含的中华传统美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积极影响分析正确的是( )
A.团结统一,爱国敬业,增强民族力量
B.文明礼让,诚信友善,促进邻里和谐
C.扬善抑恶,公正法治,维护社会秩序
D.助人为乐,自由平等,激发社区活力
B
随堂练习
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①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②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③凝结着世界人民的价值追求
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随堂练习第2框 凝聚价值追求
【教学目标】
体会中华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健全人格)
在生活中高扬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自己的文化认同感。(道德修养)
掌握中华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认识到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争做传承和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践行者,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责任意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和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教学难点:如何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抗疫歌曲——中国脊梁》
问题设置:中国能战胜灾难和疫情靠的是什么?
提示:上下齐心、军民团结、众志成城、科学施策;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确保国泰民安;中华民族面对灾难不屈服、敢于抗争的民族精神。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高扬民族精神
环节一:感悟民族精神
1.问题设置:阅读教材P66,运用你的经验,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体现“中国脊梁”的人物或故事。
(1)只有这些名人、伟人才是“中国的脊梁”吗?
提示:“中国的脊梁”并非只有英雄人物,千千万万埋头苦干、坚守岗位的工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大众都是“中国的脊梁”!他们身上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
(2)你对中国人民有怎样的理解?
提示: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
(3)你对中华民族精神有怎样的理解?
提示:①民族精神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②民族精神本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
③民族精神特点: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并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2.多媒体展示图片:
案例: 沈华忠:浙江舟山船老大,2024年3月在海上作业时发现16名遇险渔民,果断舍弃价值近40万元的6000多只蟹笼,将16人救上渔船。他两次上演“舍财救人”的壮举,展现了舍己救人、见义勇为的民族精神。
栾恩杰:中国探月工程首任总指挥,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他全身心投入探月工程,提出我国月球探测“探、登、驻”三大步走和“绕、落、回”三小步走的工程实施技术发展路线,带领团队实现了中国探月工程的重大突破,为人类天文学和航天技术进步作出贡献,展现了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民族精神。
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
问题设置:结合伟大抗疫精神,请你说说我们为什么要发扬民族精神。
教师小结: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环节二:弘扬民族精神
活动设置:探究与分享
小组探究:你知道哪些感人的民族故事?故事的主人公表现出怎样的精神品质?(提示:引导学生用实际行动弘扬民族精神。)
提示:为生命逆行的医护人员,勤劳勇敢的建设者,心系祖国的海外同胞,停学不停课的师生,主动居家隔离的普通人……
教师小结: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具体表现: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继;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险的关键时刻能够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在日常学习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敬业创优。
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高扬民族精神,放飞梦想,创造精彩人生。
目标导学二:构筑中国价值
环节三:构筑中国价值
1.播放视频:《平“语”近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示:让学生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问题设置:说一说中国人的价值观是什么?我们应如何理解三个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师小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小组讨论:为什么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师总结: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我们必然坚守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又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2.活动设置:P72探究与分享(提示:教育学生懂得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小组探究:你同意他们的看法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教师小结:(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A观点正确。(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B观点正确。(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公民层面来说,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我们应该做到的,是个人的目标,C观点错误。(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要求是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D观点错误。
3.多媒体链接材料: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问题设置:我们应该怎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师小结: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我们应自觉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思考,注重修养、勇于实践,明辨是非、善于选择,认真做事、踏实做人。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精神动力。我们要积极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同时构筑中国价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本节课内容理论性较强,爱国主义又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如果只由教师讲解会显得很枯燥,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方法,联系当前时政热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从问题出发,以学生活动为主体,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最后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