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物理真题机械能及能量守恒定律专题复习分类练习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中考物理真题机械能及能量守恒定律专题复习分类练习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8-19 07:29: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中考物理真题机械能及能量守恒定律专题复习分类练习题
创新练
【跨学科实践】
(2025·河北)图为河北丰宁抽水蓄能电站(目前世界装机容量最大)的示意图。用电低谷时,通过电力将水从下水库抽到上水库;用电高峰时,再由上水库放水至下水库发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从下水库被抽到上水库,重力势能减小
B.物料运输车沿盘山路行驶,速度增大时,动能减小
C.放水发电时,水由上水库至下水库,水的机械能变大
D.水沿自流排水洞自动向下流动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中考新考法】
(2025·四川乐山)为响应国家“每日体育锻炼时间不低于两小时”的要求,某校组织学生远足爬山,开展户外运动。爬山区域等高线如图所示,不考虑重力变化,队伍重力势能最大的位置是(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新科技新情境】
(2025·江苏连云港)2025年4月24日,搭载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将三名航天员送入中国空间站。关于神舟二十号飞船加速升空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动能增加,重力势能不变,机械能增加 B.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C.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D.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不变
分类练
考点1 动能和势能
1.(2025·四川成都)“嫦娥六号”月球探测器经近月制动减速进入环月轨道,于2024年6月2日成功着陆月球背面,实现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采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探测器减速过程中动能减小
B.探测器着陆月球后惯性消失
C.月球上的探测器相对地球静止
D.月壤样品带回地球后质量变大
2.(2025·四川南充)近年来,我国科技取得了巨大成就,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四川舰上的电磁弹射系统工作原理与电动机相同
B.人形机器人对舞台的压力大小等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大小
C.运﹣20大型运输机获得的升力利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D.天宫二号由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时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
3.(2025·山东烟台)1970年4月24日,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向地面传回优美的《东方红》乐曲,开创了我国航天事业的新纪元,目前“东方红一号”依然沿椭圆形轨道绕地球运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东方红》乐曲通过电磁波传到地面上
B.以地球为参照物,东方红一号是静止的
C.东方红一号在运行过程中惯性消失
D.东方红一号在远地点时重力势能最小
4.(2025·四川广安)2025年5月21日,我国“力箭一号”遥七运载火箭将6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此次任务是该型号运载火箭第7次飞行。如图是火箭发射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力改变了火箭的运动状态
B.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卫星相对于火箭是运动的
C.火箭以氢为燃料,是因为氢的热值小
D.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卫星的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大
5.(2025·江苏苏州)如图所示,“龙骨水车”是我国古代主要的提水设施之一,水车一端浸入水中,另一端固定于岸上,使用时,人踩动长柄摇杆末端的踏板使大轮转动,带动嵌满刮水板的链条匀速运动,槽内板片刮水上行,倾灌于地势较高的田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长柄摇杆越长,踩动时越费力
B.踩得越快,提水做功越多
C.提水过程中,随板片上行的水重力势能减小
D.减小水车各部件间的摩擦,提水效率增大
6.(2025·四川眉山)推铅球时,铅球的运动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推出去的铅球能在空中继续运动,是因为它受到了惯性的作用
B.若铅球运动到最高点所受力全部消失,它将保持静止
C.铅球在运动过程中受到平衡力作用
D.铅球落地后静止时,铅球的动能为零
考点2 机械能及其转化
7.(2025·四川自贡)如图,“神舟十九号”返回舱打开降落伞后,在竖直匀速下落过程中,下列有关返回舱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势能减小 B.动能增大
C.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机械能守恒
8.(2025·四川德阳)荡秋千的过程可简化为一个球的摆动过程。如图所示,用细线把一个小球悬挂起来,小球由点静止释放后,将在两点之间来回摆动(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在点时,动能最大
B.小球在点时,重力势能最大
C.小球从点运动到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D.小球从点运动到点的过程中,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9.(2025·湖南)如图,这是小静设计的一款无需电池和燃料的无碳小车。在重物下落驱动无碳小车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顶部的定滑轮可以省力 B.机械效率可达到100%
C.主要是利用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给车轮轴承加润滑油可以增大摩擦力
10.(2025·江苏扬州)为防止“天降冰凌”产生危害,将除冰环从桥梁斜拉索上端由静止释放,除去斜拉索上的积冰。除冰环在下滑过程中( )
A.只受重力作用 B.速度始终不变
C.一直处于平衡状态 D.机械能不断减小
11.(2025·江西)(多选)如图所示,是我国古代科学著作《天工开物》中记载的水转筒车,它由一个大型的水轮和许多竹筒组成。当河水冲击水轮转动时,竹筒依次将水提升到高处倒入水槽中,水流向岸上的农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即使筒车转速加快,其机械效率也总是小于1
B.竹筒内的水被提升过程中,其机械能总保持不变
C.竹筒内的水倒入水槽过程中,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水从水槽流向农田过程中,其所受的重力没有做功
12.(2025·安徽)网球比赛中,高速飞行的网球撞击球拍使球拍发生形变,如图所示,则在球拍恢复原状的过程中,球拍的弹性势能转化为网球的 。
13.(2025·上海)质量为2kg的水升高50℃所吸收的热量为 焦,“九天”无人机向斜上方匀速运动时,其惯性 ,机械能 (后2空均选填“增大”、“不变”、“减小”)。
考点3 能量守恒定律
14.(2025·江苏苏州)关于能量的转化和转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金属汤勺放在热汤中,温度升高,内能减小
B.核电站利用核裂变释放的能量来发电
C.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主要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能量的转移和转化具有方向性,需要节约能源
15.(2025·四川泸州)中国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对以下重大成果中涉及的物理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白鹤滩水电站年均发电量624亿千瓦时——水力发电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B.“天问二号”小行星探测器遨游太空——探测器在太空中通过电磁波与地面站联系
C.中国空间站利用太阳能电池板供电——太阳能属于清洁能源
D.中国突破了“人造太阳”1亿摄氏度持续1000秒的技术——该反应为核裂变
16.(2025·四川达州)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飞速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锂电池储存的电能是一次能源
B.电动汽车利用充电桩充电,电动汽车是用电器
C.新能源汽车的动能回收过程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D.电动汽车人工智能系统所使用的芯片主要由超导材料制成
17.(2025·福建)抽水蓄能电站被称为“超级充电宝”,用电低谷时段利用电网多余电能抽水至上水库,用电高峰时段再放水至下水库发电,如图:关于抽水蓄能电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电低谷时,以电能的形式储能 B.用电高峰时,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C.选址时,上下水库的高度差要小 D.存储的能量可以全部转化为电能
18.(2025·四川凉山)光伏发电产业是我国低碳经济的亮点之一。光伏发电使用的太阳能板(如图)主要是将太阳能转化为 能,太阳能来自于太阳内部的核 (选填“聚”或“裂”)变。
答案解析
创新练
【跨学科实践】
(2025·河北)图为河北丰宁抽水蓄能电站(目前世界装机容量最大)的示意图。用电低谷时,通过电力将水从下水库抽到上水库;用电高峰时,再由上水库放水至下水库发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从下水库被抽到上水库,重力势能减小
B.物料运输车沿盘山路行驶,速度增大时,动能减小
C.放水发电时,水由上水库至下水库,水的机械能变大
D.水沿自流排水洞自动向下流动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答案】D
【解析】A.水从下水库被抽到上水库,质量不变,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故A错误;
B.物料运输车沿盘山路行驶,质量不变,速度增大时,动能增大,故B错误;
C.放水发电时,水由上水库至下水库,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减小,故C错误;
D.水沿自流排水洞自动向下流动时,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速度增大,动能增大,重力势能转化为为动能,故D正确。
故选D。
【中考新考法】
(2025·四川乐山)为响应国家“每日体育锻炼时间不低于两小时”的要求,某校组织学生远足爬山,开展户外运动。爬山区域等高线如图所示,不考虑重力变化,队伍重力势能最大的位置是(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答案】D
【解析】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和所处高度有关,学生远足爬山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由图可知,D位置高度为800m,高度最高,因此队伍重力势能最大的位置是D处。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新科技新情境】
(2025·江苏连云港)2025年4月24日,搭载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将三名航天员送入中国空间站。关于神舟二十号飞船加速升空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动能增加,重力势能不变,机械能增加 B.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C.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D.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不变
【答案】B
【解析】飞船加速升空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变快,故动能增加,高度变高,故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是动能和势能的总和,故机械能也增加,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分类练
考点1 动能和势能
1.(2025·四川成都)“嫦娥六号”月球探测器经近月制动减速进入环月轨道,于2024年6月2日成功着陆月球背面,实现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采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探测器减速过程中动能减小
B.探测器着陆月球后惯性消失
C.月球上的探测器相对地球静止
D.月壤样品带回地球后质量变大
【答案】A
【解析】A.探测器减速时,质量不变,速度减小,故动能减小,故A正确;
B.惯性只与质量有关,探测器着陆后,质量不变,惯性不会消失,故B错误;
C.月球绕地球公转,探测器随月球运动,相对地球位置发生变化,是运动的,故C错误;
D.质量是物体属性,不随位置改变,月壤样品带回地球后,位置变化,质量不变,故D错误。
故选A。
2.(2025·四川南充)近年来,我国科技取得了巨大成就,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四川舰上的电磁弹射系统工作原理与电动机相同
B.人形机器人对舞台的压力大小等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大小
C.运﹣20大型运输机获得的升力利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D.天宫二号由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时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
【答案】D
【解析】A.电磁弹射和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均是磁场对通电导线有力的作用,故A不符合题意;
B.人形机器人对舞台的压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等大反向共线,故B不符合题意;
C.飞机的升力都是利用了空气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的特点,故C不符合题意;
D.天宫二号由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因此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加,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2025·山东烟台)1970年4月24日,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向地面传回优美的《东方红》乐曲,开创了我国航天事业的新纪元,目前“东方红一号”依然沿椭圆形轨道绕地球运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东方红》乐曲通过电磁波传到地面上
B.以地球为参照物,东方红一号是静止的
C.东方红一号在运行过程中惯性消失
D.东方红一号在远地点时重力势能最小
【答案】A
【解析】A.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东方红》乐曲通过电磁波传到地面上,故A正确;
B.以地球为参照物,东方红一号的相对位置改变,是运动的,故B错误;
C.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故C错误;
D.东方红一号在远地点时高度最高,重力势能最大,故D错误。
故选A。
4.(2025·四川广安)2025年5月21日,我国“力箭一号”遥七运载火箭将6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此次任务是该型号运载火箭第7次飞行。如图是火箭发射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力改变了火箭的运动状态
B.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卫星相对于火箭是运动的
C.火箭以氢为燃料,是因为氢的热值小
D.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卫星的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大
【答案】A
【解析】A.火箭点火升空.向后喷出尾气,推动火箭高速运动,是力改变了火箭的运动状态,故A正确;
B.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卫星相对于火箭,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卫星是静止的,故B错误;
C.火箭以氢为燃料,是因为氢的热值大,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燃料,热值大的燃料可以放出更多的热量,故C错误;
D.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卫星的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动能增大,高度升高,重力势能增大,故D错误。
故选A。
5.(2025·江苏苏州)如图所示,“龙骨水车”是我国古代主要的提水设施之一,水车一端浸入水中,另一端固定于岸上,使用时,人踩动长柄摇杆末端的踏板使大轮转动,带动嵌满刮水板的链条匀速运动,槽内板片刮水上行,倾灌于地势较高的田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长柄摇杆越长,踩动时越费力
B.踩得越快,提水做功越多
C.提水过程中,随板片上行的水重力势能减小
D.减小水车各部件间的摩擦,提水效率增大
【答案】D
【解析】A.长柄摇杆越长,动力臂越长,阻力和阻力臂不变,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越小,踩动时越省力,故A错误;
B.踩得越快,单位时间内提水做功越多,即提水做功的功率越大,故B错误;
C.提水过程中,随板片上行的水,其质量不变,高度增大,则重力势能增大,故C错误;
D.减小水车各部件间的摩擦,可以减小额外功,有用功不变,由可知提水效率增大,故D正确。
故选D。
6.(2025·四川眉山)推铅球时,铅球的运动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推出去的铅球能在空中继续运动,是因为它受到了惯性的作用
B.若铅球运动到最高点所受力全部消失,它将保持静止
C.铅球在运动过程中受到平衡力作用
D.铅球落地后静止时,铅球的动能为零
【答案】D
【解析】A.推出去的铅球能在空中继续运动,因为它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故A错误;
B.若铅球运动到最高点仍有水平向右的速度,此时若所有力突然消失,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铅球将会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
C.铅球在运动过程中运动的方向和速度大小发生变化,处于非平衡状态, 受到非平衡力作用,故C错误;
D.铅球落地后静止时,质量不变,速度为零,铅球的动能为零,故D正确。
故选D。
考点2 机械能及其转化
7.(2025·四川自贡)如图,“神舟十九号”返回舱打开降落伞后,在竖直匀速下落过程中,下列有关返回舱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势能减小 B.动能增大
C.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机械能守恒
【答案】A
【解析】返回舱打开降落伞后,在竖直匀速下落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不变,动能不变,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势能没有转化为动能,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机械能减小,机械能不守恒,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8.(2025·四川德阳)荡秋千的过程可简化为一个球的摆动过程。如图所示,用细线把一个小球悬挂起来,小球由点静止释放后,将在两点之间来回摆动(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在点时,动能最大
B.小球在点时,重力势能最大
C.小球从点运动到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D.小球从点运动到点的过程中,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答案】D
【解析】A.小球在、两点之间来回摆动,为右侧最高点,重力势能最大,动能最小,故A错误;
B.由图可知,为最低点,重力势能最小,故B错误;
C.小球从点运动到点的过程中,高度先减小后增大,重力势能先减小后增大,故C错误;
D.小球从点运动到点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机械能守恒,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因此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故D正确。
故选 D。
9.(2025·湖南)如图,这是小静设计的一款无需电池和燃料的无碳小车。在重物下落驱动无碳小车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顶部的定滑轮可以省力 B.机械效率可达到100%
C.主要是利用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给车轮轴承加润滑油可以增大摩擦力
【答案】C
【解析】A.顶部的定滑轮的作用是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因为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不改变力的大小,故A错误;
B.由于实际使用中存在摩擦和能量损耗,机械效率不可能达到100%,因为总有一部分能量转化为其他形式(如内能)而无法完全用于做功,故B错误;
C.重物下落时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减小,同时小车运动,动能增加,说明重力势能主要转化为小车的动能,故C正确;
D.给车轮轴承加润滑油是为了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减小摩擦力,使小车运动更顺畅,故D错误。
故选C。
10.(2025·江苏扬州)为防止“天降冰凌”产生危害,将除冰环从桥梁斜拉索上端由静止释放,除去斜拉索上的积冰。除冰环在下滑过程中( )
A.只受重力作用 B.速度始终不变
C.一直处于平衡状态 D.机械能不断减小
【答案】D
【解析】A.除冰环下滑时不仅受重力,还受斜拉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作用,故A不符合题意;
B.速度始终不变意味着做匀速直线运动,但除冰环从桥梁斜拉索上端由静止释放,从静止开始加速,速度不是一成不变的,故B不符合题意;
C.平衡状态指物体处于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但除冰环从桥梁斜拉索上端由静止释放后速度逐渐变化,不满足平衡状态条件,故C不符合题意;
D.由于斜拉索对除冰环的摩擦力做负功或碰撞损耗,部分机械能会转化为内能,导致机械能减小,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1.(2025·江西)(多选)如图所示,是我国古代科学著作《天工开物》中记载的水转筒车,它由一个大型的水轮和许多竹筒组成。当河水冲击水轮转动时,竹筒依次将水提升到高处倒入水槽中,水流向岸上的农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即使筒车转速加快,其机械效率也总是小于1
B.竹筒内的水被提升过程中,其机械能总保持不变
C.竹筒内的水倒入水槽过程中,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水从水槽流向农田过程中,其所受的重力没有做功
【答案】AC
【解析】A.即使筒车转速加快,也有摩擦,克服摩擦做功,有额外功,其机械效率也总是小于1,故A正确;
B.竹筒内的水被提升过程中,水的质量不变,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如果速度不变,动能不变,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机械能是变化的,故B错误;
C.竹筒内的水倒入水槽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速度增大,动能增大,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C正确;
D.水从水槽流向农田过程中,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水在重力的方向上通过一定的距离,其所受的重力做功,故D错误。
故选AC。
12.(2025·安徽)网球比赛中,高速飞行的网球撞击球拍使球拍发生形变,如图所示,则在球拍恢复原状的过程中,球拍的弹性势能转化为网球的 。
【答案】动能
【解析】在球拍恢复原状的过程中,球拍的形变程度减小,弹性势能减小,网球的速度增加,则动能变大,球拍的弹性势能转化为网球的动能。
13.(2025·上海)质量为2kg的水升高50℃所吸收的热量为 焦,“九天”无人机向斜上方匀速运动时,其惯性 ,机械能 (后2空均选填“增大”、“不变”、“减小”)。
【答案】4.2×105 不变 增大
【解析】[1]质量为2kg的水升高50℃所吸收的热量为
[2]由于惯性大小只与质量大小有关,所以“九天”无人机向斜上方匀速运时,质量不变,其惯性不变。
[3]“九天”无人机向斜上方匀速运动时,质量不变,速度不变,则动能不变,高度升高,则重力势能增大,由于机械能等于动能与势能之和,所以机械能增大。
考点3 能量守恒定律
14.(2025·江苏苏州)关于能量的转化和转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金属汤勺放在热汤中,温度升高,内能减小
B.核电站利用核裂变释放的能量来发电
C.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主要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能量的转移和转化具有方向性,需要节约能源
【答案】A
【解析】A.金属汤勺放在热汤中,金属汤勺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故A错误,符合题意;
B.核电站利用核能发电,目前核电站中进行的都是核裂变反应,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中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带动曲轴转动,对外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能量的转移与转化具有方向性,可利用的能源是有限的,所以要节约能源,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5.(2025·四川泸州)中国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对以下重大成果中涉及的物理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白鹤滩水电站年均发电量624亿千瓦时——水力发电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B.“天问二号”小行星探测器遨游太空——探测器在太空中通过电磁波与地面站联系
C.中国空间站利用太阳能电池板供电——太阳能属于清洁能源
D.中国突破了“人造太阳”1亿摄氏度持续1000秒的技术——该反应为核裂变
【答案】D
【解析】A.水力发电通过水的机械能带动发电机转化为电能,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电磁波可在真空中传播,探测器通过电磁波与地面联系,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太阳能无污染且可再生,属于清洁能源,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人造太阳”通过核聚变释放能量(类似太阳内部反应),而非核裂变,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6.(2025·四川达州)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飞速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锂电池储存的电能是一次能源
B.电动汽车利用充电桩充电,电动汽车是用电器
C.新能源汽车的动能回收过程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D.电动汽车人工智能系统所使用的芯片主要由超导材料制成
【答案】B
【解析】A.电能需要消耗一次能源才能得到,是二次能源,锂电池储存的电能是二次能源,故A错误;
B.电动汽车利用充电桩充电时,需要消耗电能,电动汽车是用电器,故B正确;
C.新能源汽车减速时会对动能进行回收,动能回收过程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C错误;
D.电动汽车人工智能系统所使用的芯片主要由半导材料制成,半导体材料的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故D错误。
故选B。
17.(2025·福建)抽水蓄能电站被称为“超级充电宝”,用电低谷时段利用电网多余电能抽水至上水库,用电高峰时段再放水至下水库发电,如图:关于抽水蓄能电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电低谷时,以电能的形式储能 B.用电高峰时,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C.选址时,上下水库的高度差要小 D.存储的能量可以全部转化为电能
【答案】B
【解析】A.由题意知,用电低谷时,电动机将水抽到高处,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即以机械能的形式储能,故A错误;
BD.用电高峰时利用存储的能量发电,水能带动水轮机转动,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由于能量损耗,无法将全部的机械能部分转化为电能,故B正确,D错误;
C.由图可知,抽水蓄能电站由上游水库、下游水库和水电站组成,要求水资源丰沛、上下游有落差,因此选址时需要考虑地理位置的问题,故C错误。
故选B。
18.(2025·四川凉山)光伏发电产业是我国低碳经济的亮点之一。光伏发电使用的太阳能板(如图)主要是将太阳能转化为 能,太阳能来自于太阳内部的核 (选填“聚”或“裂”)变。
【答案】电 聚
【解析】[1]太阳能板吸收太阳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2]在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作用下发生聚变,释放巨大的核能
同课章节目录